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這一所近500年學校的前世今生

泉州市泉港前黃小學近500年的前世今生,其中經歷了五個不同時期(即明、清朝和民國時期以及解放後至今時期)的辦學,也換了四個校址。

泉州這一所近500年學校的前世今生

據明隆慶四年至明萬曆元年(1570——1573年)任過惠安知縣的葉春及所著《惠安政書》記載:縣北忠恕鄉德音裡六都的“社學”有:“芹水”(今前黃鎮三朱村芹坑)、“文峰”(今前黃鎮前黃村)、“後彰”(今前黃鎮後張村)、“師古”(今前黃鎮古縣村)……等。另外,清·嘉慶《惠安縣誌》也有記載:“在明、清期間,鄉間更有‘義學’和‘社學’,多用谷或私資設立以教導民間子弟,時惠安諸鄉先後有厚禧、南門、文峰(前黃)……等社學。”“文峰”,乃前黃黃氏堂號,也是“前黃”的代稱。“義學”:是古代一種由民間籌谷或集資而設立的辦學形式。“社學”:則是古代地方政權奉朝廷詔命在鄉間設立的“教童蒙始學”的學校,其性質官倡民辦。凡擬聘的教師,一律要經縣提學官考選合格後才能任用。其辦學規模、師生等,都要造冊上報。“社學”招收鄉間15歲以下的“蒙童”,凡適齡而不入學的“蒙童”,也要一一登記造冊上報,然後,由官方嚴厲責罰其父母。學校很講究為人師表、師生道德和按時上、下課、不隨便曠課等一整套規章制度。尤其對於教師,更有嚴格規範和要求,如規範的“六行”(即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和要求的“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等等。

泉州這一所近500年學校的前世今生

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年)秋,文峰社學創辦於前黃村東部的文峰宮。當時教學是《百家姓》、《千字文》等,又兼教學經、史、歷、算等,同時教學朝廷頒發的“制御大誥”及其“律令”等等。文峰社學每天分三個階段教學,早上大多溫習誦讀課文等,中午教學詩書、算術等,夜晚傳授禮儀、道德、經史等。文峰社學自明神宗萬曆元年秋開學以來直至清德宗光緒二十七年結束(即1573——1901年),其中經歷二個朝代共計327年。儘管在這327年期間,由於官方投入辦學資金極其少量,其大量辦學經費均由民間籌集;故此,有時難免籌資不足,在短時間內暫時停辦,但從總的方面來看,大多時間是在辦學之中,停辦僅僅是極短暫的時間。1901年夏末,隨著清朝科舉的廢除,文峰社學也徹底完結其辦學的歷史。

清德宗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秋,文峰書院取代於文峰社學而同樣創辦於前黃村東部的文峰宮。然而,其性質變為房族募資而開辦的私塾學校,即由房族主持人購置“學田”,收取其耕種租金作為房族私塾學校的辦學經費。上課時間與“社學”相同,教材除部分與“社學”一樣外,還增添《三字經》、《孝經》等。文峰書院於民國八年(1919年)年底停辦,其辦學歷時18年多。

