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为什么愿留杨志,却不愿留林冲?

mhj780916


如果单单来看王伦和宋江,两人做个比较,武功才干眼光,宋江就比王伦厉害多少?还真不见得,可是两人的人生经历怎么就差距那么大呢。我觉得根本就在于舍与得上面。

这个宋江就是一个押司小吏,相貌丑陋,地位不高,为什么就在江湖上博下了那么大的名头,其实说白了就是四个字:乐善好施。这里暂且不管宋江是真心还是有目的,你看宋江见了人就送银子,他给人银子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表现的十分诚恳,真心实意的要给你钱花,难怪受过他恩惠的人无不交口称赞,感激涕零。宋江当了头领之后,碰到个能人上山就会做出个样子要让出老大位子,显然,他这只是做做样子,因为没有哪个老实人真会去坐这个位子。可是他每次都这样,见人就拜,动不动就哭,姿态低的不能再低,好像这一切都是发自肺腑的,人家就算看透了,心里也觉得舒坦啊。所以就算好多好汉都是被宋江坑蒙拐骗上山的,最后也都对宋江心悦诚服。


说了这么多宋江,就是想说说王伦。王伦好歹也是个读书人,这读书人里面的胸襟气度一点学不到,那酸腐气息却学了一大堆。这个王伦作为一个文化人,一个土匪老前辈,又有柴大官人当靠山,似乎前途光明,但实际上呢。当时的他有啥呢,除了自己和小喽啰,就两个手下,这两个手下绰号很厉害,一个摸着天,一个云里金刚,名头很响,人高马大,但却是银样蜡枪头,本事平常,更悲催的是这两人压根也不是他心腹。这就足以说明王伦不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御人本事,都不咋地。

这样的一个山头,虽然算是个老资格,但是毫无人才,毫无发展前途。往上说,随便一个知州派个兵就剿灭了,往下说,随便来个强人就可以干死这三个头领,自己独霸山头。这时候的王伦无论是说自保还是发展,都要一样东西,那就是人才。


后来林冲来了,后面还有柴大官人的关系,如果王伦是个心胸开阔有见识的人,应该大大欢迎才对,如果他跟宋江一样,林冲来了主动让位,林冲孤身一人,还真的会去坐那把交椅,肯定不会,反而会对他感激十分。就算王伦没有心胸,有点手段的话,他明面上也应该交好林冲,实际上去架空他,为他所用。可是他干的是啥呢,各种刁难啊,还非要林冲杀个人,立个军令状,目的就是赶林冲走,怕他威胁自己地位。林冲本来媳妇保不住,自己被陷害,郁闷的不得了,王伦这么一搞,他更是气死了,就等着机会要收拾王伦呢。

林冲为了这个军令状,遇到了杨志,两人干了起来。王伦看两人打了许久,跳出来装好人,极力拉拢杨志,林冲如何看的不明白,王伦这是憋坏要对付我呢,对王伦的怨恨到了极点。王伦拉拢杨志想牵制林冲,他自以为很高明,实际上愚蠢至极。首先林冲来了这么久了,他作为一个寨主,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却无法另一个林冲折服,他又凭什么就认为自己可以另一个与林冲本事差不多的杨志折服呢,王伦哪里来的自信?其次林冲好歹认识久了,性格脾气都清楚了,杨志以前从没见过,你王伦如何知道这杨志是什么人,没摸清状况就胡乱拉拢,实在可笑。再有一点,王伦之前统共就管两人,加上林冲不过三个,需要搞得那么复杂嘛。



综上,王伦想留杨志而不喜欢林冲,只是他一厢情愿自己的幼稚想法而已,他觉得既然赶不走林冲,那就留下杨志牵制他,但他也不想想他能控制得了杨志吗?结果杨志志不在落草,他也没留住,却更惹得林冲怨恨。后来呢,晁盖一伙人来了,那可是有文有武,还加个大法师,个顶个比他们自己强,人家略施小计就让本来怨念颇深的林冲爆发了,最后王伦被林冲干死了,可怜可悲。


一览众河小


从结果来看,王伦不留林冲绝对是正确的

王伦是个什么出身,是个读书人,古代读书人,四书五经,真正学习的精髓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处理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和国家的关系和天下的关系,因此,看人是很准的,王伦第一眼看到林冲就知道林冲是个什么货色,所以就想要赶走林冲,最后失败!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林冲在梁山王伦任期内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最出彩的一次行动就是火拼王伦。

