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 爲全球勝任力插上翅膀

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歐洲人民對和平尤為渴望。唯有歐洲各國組建一個大家庭,唯有家庭成員人人具備共識,歐羅巴才能化作和平的樂園。培育一種歐洲跨文化勝任力迫在眉睫。歐洲學院和歐洲大學研究院如同一對翅膀,讓歐洲勝任力騰飛,並助推全球勝任力翱翔。

1949年建校的歐洲學院,乃全球第一所歐洲事務博士生教育機構,被譽為“歐洲政治精英的搖籃”。學院由丘吉爾等歐洲政要倡議,讓歐洲各國大學畢業生匯聚在此,共同為歐洲一體化事業做職業準備。主校區設在比利時布魯日的老城區。為助力“冷戰”後歐盟東擴進程,1992年在波蘭華沙南郊納託林的自然保護區開辦分校區。每屆400至500名學生用英語與法語攻讀5個碩士專業:歐洲經濟研究、歐洲國際關係與外交研究、歐洲跨學科研究、歐洲法律研究、歐洲政治與治理研究。畢業生直接進入歐盟行政機構,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學院校友會。每年夏、秋兩季為歐盟高管開辦假期學校,課程根據時政而定。標誌性項目為歐盟強化班,1994年起歷年一屆,按學員對歐盟事務熟悉程度,劃分為三週常規班、兩週提高班、一週速成班。該院還為世界各地的公共與私營部門提供課程量身定製式服務,如與中國政府合作的歐中關係課程。

歐洲大學研究院是歐盟博士和博士後培養基地,位於意大利歷史名城佛羅倫薩遠郊山丘上。新設一所歐洲大學的想法雖萌發於1948至1949年期間,但始終難以如願。歐盟前身歐洲共同體遂於1971年形成共識,為歐洲創建一傢俱有人才培養性質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並於1972年簽約,1976年開學。校舍設在文藝復興時代建築內。每屆來自歐洲內外60多個國家約140名學子在此攻讀政治學與社會科學、法學、經濟學、歷史與文明學這四大專業的博士學位,為期4年。該校現為歐洲最大研究生培養機構。政治學與社會科學在全歐排名第一,全球躋身十強。其中,馬克斯·韋伯學者計劃為歐洲最大博士後項目。該院下設的歐盟歷史檔案館承擔收藏與研究歐洲一體化進程文獻的使命,並於1986年開館。該館2013年啟動教育計劃,覆蓋歐盟各國大中小學,旨在增強青少年對歐洲一體化的體認,並促進歐洲公民身份的認同與構建。

歐盟設置的這兩所學院呈現五大特點:招生工作由歐盟各國委託第三方展開,並配以獎學金;教師隊伍由歐盟各國選派的傑出學者以客座教授身份組成;專業設置緊扣歐洲一體化進程;教學以社會實踐為導向,以現實問題為基點;培養目標鎖定於打造歐盟行政和歐洲學術領導者。貫穿始終的是其最鮮明的底色——培育歐盟勝任力。

歐洲問題,歐盟視角。但世界經濟變遷和國際格局演變,全球發展版圖將更加全面均衡。順應這個時代潮流,歐盟開始向東看。2014年4月1日,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宣佈,中方決定同歐洲學院共建中國在歐盟國家的第一個“中國館”,並要求雙方爭取到2020年實現中歐學生年度雙向交流達到30萬人次。歐洲學院和歐洲大學研究院,其未來必致力於“歐盟勝任力+全球勝任力”的培育,對中國留歐學子而言,亦為利好。

(作者單位:上海師範大學中德教育研究與協作中心)

《中國教育報》2018年08月31日第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