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之亂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公子哥和他的朋友們


唐朝末期的節度使制度應該是最根本的原因。節度使權力過大,導致後來的割據勢力蜂擁而起,根本不把皇帝當回事。看看比較有代表性的李茂貞的所作所為,就能有深刻的體會了。

唐朝末年的傀儡皇帝唐昭宗被梁王朱溫殺死,但昭宗最恨的是朱溫嗎?應該另有其人,這人就是岐王李茂貞。

李茂貞本來叫宋文通,河北深州人。宋文通在唐末大亂世,唯一的活路就是參軍。因在剿滅黃巢起義的過程中立功,被封為神策軍指揮使。官不大,但在皇帝身邊,有的是露臉機會。

馬球冠軍唐僖宗李儇被大太監田令孜裹脅著,逃到鳳翔(陝西寶雞),靜難軍節度使朱玫要廢掉唐僖宗,作為皇帝近衛的神策軍都將宋文通,破壞了朱玫的計劃,保住了唐僖宗的皇位。

功高莫過救駕,僖宗下詔,封宋文通為武定軍節度使,成為一線軍頭,賜國姓李,這是李茂貞這個名字的由來。

李茂貞把後來的唐昭宗李曄當成爛菜葉,正眼都不看一下,但對昭宗的哥哥僖宗卻畢恭畢敬。為什麼呢?這時的唐朝皇帝還是有點權力的,李茂貞當然要使出渾身功夫往上爬。

僖宗讓李茂貞剿滅了企圖劫駕的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僖宗當然高興了,說你小子對朕忠心,朕要賞你。李昌符空出的鳳翔節度使,就被僖宗賞給了李茂貞,另外還有隴右節度使。

李茂貞割據在現在的陝西中部一帶,勢力越來越大。到了公元890年,李茂貞被封為隴西郡王,朝著自己的帝王夢又進了一步。李茂貞的地盤,是各路大軍閥距離首都長安最近的。李茂貞本就不是什麼好人,加上僖宗死了,昭宗繼位,李茂貞不敲打幾下昭宗,昭宗也不會正眼瞧自己。

昭宗想把李茂貞調離鳳翔,李茂貞當然不走,找個不三不四的理由拒絕了。昭宗面子下不來,公元893年,發兵要滅掉李茂貞。李茂貞還是有點手腕的,把官軍揍得鼻青臉腫。

這事本就是李茂貞不佔理,他居然理直氣壯的率軍殺到長安找皇帝要說法。李茂貞說這事是由宰相杜讓能引來的,杜讓能不死,這事沒完!昭宗實力不如人,只好賜死杜讓能,這才讓李茂貞消了氣。

當唐昭宗的宰相,簡直是拿生命開玩笑,杜讓能死了,李溪和韋昭度這兩個倒黴鬼又冒了出來。河中節度使王重盈死後,二子王珙和王珂爭位。

昭宗有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支持,同意王珂接管河中,李茂貞不樂意,糾集流氓軍閥王行瑜、韓建等人,又殺到長安。李茂貞說必須換上王珙,讓王珂走人。嗯,這事又是宰相干的吧?不行,再殺兩個宰相,不殺李溪和韋昭度,咱們這事沒完!

宰相宰相,“相”就是用來“宰”的。

昭宗為保小命,只好忍痛縱容王行瑜等人殺掉李溪和韋昭度,順帶著還殺了樞密使唐尚弼,還有幾個倒黴的小太監。

李克用是沙陀人,但對朝廷還算忠心。知道李茂貞沒有王法,氣得大罵李茂貞:一天不除掉李茂貞,長安就要雞飛狗跳不得安寧。李克用可能忘了,他自己之前是怎麼一把火燒掉長安的。

昭宗雖然是傀儡皇帝,很多軍閥都還敬重他,只有李茂貞,沒事就出兵攻打長安。昭宗即使是想拉起一支軍隊自保,李茂貞也不同意,把昭宗的人馬打垮,然後興師問罪。長安城被李茂貞攻破之後,學赤膽忠心的李克用,再放一把火……

你想,昭宗能不恨李茂貞嗎?