梁山再怎么说也是人家王伦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你们几个人劫了生辰纲犯事了就要上山,正常人都会拒绝,我现在好吃好喝的,干嘛要你们入伙,你们入伙之后是排老几,所以说,晁盖和吴用典型的就是来抢梁山的,根本不是来投奔。

所以,林冲火拼了王伦,也就是自己的上任领导之后虽然被晁盖吴用等人器重,实际上已经破坏了江湖的规矩,没人愿意跟他玩了。

江湖就该有江湖该有的规矩

包括后来的鲁智深,原来是结拜兄弟,鲁智深三番五次救他的性命,为了朋友是两肋插刀,结果,后来鲁智深上梁山之后,只以教头相称,不以兄弟自居,这又是为何,在鲁智深看来,林冲的上位之路来的很不光彩,是为江湖人所不齿的。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了,林冲始终没有流入江湖,而鲁智深始终没有出过江湖,江湖有江湖人的规矩。

林冲一直都是以官场身份自居,其实就是忘不了自己在体制内的背景,让他纳投名状的时候,这个不能杀,那个不能杀,火拼其王伦的时候,反而下得了手,这就不是江湖人办事的规矩。鲁智深虽然以前在体制内待过,但是行为准则一直都是江湖的规矩办,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是人家打山寨,那是实打实的,靠自己的本领。

所以,鲁智深、武松、杨志都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

杨志不留梁山,可能不是因为看不上王伦,而是看不上林冲

杨志当时虽然发配充军,但是还没到落草为寇的地步,不像林冲混的那些惨,当时王伦邀请杨志上梁山,杨志不可能不犹豫,包括后来走投无路的时候,杨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投奔梁山,但是杨志遇到鲁智深后,二人一拍即合,干脆上二龙山落草罢了。

说明,杨志和鲁智深只要有别的去处,就不会去找林冲,主要原因,还是林冲当初和杨志比武的时候,那是下死手了。

这种人,说到底就是内心自私,却又表现出一脸的无辜,苦大仇深,跟这样一个扫把星应该是没有好事,同样是在体制内混过的人,其实都明白,在体制内被人排挤的人,说到底都是不会做人。

王伦作为梁山第一任首领,将梁山打理的井井有条,属于那种公司创始人,结果被晁盖联合内部的高官给恶意收购了,论其眼光是绝对到位的,当然,并非王伦心胸狭隘,而是林冲和晁盖他们本来就图谋不轨。


史论纵横


水泊梁山最早占山为王的不是宋江和晁盖,而是白衣秀士王伦,王伦是落第秀才,是柴进扶植起来的,想做贼头,没有靠山是不行的。

当林冲和杨志因缘巧合的聚在了梁山之后,王伦笑迎杨志却黑脸撵林冲,这是为什么呢?就让(秉烛读春秋)为你一一解密吧。



话说林冲的娘子被高俅之子看中后,高衙内一直想调戏林娘子,但林娘子誓死不从。为这事,林冲摊上大事了,被高俅陷害,火烧草料场,林冲被逼雪夜上梁山。

林冲上梁山后,梁山寨主白衣秀士王伦百般刁难林冲,让林冲三天之内交出“投名状”。所谓的投名状,就是让林冲在山下杀一个人,表示入伙。

林冲无奈,但接连三天都不忍下手伤害无辜。后来,在山下巧遇青面兽杨志,二人打斗多时,通名报姓后相识相知,英雄惜英雄,携手去见王寨主。

王伦见林冲三天期限已过,仍然交不出“投名状”

,不由分说,就要赶林冲下山。对杨志却热情挽留。原来这其中有猫腻。

王伦目光短浅,不是做大事业的人,他之所以占山为王,无非就是临时糊口饭吃。等以后有了和朝廷摊牌的资本后,投降朝廷是必然的事情。

热情挽留杨志,是为自己留条门路,因为杨志京城有门路,这次丢失了生辰纲,杨志就是打算去东京汴梁活动一下,看是否能官复原职,打点些银两,让朝廷不再追究自己的责任,正好路过这里,被林冲请到了山上来了。

王伦挽留杨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杨志是五侯杨令公之孙、武举人、曾做制使的杨志身份也不低。

按说林冲曾经也是宋朝体制中人,身份不比杨志低,武功比杨志高不少,林冲才是无家可归之人。

说实话,杨志不一定看得上小小的梁山贼人这个头衔呢。王伦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想留的极力挽留,而对于极力想找个安身之所的林冲却狠心赶走,世界有时真的不公平。

