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是什麼?丨輿論知識點

今天為大家科普“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是什麼?丨輿論知識點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提出,蝴蝶在熱帶輕輕扇動一下翅膀,遙遠的國家就可能造成一場颶風,這一現象被稱之為“蝴蝶效應”。這一概念被運用於混沌學,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在互聯網輿論傳播中,就存在著一個非常明顯的微小變化在各種力量的相互傳導和作用下,產生巨大連鎖反應的“蝴蝶效應”。比如2016年王寶強在微博發佈離婚聲明,隨後在各大網絡媒體上引起了堪稱“爆炸性”的轟動,這一網絡輿論熱點之後整整持續了一個多月,即便是現在,依然時不時有相關的後續報道出現。

微信公號作者朱宸軒在“泡泡心理”上發文表示,“蝴蝶”能創造輿論“龍捲風”的原因在於①網絡輿論中摻雜著的諸多非理性信息滋生了“蝴蝶效應”所需的“混沌”狀態;②輿論話題的敏感性為“蝴蝶效應”促成網絡輿論熱點提供了條件;③對“沉默的螺旋”的消解是“蝴蝶效應”生成的內在動因。

針對網絡輿論傳播所顯現的複雜性理論的"蝴蝶效應",戴月華在論文《網絡輿論傳播中的“蝴蝶效應”:複雜性理論的傳播學啟示》提出了三個層面的應對啟示:

①現實問題是網絡鏡像世界的根源,任何網絡輿論根本上是人們對現實訴求的網絡表達。

②輿論傳播中的"蝴蝶效應"促使管理部門積極地面對輿論傳播中的不確定性,培育對網絡輿論的敏感性、開放性和包容性。

③尊重並關注網絡輿論中網民弱小又強大的"蝴蝶力量",促使"蝴蝶力量"的良性顯現,捍衛社會公平正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