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制導」 齊魯醫院(青島)省內率先完成SEEG引導下致癇竈射頻熱凝術

近日,齊魯醫院(青島)神經外科通過SEEG引導下射頻熱凝術(RF-TC)成功治療1名磁共振陰性癲癇患者,患者已康復出院。這是山東省內首次開展“難治性癲癇立體定向腦電圖(SEEG)引導下致癇灶射頻熱凝術(RF-TC)”,標誌著齊魯醫院(青島)神經外科在難治性癲癇外科治療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患者是一名15歲的少年,罹患癲癇已近6年,發作時主要表現為頭眼、軀幹向右側偏轉、強直,患者發作極為頻繁,嚴重時每天可發作10餘次,先後口服奧卡西平、拉莫三嗪、託吡酯、左乙拉西坦等多種抗癲癇藥物,效果均不佳。頻繁的癲癇發作給患者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創傷,患者自卑情緒嚴重,不愛與人交流,在學校裡有時會遭受周圍同學的歧視及嘲笑,並由此產生了嚴重厭學情緒。患者父母曾多次就診於北京、上海多家醫院,行多次顱腦磁共振檢查,均未發現癲癇病灶。後患者家屬多方打聽,慕名找到了齊魯醫院(青島)神經外科常務副主任王志剛教授。

精准“制导” 齐鲁医院(青岛)省内率先完成SEEG引导下致痫灶射频热凝术

患者外院的顱腦MRI未發現可疑的癲癇病灶

入院後,王志剛主任協同神經內科李玲副主任醫師等癲癇診療團隊反覆論證患者癲癇發作的解剖-電-臨床特點,通過詳細詢問病史並查看發作症狀學、腦電圖等資料後,張紅英主治醫師發現患者在每次發作時不僅表現為頭、眼、軀幹的偏轉,另外有一個非常小的細節:患者每次發作起始時均有一過性的撇嘴。撇嘴在癲癇的症狀學描述中被稱為“憲兵帽徵”,是額葉內側面前扣帶回癲癇的一種特殊表現,同時患者長程視頻腦電同時可記錄到左額低波幅快節律起始放電。姜彬主治醫師、和政主治醫師予以患者再次行顱腦磁共振薄層掃描及PET-CT後,發現在患者左側額葉內側面前扣帶回位置局部皮層灰白質分界欠清晰,並有皮層增厚的表現,同時PET-CT顯示相應位置較對側區域代謝不活躍,呈低代謝表現。基於以上症狀學、影像學、腦電圖的綜合分析,高度懷疑困擾患者生活的癲癇病灶位於左側額葉內側面——前扣帶回位置。

仔細考慮分析後,王志剛主任決定利用立體定向腦電圖技術(SEEG)為患者施行顱內電極埋藏,尋找起源的具體位置並揭示患者電臨床特點的癲癇網絡,希望通過SEEG進一步對癲癇病灶精準定位及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立體定向腦電圖技術是近年來在國內少數癲癇中心開展的先進技術,對癲癇網絡的理論和精準定位技術要求極高,而理論和技術不過關都可能造成失敗甚至帶來顱內出血等災難性後果。王主任及團隊反覆推敲,制定了以左側額葉內側面前扣帶回為中心的電極植入手術計劃。

王志剛主任帶領團隊為患者埋藏了顱內深部電極,手術中根據術前計劃精準地避開了電極路徑的所有顱內血管,通過微創手術把6根電極精準植入患者腦內靶點,術中出血僅5ml,且不需要使用手術刀和針線,手術當天患者就能起床活動。

術後的腦電圖監測結果顯示,正是術前高度懷疑的額葉內側面前扣帶回為癲癇起源,同時予以患者小電流刺激相應的電極觸點即可誘發患者平時的慣常發作,進一步證實了之前判斷。SEEG術後第5天,患者在完全清醒狀態在接受了SEEG引導下射頻熱凝毀損術,術中毀損了患者的癲癇病灶,毀損過程中患者沒有一絲疼痛等不適,術後沒有任何神經功能障礙,且術後效果立竿見影,當天停用其中一種抗癲癇藥物後也沒有再次癲癇發作,拔出顱內深部電極後複查顱腦MRI見毀損範圍與之前判斷的癲癇病灶重疊良好,患者滿意出院。

神經外科王志剛主任介紹,癲癇是大腦神經異常放電的表現,屬於神經科的第二大疾病,發病率僅次於腦卒中。我國有近千萬的癲癇患者,近60%左右的患者可通過正規藥物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30%左右的患者藥物治療無效或副作用較大,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對每一個頑固性難治性癲癇患者和癲癇外科大夫來說,確定致癇灶至關重要。根據統計,頭皮腦電圖僅可記錄到皮層1/10-1/5的電位變化;皮層腦電圖仍是一個從表面推測病變部位的過程;而SEEG則通過微創外科手術,將電極放入大腦深部,全面監測癲癇的起源、擴散和症狀產生,構建3D的"癲癇網絡",從而實現在三維空間上研究癲癇發作演變、定位致癇區或致癇網絡來指導癲癇外科手術切除方案,為癲癇外科手術提供更加精準、立體、完整的定位。SEEG具有很高的空間-時間分辨率特性。術前需要通過圖像融合,使用專門軟件規劃電極穿行的路徑,從而避開顱內動脈、靜脈,大大降低手術的創傷和風險。SEEG需要多學科團隊的合作,紮實的臨床發作症狀學、功能神經解剖和電生理功底,以及高水平的結構和功能影像學平臺,更需要精準的立體定向電極置入技術。

通過SEEG,在定位患者致癇灶後,如果致癇灶位置較深、範圍較小,或位於功能區,開顱手術有一定風險,以及患者及家屬懼怕開顱手術等情況下,可在植入的深部電極精準“制導”下利用深部電極對癲癇病灶進行射頻熱凝毀損。射頻熱凝毀損術在床邊就可以進行,不需要麻醉,操作方便、恢復快,且精準定位、精準毀損,能夠大大減少功能損傷。另外,患者的就醫成本、康復成本都會降低。

近年來,神經外科大力推動功能神外發展,2013年建院之初即先後引進了最先進的長程視頻腦電系統、Leksell立體定向頭架、神經導航系統等設備,構成了帕金森患者DBS手術以及探查癲癇患者腦內異常電信號的高精尖硬件基礎;王志剛教授高度重視功能神經外科的發展及青年醫師的培養,先後派出科內4名年輕醫師前往國內一流功能神經外科團隊進修學習。SEEG定位致癇灶及SEEG引導下致癇灶射頻熱凝毀損術是齊魯醫院(青島)腦科中心不斷通過理念和技術融合、整合後的一次技術飛躍。

此前,SEEG及SEEG引導下射頻熱凝毀損術的開展主要集中於北京和上海,齊魯醫院(青島)神經外科是山東省內首家掌握該項技術併成功運用到臨床的醫院,填補了山東省在癲癇病治療上的空白,為山東及周邊地區癲癇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學和便捷的治療選擇。

信網全媒體記者 劉裕 通訊員 馮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