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遠來看,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是否正確?

好酷龍仔


從長遠來看: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之舉有利有弊且利大於弊,就當時而言無疑是極其正確的決定

事實上遷都一事早在朱元璋時期就已在考慮了:當初元末群雄並起之時朱元璋從自己的老家淮西一步步發展壯大,南京附近的州縣是其取天下的基本盤,因此在當時以此地作為揮師北伐的後方基地不失為明智之舉。然而當公元1368年徐達奉朱元璋之命驅逐了元順帝后南京就不再適合作為一個泱泱大國的都城了——在此之前南京還從沒成為任何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國都,定都於此的都是偏安江南的短命王朝。如果明朝選擇定都於此其實是對北方邊防極其不利的。朱元璋看到了這點,因此他很早就考慮遷都,不過在他的備選名單中並不包括北京——這是因為北京在此之前由遼、金、元三個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統治了四百餘年,在朱元璋及其政治班底看來:這是一塊高度胡化的土地。朱元璋理想中的都城是長安、洛陽,因為他也希望將自己的大明王朝建設成比肩漢唐的盛世。然而時代不同了——當他派人實地考察了長安、洛陽的情況後發現:在經過一次次的戰亂後殘破的長安、洛陽已不再適合作為一個大國的都城。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朱元璋留在了南京,但這終究只是一種權宜之計。

朱元璋死後皇位由太子朱標的嫡長子、朱元璋的皇長孫朱允炆繼承。朱允炆剛一登基就意識到:自己那幫年富力強又手握一方軍政大權的皇叔們壓根就沒瞧得上自己,於是他和自己的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秘密商議削藩,這就加深了以朱允炆為核心的明朝中央朝廷同地方藩王之間的矛盾。1402年燕王朱棣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成為大明皇朝的新皇帝。北京(當時的北平府)作為朱棣的起家之地而經營多年,朱棣繼位後一直有心遷都於此。同時北平地處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過渡地帶一直是明朝的邊防重鎮,朱棣擔心若定都南京會使後世子孫沉迷於江南的繁華富庶而忘卻北方的邊防安全,從而不利於明朝的整體國防建設。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就下詔改北平為北京。永樂四年(1406年)北京方面的臣僚開始奉旨徵調工匠、民夫上百萬人,正式營建北京宮殿。永樂九年朱棣命工部尚書宋禮等修會通河。永樂十三年(1415年)五月平江伯陳瑄等開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廢的運河重新暢通。永樂十九年(1421年)改京師為南京,北京為京師。十二月北京郊廟宮殿完成。次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至此明朝完成了遷都北京的全部工作。朱棣在北京營建了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北京故宮(當時稱紫禁城),與此同時還修建了天壇、太廟等如今的北京地標性建築。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明朝始終將都城定在南京,那就意味著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將完全集中在以南京為核心的江南地區,北方的國防體系和經濟水平將始終處於一種相對凋敝的狀態,這顯然是不利於一個帝國的長治久安的。然而凡事有利就有弊——遷都北京也不是沒弊端:由於北京處於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界帶,這意味著此後的明朝皇帝和眾臣將直接置身於同北方遊牧民族戰鬥的最前線,也就是後世所謂的“天子守國門”——這樣做的積極意義在於:使明朝君臣始終保持一種憂患意識,對北部邊防不敢有絲毫懈怠;這樣做同樣也有負面影響:一旦戰局失利意味著明朝的統治中樞缺乏足夠的戰略縱深重新調兵佈陣。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俘虜,隨後瓦剌大軍立即南下突破長城防線,直逼北京城下,幸有于謙解圍才免於一劫。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帶兵突破古北口包圍北京。後金興起後也曾數次兵反京畿重地。

對此朱棣當年也預留了後路——遷都北京後南京保留了一整套中央政府的官僚體系:從六部、都察院到內廷的太監體系一應俱全。這意味著一旦敵軍勢力強大到必須遷都抗敵時明朝中央政府可以隨時遷回南京,而南京所在的江南地區是當時天下最為繁華富庶的地區,這意味著以江南的糧草賦稅供養南京這個留守都城完全不是問題。事實上不只是南京,都城北京的糧食和其他物資主要也是由江南地區供應。故而明朝人自己曾總結道:拱衛京師有兩大生命線是絕不能動搖的——防備北方遊牧民族的長城防線和江南糧草賦稅北運的漕運線。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政治經濟角度論,明朝遷都北京是否正確。

雖有事後諸葛亮嫌疑,但是在我看來明朝遷都北京是不完全正確的事情。

北京:別稱帝都,身處華北腹地,下通天津勾連大海,上接東北,左通內蒙,南下以定華北中原地區,地理位置可謂優越,再加上是現在的中國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房價過十萬的超級大城市,今日之北京看著是如此高大上。

可是歷史上的北京真相如何?

