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說《百家講壇》里部分學者的水平只有二流?

肥嘟嘟的小不理


這個提問沒有錯,《百家講壇》不是學術論壇,而是科普文化論壇,主講人如何用通俗語言把事情講清楚是最基本要求。另外重要的是講的技巧,如何增加故事性和生動性,吸引更多的人去聽。

如今媒體傳播非便捷常,網絡平臺給每一個人以公開表達的機會,百家講壇也是如此。這個節目不是說“權威講課、聽眾不能質疑、只有一個標準答案、考試要考。引發觀眾收聽收看並參與討論更重要。所邀請的主講人,並非泰山北斗級別的,只要是資深人士,就有機會,

早期比較活躍的幾位,如紀連海、袁騰飛,都是中學教師。如蒙曼等大學老師職稱還是副教授。這些主講人都不是所謂專業一流。如有了教授職稱的于丹、易中天,同樣被質疑。


錢文忠應該專家級的了,但他講的印度史聽起來很無趣。很難堅持聽完就放下啦。


最喜歡的還是馬未都的系列,這與喜歡逛博物館看文物有直接關係,但馬爺結合自己經歷講出來的知識,很吸引人並容易被記住。


幾葦渡


被《百家講壇》“名嘴”忽悠的一次體驗

這兩天,在我們自己舉辦的一場文化講座中,我們恰好請到了曾經“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名嘴,他曾在《百家講壇》中講過“二戰風雲人物”和《孫子兵法》等內容(名字我就不提了),還上過中央7臺的許多軍事節目。

那場活動,我們請了三位嘉賓,時間是兩個小時。作為主持人,原本我打算,每位嘉賓先說十五到二十分鐘,然後三位嘉賓就某一問題討論。

第一位嘉賓比較年輕,說話磕磕絆絆,沒有控制好時間,在二十分鐘的時候被我叫停。第二位發言的就是這位“《百家講壇》名嘴”。我們規定的議題是“戰爭與文明”,沒想到一開口,就已經談“飛”了。從《孫子兵法》到現在國際政治,國際戰爭,再到晚清軍事落後,毛澤東軍事戰略的偉大等等,無一不有。

王立群(以使用現代語言講歷史而深受歡迎)

他一開口,的確如同說評書一樣,內容扣人心絃,在背《孫子兵法》和“毛主席詩詞”的時候,抑揚頓挫。語調也有高有低,在談某個內容和故事的時候,也懂得設置懸念。

但是他忘了最重要的兩點,那就是時間和主題。沒想到,他一敞開話匣子,就是整整四十分鐘。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小時,第三位嘉賓還沒有發言。第三位嘉賓雖然不像這位名嘴那樣知名,但他也是在某個領域內的專家。我當時心急如焚,卻又沒辦法打斷,因為他環環相扣,沉浸在自己的演講內容中。

雖然現場觀眾很愛聽,但是,他一開口我就知道,他所講的內容,曾經是在很多節目中講過多邊遍的內容。

《百家講壇》選主講人的標準:會講故事更重要

整場活動頗為失控。在活動結束之後,我們就《百家講壇》討論了一番。第三位嘉賓說,他曾經也被邀請上《百家講壇》,但是被他拒絕了。他說,

你看現在上《百家講壇》的人,更多的是搞文學的人,他們知道怎麼講故事,怎麼講那些大家愛聽的內容。

馬瑞芳這本書的書名其實也說明了《百家講壇》的本質

我雖然不同意他的說法(其實學歷史的也不在少數),但是作為一位曾經的“《百家講壇》謎”,我很清楚《百家講壇》的運作方式。曾經捧紅了易中天、于丹、閻崇年等學者的,在回答記者提問的時候說過,《百家講壇》畢竟不是大學課堂,要想生存就必須研究市場、抓住市場,必須把大眾放在首位,即使有些學者研究的話題再好、再精,但是講得不好,我們也不需要。

萬衛說:

我們不對主講人在學術問題上做太高的要求,只要他的演講能夠吸引住觀眾就行,只要他自己講的觀點能夠自圓其說可以。相反他們的演講假如太學術化了,我們還不會同意,還會逼著他們把“學術化”的問題給“通俗化”,否則就別講。