其实说白了,王伦是怕惹祸上身,我们知道,王伦和后来的宋江有得一拼,就是时时刻刻想着诏安,林冲是高太尉的死对头,高俅对林冲是除之而后快,同样林冲对高俅也有不共戴天之仇,王伦害怕以后无法面对高太尉,这就是白衣秀士担心的地方。

林冲“杀人放火带刀入堂”的罪过太大了,留下林冲,惹怒高俅,一但大军杀来,王伦怕带不起这个责任。

王伦的眼中杨志是属于亲朝廷派,而林冲已经成为了反贼,与朝廷对着干了。王伦的面前林冲与杨志不论武力和身份是天然的对手,后来,由于晁盖和宋江吴用的到来,都为林冲说情,既然林冲赶不走,留下杨志正好制衡林冲。

说到底,王伦就是忌惮林冲,林冲是朝廷要犯,加之武功高强,王伦怕压制不住林冲。


再说杜迁、宋万、朱贵都反对赶走林冲,毕竟林冲是他们的恩人柴进写亲笔信介绍的。行走江湖,讲的就是义。

后来,出于义愤,也出于对排座次的不满,林冲手刃了王伦,但自己没有做寨主,反而让给了晁盖,其实这就是林冲没有远大理想的表现,王伦好歹留下了走投无路的林冲,要么手刃王伦自己做寨主,要么忍气吞声,杀了王伦,成全了晁盖,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林冲何苦啊!



秉烛读春秋


林冲尽管怀揣着柴进的推荐信而上得梁山请求入伙,却受尽了王伦的百般冷遇,后虽被勉强接受,但也没有少受王伦的窝囊气。但是杨志却有两次拒上梁山,第一次是王伦让林冲去纳投名状时,林冲遇上了杨志,两人大战五十余回合而不分胜败。王伦见杨志一身好武艺,便相请杨志入伙。其时,杨志还志在仕途,便回绝了王伦。第二次是杨志丢了生辰纲,而走投无路时,同样还是没有上梁山。那为何林冲一定要缠上王伦呢?这主要有以下的几方面原因。

其一,林冲犯得罪重,而杨志犯得罪轻,寻常山头容不了身。林冲杀死差拨、陆虞候、富安等三人,又火烧大军草料场,乃是犯了军中大罪,官府绝对不会轻饶。王伦不接受林冲入伙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敢得罪官府。而杨志虽丢了生辰纲,但最多也是失职之过,再则,这生辰纲是梁中书送给蔡京的贺礼,属于私活。所以,杨志丢了生辰纲,其实并不能算大罪。

其二,林冲虽武艺高强,但比较怂,活得窝囊,容易迁就。林冲在妻子遭到调戏时以及被刺配沧州的途中,其表现都很窝窝囊囊,这并非是对林冲的苛求。林冲自认是位好汉,如果说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但并没有得手,说林冲该忍也就算了。但是,林冲在野猪林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其时,董超、薛霸欲结果了林冲的性命。书中写道:...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甚么?门前救你不得。

但凡是江湖好汉,绝不会在临死前哭哭啼啼,而乞求活命的。再则,都如此境地了,还向董超、薛霸乞求活命,能管用吗?换上鲁智深、武松等人也都绝不会如林冲这般。就连阿Q在被处斩时,都想大喊一声: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所以,在临危时乞命,这或许是普通人的本能,但绝不是“好汉”该有的作风。

杨志在丢失生辰纲后,对曹正等说道:王伦当初苦苦相留,俺却不曾落草,如今脸上又添了“金印”,却去投奔他时,好没志气。因此踌躇未决,进退两难。” 两相比较,可以说林冲虽武艺不输于杨志,甚至还有可能略高于杨志,但在志气上却输了杨志一筹。

其三,林冲在体制内待得太久,而缺乏江湖生存的能力。像鲁智深与宋江等,这些官场体制的人,都糊里糊涂地进了黑店,中了蒙汗药,而差点成了包子馅。但是,武松在路过孙二娘的黑店时,却可以逃过蒙汗药,这就是江湖草莽与官场体制内的人,在江湖上生存能力的差别。林冲就缺乏江湖独自生存的能力,所以一旦柴进给了林冲“上梁山”的这根救命草,其便就赖上了王伦。

而杨志虽也曾是官场体制内的人,但其长相不受人待见,其仕途也不会平坦,应该是碰过不少次壁,从而练就了一些江湖谋生的手段。再则,杨志之前失陷过花石纲,也有了江湖逃亡的经验。