先秦時期,北京並不屬於中原文明核心區域,最先控制北京地區的是西周燕國,當時稱燕都(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武王滅商,封燕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吞併燕國在今北京地區設置薊縣,之後漢隋秦時期都是邊陲重地,北宋時期,因後晉石敬瑭割讓燕雲十三州地區給契丹,北京地區被異族控制達近300年之久。

布衣皇帝朱元璋南京稱帝后,派徐達北伐收復燕雲,北京回到中華懷抱。後續北京被封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封地。

朱元璋去世,建文帝朱允炆繼承皇位,開始剝藩,因此朱棣反叛,靖難之役,皇位更迭,朱棣繼承大統,稱永樂帝。


下面回到正題。

朱元璋當時定都南京,實是無奈之舉,他最想做首都的,是他家鄉臨濠就是安徽鳳陽。最後因群臣反對,特別是劉伯溫反對而沒成功。

注意反對者的名字,劉伯溫!

如果說每個時代總有超越時代眼光的傑出人才,那麼在明初這個年代必定非劉伯溫莫屬,首先劉伯溫是朱元璋手下“浙東集團” 的代言人。“浙東集團”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是不同於“淮西集團”武將集團的一群人,是一個以文人為首的派系。由文官集團,浙東地區就能看出他們是居住於江浙(今江蘇浙江)的人。

我們都知道宋元時代始,中國沿海貿易就已非常發達,宋元時,泉州揚州就已是萬國泊港繁榮碼頭,出身江浙地區劉伯溫知道海洋貿易於國家繁榮必要聯繫。也是那個時代少有的,明白世界最終出路是像海洋要財富人之一。再加上他的士大夫階層背景,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意見是整個“浙東集團” 地主階層集體訴求。

僅此一條就可以說明定都南京重要性,那就是,有利中原文明從傳統陸路文明轉為海洋文明,不至於悖世界潮流而動,最後落後捱打。

同樣雄才大略朱元璋,在考慮很多因素之後,最終被劉伯溫說服定都南京。除了南京風水中所謂的“金陵帝王之氣”外,經濟國家政策的考慮也肯定有。在決定定都南京之後,朱元璋也沒有忘記北方防務,安排徐達北伐後,由徐達二次鎮守北京,並遷徒百姓充實北京人口,設置衛所屯田實邊,修築城牆鞏固防線,安撫朵顏三衛。由此以上將北方防務梳理井井有條。

在完成這一切之後,調回徐達,安排第四子朱棣任燕王,守衛北方邊疆。

由朱元璋一系列動作可以看出,定都南京應天府,表明朱元璋心中全國的經濟中心是江浙地區,不斷加強北方防務,整合軍事力量表明,全國防位中心北京及周邊地區。

定都江浙,加強對經濟中心控制。古話說:"江浙半天下” “太湖熟天下足”

現代經濟學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穩固,立足於財帛富庶之地,手裡有錢心裡不慌才是正道。

最後明朝為何滅亡,不就是因為窮死的嗎?

這一點朱元璋沒看見,可是劉伯溫看見啦,也用自己指引,讓朱元璋也看見,如果明朝照此方略走,立足於財帛富庶之地,不斷髮展經濟生產,用南方財富補北方邊疆防務。如此才是萬全之策。

這裡肯定有人會說,你這是超越時代眼光看問題,可是劉伯溫和朱元璋不也是超越時代的人嗎?看看後世明朝的悲催現實,江南如此富庶,可是稅收卻難上加難,不僅收稅難,運輸也難,天高皇帝遠,貪汙也嚴重,再加上各地官員火耗充公,往往收100兩銀子到北京就只剩下30-40兩。如此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以上所述,我分析朱元璋為何定都南京,那朱棣為何定都北京,繼續看。

其實朱棣遷都北京原因不外如下幾條:

第一:北京是其封國,他的根據地,在哪裡他安心。(心理層面)

第二:北京地處邊疆,邊防要務非比尋常,授予將領軍權可解決問題,但是會有不穩定因素髮生,兵變叛亂幾率增加。與國家安穩不利,不能授權只能自己上。(穩定考慮)

第三:傳遞的陸權思維影響,千年以來中國外患以北方遊牧民族為主,海洋地區從沒有大威脅出現,僅僅小日本有一次小打小鬧事情發生。(傳統思維限制)

第四:南方富庶,北方殘破,為區域經濟平衡發展犧牲自己。(全國政局層面)

以上所有考慮都沒問題:北方自五胡亂華後經濟生產發展就沒有恢復到唐漢時期水平,缺人,缺錢,缺糧,什麼都缺,於是都要南方輸送。朱棣遷都北京之後,北方經濟生產有所恢復,人口增加,區域發展不平衡狀態有所緩解,北部邊防局勢日趨穩定。

以上都是積極作用。

但是遷都和不遷都,這樣事情難道都不做?也許遷都後做的力度更大,可有沒有想過其實浪費更大。坐擁富庶之地掌控經濟重心,加強富裕地區統治,創造更多財富反哺北方,會不會更好?

北京作為全國政治經濟中心,時刻都在軍事威脅之下,所謂天子守國門,在我看來就是絕對錯誤的事情。沒有戰略緩衝的國防戰略,就像只穿底褲的人一樣,一被扒光就原形畢露。

明朝的歷史也一次又一次證明這一點,土木堡之變,嘉靖時候蒙古兵臨北京城,再到最後的滿清數次扣邊,那一次不是危機四伏。

一個時時刻刻都在關心安全問題的政治中心,又那有心思好好治理國家?