易中天和原《百家講壇》製片人萬衛

由此,其實就為《百家講壇》的主講人奠定了基調。只要故事講得好,根本不在乎他是不是在學術圈有所造詣。

所以,我們才能在《百家講壇》中看到許多在學術界默默無聞,甚至所在學校非常差的老師(不是說差的學校就不出好老師,我不是這個意思。但是,學校差,好老師的比率就少)。

《百家講壇》說到底還是“娛樂化”產物

《百家講壇》其實說到底,他還是節目“娛樂化”的產物。他只是打著傳遞權威知識的旗號,以學者的身份背書,進行迎合觀眾的一檔節目。當然,我們這個時代,不能反對節目的“娛樂化”,畢竟人家也要生存,而且我也覺得,有些人愛聽《百家講壇》,總比他們沒有這個節目而去看真人秀好(我這裡也沒有貶低看真人秀節目的意思。有些人喜歡在下班之後,放鬆身心看真人秀也挺好)。

《中國詩詞大會》上的康震

我記得,現在頗為知名的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的康震,第一次上電視講“李白”的時候,講得非常學術,效果也非常不好。此後,他曾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來,康震說,其實他自己就是不斷的在接受《百家講壇》欄目組的改造,教給他怎麼講故事,怎麼設置懸念。後來,他的“蘇軾”系列一出來,立即受到追捧。現在,他又參加了《中國詩詞大會》,火爆得一塌糊塗。但是,恕我直言,康老師在學術方面,真的太一般了。

綜上所述,其實我們就知道,為什麼《百家講壇》多是二流學者了。


兮兮說事兒


一言以蔽之,這是電視文化要求的結果。《百家講壇》是大眾傳播的東西,肯定要有符合大眾需求的傳播要求,也就是看上去都很有文化,實際上卻經不起嚴肅的學術推敲,再有幾個觀點能夠奪人眼球,效果棒棒,就更好了。

起點非常有文化的《百家講壇》日子不好過

百家講壇這節目是2001年央視開始做的,最早做的時候逼格滿滿,探討的都是高深的問題,天文地理文學藝術應有盡有,嘉賓陣容也非常壯觀,比如丁肇中、蒙代爾、周汝昌、歐陽自遠、余光中、葉嘉瑩、馮其庸、楊振寧、霍金、韓啟德等,在當年也就是央視的影響力能有這個場面。

但是曲高和寡,高深的內容帶不來收視率,根據常江在《中國電視史1958—2008》中的考察,“2003年年底,在央視通過《欄目警示及淘汰條例》實施末位淘汰制的背景下,《百家講壇》因平均收視率不足0.2%、最低收視率為0的慘淡表現而險些被停播。”

找到收視率制勝法寶的《百家講壇》風生水起

在“收視率至上主義”的大棒指揮下,欄目組開始思考轉型,向收視率好的《走近科學》等節目學習:思考怎樣做到像好萊塢大片那樣3到5分鐘設置一個懸念。如何按照戲劇化的結構來做,欄目組要和主講人一起具備編劇能力,將高深的學術成果變成劇本。也就是開始了電視上的“學術造星”活動。

方法找到了,事情就好辦了。一個接一個的明星升入天空,閻崇年“清十二帝疑案”、劉心武“揭秘紅樓夢”、易中天“品三國”、紀連海“正說清代名臣”、于丹“論語心得”和王立群“讀史記”接連躥紅,後面還有錢文忠、康震、酈波、蒙曼等人,形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百講明星團。《百家講壇》成為那幾年科教頻道所有欄目中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出現了北京衛視《中華文明大講堂》、湖北衛視《文化大講堂》、陝西衛視《開壇》等一大批追隨者,《百家講壇》榮獲2006年中央電視臺“年度十大優秀欄目”中第二名,僅次於《新聞聯播》。

《百家講壇》的負面效果

《百家講壇》紅得發紫的時候,也遭受了知識界最為猛烈的批評和質疑,也有了電視史上最為壯觀的一次電視與學術之間關係的討論的大討論,有些激進觀點不乏質疑主講人“對最基本的一些文化稱謂和概念都沒有弄清楚”“在電視這樣一個有著強大傳播功能的機器上胡說八道”等觀點。

在電視上,適應大眾文化消費的需求高漲的背景,將學術知識進行娛樂化包裝,保證收視率的同時,就不好兼顧學術效果了。這也是《百家講壇》一直遭受主講人是二流學者的質疑的原因。

