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call!改革開放40周年 廣深高速這份成績單亮眼

中國網8月19日訊(記者 孫曉彤)“飄啊飄,月亮照我去廣州;搖啊搖,一路搖到大沙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從深圳到廣州需要經過兩個渡口,旅客往往要早上出發,晚上抵達,可謂是“百里廣州一日還”。

1997年,廣深高速公路正式通車運營,改變了廣州、東莞、深圳和香港之間“路程長、常堵車、耗時多”的交通狀況。東莞市中港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均球至今還記得當時走在廣深高速上的感受:很自豪、很興奮,沒有頻繁掛擋,飛一般的感覺。

路通則財通 帶動周邊經濟高速發展

廣深高速公路通車不僅帶來舒適的出行體驗,更帶動了周邊經濟高速發展。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楊俊波介紹,在廣深高速公路通車前,沿線都是荒僻的魚塘、山坡和香蕉林,現在高樓林立、廠房成群。廣深高速公路大大推動了沿線地區農村工業化、城鄉一體化、經濟國際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

出於經濟發展的需求,東莞市虎門、厚街、長安等地方政府不約而同地把客運站設置在廣深高速公路出口附近,方便沿線群眾出行。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東莞的GDP只有10多億元,如今已經達到3000多億元。得益於廣深高速公路的修建,沿線五個鎮都能享受高速公路帶來的便利。同時,沿線企業也由上世紀80年代的30多家發展到現在的2萬多家。”東莞市交通運輸局原副局長盧銳平說。

在廣深高速的帶動下,珠三角城市之間開始聚合相融,“世界級城市群”面貌已現雛形。經過20多年的發展,廣深高速公路連接著廣州、深圳兩個超千萬人口的一線城市,中間串聯起被稱為“世界工廠”的東莞,而從皇崗收費站出高速公路經口岸直達香港,一條“黃金走廊”已然形成。

帶動珠三角城市網“跑”起來

廣深高速正式通車20年來通行量與日俱增,日均出口車流量由1997年的7.11萬車次增長到2017年59.28萬車次,增長了近8倍。隨著廣深高速車流的逐年增長,廣深高速已成為國內交通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

20年前,廣深高速成為首條連接廣深兩地的高速公路;20年後,連接廣深兩地的交通設施早已遠遠超出高速公路,從而形成公路、軌道、港口、機場緊密相連、分工合作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交通流量劇增的情況下,廣深高速自身也在不斷擴容:投入了約1.9億元擴建長安至太平五點梅路段;投入9000多萬元擴建鶴洲至福永路段,將6車道擴建成10車道。

2017年,廣東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發佈《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廣東交通基礎設施總體達到國內領先、世界先進水平,基本建成覆蓋全省、輻射泛珠、服務全國、聯通世界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12312”交通圈,即廣州與珠三角各市1小時通達,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各市陸路2小時左右通達、與周邊省會城市陸路3小時左右通達,廣東與全球主要城市12小時通達。

廣州與珠三角各市1小時通達,意味著珠三角城市之間邊界的“消亡”,更意味著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在交通上深度融合。經過多年的發展,廣深高速讓廣州、深圳率先跑起來,帶動背後一整張珠三角城市網。

是廣東改革開放歷史的一面鏡子 未來前景可期

廣深高速不僅參與了珠三角地區經濟的騰飛,更是廣東改革開放歷史的一面鏡子,它見證了粵港兩地的桑海滄田、共融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站在新起點,奮鬥新時代,開闢新未來,在“交通強國”的發展方向引領下,廣深高速必將掀起新一輪改革開放大潮,譜寫出交通改革發展的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