以上差不多說完啦,最後總結就是:

朱元璋和劉伯溫用他們超越時代的眼光,確定啦明朝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人肯定會說,朱元璋不是閉關鎖國嗎?其實那是不明白明朝所謂閉關鎖國的真相,那是國家掌控海外貿易的方式而已,之後歷朝歷代都在閉關鎖國,也都在進行海外貿易。只是在文官集為代表的海商壟斷國家外貿之後經濟危機才愈演愈烈。大明1566中,關於國家主導官商配合進行海外絲綢貿易真實演繹。

朱棣遷都,對明朝也有很多好處,北方開發,恢復生產,軍事安全局面穩定,都是好處,但是他最大問題就是讓中國失去海洋世界,這是一件影響非常非常深遠的事情,現在中國還深受其害。

看看我們明朝祖先曾經走過的路線,如果我們坐擁江南,開發海洋,最後又如何會被世界潮流越拋越遠?


阿斗不傻


在明朝永樂皇帝朱棣之前,漢人的統一政權的從來沒有定在比西安更北的城市,更沒有定都北京過。

唐末以來,中原人民南遷的速度加劇,先進生產技術、先進文化不斷向南傳播,國家經濟中心南移已無法避免,但政治中心開始北漂,明朝建國開始,更是這樣的形勢。自從五代十國的後晉皇帝石敬將瑭幽雲十六州割讓給遼,遼朝的實力更加強大,遼朝統治者於公元938年定北京為陪都,北方尤其是北京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政治軍事地位越來越高。金朝滅遼以後,也定都過北京,北京在全國的影響力進一步得到上升,可以說,這個時候北京周邊已成為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樞紐之地,誰控制北京及其周邊地區,誰就佔有絕對優勢。


北宋與北方少數民族的交鋒了三百多年,從中更可以看出北京的重要地位明確顯露出來。有宋一代,未能真正統治過北京,沒有對幽雲十六州一帶進行過全面實際的控制,為此被動了三百多年。元朝遷都北京後,確立在全國的統治,北京開始作為中國大一統王朝的首都,在全國人的心裡的分量越來越大。

到明太祖建立明朝,將元朝勢力驅逐出幽雲十六州後,表面上看,國家經濟中心在東南,控制住東南,就有人財物的保障,但是,戰馬在北方,戰略要地在長城一線,尤其是山海關到大同一線,也就是幽雲十六州一帶。

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後,隨著統一步伐加快推進,控制的疆域越來越大,遷都問題也隨之凸顯出來。熟讀中國歷史的明太祖朱元璋也知道南京並非久留之地,遷都是不可避免的,遷都之事很早就提上朱元璋的議事日程。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詔:"江左開基,立四海永清之本;中原圖治,廣一視同仁之心。其以金陵、大梁為南、北京。"大梁即開封。出於戰略考慮,朱元璋提出設南、北兩個都城。但最後沒有付諸實施。自秦開始,中國曆朝的首都,大都建在北方。宋朝之前,西安、洛陽、開封是三個主要定都的城市,西安作為都城的時間最長。南方如南京、杭州、揚州等城市也曾經是都城。但在南方建都的王朝,都是短命。

朱元璋主要考慮過5個備選地點:西安、洛陽、開封、鳳陽、北京。鳳陽是朱元璋的老家,但地勢並無優勢,也缺乏歷史積澱,被否;朱元璋曾經到過北京,實地瞭解過情況,北京的寒風最終也讓朱元璋望而卻步,在朱元璋看來,北京不過是胡人乘運而興之地,不是定都理想之地;開封作為北宋舊都,已破敗,且無險可守,北宋的前車之鑑不遠,被否;洛陽作為古都已是成年舊事,戰略位置不夠重要,被否;朱元璋最理想的定都之地是西安,朱元璋認為“天下山川惟秦地號為險固”。

基於這樣的考慮,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安排太子朱標實地考察西安,但太子朱標不幸於洪武二十五年去世,朱元璋傷心的嚎啕大哭,元氣大傷。這個時候,朱元璋已到了暮年,明明知道遷都很重要,但主要精力已經轉移到考慮皇位繼承人問題,培養新接班人問題,已無精力再考慮遷都之事,只好對大臣們說,國運的好壞長遠聽天有命,將遷都之事留給下一代解決。

再聰明的人也會犯糊塗,再精明的人也會有疏漏,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朱元璋去世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一上任不幹正事,考慮遷都的偉大事業,卻在黃子澄、齊泰等書生的蠱惑下,把目光對向叔叔們,開始削藩,在連續削奪5位藩王(皆是建文帝朱允炆親叔叔)後,朱元璋的四兒子燕王朱棣打出“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奉天靖難”,與朝廷兵戎相對。朱棣以一介藩王之力,靠800名親兵起家,僅僅用了3年時間,就奪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實踐再一次證明,南京乃胭脂之地,不可為都。後人猜測,若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手上完成遷都北京哪怕是無險可守的開封,朱棣幾乎無勝利的可能。