筆者在媒體工作的時候,曾經跟欄目組合作過一次某著名主講人的論壇,在籌備階段就不斷收到各類要求,什麼給大人物準備發言提綱啊、擬定講話稿啊、發言不能超過多長時間啊、大師座位怎麼安排啊等等,要求堪比娛樂明星。這可能是負面效果之一吧。


何殊我


如今的《百家講壇》已經今非昔比了,人氣下滑的厲害。

《百家講壇》是個縮影,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的一個縮影。這個縮影的核心叫:快餐文化。

時代發展到今天,似乎很少有人能安下心來做事情了,凡事都講究效果立竿見影。能迅速的把資源換成金錢,地位的就是贏家,就是成功者。誠然,這個可以理解,畢竟當今的中國,到處充斥著浮躁的心態。

不止現實世界如此,虛擬的遊戲世界也是如此,如今玩遊戲,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一個字:快。等級提升要快,戰力提升要快,服務器排名提升要快。。。。等等,各種快。否則,就有一種莫名的焦躁,為此,甚至不惜瘋狂充值,熬夜。而過後,往往又伴隨著無盡的寂寥,甚至後悔。而換遊戲,換區更是頻繁的很。完全做到了想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境界。以魔獸世界為例,在我還是小白的時候,是一個地圖一個地圖的跑任務,一個小副本,一個小副本的逐漸換新裝備,積累操作經驗才一步步的錘鍊成了老鳥。而後來,各種副本帶興起以後,一個一級的小號,短短半天就能讀完幾乎所有的升級進度條,再去G團轉兩圈,就達到了很多踏實玩家一兩年甚至更多時間的辛苦積累。只是,當你和他合作的時候,你才會知道什麼叫做欲哭無淚。

《百家講壇》的情況也是如此。其實,無論主講學者的學術水平是一流,二流還是不入流。並不影響節目的效果和目的,因為,對《百家講壇》來說,它只是一個普及平臺,而不是學術平臺。它面向的是相關知識相對匱乏的大眾,而不是相關行業內的專家和權威。這個要求對他們的學術素養來說並不高。很多老師都可以做到這一點,比如紀連海老師,袁騰飛老師等。

《百家講壇》並不要求主講人相關學術造詣有多深,而是要求主講人如何把相對單調,乏味的知識變得賞心悅目,讓人樂於接受。甚至對於其準確性都可以似是而非。畢竟,學術上的東西,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而且很多時候,伴隨著新的發現,很多舊觀點也是會站不住腳的。總體來說,“會講”的重要性遠大於“真懂”。

舉一個《百家講壇》之外的人物吧。他就是已經退役了的“網紅將軍”---局座張召忠教授。他不止在一次節目裡透露過,他所講的連他研究領域的5%都不到。雖然很大一部分涉及到了軍事機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講的。但就是這不足5%的知識,已經足夠讓絕大多數人為之仰望崇拜了,已經足夠給廣大網友們普及國防知識了,已經足夠讓他成為軍事評論屆的翹楚了。

再比如,哪怕一個連大學畢不了業的學渣,他的知識量也遠遠高於中小學生。他要給他們上課當老師的話,如果他懂得怎麼教,又會帶動氣氛的話,效果也不一定會差。而即使是名牌大學的學霸來當老師,效果也不一定就好。畢竟受眾群體的接受能力有限,學渣學霸們富餘出來的知識對於他們來說,是沒有區別的。哪怕學渣僅僅富餘出來1%,而學霸富餘出了99%。

《百家講壇》前幾年之所以非常火,除了主講者“會講”之外,還有人們對於快餐文化的熱愛。那時候,聽幾期《百家講壇》就能出去吹牛了。而這種快餐吃多了,就會覺得不如正餐吃的舒坦了。所以,人氣下滑是在意料之中的。

至於主講人到底屬於幾流,真沒必要在意,因為就普及知識而言,能登上《百家講壇》的主講人,即使不入流,他的知識也富富有餘了。


遊子天涯君莫問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幾個問題。

好了就這幾道題了,多了怕噁心到你們。就這樣的題,先不說你們會不會,就看到這樣的問題,你們幹部感覺噁心?一系列的歷史名詞,什麼小農經濟,自耕農經濟,資本主義萌芽,刀耕火種,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工業時代,後工業時代。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如果一個老師一個教授天天在課堂之上,在電視上面講這些東西。估計99%的人直接換臺了!百家講壇首先是一個電視欄目,收視率是電視的編導最看重的。