李茂貞雖是個獐頭鼠目的亂世軍閥,但有一點可值得肯定。在唐朝滅亡後,不承認朱溫的帝位,依然以唐朝忠臣自居。可這半點雞毛用處也沒有,只不過是李茂貞在政治上給自己塗脂抹粉而已。

因控制地盤不大,李茂貞不敢貿然稱帝,只稱岐王,但在自己的地盤內,還是皇帝那套規格。自己住的宅子叫宮殿,老婆叫皇后。總之,怎麼高興怎麼玩,也沒人管他。

直到後唐建立,也就是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滅掉後梁,李茂貞還不忘擺譜,說老臣是你的叔叔,你要給叔叔我留條活路。李存勖念著李茂貞不承認後梁這一條,對李茂貞比較寬容。

一年後,李茂貞“駕崩”,岐國不久後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不知道什麼原因,北宋歐陽修在編《新五代史》時,承認了面積超小的荊南為十國之一,卻沒有承認岐國。


地圖帝


陳橋兵變發生在公元960年,後周柴榮公元959年去世,英年早逝才34歲。陳橋兵變的過程非常短和迅速,960年的大年初一報契丹來犯,倉促之間派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領兵出戰;初三行軍至陳橋驛,趙匡胤黃袍加身,初五返回開封;僅僅五天的時間。

無論日後趙匡胤再如何辯解不知情,如何顯示自己是被兵將們黃袍加身,已經什麼殿前都點檢當天子之類童謠等等,從事後結果看這是一場精心準備的兵變。這場兵變從當時人的角度看,其實和整個五代十國又一場兵變差不多。

950年郭威也是帶兵至澶州(今河南濮陽)時,軍士擁護郭威稱帝,返回開封,951年郭威稱帝。看樣子是不是和這很相似。只是和這有點不一樣的是當時的後漢政權立國有些短,劉知遠趕契丹離中原後建國時是公元947年。劉知遠不久就死去,繼任的皇帝振不住了,開始消地方節度使兵權。具體過程不講了,反正是郭威的全家是被殺了,僅跑了個繼子郭榮,也就是後來的柴榮,郭威後來殺入汴梁,以後的故事就是後周的建立。同樣的事情九年後再次發生,郭威算是被迫的,倉促之間的事。而陳橋兵變是靜靜的,僅僅有韓通被殺。如此有計劃的事情,趙家的家屬當然不會有事的。城裡城外是有準備和配合的,瞞著只是王博、趙質和柴家的孤兒寡母。但趙匡胤掩飾之舉也是應該的,總不能赤裸裸的說我就造反了,這樣是不行的。

再回過頭說947年的事,那一年是後晉滅亡。後晉的滅亡是成也契丹,敗也契丹。後晉最有的就是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契丹得以進入中原,中原失去屏障無險可守,在大平原上以步兵對抗遊牧民族騎兵的不利影響。其實我們感概的是,以後宋一直未收回,並且在對待外患上一直沒有成效,宋以後整體敗亡於蒙元,所以對此有所不甘而已。其實契丹公元907年就已經建國,這個時間要看清楚,這一年是唐亡的時間。就是說契丹比宋早五十多年呢?當時的太原和幽州的節度使已有多次藉助契丹人和中原對抗的歷史。但當時石敬瑭和後唐對抗時,答應的條件太大些,不僅僅稱兒皇帝、歲貢而且割讓燕雲十六州。後在契丹人幫助下,936年得以滅後唐建立後晉,在這之中不要簡單的說勾結、賣國之類的話。從這前後的發展脈絡看,這一切都是中國統一過程中的必須面臨。後唐大致統一中原後,有目的的消除節度使的權利,進而完成集權也是唐亡以後重新統一的應該的策略。石敬瑭就是太原留守,在這被削權過程中,借兵反後唐罷了。從這可以看出重新統一過程中的反覆和為難之處。不整節度使吧,一堆驕兵悍將在哪裡不好好聽話;限制吧,他們就造反,唉反正是為難。但此時可以看出五代已和魏晉南北朝不一樣了,無論咋打 中原的統一趨勢一直很清晰明朗。這這就是歷史的趨勢。南方和周圍的十國不用搭理,五代是沒騰出手,一旦完成內部整合,收拾十國還不是什麼大問題。日後發展也看出沒啥折騰的。