明成祖朱棣登基後,與父親明太祖朱元璋想的一樣,南京非都城之地,即著手遷都事宜。但與朱元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朱棣這個人做事的風格比較堅決,遷都目的地也很明確,只有方案一北京,沒有方案二。

後世對朱棣遷都北京褒貶不一。貶的人認為,朱棣以後的明朝的一切災難,包括土木堡之變、崇禎亡國、滿清入關等等,都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埋下的禍根。遷都北京,使得首都距離遊牧民族太近,缺乏必要的戰略緩衝,形成天子守國門的態勢,一旦遊牧民族大兵突襲,毫無緩衝之地,連必要的的準備時間都沒有,北京到八達嶺長城僅僅40多公里,遊牧民族的騎兵一旦突破長城邊界,1個小時就可以殺到北京城下,太危險了。蒙古族的也先、俺答汗,滿清的皇太極、多爾袞,來北京就像去丈母孃家一樣。

這雖有一定道理,但不全然。我們要換位思考一下,作為首都的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遊牧民族居然能來去自由,多次殺到北京城下;如果北京是不作為首都的北平,那北平恐怕早就成了別人的大都了?明英宗正統年間1449年,土木堡之變發生,北平估計就被也先佔領了,一旦北京被少數民族佔領,華北平原必受到巨大威脅,明朝怕是難免又成了宋朝,宋朝的故事將重新上演。

話說回來,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京,給後世的明朝確實造成不小麻煩,朱棣去世後,北京就沒有像模像樣安定穩定過,先是處於蒙古人的巨大軍事壓力之下,蒙古人經常在北京周邊晃悠,在明英宗、明世宗時期還殺到北京城下;後又處於女真人的威脅下。這種情況,朱棣或許沒有料到,以為後世子孫都能像他自己一樣,“六師屢出,漠北塵清”;但筆者認為,朱棣熟讀歷史、身經百戰,對形勢的把握、對未來的分析應該是比較全面的,是綜合考慮的,定都北京的確冒險,天子自己冒險,難能可貴,但確有必要。

很多人認為,朱棣遷都的原因主要就是兩個原因:一是奪了侄子的皇位,怕躺在南京明孝陵裡面的皇考明太祖朱元璋怪罪,心裡有陰影,不想呆在南京;二是北京乃是燕王封地,朱棣起家的龍興之地,所以要遷都回北京。

筆者認為,朱棣遷都北京或許有以上考慮,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於經過遼、金、元數代的經營,北京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已經上升;北方少數民族自身也在發展,不斷向漢人學習,文化水平越來越高,組織能力越來越強,一不留神就能與漢人爭天下,已不是吳下阿蒙,北京成為漢人與少數民族爭奪的焦點。背靠燕山、南望華北平原的北京成了漢人抵禦少數民族的橋頭堡。漢人得之,則國家統一;失之,則偏安南方或不保。朱元璋雖然沒有遷都,但對防範北方遊牧民族是下了功夫的,朱元璋分封了9個兒子,帶兵鎮守在東北、北方、西北等戰略要地。朱棣沒有那麼多兒子可以鎮守北方,就算有那麼多兒子,也不能再讓他們掌握太多部隊,否則靖難之役會隨時重演。

蒙古人也好,女真人也好,都嚐到過控制北京後的甜頭後,重新佔領北京是夢寐以求的事。元順帝被徐達逼得退出北京後,先後多次發兵企圖重新佔領北京,但都被明太祖朱元璋挫敗。

當年宋太祖趙匡胤想把都城從開封遷到西安或洛陽,他的弟弟趙光義堅決反對,認為國家定都在哪個地方,並不重要,王朝的命運“在德不在險”,實踐證明,趙匡胤的判斷是正確的,趙光義的認識是膚淺的,古人說,盡人事、聽天命。當年朱元璋想遷都的時候,也有大臣反對,重複趙光義的老話。在德不在險,說得好聽,但不中用。

遷都多難啊?歷史上完成遷都的案例並不多,東周遷都洛陽、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案例不多,這兩個案例是將都城遷移到比較溫暖的地方,由西向東,由北向南。朱棣遷都是把都城從富饒、溫暖的南京遷到寒風凜冽的北京,現在想想都覺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有時你覺得比登天還難的事情,別人在彈指一揮間就解決了。朱棣比較輕鬆地做到了遷都,他怎麼做到的?一是朱棣一開始就態度堅決,旗幟鮮明,上臺第二年就改北平為北京,沒有給人討價還價的餘地,從未發出錯誤信號。不斷有臣子上疏反對,反對的人在朱棣這裡只有兩個下場:從朝廷消失或死亡。二是在南京保留一套完整的中央機構,有六部、有督察院等等,採取“南北兩京”制度,所以明朝有“兩京十二部”之說。朱棣的意思是,願意跟去北京的,我歡迎;實在不願意去北京的,那就留在南京吧,不強迫大家。但大家都知道,後來真正的權力中心在北京,南京的一套機構主要負責南直隸的一些事情,管了16個府,權力小得多,平時大多沒有什麼事。

一手硬一手軟,朱棣算是比較輕鬆地完成了遷都大計,這是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千年大計。遷都北京,加速了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的聯繫,對防禦北方少數民族南侵取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北京成為大明朝的定海神針。