中國那些想要了解歷史,但是不太深入歷史,但是喜歡聽歷史故事的人是主體的。比如三國這段歷史,剛剛瞭解就感覺蜀國很厲害,又有臥龍鳳雛,又有五虎上將,但是瞭解一點歷史的人。蜀國不行,整體的國力是打不過魏國的,但是真的研究這三國曆史,就會研究三國裡面的官階制度。民生狀況,土地狀況,各個國家跟土地鄉紳的關係。

你把三國裡面的民生狀況,生活水平搬到電視上面講,遠遠沒有關羽,諸葛亮的吸引大。

因為專業的沒人看,只能說說這些吸引人的。舉一個例子吧!

同樣是對於三國的書籍。易中天老師易中天品三國,就不如呂思勉先生的三國史話。

但是讀過易中天品三國的人,肯定比讀過三國史話的人多的多。


遼東王三


紀連海曾經說過這樣一番話,他說在百家講壇上能講火的人,很多都有過中學教師的經歷,諸如閻崇年、王立群,當然還有本身就是中學歷史教師的袁騰飛和紀連海他自己。

另外一位著名學者,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曾受邀給百家講壇節目組策劃選題,節目組的一個要求就是,節目選題必須適應70%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觀眾的接受能力

通過他們二人的說法,百家講壇這一節目的定位也就很清楚了,首先,對主講人的首要要求就是口才,要把肚子裡的那些東西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給觀眾,其次,節目的受眾必須要照顧絕大多數具有中學文化程度的觀眾,

而不是大學生,也不是政府幹部。


所以,主講人的學術水平如何,對於節目組來說,其實並不重要,這就導致一些走上百家講壇的主講人學術水平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

其實,早在2001年百家講壇開辦之初,百家講壇其實是真正的“百家”,天文、物理、藝術、哲學無所不包,所邀請主講人幾乎都是各自領域的學術精英代表,比如葉嘉瑩、李政道,甚至還有楊振寧,都曾登上過百家講壇的講臺。這就很像大學講座,雖然信息量非常大,內容也很高端,但是對於絕大多數普通觀眾而言,不僅過於高深,而且乏味無趣。

因此,在01年到03年這段時間裡,百家講壇的收視率一直處於CCTV10所有節目的倒數幾位。而根據當時CCTV的“末位淘汰制”,一個節目如果長期處於收視率倒數,就要被取締。可以說,當時的百家講壇一直處在被淘汰的邊緣。

隨著03年到04年閻崇年《清十二帝疑案》的火熱播出,百家講壇節目組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那就是隻講人文歷史相關的選題,從“百家”轉變為文史一家獨大,而且還要通俗易懂。

於是,百家講壇從收視率倒數,一躍而為CCTV的品牌欄目,甚至一度放到CCTV1重播,百家講壇最輝煌的時期至此到來。

經歷過這樣的轉變之後,百家講壇其實已經非常清晰自己的定位了,這是一個通俗普及節目,而非科研學術節目。因此,百家講壇在大學裡遴選主講人的時候,就不會再像之前那樣看學者的學術履歷,而是看他上課受不受歡迎,大家愛不愛聽。主講人的標準也一降再降,像中學老師、作家這類沒有專業背景的人,也開始陸續登上百家講壇,他們的學術水平自然不能與大學教授相比。

很多人會想當然地認為,二三流的學者講課一定不咋地,一流學者肯定二三流講課強,這就真的不見得了。要知道很多具有一流學術水平的學者,他們所擅長的只是做學術,講課未必講得好,因為講課關鍵看的是語言表達能力。還有一些知名作家,文章寫得極好,但讓他走上講臺,就非他所長了。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堪稱最暢銷的歷史科普書,當年明月也曾經受邀請先後上過湖南衛視和東方衛視,他的演講水平就實在不敢恭維了。

在百家講壇上,講故事是核心內容,這就註定所有的內容都必須是圍繞故事,對於很多一流學者來說,講故事是他們最不屑的,而講學術欄目和觀眾都不接受,所以就只能是由一些口才能力好,學術能力又未必好的學者,來給大眾做歷史科普,觀眾也最愛聽這類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故事。

這一現象,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百家講壇作為一個傳統媒體節目,沒落是註定的,但是在很多新興的文史媒體上,比如高曉松的《曉說》,羅振宇的《羅輯思維》,講課的人已經不是二流三流了,已經是十八線了,但憑藉著超強的演講口才,節目卻大火,網羅了一眾粉絲。

