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包子和湯包,到底區別在哪兒

我家鄉吳語裡,饅頭與包子名字混用,包子和湯包也不加區別。因此有人去菜市場吆喝一嗓子讓他“帶點饅頭/包子回來”,結果時常牛頭不對馬嘴。後來大略共識如下:蓬鬆白軟無餡的是饅頭,蓬鬆發酵有餡的是包子,基本不發酵皮薄有湯的叫湯包。我家鄉多小籠包,所以經常也混叫做小籠饅頭、小籠包子、小籠湯包之類,簡稱湯包。直到後來見識了浙江某些地方裝滿一盤子的湯包,才覺得世界之大,一時令我詞窮。《圍城》裡說方鴻漸不知道副教授還分等級,一如英國約翰生博士不屑分別臭蟲和跳蚤——這感覺多少體會到了。

在我看來,饅頭、包子系列分為有餡無餡。無餡為饅頭,有餡則分幹餡和湯餡,前者為包子,後者為湯包,大致如此。當然這是私人定義,也經不起推敲。

《三國演義》說諸葛亮平了南蠻班師,鬼魂們攔著瀘水不讓走,非要拿四十九顆人頭來祭,有點土匪路霸的意思。丞相上知天文下明地理,發明個木牛流馬十矢連弩都是翻手之間,何況區區妖鬼?隨便拿點麵糰中藏著牛羊豬肉,再寫篇祭文,就把鬼們哄走。大概鬼們也比較現實:血淋淋一顆生人頭哪有面裡裹了肉餡好吃?但此物叫做“饅頭”,則饅頭多半是有餡的才是吧。為表分別,只好尊個白字,叫它白饅頭了。

白饅頭是很大眾的吃食,平淡無個性,士大夫一般不屑吃,陳列席上做個點心,或者販夫走卒吃罷了。有人考證說武大郎炊餅就是白饅頭,如此看來倒與他個性相仿。白饅頭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畢竟是主食,而且因其白淨,算是主食中的上品。老年代電影裡常有紈絝子弟不屑吃白饅頭,苦難年代過來的老人家便痛心疾首,以為此子忘本,通常質問“白饅頭還不好吃?那你要吃啥?當年我們啃窩頭的時候如何如何……”可見白饅頭和白米飯是主食中的極品,一般地位比餑餑、窩頭高得多。

白饅頭乍吃無味,聞來有面粉香氣,細嚼有絲絲甜味,是澱粉轉化為麥芽糖的功效,所以雖然淡了,並不難吃。好白饅頭口感鬆軟筋道,只要有碗好湯蘸吃,立刻鮮花著錦。《圍城》裡方鴻漸見了風肉,主張拿來夾饅頭吃,是為本土三明治,其實饅頭何只夾風肉好吃?夾鹹菜、夾大蒜、夾各種味道生猛犀利的吃食,都能給你春風化雨的吸納了去;蘸菜湯、蘸辣醬,也是百搭。

我吃過最妙的搭配,是在北京吃過白饅頭夾京醬肉絲,真是以柔克剛、白厚甜軟包容掉霸道濃香的絕妙搭配。

包子給人的感覺偏北方飲食,發好的面裹著非湯料的餡,吃的是包子的喧軟和餡的香甜。我家鄉做肉包子的大多吝嗇,咬一口覺得離餡還有十里遠,咬第二口發現餡已進肚,大概肉包子和白饅頭的區別是心中有一顆石榴米大小的肉。所以我從小對肉包子印象不佳。

唐魯孫說正宗天津狗不理是肉包子中翹楚,可惜去天津時來不及拜見尊顏。據說狗吃了熱食之後聽響聲腦子疼,所以見熱則避,狗不理做得奇燙,狗們於是無處下嘴。照此想來,應該味道不差:剛出屜的包子之所以有吸引力,就在於其熱。熱包子外皮溫軟,內核正郁郁菲菲散香。如果擱涼了就掃興了。

馒头、包子和汤包,到底区别在哪儿

在北京、山東各吃過幾次包子,比江南確實厲害得多。面揉得好蓬鬆舒服有嚼勁不提,餡也用心。在北京馬甸橋吃過一次韭菜雞蛋油條餡包子,在西直門外吃過一個香菇青菜木耳粉絲餡,都是層次分明、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龐雜口感。又因為蒸得熱,一股油香硬生生逼出來,風味獨具,當時只恨手邊少碗粥,不然就是絕配。

在山東時,吃了一個菜肉包,才扭轉了我對肉包子的恐懼。嫩白菜幫、蒜、醬香、薑末、豬肉、香菜,一派響響朗朗的鮮香,加上山東好漢麵皮天下一絕,配了當時席上紫菜蝦米湯,讓人停不下勺。

張愛玲《封鎖》裡,男主角在上海,繞巷尾鑽弄堂,去買菠菜包子,心裡怨恨太太不體諒讓他繞旁門左道。其實這太太倒深明飲食之道:這樣別緻的風味,總得去角落裡找。不過菠菜柔滑多汁,做包子餡的味道想必不錯。

我在海寧時吃過一次梅菜扣肉包,覺得創意甚佳:梅菜扣肉油重香濃,做包子餡很好。可惜做得不得其法,吃完之後,有點男女主角剛開始接吻就一轉鏡頭,翌日二人一起吃早餐的不過癮感。

我對湯包的愛好,只侷限於小籠湯包。擺滿一大盤子上插吸管的大包子,餘華《兄弟》裡出現過,總有點接受不了。湯包畢竟是包,只吸湯不吃包未免不自然。我喜愛的家鄉湯包皮薄湯濃,和所有無錫菜一樣有甜醬香,咬開個口吸湯、吃肉、嚼麵皮,一起下肚。如果有好醋來蘸,更是一絕。北方人說包子有肉不在摺上,其實湯包的褶子處很是好吃:比起其他那些薄如蟬翼吹彈即破的皮,褶子處湯包皮總是最筋道最韌,配湯汁、肉餡與好醋一起吃下,舌頭上一片囫圇吞棗的華麗。

我和朋友聊,總說吃湯包像豬八戒吃人參果,吃了還想吃,又不確定味道。因為吃湯包就是汁燙刺人,所以輕提慢移、電光火石間就得吸湯吞餡連帶下肚,完全是技術活。老掌故說北京人愛吃玉華臺的淮城湯包,上來一碟就是兩層皮,可見皮之薄湯之濃湯包之精巧,想來這種湯包吃來更是不及細嚼了。所以吃湯包有點像一見鍾情:只來得及驚鴻一瞥伊的絕世容顏,來不及細看一眼,就吧唧愛上了。

——本文收在《無非求碗熱湯喝》裡。

活動預告:

8月19日週日,上海市靜安區延安中路1000號,書展第二活動區,15:45-16:45,一個交流會。

8月20日週一,蘇州觀前街慢書房,19:00-21:00,一個交流會。

和以前的張佳瑋投餵會一樣,借新書聊其他亂七八糟的事。隨來隨看,遲到早退不拘,沒籠子隔著,不過不讓捋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