以朱棣的領導才能和治國成績足為千古一帝。《明史》是清朝修定的,只是對明成祖朱棣在“靖難之役”後屠殺建文帝舊臣的倒行逆施予以否定。其他很多都是讚美之詞,有一句總結性的話: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遠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這些都是好話,不是一般的好話,出自清朝之手,太不容易了了。筆者也相信是真的,沒有這些卓越的能力和品質,幹不成靖難和遷都這麼大的事情。朱棣去世後,他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打算將都城遷回南京,不過來不及辦就駕崩了,在位只有11個月,朱棣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也打算遷都回南京,結果沒想到只會活了37歲就駕崩了,來不及。幸好這兩個哥們短命,不然把都城遷回南京,朱棣的一番辛苦就要白白浪費了。朱瞻基9歲的兒子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再也沒有提這個事,後來明英宗自己還御駕親征,被蒙古人俘虜,大臣們又提出遷回南京,被于謙果斷否決。

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將北平改名為北京,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各項準備工作完成後,明朝中央政府正式遷都北京。自此,一直到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500年來,北京一直都是中國的首都。1949年10月1,新中國成立,北京又成為偉大祖國的首都,現在是,未來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還會是,未來會是多久,我想是一萬年。

從歷史上看,北京真的風水好,歷朝歷代,日出日落,你方唱罷我登場,北京總能得以保全,沒有發生屠城的慘事。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朱元璋、李自成、多爾袞、國民黨、日本人、解放軍。不像南京,南京真不能作為都城。


坐看東南了


毫無疑問,朱棣遷都是非常正確的選擇。但是衛所制度的崩壞使得遷都北京虎頭蛇尾!

什麼意思呢?

1421年,朱棣宣佈遷都北京,南京成為明朝的陪都,標誌著明朝的政治中心正式北移。在當時的條件下,遷都北京有至少三個好處:

一是政治中心更靠近北方,有利於對蒙古侵擾迅速做出反擊,有利於維護明朝北疆安全;

二是離開南京,回到駐地的老巢北京,有利於朱棣鞏固自身統治;

三是將南京的地主階級調離他們的活動區域,有利於加強皇權專制!

所以,從維護明朝的統治出發,遷都北京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

後世的很多人談起遷都北京,都會隨口一句“天子守國門”。這句話有幾分道理,但是在朱棣時代,“天子守國門”並不適合,因為此時的北京,距離明朝北疆,還有數百里的距離,根本就不是國門!
那麼為什麼後期會出現“天子守國門”,北京成為抗敵第一線了呢?

這就要從“靖難之役”說起了。

1398年,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靖難之役,開始了長達4年的內戰。

朱元璋時期,朱棣坐鎮北平,是抵禦蒙古的重要力量。然而靖難之役爆發後,朱棣南下,北方邊境空虛,蒙古趁機反撲,明朝的北方形勢開始不利!

不僅如此,朱棣起兵時,為了增加力量,還綁架了寧王,奪取了其手中的朵顏三衛,朵顏三衛是由投降的蒙古人組成的,戰鬥力強悍。

靖難之役爆發後,整個北方防線出現巨大缺口。

靖難之役後,朱棣遵守先前對朵顏三衛的承諾,將蒙古高原東部地區賜封給朵顏三衛,看似給明朝增加了一道保險,實則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朱棣繼位後,針對北方邊境屢屢被韃靼和瓦剌蠶食的現實,5次出證漠北,對韃靼和瓦剌進行沉重打擊,蒙古勢力被進一步削弱。

此時的朵顏三衛非常聽話,只是他們上書朱棣,要求明朝設在長城以北的開平衛撤銷,因為開平衛的存在,朵顏三衛的牧場被分割開來,無法形成一個整體。

開平衛在今天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及多倫縣附近的上都城,從明朝長城向北延伸數百里,是在1368年李文忠、常遇春攻下開平後,朱元璋在此設立的一個衛所。

和開平衛一道的,還有大寧衛(駐內蒙古寧城縣西)、東勝衛(駐內蒙古托克托縣)和興和所(駐河北張北縣)等軍事駐屯機構。1387年朱元璋設大寧都司,1388年改稱北平行都司,治所在大寧衛,轄境北至今西遼河、西拉木倫河、內蒙古克什克騰旗、查干諾爾一線。

朱棣登位後,大寧都司移治保定府(今河北保定市),原轄地被朵顏三衛接收。東勝左右衛也分別遷到了今河北的盧龍和遵化。這導致開平衛和興和所成了孤懸的據點,1422年,興和所被蒙古阿魯臺襲陷,不得不遷治宣府(河北宣化縣)。1430年,明宣宗將開平衛移治獨石堡(河北赤城縣北獨石口)。

至此,北京、河北、山西境內的明朝北界全面南退到長城一線。北京成為真正的“國門”!

明朝的北部防線南退後,北京的周邊形勢驟然惡化,朱棣設想的以政治中心北上達到抵禦蒙古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將歷朝皇帝置於非常危險的境地!