但這後晉當兒皇帝畢竟不是什麼好事,反正諸將和群臣是不舒服,多少有點屈辱。石敬瑭942年死後,石重貴當皇帝后不想這麼憋屈,那就不納貢不稱兒皇帝了,契丹當然不願意。契丹和後晉944年、945年、947年先後三次交戰;最後一次時後晉杜重威降契丹,汴梁被攻破,石重貴被俘至北方,北宋年間公元974年死在北方。這一幕看似相識否!簡直就是靖康恥的預演。契丹人感覺不錯,不走了,改國號遼,看清楚就是在汴梁改國號為遼的。感覺這和普法戰爭後,普魯士國王在法國的凡爾賽宣佈稱帝建立德國差不多。

大家是不是感覺當時的節度使們咋這麼無恥啊,賣國賊咋這麼多。其實不然,我們現在的夷夏之防是後世才有的。我們的現在的很多正統的看法很多來自明朝。舉例簡單的說,在宋以前,史書均是以北朝為正朔,魏晉南北朝是以魏晉為正統的,但到明朝以後就改為以蜀漢為正統,這不見得是三國演義的問題,是明朝人以後有蒙元的問題而改的。

再回到五代,五代的第一個後梁是朱溫建立的;剩下四個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卻均是李克用的後代和部速屬建立的,李克用卻不是漢人,是沙陀人。這之中石敬瑭也是沙陀人,所以有人罵石敬瑭漢奸是不對的。從這些情況看,當時北方從五胡亂華以後,一直是胡漢相互融合之中,有唐一代,在北方也一直用胡人任節度使領兵打仗的。安史之亂是安史是胡人,但對抗安史的哥舒翰等很多也是胡人。安史之亂後,河北六鎮也多有胡將,當時人並不認為有什麼不妥。

但契丹人和中原這些長居此處的胡人不同,他們是典型的遊牧民族。農耕民族對付遊牧民族最大問題不僅僅光是馬的問題,而是遊牧民族輕後勤或是說沒有後勤。這種特點是生產方式形成的,這種方式下,遊牧民族可以大範圍迂迴包抄作戰等。蒙古對付中東歐洲國家時,就是這類戰術,歐洲國家習慣於小範圍平推的陣地戰,這種幾百公里迂迴作戰真是沒見過的。

回到契丹這裡就產生問題了,已經在汴梁建立遼了,就好好整合各路人馬。收賦稅,設百官等等制度開始建國唄,契丹打下汴梁後,當時人五代的百姓也見多了,就當又一次改朝換代。

最多兵士再搶掠一番得了,反正每次都是這樣的。但契丹還是太落後了,居然不會這些。前面說了遊牧民族是沒有後勤放的,那麼他們後勤烤就是劫掠 也就打草谷;這不到汴梁後也是不改,居然一直就靠搶劫為生,這個問題和靖康恥時金面對的問題一樣,不會統治。可契丹時周圍可還有一群節度使呢,契丹人就被太原的劉知遠趕出了中原。

說了這些前因後果,就可以看出趙匡胤的政治視野明顯不一樣。這以後為了防止出現節度使割據,收天下之兵於開封也是一系列的措施最後結果。但為了防止出現消權過程再次出現消權不成反被害的結果,杯酒釋兵權也就順理成章的事情,並且這事也得趁著趙匡胤威望最大時,並且趁活著的時趕快做,否則一旦出現小皇帝或年輕皇帝繼位,事情就會有變。五代寫了那麼多所謂荒淫無恥的皇帝,這之中雖有皇帝自己本身的問題,但也不免又有辦事不成反被害後抹黑的。而從陳橋兵變成了五代最後一次的兵變的結果看,七影響了中國以後的千年的政治制度。從此再也無藩鎮節度使之類的長時間割據,清初削藩也是這一事情的影響結果。

從五代的混戰和魏晉的五胡亂華看,民族融合這個概念是非常對的,明初胡人大規模改漢姓也是非常對的策略。不能天天把仇恨、歧視、對抗放在日常生活裡。殺戮不解決問題,雖能解決產生問題的人,但問題依然是在那裡的。我們不希望平時好好的鄰居 ,會突然來殺戮,就像現在一些地區衝突那樣。我們的祖先是在一步步試錯中走來的,這之中的智慧有些是血淋淋的教訓,不要以腐儒簡單的好人壞人看待問題,要看清古人努力、奮鬥以及無奈。漢字武的意思就是止戈,這就我們的智慧。我們生生不息的原因就在這裡。陳橋兵變以及此後的影響就在這裡。

