掌故|包公曾在端州寫下「到此一游」

掌故|包公曾在端州寫下“到此一遊”

976年前的一個春曖花開的日子,端州“市長”和好友二人到星湖遊覽,看到滿眼春色、詩碑林立、洞室生輝,三人興致盎然,“市長”一激動,於是寫下了某年某日與某人同至的幾行字,以為紀念,並叫匠工刻於石室巖洞內東壁,不過因為面積很小很小,字體也細,時間過了幾個朝代,也並未引起人們注意。

當時誰也不會想到這位“市長”的“到此一遊”會成為珍貴歷史文物,更沒有想到這位“市長”會名垂千古,甚至到了後來化為“神人”,成為勤政為民、廉潔正直、執法公正的化身,全國很多地方建祠建廟紀念他。

這位“市長”就是名震歷史的“包公”“包龍圖”“包青天”!

星湖是嶺南著名的旅遊景點,後來有細心人發現了這一石刻,景區於是將石刻放大,刻於石室巖洞外,供遊人觀賞拍照留念。這也成了包公在端州任職歷史見證的最珍貴遺蹟,也是國內外唯一存世的包公手跡。

掌故|包公曾在端州寫下“到此一遊”

一說到包公,人們自然會想到開封府,因為民間傳說、小說、故事、戲劇中,對他在開封府任職時的判案故事太有名了,其實他“權知開封府”也不過一年三個月時間,在這之前,很少人知道他在偏遠的嶺南端州做過三年知州。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42歲的包公在天長(今屬安徽)知縣任上出任端州知州。知州在當時是什麼官呢?

宋太祖為了削弱節度使的權利,防止唐五代時期武人割據的局面重演,規定諸州刺史得直接向朝廷奏報和接受詔令,節度使不得干預除駐州之外(所謂郡)的政務。後來,逐步派遣京朝官(文官)接替刺史管理州務,稱“權知××州州軍事”,簡稱:知州權:表示不是正式職務,只是代理;知:管理的意思;州:代表民政;軍:代表軍政。從歷史角度來看,

知州相當於現在的“市長”。

掌故|包公曾在端州寫下“到此一遊”

肇慶包公祠

但當時的肇慶地區可不是現在的珠三角,而是“土曠民惰,不力於耕,夷僚雜居”的蠻荒之地,成為中央貶謫官員的選地之一,官員們都視嶺南為畏途,包公到任,本可混個幾年資歷,然後自然升遷。但包公到端州後,卻並不因為“山高皇帝遠”就混日子,而是做了很多實事,歸納起來大約有四方面:

一個是打井解決市民飲水問題。當時端州百姓主要飲用西江水和瀝湖水,水質很差,成為主要的致病源之一。於是他帶領隨從和百姓一起在城內打了七口水井,緩解市民用水之苦。至今城中舊市第一人民醫院內還有一口井有水,據說就是七井之一,被肇慶人稱為“包公井”。

二是修渠解決“水浸街”問題。包公組織群眾開渠排澇,把低窪地築成魚塘,擴大修筑西江圍堤。

三是嚴控硯石開採限額,保護硯石資源。端硯當時已經名聞天下,本來朝廷每年限額進貢硯臺八方,但地方官往往層層加碼,以硯臺謀升遷之用,開採數量遠超限額,這就苦了當時的硯工。包公知道這個情況後,嚴格規定了開採的限額,並帶頭執行,自己不藏一硯,所以民間有“不持一硯歸”的傳說。

掌故|包公曾在端州寫下“到此一遊”

四是擴建城池,將端州城向西遷移,並在城內修建豐濟倉,以備饑荒;建崧臺驛於城西, 以利商賈等交通往來;建星巖書院於寶月臺, 為肇慶創立書院之始,促進了地方文化的建設。

所以有人說,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是他的出生地,端州是他的成長地,開封府是他的成名地。因為沒有他在端州三年的歷練和親歷民間疾苦,就沒有他上調中央後的勤政廉明。

包公還在端州留下了一生中僅存史冊的唯一詩作,這首詩也成為他和歷代清官的座右銘: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

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題端州郡齋》

掌故|包公曾在端州寫下“到此一遊”

上圖為明萬曆《肇慶府志》中包拯詩的書照。

參考資料:《包拯在端州》《肇慶府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