所以,遷都北京對於明朝統治有利,對於明朝皇帝而言則十分不利!

不過,從長遠來開,特別是清朝以後來看,北京所在的位置,東北連接東北、向南俯瞰華北平原和華中南、向西覆蓋西北地區,向北則遙望蒙古高原,是真正的帝國中心,清朝也是在北京為都城的基礎上,徹底解決了遊牧民族問題,抵禦了沙俄,鞏固了自身的統治!

到20世紀,北京作為靠近蘇聯的橋頭堡,一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遷都北京從長遠來看是正確的選擇!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很多事都有其脈絡。唐王朝前後幾代的努力,終於不再受制於關隴具集團和門閥士族。從這開始,宇文,孤獨,等很明顯的是關隴集團的姓氏不再出現了 從此退出歷史舞臺。盛唐在這一時刻才開始迸發,進而到玄宗時就是開元盛世。

但這一背後也有深刻的問題。唐朝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在支持下建立的,雖然受制於關隴集團,但畢竟有一箇中間的管理階層,這麼大統一的大帝國。皇權是無法直接管理的,總要需要一箇中間的階層,隋唐以後有了科舉制度以後,官僚體系都是出自科舉。這一制度保障了帝國的穩定,雖有文官黨爭,但再沒有造反的文官。

但在軍事上依然存在威脅皇權的力量,這是唐朝在這一問題上的無奈。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是脫胎於北魏六鎮有遊牧民族部落性質的軍民合一的集團,其實軍事聚性質的門閥士族。唐初雖不敢剷除,但也是有目的利用擴邊,以建功立業等方式引導,將這些軍事力量消耗在西域,並同時將這些人派往邊境守邊,以防在關內威脅軍權。

但這些人畢竟是五胡十六國、北魏等一路廝殺來的,非常有戰鬥力,初唐擴邊一下下制服了突厥,收復了西域。打出唐朝西域一片天,也打出唐朝的軍威。這一盛況唐邊塞詩有所體現,現在讀來依然有一種豪邁的一往無前的英雄史詩。

但唯獨在徵高句麗一事如隋一樣不順利,直到高宗朝才算征服,這已經到了公元668年這已經是開國已經50年了。這前前後後的來龍去脈的事,顯示出到玄宗時,唐朝已經到了繁花似錦的地步。玄宗時繼承武后朝留下的政治遺產,門閥士族,關隴集團已經退出,科舉考試已被世人接收,一切都看似正確。但由這些措施實行背後一系列問題已經順著他本來足跡依然走著。這就是河北六鎮。

中國從魏晉南北朝就開始顯現出政治中心逐步東移,北移的趨勢,直到最後定都北京。河北六鎮就是其中關鍵,北魏諸多將相出自這六鎮就說明問題。唐朝為防止軍事貴族集團威脅,採取了外重內輕的做法,同時也有防衛邊境 威懾草原的作用。初唐時,這些邊境將領和北魏時還是一樣,入則為相,出則為將,並且從北魏開始的習慣,任用胡人也是習慣。玄宗朝時李林甫為防止邊將入相奪權,堵塞了邊將入相的路。看似李林甫奸人小人,其實背後未免不是玄宗防止武將再次形成軍事集團的考慮。但這一來未免邊將長期守於邊境,形成私人勢力。這一連串的事情就導致了後來河北和大同北方六鎮的做大。但邊境又不能不守,人少還不行。頻繁調將也不利於打仗,後世宋以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措施防止了武將做法,但也閹割了軍事力量。所以六鎮之禍遲早會出,唐初的軍事佈局就已經顯現出來。

往遠裡說,北魏就是毀於六鎮之禍,這就是唐安史之亂的預演。

對付這一困境,從後世經驗看,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就是這一系列問題發展到最後的辦法。北京從元明清就是國都的道理就在這裡。但有唐一朝是無法解決這一問題,北京也就幽州,當時還沒有足夠經濟條件來做都城。而且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幽州燕山一代,還是漢化最不充分的地方。河北三鎮並不是什麼城市 就是軍事要塞,僅用於防範外族入侵。


沙中土大溪水


在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前,北京曾是前朝元朝的大都,更早些,北京還先後是遼國,金國的首都,北京作為當時的北方重鎮,位置不是絕佳的,但卻是最重要的,朱棣就藩北京,應該是深有體會的。



成祖決定遷都北平,將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移,對當時世居南京的皇族官僚來說,是堅決持反對意見的,他們的理由也很充足:北平之地,出塞不遠,而異族虎狼之心,遠來交伐,兵戈連連豈能久安?可見北平作為元朝的大都,又因為元朝的餘孽還在北方時不時的搗騰幾下,對於久居南方溫柔之鄉的這些皇族,官僚來說,如此大費周折遷都北方,最後還要直面北元殘餘,從心理層面上是很難接受成祖遷都這一決定的。



南京是明朝的龍興之地,朱元璋沙場點兵幾十年,最後在南京稱王稱帝並最終定都於久,但歷朝歷代定都在南京的,都是偏安一隅的地方小朝廷,不管是三國的吳國,南朝的宋,齊,梁,陳,還是五代十國的楊吳,南唐,乃至於早於明朝一百多年的南宋小朝廷,這些定都南京的國家都是國祚短暫,兵禍連連,南京雖有長江天險,但前面是茫茫東海,地理條件雖算優越,但無腹地無縱深,實際上並非最理想的國都,這一點,對於英明神武的成祖來說應該都是很清楚的。



