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馗捉妖記》誰先捉了穆天然這隻小妖精

傳說中的鐘馗是個才華橫溢,耿直致死的人,死後位列仙班專司捉鬼伏魔一職,是中國古代諸神中形象最為醜陋的一位。在從前的影視劇中鍾馗的形象也都是以粗野、凶煞為主。

而《鍾馗捉妖記》以“轉世”這一古裝玄幻劇必備藉口,一改畫風將鐵面虯鬢,相貌奇異的鐘馗,變成了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形象,有著一腔熱血和無數天馬行空的想法,帶著前世戰神級的戰鬥力外掛和今生人魔混血的身世,躍躍欲試的要搞一場大事,熊孩子作風十足。

《鍾馗捉妖記》誰先捉了穆天然這隻小妖精

一口一個“小爺我”朗朗上口,上房揭瓦的事從來不幹,眼珠子一轉就是一場地動山搖的小型爆炸現場,所幸他有個寵他愛他的村長爺爺,事事關照,而爺孫倆的可愛互動,也讓人很是羨慕,不由得萌上了這隻長著少年臉的熊孩子。對於一些想看正劇的朋友來說這樣的劇情真的很!智!障!

但是,魯迅說過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部劇以鍾馗的轉世穆天然的成長線為主,講述了一個少年是如何從少不經事成長到有所擔當,走的是冒險題材套路。前期主角越是單純美好,在後期的主角蛻變後的悲壯感或者說使命感就越強烈。

一個無名小卒在一次莫明其妙中捲入紛爭引出他將來的情人朋友敵人,然後他們會因為同一個困境,而不得不妥協合作,這個過程有笑有淚也讓對方在自己的世界中鑄出血肉靈魂,這裡或許變得美好安樂,卻在一霎那,敵人來了毀滅了一切,把他們重新拉回戰鬥,來一場天翻地覆的反抗,或勝利或消亡,在這樣的冒險題材套路中光是框架就會讓人感覺轟轟烈烈。

《鍾馗捉妖記》就是這樣一部先把框架擺好再來了一招反套路把故事講得跌宕起伏的電視劇,這也是一開始就有了徵兆的 人族楊司伯借愛之名,誘殺魔族王首穆子陵,導致全劇關鍵愚下木遺失,魔消道長也使得魔界與人界僵持了三千年的局面有了緩和的契機。劇中利用魔族真心相待,人族卻為“正道”使命這一藉口反詐成功實現了第一個反套路。

而劇中的部分人物也有這樣的特點與趨勢

楊仁執是天嵐海閣正陽旗下弟子的驅魔人,平時待人親和為人正直和正派代表徐長卿有個相似的外號“白麵條”,同樣的道法深厚,心思縝密,卻也在之後的劇情中出現過在揭穿除魔真君的騙局後,初顯戾氣的情節雖然情有可原。但是也不排除這是劇情中的一個伏筆,或是考驗或是墮落,在目前來看還有待商榷。

《鍾馗捉妖記》誰先捉了穆天然這隻小妖精

而另一個反套路的典型就是魔女罌粟,面對敵人時她狡詐狠厲,卻也能對手上的人質顯露出自己單純可愛的一面,這個人物有使命有性格也有與穆天然一行人一拍即合的想法,後期有反轉是必然的,在讓人很是期待之後與穆天然一行人之間互動的同時,也會糾結在之後的發展中魔族使命與朋友衝突時她又會有怎樣的選擇呢。

《鍾馗捉妖記》先把鍾馗這個剛正的人物形象定好然後再在骨架中填充血肉。穆天然這個角色與楊旭文之前飾演的郭靖有部分的相似點,都是在講一個英雄蛻變的故事。不同的是郭靖較為老實木訥而目前來看穆天然這個角色多了幾分稚氣和活潑感。

目前來看為了方便角色以後可以以一箇中立的態度來看待之後的正邪觀念,打好完成主線任務“化解人魔兩族三千年的恩怨劫難”的基石,無論是劇情需要還是楊旭文自己都過於明顯的要把穆天然這個角色塑造成一個白紙一樣的人物,不諳世事,只以正義之名行事,而這樣的表達方式,在沒有一番經歷之前只會讓人覺得他的話語都過於幼稚無腦,這也是穆天然前期不怎麼討喜的原因。

而楊蓉 飾演的凌兮也算是部分本色出演愛恨分明中帶著些許天然呆,讓之後的劇情有了矛盾點的積存也讓劇情多了幾分萌點和笑點。

《鍾馗捉妖記》誰先捉了穆天然這隻小妖精

《鍾馗捉妖記》作為一部電視劇特效可以說是非常良心的,但也看得出整部劇都帶著些許“強迫症”情節,部分畫面為了刻畫細節,過於面面俱到的特效,使畫面優劣參半。為了刻畫人物讓人物的語言動作過於誇張,雖然讓人物的蛻變經歷有一個合理的過渡,卻也不免有劇情拖沓之嫌。這就和過分推崇理論是一樣的,每一種理論都有獨到之處,但是推到極致都會變得荒謬。

但是以整部劇反轉不斷的尿性來看,這部劇還有很多驚喜有待發掘,精良的特效,帶感的背景音樂。在少年們輕鬆搞笑的畫風和旁白以及陰謀者們嚴肅低沉的畫風中切換,營造了一個“進階啟萌玄幻劇”的氛圍,不說是絕對的良心之作,也算是一部三觀正常,值得一看的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