民國九年(1920年)秋,惠北最早公立小學之一(另有壩頭小學、錦山小學)的前黃高級小學創辦於前黃村土樓自然村的“黃素石樓”三樓的大廳堂內。該校教師黃瑞琮等,校長黃朝棟。原來,黃朝棟是近代著名文人、書法家,民國初期,他被社會各界推選為惠安縣縣長候選人,但他堅辭不受。後來,他任惠安縣電報局首任局長,現在他退休在家。1919年9月底,他的一位早年深交摯友、現駐守惠安縣城的北洋軍營長曹萬順前往惠北地區視察學校與教學諸事,順便登門拜訪黃朝棟,並與他切磋有關教育等問題。曹萬順雖是武官,但對教育十分重視。他告訴黃朝棟,在視察中可明顯發現,有較多的私塾學校時常籌資不足,有意聘用那些低薪而師資素質較差的任教,造成教學質量大幅度下降的嚴重問題,其禍害無窮哇!黃朝棟也有同感,建議設置公立小學,如惠北設置二至三所,經費以公(軍政界等)籌資為主,民間籌資為輔,教師一律要經縣教育部門考選合格才能任教。曹萬順覺得有理,經商定,惠北最早公立小學分別設在前黃村土樓、壩頭祠堂、山腰鄉錦山村,三所公立小學的以公為主的辦學經費由他負責籌集。1920年4月初,黃朝棟接到曹萬順通知,說是他已從全縣徵收的鴉片稅(當時莆田、仙遊、惠安各地種植罌慄兼製作鴉片,故有軍政官兵徵收鴉片稅)之中抽出3000多個銀元,分發給惠北公立小學每所各1000多個銀元,這些銀元馬上到達,希望做好辦學前期的籌備工作,爭取今年秋季開學。於是,黃朝棟一邊在前黃祠堂召集前黃、西園、土樓各房族負責人會議,籌集民間的辦學經費;然後,將“公立”與民間的辦學資金一齊存入前黃“合隆典當”,以領取利息補貼辦學費用;一邊僱用木匠做課桌、椅、講臺、黑板等,一邊僱用泥水匠將作為教室的“黃素石樓”三樓的大廳堂進行一番整修和粉刷……一切安排就緒,開學當天,曹萬順特地從惠安趕來表示祝賀,並在開學儀式上熱情講話以勉勵師生們。

前黃高級小學每天上課時間分別是:早上、上午、下午、夜晚。夜晚大多教學書法、繪畫、音樂(如唱歌,二胡、琵琶、洞簫等樂器的演奏技巧等等)。

民國十年(1921年)春,前黃高級小學的校址從“黃素石樓”遷到“前黃黃氏祠堂”開辦。為什麼“黃素石樓”只辦學一個學期就遷移校址呢?原來這是該校校長黃朝棟因考慮到“黃素石樓”不是前黃、西園、土樓三個村落的中心點,偏遠學生上學諸多不便,校址應遷在三村落的中心點“前黃黃氏祠堂”,這才是合情合理呀!於是,黃朝棟又僱用泥水匠整修祠堂,另因上學學生增多,又添置一些課桌、椅等,再新聘幾位師資合格的教師等。黃朝棟將祠堂內的兩側各3間廂房作為教室,中間的上廳、後廳均作為校長與教師的辦公室。

前黃高級小學自1920年秋在“黃素石樓”開辦之後再遷在“前黃黃氏祠堂”續辦直至1923年夏末,最終因沒有再補充新的“公立”辦學資金以及前黃、西園、土樓各房族再籌集新的辦學資金出現意見分岐等問題而停辦,這所公立小學在二個校址上辦學歷時共計3年。

民國十二年(1923年)秋,前黃育英小學取代於前黃高級小學而創辦於“前黃黃氏祠堂”。這是“前黃合隆典當”主人與黃朝棟合辦的私立小學,其大部分辦學資金由出資,其餘部分由民間募捐而來的。黃朝棟仍任校長,教師黃春暉、黃瑞琮等。後來,黃朝棟為了讓舊時械鬥如今化解而和睦相處的朱姓(如三朱村後林、溪墘、都巡等)、黃姓(如前黃村前黃、西園、土樓等)孩童就讀同一學校,毅然放棄校長之職,特聘三朱村朱丁元任前黃育英小學校長,其高風義舉,有口皆碑。前黃育英小學自1923年秋開辦直至1940年夏末結束,還有黃春暉、陳遜等任校長,其辦學歷時17年。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秋,“崑山中心小學”取代於前黃育英小學而創辦於“前黃黃氏祠堂”。這是因為前黃、三朱等村行政管轄地域名稱改為“崑山鄉”,所以育英小學也相應改為“崑山中心小學”,其性質仍為私立學校。該校校長黃春祥,上課時間與前黃高級小學、前黃育英小學一樣:即早上、上午、下午、夜晚。“崑山中心小學”這所私立學校直至1948年年底停辦,其辦學歷時8年多。