成祖長期以燕王的身份鎮守北平,遷都一方面有情感的成分,另一方面是從明朝的國家長遠出發,明朝定都南京後,北元殘餘依然還保存有一定的實力,這成了威脅明朝中央政權的心腹大患,遷都北平將國都置於殘元的眼皮底下,是抱定了與殘元勢力直面對抗的信念,是為了鞏固邊防,提振因為戰亂而蕭條破敗的北方經濟,營建定都北平,可以使北方的生產和人口迅速恢復,縮小南北之間的差距。所以從長遠來看,明成祖遷都北平是具有前瞻性和戰略眼光的正確決定。

成祖遷都北平,是明朝初期的一件大事,雖力排眾議最後定都北平,但同時也做了兩手準備,營建中都鳳陽,保留南京的陪都地位,南京依然保留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機構。


大國布衣


非常正確。

非常正確。

明朝初年,對大明江山威脅最大的就是北元蒙古勢力。朱元璋沿甘肅至遼東一帶分別分封肅王朱楧、慶王朱栴、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寧王朱權、代王朱桂、燕王朱棣、遼王朱植。諸王守邊,朱元璋真是用心良苦。按照這麼個部署大明北部邊疆固若金湯。

1、假如歷史可以假設。

試想若是朱元璋百年之後又是怎樣的情景?按照歷朝歷代歷史邏輯發展,諸王必亂,中央集權必弱,北方草原胡人政權會將五胡亂華南北朝之事重演。到時對於大明王朝最好的結局就是如同東西晉,南北宋那樣的半壁江山帶著老婆孩子熱炕頭。最壞的結局就是南宋宰相陸秀夫抱著南宋末帝跳崖自盡。按照明朝中後期這幾個混球皇帝的在位表現,大明國祚也就是百年有餘。

2、歷史依據。

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明朝的瓦剌太師也先侵犯他人領地,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親率大軍出征。可這位仁兄顯然沒有繼承他老爺爺朱棣的軍事逆天才華。活生生的一個窩囊廢,土木堡之變淪為瓦剌的階下囚。瓦剌以皇帝做人質,兵臨北京城下,以此要挾北京城內官兵出城受降,要是這麼做成了那麼大明江山隨即完蛋。然而天不亡大明,兵部尚書于謙另立朱祁鈺為皇上,組織北京城內固守同時全國發文各地武裝進京勤王。就這樣,擊退了瓦剌。假如,當時首都還是南京,長江以北肯定為瓦剌所控,扶持俘虜皇帝朱祁鎮成立北朝。那麼劃江而治的南北朝又會重現。就算大明有一萬個于謙,也不能左右朱祁鎮長江以北另立新朝,畢竟人家是合法的。

3、略顯遺憾

這裡的遺憾也是站在已經發生的歷史角度看待。那就是明朝末年,李自成從山西進攻北京,滿清在遼東進軍北京。北方平原無險可守,只有一個山海關只能起到一時之效。假如當時的首都是南京,那麼任憑李自成攻佔北方起碼還有長江天險可受,任憑滿清怎麼鬧進關後還有長江以北一大片區域做為緩衝地帶。那樣崇禎也不用這麼著急上吊了。碰好的話,李自成還會跟滿清打一仗。碰好的話,大明可以長江以北穩住陣腳,待時機成熟出兵北上恢復中原。但是北京離胡人之地太近了,基本上沒有緩衝地帶。造成了滿清一進山海關,大明實則已經斷氣的快死之法。


君之所見


我認為朱棣遷都北京的決策並不算英明,但也沒什麼毛病,中評吧。正不正確就是看他的遷都是否加強了或避免了什麼。

如果說朱棣想加強對北方控制而遷到北京,短期看他個人是成功的,但他的子孫後代們卻沒有做到,努爾哈赤的後金起兵於萬曆、崛起於天啟、巔峰於崇禎,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起事於陝西,都是距離帝國心臟不算太遠的地方,而明朝也正是亡於闖王和後金。


如果說他是想避免蒙古的威脅,天子守國門,也是不存在的,明朝時候的蒙古分裂衰落的厲害,壓根沒太多威脅了,從後來的後金壓制的他們死死的就明白了。

有人說如果朱棣以南京為都也許會開啟大明的大航海時代,純屬瞎扯。永樂年間的鄭和大航海就是朱棣得瑟的政績工程,講究單向輸出,而沒有太多對外的軍事經濟文化交流。在國內就是從南方調糧綢進京,也是舍海運而選內河漕運,你說明清的皇帝們能認識到大航海對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性?