有些事知道即可!中國必須講民族團結!不會學蘇聯的。孫先生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只能革命時用,民國時就必須換成袁大頭五族共和,這是非常有必要政治手段,非常及時和高明。宋遼宋金宋蒙應該按照中國的南北朝的形態講。不要過分渲染靖康恥和崖山之後。隋滅陳時咋不悲傷,隋可是胡漢雜之,將領也多胡人!


沙中土大溪水


一,五代十國,嚴格的講應是五代十一國,即從唐朝滅亡起,在此後短短的七十三年之中,中國境內出現的十六個短命政權,史學家稱之為“五代十一國”。所謂五代,指建立在中原地區,上下銜接的五個國家。所謂十一國,指建立在中原地區以外的諸國。分別是:

五代

①由宣武節度使朱溫建立的後梁帝國。

②河東節度使李存勗一一一後唐帝國。

③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一一一後晉帝國。

④河東節度使劉知遠一一一後漢帝國。

⑤後漢帝國大將郭威一一一後周帝國。

十一國

①由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建立的岐王國。

②由武安節度使馬殷建立的南楚王國。

③由鎮海節度使錢鏐一一一吳越王國。

④由西川節度使王建一一一前蜀王國。

⑤由淮南節度使楊渭一一一南吳帝國。

⑥盧龍節度使劉守光一一一桀燕帝國。

⑦由清海節度使劉巖一一一南漢帝國。

⑧荊南節度使高季昌一一一南平王國。

⑨威武節度使王延鈞一一一閩 帝 國。

⑩西川節度使孟知祥一一一後蜀帝國。

①由南吳帝國權臣徐知誥(李昪)建立的南唐帝國。

二,從以上所列,一眼可以看出,這些開國帝王全是唐朝中央政府任命的節度使及其部屬,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藩鎮割據”。那是什麼導致的“藩鎮割據”呢?不用說,就是改變唐王朝命運乃至中國歷史走向的“安史之亂”。再進一步,引發“安史之亂”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一般認為,諸如唐玄宗老年昏瞶,李林甫嫉賢誤國,楊國忠弄權逼反,安祿山狼子野心膨脹,以及垂涎楊貴妃姐妹美色等等,這些當然也算原因,但只是表面、直觀、次要的原因;主要的、深層次的,也即起始原因,我認為有兩點:一是後世提及的改府兵制為募兵制,二是人們常常疏忽的唐王朝特殊的社會結構形態及其政策導向。

三,先說社會結構。皇帝之下依次為:封爵貴族(宗族及功臣元勳),門第貴族(世家士大夫),官僚貴族(寒門士大夫),庶民(農工商吏),賤民(樂工、客民、雜戶等)。當時的社會風氣尊崇門第貴族,就連皇帝大臣也要讓他們幾分,功臣,甚至宗族皇室以和世家門第聯姻為榮,寒門士子高中進士,如果能娶世家貴族的女子為妻,那分得意,如同今天大字不識幾個的暴發戶跨進了精英俱樂部。進入世家貴族行列,是當時社會的主流意識,也是讀書人的最高追求,科舉制度的實行,給他們提供了機會。貴族自然有貴族的生活方式,吟詩作賦,填詞譜曲,皇帝大臣以身作則,造就了文化的空前繁榮,但這同時也帶來一個負作用,即尚文輕武之風漸行,人才都集中在以首都長安為主的幾個大都市裡風流瀟灑,享受生活,無人自願去邊地過苦寒的軍旅生涯;加上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當初打江山團隊上至偏裨,下到卒伍的子孫們,都過上了舒適安穩的生活,也無人願意投軍。隨著最後一位開國名將李勣的謝世,大唐軍隊的漢人將領基本乏人,僅有的幾個,如大敗吐蕃,收復河湟的華州人,當世名將王嗣忠,也遭李林甫陷害,幾欲斬首,在哥舒翰的苦求下才逃過一命,結果是於罷官一年後抑鬱而終,年僅四十五,(他多次上書朝庭指安祿山日後必反)。各鎮將領多數由胡人降將及其後代充任,中下級軍官也多是少數民族移民,兵士則多為苦寒地區的邊民和中原地區未讀過書,且家境貧困的流氓無產者。例如,安史亂起,反叛者安祿山、史思明是胡人,而朝庭平叛的將軍,高仙芝(高句麗人)哥舒翰(突厥人),僕固懷恩(鐵勒人),李光弼(契丹人)等等也是少數民族。極言之,將自己的身家與社稷之安危託負於外人,企圖以爵位官職和天子之恩懷柔感化,無異於用自己的屁股之肉飼狼,以換去頭顱和心臟的暫時安全。反過來說,當時除了一個郭子儀,朝庭也再沒有什麼漢人名將可用,而郭子儀除了自己幾萬人外,雖身兼天下兵馬副元帥,也指揮不了其他各鎮人馬。這便是天下承平日久,生活優越,貪圖享樂,忘記創業之苦,缺乏憂患意識的代價,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大的弱點,至今也沒有完全克服。