历史闻知社


王伦是水泊梁山的第一任寨主,他原本是个不及第的秀才,落魄时曾受柴大官人接济,后入梁山落草,也不知何德何能,当了寨主。

我读《水浒》,常有两个非常强烈的感受。

第一,耐庵仿佛被女人深深的伤害过,以至于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大多是水性杨花,薄情寡义,蛇蝎心肠的荡妇。

第二,耐庵对读书人有很深的成见,总是把读书人写成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阴险小人,读之有一种“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的感慨。你看他笔下的读书人,小张三如此,黄文炳如此,王伦亦如此,心中总是藏着一些龌龊不堪,见不得光的魑魅魍魉。

王伦为什么愿留杨志,而不愿留林冲呢?依我看来,有以下两个原因。

1、书中描写说林冲乃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武艺高强,名震天下,王伦担心自己和杜迁、宋万本事低微,将来镇不住林冲。其实这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林冲得罪了高俅,是高俅千方百计要除掉的人。

我们知道,高俅是全书第一反派角色,《水浒》开篇讲的就是他,然后才逐渐引出一个又一个梁山好汉,正所谓乱自上作也。林冲是惟一一个高俅亲自参与陷害的梁山好汉,血海深仇,不共戴天。王伦作为一个秀才,做梦都想做官,他肯定不甘心一辈子做盗贼,所以他和宋江有点相似,都想招安。如果将来招安,林冲在山上,过不了高太尉这一关。即使不招安,以高太尉的权势,派大军前来征讨,如之奈何?

杨志却不同,虽然失陷了花石纲,但已经得到朝廷的赦免。况且,他与高太尉以及朝廷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和仇恨。再加上杨志显赫的家世,五侯杨令公之孙,中过武举,做过制使,定能使梁山蓬荜生辉。有人说了,那林冲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这身份也不低啊?那都是曾经的辉煌,过眼烟云,此时的林冲已经是脸颊文面,朝廷悬赏通缉的要犯。

第二,为了制衡,想想很有意思,朝廷素有制衡之术,维护各个派系的稳定,强盗亦如此。此时的王伦心知肚明,林冲落草梁山已成定局。一来不好驳了柴大官人的面子,二来有众好汉的求情,三来他也以纳投名状的名义难为了林冲一番,若是再不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既然林冲留下来,那就干脆挽留杨志也落草,二人本事相当,互相制衡,双方都不会轻举妄动,这样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书中没有明确描写,但细读可知王伦心怀鬼胎的秀才心眼。我常想,幸亏王伦这厮没有做官,不然世间又多一个欺压百姓的滥官污吏。

《水浒》中深文曲笔颇多,耐庵似乎故意要和读者扳一扳手腕,偏不明写,所以需要读者反复揣摩,细细品味,方解其中之味,真是其乐无穷也。

呜呼!天下之乐,第一莫若于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于读《水浒》!

西岳顽石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王伦赶走林冲是正确的,因为这家伙不是好人。

林冲是个卑鄙小人。

他为了自保,怕被高太尉追杀,被发配之前写了一个休书。这样一来,林冲自己就安全了,反而高太尉就会去逼迫他的老婆。万一他老婆同意了,林冲性命就保住了。

万一不同意,这也不管林冲的事情,高太尉一般不会继续弄死他。

最终,林冲没死,他老婆受逼迫不过自杀了!

就这种人。

另外,鲁智深冒死救了他,并没有暴露身份。林冲却把鲁智深的底细,告诉押解的公差。为什么?

其实也不复杂。

林冲知道鲁智深在老家居住,以他的脾气一定会去照顾林冲的老婆。但要是让鲁智深不要管他老婆,这种话林冲可说不出口。就算说了,鲁智深也不见得会听。

所以,泄露给公差,高太尉必然去对付鲁智深,鲁智深只能跑路。

这样一来,林冲老婆就没人罩着,十有八九会屈服嫁给高衙内,这样林冲小命就安全了。

为什么鲁智深上山以后,很快就不理睬林冲,和他保持距离?

就是鲁智深看清楚这家伙是什么人!

这样一个卑鄙又颇有武功,又有野心的人,如何能够留下来?岂不是养虎遗患!

