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動魄三秒鐘,首席試飛員親述運-20飛失速內幕

先來看兩張圖片。

驚心動魄三秒鐘,首席試飛員親述運-20飛失速內幕

驚心動魄三秒鐘,首席試飛員親述運-20飛失速內幕

第一張就是運-20首席試飛員鄧友明,第二張是鄧友明和另一名運-20試飛員張景亭(右)。

說起鄧友明,其實23年前在飛國產早期運輸機失速時就讓外國試飛員豎起大姆指。當時,為了能夠順利通過某型運輸機顫振和失速課目,保證試飛任務的權威性,有關部門聘請了國際知名試飛員貝克。此人牛也,飛過多型戰鬥機、運輸機,安全飛行上萬小時,而年輕的搭檔鄧友明,當時飛行時間不足1000。但後生可畏,試飛達到既定任務目標後,坐在2號位的貝克指示改出失速狀態;然而,鄧友明覺得機會難得,下定決心要挑戰極限,10度、15度、20度……滾轉角度不斷增大,貝克坐不住了,大聲喊道:“改出!改出!”鄧友明掃了一眼儀表,隨即順勢推杆,緩緩加油門,飛機正常改出。這次,鄧友明駕駛某型運輸機飛出了最低時速和最大失速滾轉角度的數據。走下飛機,抑制不住激動情緒的貝克,一下子把鄧友明擁入懷中,連連祝賀。

有句行話是這樣說的:小飛機講尾旋,大飛機講失速。失速是試飛的一道鬼門關,而運輸機的失速,可能使飛機在短時間內空中解體。在運-20試飛過程中,飛失速被視為難度最高、風險最大的課目。

驚心動魄三秒鐘,首席試飛員親述運-20飛失速內幕

首次飛失速,三名試飛員駕駛運-20四次進入失速,全部成功改出。在之後的試飛過程中,他們又數百次進入失速,不斷逼近極限,逐步摸清了各種狀態下的數據,攻克大飛機失速的難關。

驚心動魄三秒鐘,首席試飛員親述運-20飛失速內幕

以下是鄧友明親述的運-20飛失速的過程:在飛行速度減小的過程中,感受飛機的響應是不是可以操縱的,一直到飛機出現不可控的狀態,然後再想辦法及時改出來。第一次失速是我參與的,飛機基本上是頭朝下立起來了,這個時候改出來之後,飛機還帶俯角,俯角意味著飛機在繼續增速,這個時候風險已經在面前了。而要成功改出來,需要機組的配合,需要準確的判斷,不能有任何一個閃失,而且操縱必須非常精準,如果不及時改出來,就會碰到右邊界顫振,那樣的話,飛機就可能空中解體。整個過程時間並不長,可能就是三五秒的時間,但是試飛員心路的歷程是非常長的,因為你要判斷、決策、處置,這個過程對試飛員來講,是個漫長的過程,感覺可能就是十分鐘。

驚心動魄三秒鐘,首席試飛員親述運-20飛失速內幕

驚心動魄三秒鐘,首席試飛員親述運-20飛失速內幕

對於運-20的失速試飛,運-20試飛總師霍建武曾坦言:“說實話,我當時做好了‘請外援’的思想準備。”這句話,真真切切反映了大飛機飛失速的危險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