(四)A:再說募兵制。有必要解釋一下府兵制和募兵制之不同。①士兵的性質不同。府兵,軍民合一,募兵,職業軍人。②兵將關係不同,府兵,兵將分離,募兵,兵將隸屬。③糧食武器來源不同,府兵自備,募兵國家供給。④影響不同,府兵制有利於中央集權,募兵制容易形成將帥擁兵自重。唐初實行的是府兵制,打江山,靖周邊,將為前程,兵為吃糧,無家庭後顧之憂,以軍營為家,雖是兵民合一的府兵,但戰鬥力驚人。及至干戈平息,江山大定,軍隊裁減,府兵轉業安置,主要軍力需佈置於邊疆,本著少而精的原則,便改府兵制為募兵制。

B:太宗、高宗、武周朝各州都督都是朝廷從中央政府委派,隨時對調或重回朝庭任職,權利只限於本州軍隊的管理,不能插手地方行政,軍隊員額及軍官的考核晉升也由兵部負責。及至玄宗當政後期,內亂外患復起,各州兵馬不夠用,朝庭又沒有預備役,只好在原有的總督之外,增設十個軍區,軍區司令官稱“節度使”,數量激增,供給便跟不上,於是又放權叫自行收稅,自行擢拔軍官,節度使與轄區行政長官(刺史)時起磨擦,為了集中權力,便於發揮戰力,遂將行政權也交給節度使,於是節度使除軍權外,轄區的行政權,財政權,人事任免權(刺史以下行政官員都有任免之權)集於一身,當時人稱之為“藩鎮”,意為國家的屏藩和重鎮,結果卻弄成了事實上的割據。又因為朝庭無將可派,只能在軍隊副將中提拔,弄到後來,乾脆兼任,如“安史之亂”的元兇安祿山,一身而兼平盧、范陽、河東三大軍區司令官,大半個北方地區盡入其手。

C:藩鎮手下的牙將,多數是其子侄或當地豪強的紈袴子弟、地痞流氓,為了壯大勢力,培植死黨,節度使將後者收為義子。這些人吃誰家飯,跟誰轉,只知有義父,不知有朝庭。“安史之亂”後期,皇帝大臣貴族們急於還都享福,繼續享受貴族生活,沒有下功夫將這些安史之亂的餘黨斬草除根,只是讓他們名義上承認朝庭就湊合了,大家各行其事,於是連原先忠於朝庭的節度使也紛紛效仿。最後是節度使一職父死子繼,成了半獨立狀態,朝庭稍有不依,便刀兵相見,因為他手裡有兵。

