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改寫現代詩?

李秋橙


有這個必要有這個需要嗎?

感覺還是原汁原味的古詩好啊,就是不懂的慢慢吟著那意思與妙處也就明白過來了。

如果實在要改寫,我想首先要把握寫作的時代背景、作者情況和詩歌主題——什麼人在什麼情況下寫的什麼詩,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是什麼。

把握了這些要點,你才能如翻譯外語作品一樣,努力做到“信、達、雅”(“翻譯作品內容忠實於原文謂信,文辭暢達謂達,有文采謂雅”),準確生動地將古詩翻譯改寫成為白話。

注意用現代語言忠實地表達原詩的主題,兼顧它的藝術特色——但古詩“現代化”之後語言特色等表現不出來了,那你就盡情展示現代語的特色吧,甚至不妨用上一些網絡語言如“偶”、“稀飯”、“醬紫”之類的,只要讓讀者充分領會古人要表達的情趣、意味、下意識,把古人和今人的神經系統接通就行。

魯迅先生就曾經改寫、惡搞古詩,我們來看看他的《我的失戀》:

我的所愛在山腰;

想去尋她山太高,

低頭無法淚沾袍。

愛人贈我百蝶巾;

回她什麼:貓頭鷹。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

我的所愛在鬧市;

想去尋她人擁擠,

仰頭無法淚沾耳。

愛人贈我雙燕圖;

回她什麼:冰糖葫蘆。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糊塗。

我的所愛在河濱;

想去尋她河水深,

歪頭無法淚沾襟。

愛人贈我金錶索;

回她什麼:發汗藥。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

我的所愛在豪家;

想去尋她兮沒有汽車,

搖頭無法淚如麻。

愛人贈我玫瑰花;

回她什麼:赤練蛇。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吧。

魯迅在《集外集》自序中說,“我其實是不喜歡做新詩的……我更不喜歡徐志摩那樣的詩。”

魯迅這是在戲擬、惡搞東漢天文學家、文學家張衡的《四愁詩》,用來戲弄他不喜歡的新詩詩人金庸他表哥徐志摩,現在周星星也這麼幹,可見周樹人真的很先鋒,無師自通先鋒到今天的後現代。但他那是對原詩的惡搞,我們改寫應該儘量忠實於原詩。順便說說,魯迅對徐志摩的態度也說明他對新詩並不瞭解——不客氣一點說就是他不懂新詩。

最後,我們來了解一下現代詩的語言特點。

現代詩歌沒有舊體詩的格律要求,語言趨於口語化、散文化,但其語言與散文仍有區別。

下面我們看看杜鐵林先生關於現代詩語言特點的講解:

一,語序倒置。詩人為了強化某種情感,或由於叶韻、節奏和換行的需要,往往要調整語序。如杜運燮《秋》:“連鴿哨也發出成熟的音調,/過去了,那陣雨喧鬧的夏季。”這裡的“過去了,那陣雨喧鬧的夏季”就是“那陣雨喧鬧的夏季過去了”的倒置。這樣寫,突出了夏季過去的時間意識。再如,席慕蓉的《一棵開花的樹》:“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這裡的“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就是“如何讓你在我最美麗的時刻遇見我”的倒置,詩句突出了“如何讓你遇見我”的迫切心情。明乎此,在解讀詩歌的時候,要善於將倒置的詩句還原,以便於把握詩歌的內容。同樣,臺灣詩人紀弦的《你的名字》中第一節“用了世界上最輕最輕的聲音,/輕輕地喚你的名字每夜每夜”兩句,將“每夜每夜”置於“輕輕地呼喚你的名字”之後,強調了“輕輕地呼喚”之意。