1949年秋,“崑山中心小學”續辦於三朱村後山自然村,這是原中共地下黨組織的‘盟心社’主辦的,其辦學經費由民間籌資而來,仍屬私立學校,朱聰佑任該校校長。1949年年底,“崑山中心小學”只在三朱村後山續辦一個學期就結束了。

1950年秋,前黃小學創辦於“前黃黃氏祠堂”。這是一所公立民辦的學校,其辦學經費主要由民間籌資而來,前黃大隊另外補貼少量的錢,直至1956年夏末結束,先後由黃孫鎮、陳春興任校長,其辦學歷時6年。

1956年秋,前黃初級小學取代於前黃小學在“前黃黃氏祠堂”開辦。這是由於公立的群山小學在三朱村創辦,所以原前黃小學降為初級小學,只上小學一、二年級的課,其性質轉為民辦(即由前黃大隊主辦,聘用本大隊人員任教師、校長,其報酬記工分,另外補貼極少量的錢)的學校。直至1960年夏末結束,其辦學歷時4年。

1960年秋,“群山小學前黃分校”取代於前黃初級小學而在“前黃黃氏祠堂”開辦。該分校又轉為公立民辦,學生上小學一至四年級的課。直至1964年夏末結束,其辦學歷時4年。

1964年秋,前黃中心小學取代於“群山小學前黃分校”而創辦於前黃合隆大厝西南部的一座坐北朝南而擁有十幾間教室、約900多平方米的嶄新校舍。這是一座完整公立小學,辦有小學一至六年班級。為了興建這座擁有十幾間教室的學校,早在四年前的1960年秋,旅居新加坡黃旺來、馬來西亞黃細泉等愛國華僑慷慨捐款共計1.2萬元人民幣,支援家鄉教育事業的建設;1961年冬,在中共前黃大隊黨支委黃流泉的組織和以身作則帶動下,前黃、西園、土樓三個村落的村民們,人人爭做義務工,你追我趕比貢獻(如爭先恐後前往洋底溪和龍渠山挑來建築所用的大量沙土等),所有泥水匠、石匠、木匠等及其雜工在興建學校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分文不收……其辦學熱情空前高漲,感人至深!這座學校於1964年初秋竣工之日,村民們自發地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前來祝賀。前黃中心小學的開學儀式,更吸引了眾多的而又興高采烈的家長們。

1971年秋,前黃中心小學附設初中一至二年班級,這座學校改稱為“前黃學校”,直至1982年夏末結束,歷時11年。

1982年秋,“前黃學校”名稱被撤消,其附設的初中班級轉入三朱中學,這座學校名稱仍恢復為“前黃中心小學”。

1995年春,旅居馬來西亞愛國華僑黃寬妹女士先後慷慨捐款共計80多萬元人民幣,翻建前黃小學900多平方米舊教室並在上面加蓋一層教學樓,另在附近新建一座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的教學樓和150米的學校圍牆,還為學校購置一整套多功能的先進教學設施等,其熱心家鄉教育事業、造福桑梓、無私奉獻的精神,令人不勝讚歎!

泉港前黃小學自1964年秋開辦至今,除學校名稱改變之外,其辦學一直沒有停止。當然,還會一直開辦下去,就不再贅言了!

泉州這一所近500年學校的前世今生

從文峰社學到前黃小學至今,共經歷近500年,為前黃村(包括西園、土樓)培養不少文武人才,如清·道光《福建通志》入選“良吏傳”的泉港古代良吏僅有5位,前黃就佔3位:即明·黃文惠、清·黃雲蒸、清·黃瑤觀;此外,明、清朝文武名人還有黃元亨、黃開先、黃瑞鰲、黃正元等;近代有黃朝棟等,現代有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大氣物理學家、現任國家氣候研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黃榮輝;中國李商隱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山水文學學會秘書長、著名教授、作家黃世中;美國太平洋領域大學文學博士、美國西太平洋大學藝術音樂博士黃祖彝;總之,其人才燦若繁星,不勝枚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