D:到唐朝最後一任皇帝李曄時,朝庭幾乎成了空架子,除藩鎮肆意攻打長安,囚禁皇帝外,連宦官也控制挷架皇帝,宦官頭子韓全海,張彥弘深恨宰相崔胤進諫李曄撤換他們左右禁衛軍司令官職務的建議,勾結風翔節度使李茂貞作為外援,崔胤發現自己的危機,便向宣武節度使朱溫靠攏,他寫信給朱溫,稱奉皇帝密旨,命朱溫發兵救駕(漢末何進請董卓一幕重現)。朱溫,這個地痞流氓出身的惡棍,從沒有想到有一天會插手高不可攀的朝庭事務,他唯一的目的不過想做一個強大的軍閥。皇帝密旨挑起他的野心,遂統軍西上。韓全海得到消息,劫持李曄投奔鳳翔。朱溫圍攻鳳翔兩年,救出李曄,重返長安,先是對宦官作徹底屠殺,後屠殺皇室宗親和不肯依附的大臣,拆毀長安宮殿和民房,挾持李譁到洛陽,幾月後刺殺李曄,命其兒子李柷繼位,三年後(公元九O七年),命李柷禪讓,在大梁(開封)建立後梁帝國。立國二百七十六年的唐王朝徹底滅亡,各地“藩鎮”紛紛如法炮製,自行稱帝稱王,開啟了五代十一國相互攻伐,殺聲不斷,血流成河的黑暗時代,這是由軍閥的本性(搶地盤)所決定的。而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我以為是以上所述,當然只是個人淺見。








武丁仗劍決雲霓


偉人說過“槍桿子裡出政權”。可以理解為奪取政權離不開軍事力量。當然掌握槍桿子的人多了,世道就不可控了。

看看歷史上的亂世。漢末黃巾軍起義,為了鎮壓黃巾,導致地方政府掌握了槍桿子,進而就是軍閥割據,諸侯爭霸。再看唐末黃巢起義,唐末黃巢起義席捲天下,將大唐折騰得奄奄一息。唐朝各地節度使紛紛自立門戶,互相征伐,進入五代十國亂世。


歷史告訴我們,槍桿子必須拿到朝廷中央才安全,凡是地方政府的軍事實力超過朝廷,朝廷就可能會被顛覆,就會改朝換代。有實力的地方政府太多的話,就會引起軍閥割據、亂世紛爭。

五代十國時期,又與中華歷史上的其他亂世有點不太一樣。這個時代沒有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與縱橫捭闔;這個時代沒有三國時期經驗的權謀與智慧;這個時代沒有南北朝時期的蕩氣迴腸和跌宕起伏。

這個時代的印象,就是無盡的陰謀與背叛;這個時代的印象,就是不絕的殺戮與混亂。 大唐王朝的節度使潘鎮制度,曾經將他推向最驕傲的榮耀。但是,大唐也把槍桿子留給了節度使的軍閥們。

安史之亂跟五代十國之亂,其實都是這一個原因。地方的槍桿子比朝廷的槍桿子又大又硬;而且朝廷自己的槍桿子,還被官宦和權臣輪流把持,經常不聽使喚。

一個個實力派的藩鎮節度使,爭權力,搶地盤,把亂世人性的慾望和醜惡,無限放大。在這個時代,文明與儒雅被丟棄;在這個時代,只有強權和武力才是被崇尚的。



然而仔細尋覓,透過血腥與混亂,我們是否也看到了些許尊敬的對象:

自我毀滅的梟雄——朱溫;

走向迷失的王者——李存勖;

壯志未酬的潛龍——柴榮;

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弄潮兒;他們與這個時代共鳴他們;他們君臨天下;他們的性格和行為,影響著王朝的興衰和亂世的走向。


爾朱少帥


五代十國的形成,起於唐末亂世,主要是由於三大原因:

首先是藩鎮割據。藩鎮割據從安史之亂開始,各地節度使擁兵一方,根本不受唐朝廷控制,節度使死了也不受代,而是自己指定繼承人,其實就是一個個獨立王國,軍政民政都是自己說了算,也就僅僅是打著唐王朝的旗號而已。這種情況愈演愈烈,除了唐憲宗時有過短時期的強勢中央政權滅了淮西節度使吳元濟以外,基本是愈演愈烈,最後形成了五代十國的雛形。