在我看來,一流學者就應該待在象牙塔裡,儘量少受外界影響,專心做學術,學術是枯燥的,是清貧的,但是我們需要這樣的人來做學問。而對於受眾來說,我們所需要的其實僅僅只是一些“皮毛”,亦或是有趣的談資,二流學者來給我們做普及已經是綽綽有餘了,更何況現在很多內容平臺都是“十八線”水平。


如果看官覺得本回答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


二十四史憑欄處


從於丹,易中天,閻崇年們的08年左右的大火,到如今依舊存在的《百家講壇》,可以說是21世紀前20年電視文化類節目的一個代表。登上《百家講壇》的講者已經超過一百位,講者基本都是高校的教授或者副教授,口才和學識確實超過一般人,像易中天,錢文忠等確實既講出了乾貨,又能將乾貨講得有趣,都接近當前的一流學者水平。

《百家講壇》裡只有部分學者水平達到二流,不少人的水平還達不到二流。

《百家講壇》裡大部分學者強就強在“嘴皮子”,說的功力更強,但水平還遠遠達不到一流學者的境地,更有甚者,所講完全屈從於“嘴皮子”,而不顧事實的嚴謹,就有誤人子弟之嫌。這也是有違一檔文化節目應有的初衷:事實第一,然後才是儘可能講的包裝的有趣生動,吸引觀眾,而不是本末倒置。

像一直被人詬病的于丹講論語,問題就出在這裡,她在講解《論語》的過程中,不尊重《論語》的基本釋義,而隨意解釋,乃至到了後來像霧霾裡的關起窗戶打開心扉,于丹已經“走火入魔”了。你能說于丹是一流學者嗎?二流學者呢?恐怕都難以認同。

《百家講壇》會慢慢退出,《局部》《一千零一夜》等節目可以一看。

近些年《百家講壇》的收視率已經大不如前,最終它也會退出電視屏幕,這是一個必然現象。如果需要看文化類的視頻節目,有更好的選擇,像陳丹青的《局面》,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你最喜歡誰講的《百家講壇》?誰的水平最高?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這個太正常了,因為學者要上電視,最重要的是演講的口才,而其學術研究未必最強。真正的學術水平還是要論文成果和同行評議說話,並不是觀眾喜愛度和知名度決定的。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這些“學術明星”的專業背景和資歷。《品三國》的易中天老師,是廈門大學美學教授,和歷史學沒有關係。《讀史記》的王立群老師,是河南大學文學教授;《論語心得》是于丹老師,是北京師大傳媒學教授;再跳出《百家講壇》來看,袁騰飛,只有首都師大歷史本科學歷;至於高曉松、羅振宇,也都只是傳媒專業畢業生。

可見,這幾位最如日中天的“學術明星”,本身往往不具備太高的專業背景,主要功力還是在演講溝通方面,也就是說,怎麼讓一個故事讓大家覺得好聽;但是這個故事特別是故事細節的準確性,他們卻未必有可以把關的學術素養了。而對於一般看這些節目的觀眾,本身也往往缺乏這些知識,所以覺得好聽、有個飯桌談資就覺得不錯了。

所以說,要認為《百家講壇》的部分學者二流甚至三流,都沒有什麼問題。科普是件不容易的事,高端專業學者往往因為時間精力,或者是個人表達能力,而不能同時兼任科普工作;而科普的學者和媒體人,又往往缺乏過硬的專業素養。我們只能期待隨著自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多優秀的科普人才能夠湧現。


林屋公子



燕山雪花52116881



《百家講壇》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2001年7月9日開播的講座式欄目,欄目宗旨為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選擇觀眾最感興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選題。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重視傳播互動。欄目選材廣泛,曾涉及文化、生物、醫學、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現多以文化題材為主,並較多涉及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具有科普歷史知識及深入點評講解的作用。

什麼是一流二流,有一流的學著,講的精闢入裡,有聲有色;有二流的學者,但是他在某一個方面的造詣也是一流的,也可以講的很好。你說人家是講歷史的,偶爾有一個文字講錯了,何必追究那麼多,也是可以理解的!

百家講壇,重要聽大家總結出的大道理,你可以認同,可以不認同,所以名字叫《百家講壇》!!!

歡迎大家共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