相反,杨志确实一个性子直爽的汉子。因为生辰纲被抢劫,激动之下差点自尽。后来遇到恶霸牛二欺负人,宁可坐牢也不受气,将他杀了。

所以,宁可留下杨志,也不能留下林冲。


萨沙


首先声明一点,留杨志是有前提的!这从侧面也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落第秀才会成为梁山最初的主人呢?正因为他还是有些心计和头脑的,为什么王伦对功夫不相上下的林冲和杨志会愿意留下杨志而不愿留下林冲呢?这些因素是关键。

留林冲怕引火烧身

林冲为什么会被逼上梁山?那是因为得罪了高太尉,皇帝面前的大红人!而且在上梁山之前更是犯下了当时的“滔天大罪”,放火烧了大军的草料场,枪杀了陆谦陆虞侯和多名官府中人,是朝廷捉拿的要犯。水泊梁山本来就是官府针对的对象,平时没做过有大影响的事,官府也便由他自在,没进行围剿,如今林冲来投梁山,作为首领的王伦自然有所顾虑。自己收留的可是朝廷的重犯,本来自己也是做的强人,难得守得一方太平,万一让官府知道自己收留了重犯,而且还是当朝太尉要杀的人,官府派兵来围剿,自己的基业岂不毁于一旦,所以王伦觉得自己是不能收留林冲的,为了让林冲下山,王伦还是先礼后兵,无奈还是赶不走林冲。

王伦担心林冲取而代之

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王伦为什么能领导梁山?还不是凭着自己有着点学问,而林冲不是一般的莽夫(像李逵那样的),可谓是文武双全,而且八十万禁军教头,威名天下知,对于一个这样的人来到梁山,作为梁山之主的王伦难免还是会担心自己被取而代之的。

留杨志是为了牵制林冲

照我看,王伦并非愿意留杨志,只是在无法让林冲下山的情况下,才极力表现出要杨志留下,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找一个自己恩惠的人来帮忙牵制林冲,毕竟山寨中没有人是林冲的对手,要是有杨志在一旁,自己的地位会感觉更加稳固。如果单纯的只找杨志,恐怕王伦还真没这个打算。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要想在《水浒传》里当一个合格的山大王,那么你的驭人能力往往比武力更为重要,你看人方腊都不会武功,照样不是把江南的八州二十五县管理的仅仅有条的?更别说宋黑子了。但王伦不这么认为,在他的思想里强权(武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武器,所以当林冲初到山头想要入伙时,王伦慌了…

梁山这块风水宝地是杜迁首先发现的,接着宋万来了,二人找到了王伦,尊他为大哥,再后来又找到生意失败的朱贵,四人聚集这一群喽啰就开始打家劫舍的生活。那么一开始为什么王伦能当老大,逻辑文史姨认为很简单,并不是说因为王伦认识几个大字,而是论武力王伦还在其他三人之上(虽然几人都很菜,但菜也是要分个一二三等的),所以他就有了一定的底气。而林教头上山时,王伦思考了良久,喃喃的想到:

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

所以王伦不愿留林冲就是因为忌惮林冲的本事,因此就算要得罪柴进,王伦也不准备留住林冲。而朱贵、杜迁、宋万不会想那么多,他们仨只觉得林冲的到来能给梁山增添不少战斗力,尤其是朱贵,在林冲就要被赶下山时正是他的一番话语让王伦有所动摇。

这时的王伦也把林冲懦弱的性格以及走投无路的处境摸清了,他让林冲去杀个人当投名状。这条要求在其他人看来实在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但林冲不是滥杀之人,王伦也很好的抓住了他的心理。

等到林冲出门后,就引出了杨志的戏份,二人在山腰有一场激烈的打斗,你来我往不分胜负。此时王伦也躲在树后看了一段时间了,见二人的争斗如此精彩,连忙叫停,邀众人上山,在得知杨志的境遇后就有心留他,理由也很简单:

若留林冲,实形容得我们不济,不如我做个人情,并留了杨志,与他作敌。

也就是说留杨志的目的只是为了制衡林冲,王伦对二人的态度一冷一热,那么若杨志真的留在山寨自然归属于王伦的“阵营”,关键时候也好使唤嘛。结果人杨志有大志向不愿意落草,那王伦只得送他下山,继续给林冲甩脸色。

可以想象林冲在寨中的每分每秒对晁盖来说都是一种煎熬,而王伦却没想着改变自己,继续走“嫉贤妒能”的路线,以至于自己在晁盖等人上山后成功的“策反”林冲,自己身首异处了…