朱棣為啥選北京呢?也許壓根沒那麼複雜,離開南京他避免了兩點,一是避免建文帝殘餘勢力對其下黑手,二是避免了死後陵墓靠近朱元璋,篡位者都極力避開老爸。雍正皇帝無法選擇遷都,就遷寢宮和地宮,從乾清宮搬到養心殿,啟用清西陵。


朱元璋也曾想遷都西安或開封,可惜沒能成行。如果在西安,開封,鳳陽,北京等地選擇一個,朱棣的老巢北京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反倒是朱棣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想再遷回南京。


司馬砸光


先說今天的北京,它雄居華北,北聯東北、內蒙、南撫華東、中原,東西眺望東海崑崙,成為偉大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的影響力早已超越國界,北京已成為中國在世界的代名詞。

可歷史上的北京,遠沒有這樣輝煌,它只是中國北方的邊陲一隅。秦代時稱薊縣,西晉時屬於幽州;南北朝時被北魏鮮卑控制,五代十國時期連同燕雲十六州,落入遼國契丹之手。至北宋,北京已有約500年不在漢族中央朝廷控制之下。接下來近250年中,北京仍由外族統治,雖金元先後在此建都,但難稱正統。

再回到正題,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華北成為明朝的核心統治地域,漢族政權對其的控制達前所未有的程度。沒人,從南方大舉北遷人口入華北定居;沒糧,從江南大規模漕運;為防止北方邊患,屯重兵圍剿北元,派重臣鎮守遼東;中國的政治軍事中心逐漸北移,北方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北京從歷史上的邊陲一隅,成為了中國的重心。從今天的現實意義看,朱棣的做法十分正確。

有學者認為,朱棣既然開創了鄭和大航海,就應該保留首都南京,中國要成為海洋國家,南京的經濟實力和區域位置比北京更有利。但這是馬後炮。中國勵志走向海洋,今天才剛有悟性並開始邁步。不要責難中國古人農耕意識的狹隘境界。

有人認為;南京比鄰富庶江南,作為首都合理。北京相對貧瘠,遷都北京勞民傷財得不償失。這是一種短視。當時南方用經濟支援北方,如同今天東部扶持西部,是全國一盤棋。今天國家為何還在不斷加大對新疆西藏的經濟投入?這可不單是算經濟賬的問題,為的是讓新疆西藏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密不可分,這是鞏固國體的大事。當年朱棣大舉建設華北,與此異曲同工。

還有人單純從軍事地圖上作業,認為;南京地形易守難攻,還有長江阻隔北方外敵入侵;北京地形有隱憂,一旦北夷越過八達嶺長城,華北平原無險可守,北京缺少戰略防禦縱深,無緩衝迴旋餘地,後來清軍佔領北京滅明朝可證明朱棣遷都的重大失誤性。這是一種誤解,只要國家實力弱,首都在哪裡也會是不安全的,北宋南宋的滅亡可例證。即使就事說事,明朝北京的失手也不是因為沒有地利被外敵攻破,而是源於國家內部出了問題(農民起義自掘國家墳墓、吳三桂打開山海關叛變投敵)。

有人說朱棣由於以“清君側”名義發起“靖難”之戰,非法篡奪了皇位。因為心虛南京這塊是非之地,才急衝衝將首都遷往他當燕王的封地北京,純屬一種“自私”行為。這只是一種臆想猜度,貶低朱棣的政治智慧和宏圖大略才能。

朱棣一生用四件大事確定了他作為偉大帝王的歷史地位,這就是;首開中國大航海;遷都北京;編制“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突破長城籬笆,北剿外敵奮鬥終生。其中,遷都北京對今天中國的意義重大,是朱棣、乃至是整個明王朝最大的歷史功績。


諶人


從長遠來看,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是正確的。人們往往以明神宗朱祁鎮土木堡被俘,瓦剌兵臨北京城和,闖王李.自成兵破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吊死煤山來斥責北京城多麼的不安全,多麼不適合做首都。


然而好壞只在一瞬間,功過自有後人評。明朝作為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存在了近300年。這已經是一個封建國家正常的壽命,加之明朝末年天氣異常寒冷,也就是地質學家們口中的明清小冰河時期,全國範圍內糧食欠收。另外耕地面積減少,地主圈佔土地嚴重,需要供養的藩王數量龐大,另外,統治者的無能和官僚的腐化墮落,更進一步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因此,明朝的滅亡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無。跟首都是北京城還是南京城或者是其他城關係不大。


北京城的地理位置要比南京城要好,明朝時期,朱允炆登基後,因削藩而讓朱棣找到了造反的理由,發動清君側為名的靖難之役。最後朱棣勝出,登基為帝,建年號永樂,遷都北京城。

無獨有偶,朱棣百年龍馭歸天后,兒子朱高熾登基為帝。不幸幾個月後隨父親而去,皇位傳到了朱瞻基手中,而他也有一個不安分的叔叔——朱高煦,位於山東地區樂安州的朱高煦學習父親以起兵勤王之名發動新一次的靖難之戰。然而在侄子朱瞻基的御駕親征之下,很快兵敗投降,被押往北京城,做了庶人。後因冒犯皇上,被烘殺。


從這兩次事件中也可以看出,北京城比起來南京城的地理位置要更好一些。一旦山東和徐州被攻佔,南京的北面便無險可守。而北京城卻不一樣,三面環山,地勢高,更具有戰略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