第二,成分省略。日常表達中,句子的成分不能隨意地省略,必備的成分必須交代清楚。而在詩歌中,為了使表達更凝練,更簡約,使詩句更硬朗、更堅實,往往省略一些成分,讓讀者去體味,去填補詩句的空白。如,舒婷的《神女峰》(第二節):“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憂傷/人間天上,代代相傳/但是,心/真能變成石頭嗎”。這裡,詩人將“神女峰”這一陳述對象省略。其意為,詩人對神女峰“人間天上,代代相傳”的“美麗的夢”(神話傳說),卻留給了神女“美麗的憂傷”,進行了歷史反思:“心/真能變成石頭嗎”?詩人揭掉了“神”的面紗,將“神”還原為大寫的“人”!和詩的結尾“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相呼應,凸現了呼喚人性復歸的主題。再如,唐祈《老妓女》:“無端的笑,無端的痛哭/生命在生活前匍伏,殘酷的買賣,/竟分成兩種飢渴的世界。”“無端的笑,無端的痛哭”分別省略了“嫖客”和“妓女”,二者對比,寓意自明。

第三,詞性轉變。詩歌中為表情達意的需要,而臨時改變詞性,是很常見的現象。如聞一多《口供》:“我不騙你,我不是什麼詩人,/縱然我愛的是白石的堅貞,……”句中的“堅貞”本是形容詞,在這裡轉變成了名詞。余光中的《碧潭》寫道:“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憂傷的側影/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憂傷就滅頂”。句中的“玻璃”“舴艋”本為名詞,在這裡,餘先生用作動詞,其用語新奇,意蘊豐厚。(摘自百度文庫杜鐵林:《現代詩歌的語言特色》)



大悔憶智冰


將古詩改寫成現代詩,實在是件難事兒,實在又是件趣事兒,實在需要有興者做的件好事兒。我實在想做這件事兒,因為我實在覺得命題者實在有創新思維和好點子。可不是嗎?古為今用,古賢必然高興;向古索美,必然錦上添花。古美變為今美,實在是文化的傳承。但談何容易?

不妨班門弄斧一回。貽笑大方無所謂,所謂的是將自已的嘴巴捂好,以防笑掉牙。但千萬別詛咒或謾罵我,太差就不再幹了,只不過我委屈了一回可愛的方塊字們。

今天我要改的詩是,唐朝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立翁,獨釣寒江雪。”

現代詩《獨釣者新雕舊塑》作者,根言木注

那場紙上的寒雪不見了

有人說春天的太陽領走了

有人說土地認領了雪的孤兒

我說 被唐朝那位老者釣走了

他還釣出了江河的聲音

一條大河高唱波浪寬

流陽河唱起流陽歌

萬泉河叮咚萬山和

他還釣回千山的翠鳥

黑雅雅如文字般飛回

釣得萬徑車水馬龍若詩行

柳先生悔恨自己鼠目一雙

羨慕蓑立翁居然釣出

開天闢地的詩章

知恩的雪花為老翁塑像

它們只擔心暑天的陽光

我說天熱了駐進我的詩裡

還可與《江雪》常來常往

順便捎上我的問候――

柳宗元大詩兄啊

您的夢倒底有

幾丈幾尺幾寸長



根言木語


古詩今譯,既能向經典致敬,又可作學習古典詩詞的基本功練習。和古詩人對話,期待心有靈犀。下面意譯唐代詩人王駕的《雨晴》一首,練練文筆,拋磚引玉。



雨前未見花底葉,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雨 晴》————


風風雨雨好是惱人,

剛過一陣又來一陣。

下雨前,繁花似錦枝頭鬧春;

下雨後,花落葉底難覓蹤影。

蜜蜂兒嗡嗡爭吵,左右查問;

彩蝶們紛紛起降,上下找尋。

忽然間它們全飛過了牆去,

莫不是春天被劫到了隔鄰?



默金cc


古詩之美在於語言清新自然,如果你把古詩改成現代詩,可能失去了自然之韻美。想來你看過唐詩宋詞,很多譯文與原詩相較要遜色很多。如: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譯文:楊花落盡,子規不住地哀啼。聽說你被貶龍標擔任縣尉,此去要經辰溪、酉溪、雄溪、樠溪和……

這些直譯之文完全失去了詩的味道。所以,你想把古詩改成現代詩可能無法盡善盡美,甚至會產生其他的意境。

楊花飛,

子規啼,

聲聲悲,

只為龍標左遷過五溪。

我滿心的惆悵化做那——

一輪明月,

化做那——

一縷縷清風,

陪君遠走天涯,

一直走到夜郎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