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頂鶴與一家人的不了情

丹顶鹤与一家人的不了情

有一個女孩,她從小愛養丹頂鶴。

在她大學畢業以後,她仍回到她養鶴的地方。

可是,有一天她為救那隻受傷的丹頂鶴,滑進了沼澤地,就再也沒有上來。

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

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

走過那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

1987年9月16日,在丹頂鶴的越冬地——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來自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3歲的徐秀娟在風雨中為了找回飛失的白天鵝,兩天兩夜沒閤眼的她,由於疲勞過度,在游泳過復堆河時不幸溺水身亡,成為我國環保戰線上因公殉職的第一位烈士。這首《一個真實的故事》歌頌的正是徐秀娟。

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東南部,松嫩平原的西部,總面積21萬公頃。保護區始建於1979年,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扎龍自然保護區是松嫩平原保留最完整、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溼地生態系統,是黑龍江省西部半乾旱地區極其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丹頂鶴等多種珍稀水禽繁殖棲息地。保護區鶴類資源豐富,全世界鶴類有15種,我國分佈9種,扎龍自然保護區有6種,其中丹頂鶴種群數量達到300只左右。目前,扎龍保護區已經成為全球16個溼地保護成功範例之一,亦是研究恢復與重建退化溼地生態系統的天然參照系統。

扎龍保護區建區近40年來,一大批扎龍人默默守望著溼地,守護著丹頂鶴,徐秀娟一家人護鶴的故事正是“扎龍精神”的典型代表。

我國環保戰線第一位烈士

徐秀娟生於1964年10月16日,出生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個滿族漁民家庭,一個養鶴世家,父親徐鐵林是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養鶴專家。丹頂鶴生性高傲而敏感,極難接近,因此保護工作舉步維艱。但是徐鐵林一家人卻和丹頂鶴可以相依相鄰,他多次遇到受傷的丹頂鶴,救回家養好傷又放飛。

小時候的徐秀娟經常幫著父母喂小鶴,不知不覺間便愛上了丹頂鶴,17歲時,她來到扎龍和父親一起飼養鶴類。養鶴是保護區最累的活,徐秀娟擔水、配食、喂鶴、放鶴、清掃鶴舍、診治護理病鶴,樣樣幹得都十分出色,她單獨飼養的幼鶴成活率達到100%。經過她馴化的小鶴能隨著人的指揮跳舞、飛翔。國家領導人來保護區視察,曾觀看徐秀娟的馴鶴表演,保護區的馴鶴技術也隨之聞名中外。

1985年3月,徐秀娟到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系進修,學習勤奮的她一年半完成了兩年的學業。應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之邀,她於1986年5月護守三枚鶴蛋,來到了丹頂鶴的越冬地繼續追求自己的理想。這裡有大片的灘塗沼澤地,長滿了蘆葦、鹽蒿,一條自北向南的復堆河天然地把沼澤地和村莊隔開,人跡罕至,是十分理想的丹頂鶴棲息地。在鹽城保護區,徐秀娟的才幹得到充分發揮,並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鑽研養鶴技術。

當三隻小雛鶴在鹽城破殼出生,人工飼養成活,半散放飼養成功,成為鹽城保護區第一批人工繁殖的丹頂鶴,並在出生後的第83天展翅飛上鹽城的天空,這在1980年代的鹽城乃至世界都是奇蹟。在1986年召開的中國第三屆鶴類聯合保護委員會會議上,徐秀娟撰寫的論文受到專家的好評。當年,徐秀娟被評為保護區先進工作者,並被吸收為江蘇省動物協會會員,獲得鹽城市環保局頒發的科技獎。

1987年7月,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送給鹽城自然保護區兩隻白天鵝;9月16日,因尋找飛失的天鵝,徐秀娟不幸在復堆河中落水遇難,時年不足23歲。1989年,民政部追認徐秀娟為“革命烈士”,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授予徐秀娟“全國環境保護事業先進工作者”稱號,共青團鹽城市委員會授予徐秀娟“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徐秀娟是我國環境保護戰線第一位因公殉職的烈士,為了紀念這位年輕的護鶴天使,江蘇鹽城和齊齊哈爾市扎龍自然保護區分別修建了紀念館、紀念碑,宣傳徐秀娟的事蹟,激發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熱情。

白霧蒹葭,濃秋鶴語,如今,當人們來到鹽城保護區,“當你漫步湖沼身旁,當你遙望無邊的蘆葦蕩,你的心可曾和我一樣,隨著湖水的漣漪而盪漾,蘆葦這綠色的屏障,把湖水深深藏在中央。”徐秀娟的這篇散文《湖邊行》依舊迴盪耳畔、縈繞不息。

丹顶鹤与一家人的不了情

護鶴人一直在路上

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在聽說姐姐犧牲後,原本可以留在部隊工作的他毅然決定轉業回家。1997年,在父母的勸說下,徐建峰迴到扎龍,接過了姐姐未盡的事業,先後從事飼養繁育、引進鶴繁育及野外救護監測工作,一干就是18年。

在散養鶴的孵化育雛期,徐建峰對巢區能夠準確定位,進一步掌握其規律,人工孵化成功率得以提升,在他擔任鶴類繁育中心副主任期間連續五年丹頂鶴孵化成活率在95%以上。

然而,不幸卻再次降臨。2014年4月18日早上,徐建峰像往日一樣趟水幾公里進入扎龍溼地腹地觀察散養丹頂鶴的繁育情況,當日中午他發現一隻散養丹頂鶴的鶴雛和一枚鶴卵,為了確保鶴雛的成活,他在溼地裡工作了一整天。

4月19日早上,徐建峰不放心鶴雛和鶴卵,又回到溼地裡進行看護,在確保散養丹頂鶴鶴雛和鶴卵安然無恙後,返回保護區,途中由於連日疲勞在齊扎公路約20公里處致使摩托車失控掉入東側路基下的水溝內,不幸殉職,將自己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他摯愛的扎龍溼地,年僅43歲。在整理遺物時,同事發現在徐建峰的工作證裡,一直珍藏著一張姐姐的照片。

那麼,為什麼不幸會再次降臨?當年,徐鐵林在2100平方公里的保護區內,幾乎摸清了每一處鶴巢。之後逐漸發現:“人工孵化+野外散養”的“半野化”保護方式,成活率最高,野性保持最好,而且幼鶴自然地就跟著成鶴南飛了。

此後,多個國際組織試圖人工重建鶴類遷徙均告失敗,扎龍的“土辦法”成為唯一成功範例。然而,這種“半野化”保護方式註定護鶴人一直在路上。在沼澤中跋涉,極耗體力,為了保護這些丹頂鶴,姐弟倆甘願付出一切。徐秀娟當年在一張照片背後就曾寫道:“我願意為我所熱愛的事業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樸實的老徐夫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他們一生只在做兩件事,十月送它們離去,春天迎它們歸來。每當春季來臨,丹頂鶴鳴叫著飛過,兩位老人知道,他們的兒女也一起回來看望他們了。在兩位老人的心裡,這一雙好兒女一直未曾遠去。

徐建峰因公殉職後,徐秀娟的侄女、徐建峰的女兒徐卓當時正在東北農業大學學習,她堅決向學校提出轉學申請,轉到了姑姑曾就讀的東北林業大學,學習野生動物保護。在她畢業時,學校有意保送她讀研,但是她放棄了,毅然回到扎龍,再次接過了保護丹頂鶴的接力棒。她說:“只有在這裡,我才能找到內心的安寧。”

丹顶鹤与一家人的不了情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樑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