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與驗證

你有了一個想法以後,很多人就會馬上付諸於行動,這是錯誤的,有了一個新的想法或者新的看法,首先要做的是用實踐去檢驗對不對,方法論論的想法策略是否有效,世界觀的看法是否符合客觀實際。

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感覺很好,自己感覺很對,此時,首先要做的不是直接付諸於實踐,而是先試試,小規模或者模擬試驗看看怎麼樣。

而同時,一般的,你做某件事情需要尋找方法,尤其一些比較大的事情,你可能有了無數個想法,試了試都不行,但是總會有一個會行的,不能放棄,早晚會想到那個行的方法。比如發明家們發明某個發明,可能有了無數的想法,試驗了很多的想法都失敗了,但是最終還是讓他找到了正確的發明品設計方法。創業者想了很多的商業模式都失敗了,最終還是讓他找到了,成功了。而這裡檢驗成功與失敗的標準就是實踐,想到一個方法實踐試一下失敗,再重新想到一個又試一下,又失敗....,想到了很多很多的方法了,都實驗了,都失敗了,最終終於又想到一個,一試成功了,就它了。做某件事情的那個正確的想法、做法、方法就是在不斷思考實踐中產生的,不斷思考,出來一個新想法,做一下試試看看,失敗了,繼續實踐思考學習交流,最後又來了一個新的想法,一試,成了,正確的方法找到了。而如果不去實踐思考方法,又或者有了一個方法,實踐一試失敗了,氣餒了,放棄了,那就永遠找不到那個正確的方法了。正確的方法都是在一次次有了新的想法,又一次次實驗失敗中產生的,很少又一下就找到正確的方法的,很多事情都得經歷個千百次失敗才找到。有了新的想法,實踐失敗了並不可怕,失敗是成功之母,可怕的是失敗了就放棄了,那就永遠都不會找到方法了,永遠都不會成功了。考試失敗了一次,總結經驗,來年再考一次沒什麼大不了的,試驗新方法失敗了,就再繼續想方法,再去繼續試驗,多想幾次多做幾次,就成功了。

但是有了一個新的想法,沒試驗之前,首先需要想到,它不一定就一定是對的,一定行。我們往往有了一個新的想法,主觀上就認為,一定行,其實不一定行,要去實踐看看效果,通過實踐真正認識清楚這個想法的問題所在。如果失敗,首先知道這個方法是失敗的,然後要找到原因,為什麼失敗,為什麼這樣不行,如果成功了,也一樣。

我們有時候會有一些對未來的設想,一些想法和目標,而且自己主觀上認為就是那樣的,那個目標也是100%能實現的,然後過了幾年發現並沒有那樣,而且事情變得很糟糕了。也就是說很多主觀想出來的一些想法,不一定可行,不一定能夠達成自己想要的那個目標。還是要去用現實數據去測試,才能夠得出對他的正確的結論評價。很多時候,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會很興奮,此時就要給自己潑一盆冷水冷靜冷靜,因為在沒有用事實數據檢驗之前,還不能說真的行,雖然主觀上我們認為真的行,這個想法很好。但是現實跟我們的想象並不都是完全吻合的,尤其對於一些酷愛想象的人來說,幾乎99%都是不吻合的甚至完全相反的。這時候,有了新想法以後,就要先用事實數據檢驗可行與否,然後再去應用,而不是貿然上馬。當然有想象力經常有新想法這是好的,如果沒有想象力新的想法產生,那個正確的方法永遠產生不出來。但是有了新的想法需要先去用事實數據驗證,而不是主觀就必然認定是對的,而且那個最終正確的方法就來自於新的想法提出,新的實踐檢驗錯誤,更新的想法想出來,更新的實踐否定...,最終新的想法想出來,新的實踐檢驗成立肯定正確,就找到方法了,不去這樣嘗試和失敗,最後也是找不到的。

即,1.當我們有了一個新的想法的時候,先不要主觀上過度興奮肯定,要先去通過實踐事實數據檢驗過後,再下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方法的結論。實踐檢驗正確的方法保留,錯誤的就否定捨棄掉,不能實踐檢驗錯誤的方法還保留著說是對的還用,實踐正確的方法就一定要用而不是覺得簡單還是怕以後失效捨棄不用。2.正確的方法是在一次次新想法想出然後實踐檢驗錯誤然後繼續提出新的想法一遍遍最終實踐檢驗正確這樣的模式中最終產生的。3.想象力不可缺失,大膽提出新的想法,然後大膽嘗試大膽實踐嘗試檢驗,且失敗了不氣餒,繼續大膽想象大膽嘗試,最終就一定可以找到那個正確的方法。如果不敢想象,不敢嘗試,不敢失敗,那就完了。大膽去想和提出新的想法,不要不敢提,然後提出以後大膽實踐檢驗嘗試,實踐檢驗它錯誤了,否定掉,繼續大膽提出更新的想法,不要一下就氣餒了不再想新的想法了,不斷去想,不斷去試,直至最終正確的方法想出來試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