王伦也搞笑,他就不考虑杨志和林冲这俩官员会不会联手收拾他呢…


逻辑文史游


王伦留人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能管住,要听话,二是能帮忙,别惹祸。

先看林冲,首先管不住,京城出来的军官,武艺高,见识多,治军统兵一定远胜他人,时间长了,队伍姓王还是姓林就不好说了,此一。林冲有柴大官人的推荐信,梁山说到底是柴大官人在官府眼皮底下设置的恶人谷,大官人是真后台,王伦是前台职业经理人,林冲虽然在山上没有人脉,但是日后万一柴进要换高管,也是一句话的事,王伦不担心才怪,此二。然后看惹祸,林冲身犯重罪,得罪的是太尉高俅,倘若此时,不用节度,一两个董平张清那样的兵马都监,或是花荣这样的知寨,就能给梁山带来杀身大祸,这都不用高俅安排,下面的人自会主动,到时候柴大官人管不了,王伦得自己承担后果。更为要命的是,林冲此人一脸苦相,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一般人这种情况,朋友也不会有几个(鲁智深是仰慕林冲武功,并天生侠义心肠,和林的交情也是一般,林也没拿鲁当生死之交)更别指望陌生人理解帮助了,王伦天性自私,对这种境遇的人自然没有好感。

再说杨志,杨提辖官小职微,杨家将后代根本唬不了人,虽然武功不错,但是没有管理经验,到处自称杨老令公之后,明显自信不足,能力不强。而且工作失误之后,还想做工作再进去体制,是一个惯于被管理的优秀人才,此一。杨志不认识柴大官人,算是自主招录的人才,上层路线没有优势。同时,武功也好,可以有效对抗林冲,此二。杨志最大的好处是汴京有路子,王伦如果雄心大一点,通过杨志,花钱找上梁中书等大官,就可以脱离柴大官人,另谋高就了。

最后补充一点,林冲王伦是赶不走的,王伦自己很清楚,如果坚决不要,林冲在山东别无选择,势必回去找柴进,柴进一怒,还得要。所以王伦实际上用了三步,一是金钱打动,林冲拿钱走人,是他自己不想来。二是投名状要挟,逼林冲自己摆官军架子,呆不下去。三是众人求情,日后即便林冲上了山,大家也看不起他,他欠众人一大堆人情,如何能行首领之事。所以王伦其实是心思缜密,城府极深,日后如果不是吴用来,恐怕没人能治得了他。


壮士高歌入长安


不邀自来,这个问题有意思。

梁山在《水浒传》中,其实是分为三个时期的。分别是:王伦时期,晁盖时期,和宋江时期,这个应该没人反对吧。

王伦拒绝林冲,盛邀杨志,这件事是发生在王伦时期,即梁山初期。当时,梁山也就是一个寻常草寇窝,远没有后来,成为宋徽宗笔下的“四大寇”。

而王伦这位首领,本质上是个不得志的秀才,中国有句古语,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自然梁山在王伦时期,是一位“安静的小草寇”。这不但是秀才王伦的本质决定的,更是王伦身后的投资人决定的。

梁山也有投资人?当然!在林冲遭到王伦拒绝入伙时,杜千和宋万说过:老大喂,这不等于不给柴大官人面子吗?而《水浒传》里也多次写道柴进最喜欢“专一招集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常常嘱付我们酒店里:如有流配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

所以,王伦时期的梁山,本质上等于是柴进的“暗势力”。柴进,周世宗柴荣之后,属于“场面人”,一旦“场面上解决不了问题”,那么该谁出手了?当然是“暗势力”。不然都以为柴进傻啊?花钱养闲人?

明白这个背景,再看林冲,他被柴进推荐上山,首领王伦清楚武功敌不过林冲,又有柴进推荐,此刻林冲在王伦眼里,等于是一个随时能取得自己的“备选”。

面对这样的强悍竞争对手,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走您,我们庙小留不住真神。第二个就是,必须让林冲懂规矩。

王伦其实本意是选择了第一条,但以他读书人的头脑,明白林冲其实是赶不走的,所以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障碍等,让林冲懂规矩,是龙给我潜着,是虎给我卧着。

效果如何?果然非常好!若没有晁盖等人前来搅局,林冲保证会老老实实的在王伦手下。

明白了林冲,杨志其实也就简单了,其一,拉杨志以制衡林冲。其二,由于林冲的存在,增加了王伦的不安,让王伦有了危机感,想增强实力,摆脱柴进幕后掌控,或能跟柴进能讨价还价的筹码。

其中,制衡林冲的意思,是最强。因为林冲对王伦来言,就是一颗不知何时爆炸的炸弹,而杨志则是拆除这个炸弹的人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