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回憶遭遇「中年危機」,懷舊情懷正在失效?

文|Mirror影視研究組

綜藝節目正在陷入了一個怪圈。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情懷殺”成為了綜藝節目的救世主。從室內到室外,從競技到挑戰,以集體記憶為內容定位和訴求的綜藝節目接踵而至,幾乎各種類型的綜藝節目都能加一段“回憶殺”撩撥觀眾的心,由此形成的電視熒屏新現象——“綜藝懷舊熱”。

往往伴隨著播撒的煽情環節,似乎不給觀眾熬上一鍋濃濃的雞湯都不算完。但問題的關鍵是多數綜藝多源於此但也只能止於此,大同小異的情懷文化,在一年復一年的消費中,也不禁讓人想要問一句,所謂懷舊情懷究竟還能再用幾年?

“集體記憶”搭建“理想國”

一次延期,一次下架。在7月13日突然被按下暫停鍵後,《真相吧!花花萬物》時隔三個星期,終於坎坷歸來。

作為《康熙來了》後,蔡康永、小S時隔兩年的合體之作,從宣傳策略角度來說,《真相吧!花花萬物》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畢竟,二人自從《康熙來了》停播之後,紛紛將事業重心轉至大陸,各自開設了自己的新節目,這次聯手則是闊別許久的再次搭檔,幾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引起了巨大關注。

集體回憶遭遇“中年危機”,懷舊情懷正在失效?

無疑,“情懷”是一張足以打動人心的王牌。

再往前追溯,年初,浙江衛視在《王牌對王牌3》的節目現場,接連邀請到的《西遊記》、《新白娘子傳奇》、《康熙微服私訪記》等劇組,時隔二、三十年的再度聚首,賺取了無數觀眾的眼淚,甚至時時聚首的《愛情公寓》在打出十年之約的標籤時,依舊有不少的粉絲為此買單。

中國人固愛懷舊,更何況在風雲莫測的娛樂圈,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一茬又一茬的新人新故事前赴後繼的時代,相對而言,“懷舊”就成為了一個保險同時又最有可能取得優良效果的選擇。

經典歌曲的影像再現、時代人物的熒屏初秀、童年回憶的世紀同臺等在電視綜藝節目的影像符號中成為主角,消費主義和娛樂文化內在地驅動著集體記憶的生存,在修飾實踐中讓觀眾不再是簡單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節目的參與者和意義的共享者,也由此演變為一場大眾文化的時代共鳴。

集體回憶遭遇“中年危機”,懷舊情懷正在失效?

當帶著這樣的一份複雜的情感欣賞節目時,觀眾都會在原有節目精彩度的基礎上為節目“加分”,一個個登上熱搜的劇組重聚、世紀同臺,“自來水們”所能迸發的力量遠勝過花費幾千萬的曝光,舊人、舊故事自身攜帶的“懷舊”基因,所碰撞出來的電光火石便可想而知。

回憶殺不可再生

然而成也懷舊,敗也懷舊。

在過去的短短几年裡,觀眾所熟知的經典老劇、經典老歌都成為綜藝節目的座上賓,觀眾初看覺得經典又懷念,再三接觸之後,資本流水線下生產的“集體回憶”,也逐漸變了味。

回憶確實能戳中淚點,但是並不是任何過去的經典作品都可以都可以轉化為今天熒幕上的情懷,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回味都可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畢竟情懷這把雙刃劍,進一步是回憶殺,後退一步則是炒冷飯。

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這一句話同樣適用於情懷這張王牌的使用,畢竟時代發展中,更迭變化的觀眾情懷是“

不可再生的資源”。

集體回憶遭遇“中年危機”,懷舊情懷正在失效?

在95後為主導的綜藝市場,這些老劇、經典的影響力還有多少?這種“情結”是否只存在於小眾的核心死忠粉的圈地自萌?中國還有多少世紀同臺、經典老劇值得觀眾回憶?伴隨著綜藝節目自嗨的情懷文化而來的,是觀眾心中這些被打上幾個問號的疑惑。

更何況,“先到者吃肉,後來者喝湯

”,隨著節目數量的增多,觀眾自然早就摸清了其中的套路:老將上場一定會有老友重聚,金曲重唱或許就會迎來原唱出場。

綜藝節目作為以娛樂大眾為根本目的的節目,迎合大眾口味,吸引觀眾觀看是節目製造的基本要求。一般來說,滿足需求的初級階段是滿足既有需求,但更高明的做法是喚醒需求或製造需求並滿足之。2018年凸顯了小眾文化的魅力的圈層爆款就已經證明了,回顧過去解的是一時之急,略超前地看到了社會的潛在變化,引領了一種潮流文化。

集體回憶遭遇“中年危機”,懷舊情懷正在失效?

熟悉《天天向上》的觀眾一定清楚,節目中各位主持人愛開的玩笑一定有這樣的一句話:“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但值得注意的是,十年重聚五年同臺是情懷,年復一年的打磨,一次又一次上演的情懷,當所有節目都是似曾相識的套路,當十年一次的驚喜變成一年一次的感慨,最終也只能從“回憶殺”演變為“殺回憶”。

—The End—

主編 | 韓英楠

校對 | 殳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