第二個原因就是宦官專權。唐末的宦官當政到了非常厲害的程度,幾個皇帝都是宦官所立,發生了很多刀光劍影的爭權血案,最嚴重的就是唐文宗時的甘露之變了,由於皇帝誅殺宦官的計劃走漏風聲,參與的大臣被宦官清洗,殺了幾百個大臣,朝廷為之一空,文宗也徹底失去了對宦官的控制。唐末仇士良、楊復光、田令孜等宦官先後把持朝政。這種內耗,必然會導致唐中央朝廷的式微。而且有的很多宦官還和節度使暗中勾結,幫他們偵察朝中大臣和皇帝的一言一行,往往今天皇帝和大臣剛說了一句話,過了一兩天外地的節度使就知道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黃巢起義。黃巢起義爆發當然是因為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只得鋌而走險。起義雖然最終失敗,但是沉重打擊的唐朝統治,成了壓垮唐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且各地藩鎮以勤王為名擴大自身實力,互相征伐,擴充自身實力。朱溫、李克用、楊行密、王建等豪傑並起。以907年朱溫代唐建立後梁為標誌,開始了長達72年的五代十國亂世,直到979年北宋滅了最後一個割據政權北漢。


文綜史組


最根本的原因是唐朝末期的節度使制度,正是因為這個制度導致了唐朝滅亡後,出現了眾多割據的藩鎮國家,五代十國時期的藩鎮林立。

藩鎮在自我發展之後個個都擁有了兵壯勢雄的軍隊,當大家的實力都差不多的時候,誰也消滅不了誰,就導致了五代十國長達54年的大混亂。

當然這個時間也是有爭議,我說的這段時間是從唐朝滅亡後到宋朝建立的時間,還有另一個看法,就是從黃巢起義到宋朝將其他十國真正滅亡算起,在此暫且不提。

可能有很多朋友因為歷史書不怎麼提的原因,不太瞭解五代的情況,下面就簡單跟大家講一下,五代十國就是唐朝滅亡之後,出現的眾多大大小小的藩鎮國家,其中坐落在中原、勢力最大的藩鎮被稱一個朝代,在當時中原是皇位的象徵,所以招致了很多人的爭奪,中原藩鎮每一次更換勢力都是一次朝代的更迭,當時總共經歷了五次的朝代更迭,所以被稱為五代。


五代國家是是當時那片大地上最強大的勢力,除此之外,它周圍分佈著大大小小的藩鎮,這些藩鎮都是因為唐朝末期因節度使制度而產生的國家,我們將其中十個最有影響力的稱為十國,十國國家或以五代國家為宗主國進貢,或自立為帝而不受史家的承認,這就是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之所以一直分裂是因為始終沒有出現一個有作為、而且國力又強盛的勢力,導致大家一直相安無事,無法實行統一大業。

直到最後後周的出現,後周皇帝柴榮是個很有作為的君主,他在接手了從姑父手上接來的皇位後,將後周打理得井井有條,每次出征十國都會收穫驚人的戰績,在他的帶領下當時分裂的眾多國家被滅了大半,使得國家漸趨統一,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出征後意外得病了,從此之後一病不起。

在他死後,趙匡胤黃袍加身以宋代周,接過了柴榮的果實之後,他四處征戰最終結束了混亂的五代十國,造就了一統,不過此時的宋朝,已經沒有唐朝時候那麼大的領土了,因為在中原的北方,出現了一個更強大的王朝,那就是遼朝,因為缺少騎兵,以及缺少了燕雲十六州的屏障所以宋朝一真奈何不了遼朝,這些暫且先不提。

上面說了很多,但是我們究其根本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唐朝末期的節度使制度,在唐朝勢衰之後使得很多節度使擁有了除軍權之外很重要的民政之權,擁有了完全的自主性,可以培養自己的軍隊,收取自己的賦稅,儼然成了一個小國家,最後發展著,成了尾大不掉的藩鎮國。


孤客生


五代朝短命概因唐時因胡人善戰而用之,並立高位,導致安史之亂,後因平叛給了節度使承襲之位,這些人都想自保,並無改朝之意,真正難駕馭的是亂兵,這樣朝庭把本該自己直接承擔的與亂兵的交集推給了節度使,國家只給了個子承父位的東西而已,節度使名義上是一方大員手握錢糧但隨時都可能被手下因利益不平弄掉,再推新人上位的,而朝廷是不會真計較這個的,朝庭就是要這些亂兵認為是帥不好而換帥這樣才不會來換朝庭,可到了朱溫代唐,忽然都明白了原來朝庭也是自己能來來的,也可以噢😊,於是就城頭變換大王旗了……所以趙才弄出重金養兵,再自己掌控的禁軍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