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陷入「中年危機」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黑白先生)

國人陷入“中年危機”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黑白先生)

國人陷入“中年危機”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黑白先生)

年輕的時候看古裝劇,經常出現這樣一句臺詞,比如,某人被抓,被殺之前,大喊:“大俠饒命,千萬別殺我,我上有八十歲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兒,一家老小都來等著我照顧!”當時就很鄙視這個人,覺得他不過是拿來保命的藉口而已。

等人到中年,就會發現,有時現實還真的很殘酷。家裡誰都可以倒,就你不能倒。所以,那個人不一定是貪生怕死,可能確實屬於生活的真實寫照。

當然,大俠一般聽到這句話後,心腸可能也會變軟。因為大俠也是過來人啊,雖然表面看起來大俠牛的很,其實到了一定年齡,生活重壓下也是弱者。

人到中年,常因事業、家庭、健康等原因而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這就是所謂的“中年危機”。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窮——錢不夠。大部分的事看起來很複雜,但歸根到底還是能用錢來解決的。工作上班如此,孩子擇校也是如此,父母看病請醫生更是如此,腰包硬,腰桿子才能硬。一個錢包乾癟的中年,估計過得也會很憋屈。 ​

可是,很多人年輕人都是這樣的,工資不高還花錢大手大腳。如果只是偶發性事件,比如說今天拿了錢,一時爽一把,那爽了就爽了吧。或者說,過半年月光的日子享受享受,那也不是什麼大事。但要是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問題就嚴重了。到了不得已的時候才開始重視金錢。那“慘淡的結局”其實從一開始就註定的,並不像大多數人想的那樣,直到“中年”才遇到所謂“中年危機”。

好像在這個時代,吃飽了睡,睡飽了起,起了就刷手機,成了多數人的生活常態。於是,每一天就都變成了粗暴的複製粘貼。所以,所謂的“中年危機”。都是基於一個原因——年輕的時候,沒有做出一些嚴格的選擇。比如一開始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是去追求其他人想要的東西,危機會發生在醒悟過來的瞬間。不是中年危機,而是恰好在中年發生而已。這一點上,中國人尤為嚴重。

一個日本學者,說別的國家35歲開始陷入中年危機,中國人已經提前到25歲。當然,這個學者也沒有實際數據,只是隨口一說而已。不過國人都深有體會,不管擇校、醫療、住房、養老等等確實壓力山大。

之所以國人最嚴重,根源還在於:國人自小養成的教育有關,學校裡總是告訴大家的理念就是隻要你聽話老實就會一直被善待。其實現實沒有能力維持這個信仰。所有的安全感都要以自身實力為基礎,保持獨立是底線,掌握主動權、佈局潛在主動權是永恆的策略。 ​所以,中年危機都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被動放棄思考的結果。

不閱讀,少思考,無法快速的提升,不學習、不積累經驗,等於沒有過去。不思考、不創造探索,等於沒有未來。你不危機,誰危機? 閻錫山說,跟不上地球自轉的表是廢表,跟不上時代進步的人是廢人。

人到中年,可以說十面埋伏,除了經濟危機,感情厭倦期,還有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死亡的恐懼和對人生的遺憾,以及不斷增加的自我懷疑。

我想說的的,人生不易,孤獨是常態,所以你把精神依賴寄託於別人,本來就是偽命題。其實人的一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著幽暗深處的自己,伸出手去。

​這讓我想起王小波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一段話(大致):“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以此類推,到了老年,必定覺得很孤獨,還會覺得做什麼都力不從心。換言之,年輕時是自由人,後來成了家庭的囚犯,最後成為待決的死囚…”

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想明瞭這一點,一切都能泰然處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