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內障的系統治療

先天性白內障的系統治療

在“白內障”專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鮑永珍教授對先天性白內障的系統治療進行了闡述。

先天性白內障的定義為出生時或出生後3個月內已存在晶狀體混濁。臨床上對先天性白內障的形態學診斷很容易,但病因學診斷非常困難。

從眼球發育來看,晶狀體在出生後1年內、眼軸在出生後2年內發育最快。對於先天性白內障,最具挑戰的是嬰兒期的治療。目前我國先天性白內障治療現狀為早期診斷和手術率低,導致合併症多,如眼球震顫、斜視和剝奪性弱視。

無論是核性、後極或融合性白內障,晶狀體混濁>3mm顯著影響光線到達視網膜,造成嚴重的剝奪性弱視。因此,從形態學上看,全白內障、核性白內障和後極白內障為手術指徵。對於繞核性白內障需進行觀察,因有時其混濁看起來嚴重,但可能對視覺的影響較小。

對於有明確手術適應症的患者,進行白內障手術;對於不嚴重的視軸區混濁,進行屈光檢查及矯正;對於低齡、小面積視軸區混濁,進行散瞳;治療後密切隨訪眼位、眼球震顫情況。

目前公認的先天性白內障手術治療時機為,單眼白內障在出生後6周進行手術,雙眼白內障在出生後3個月內進行手術。手術時間並非越早越好,出生後1個月內行白內障手術不能改善視力預後,反而增加術後併發症的風險。研究顯示,在新生兒期手術與在6周(單眼白內障)、8周(雙眼白內障)手術相比,術後視力無差異,而新生兒期手術者術後青光眼發生率高於1個月後手術者。

手術方式

先天性白內障手術方式有很多,包括光學虹膜切除術、單純白內障吸出術、白內障吸出+後囊切開術[+人工晶狀體(IOL)植入]、白內障吸出+後囊環形撕囊術(+IOL植入)以及白內障吸出+後囊環形撕囊+前部玻璃體切割術(+IOL植入)。

手術方式與患者年齡密切相關。對於先天性白內障嬰兒(0~1歲),理想的、全球公認的手術方式為白內障摘除+後囊切開或環形撕囊+前部玻璃體切割術(+IOL植入)。不同年齡患兒白內障摘除術方式相同,但是否一期植入IOL以及術後預留屈光度不同。對於>2歲的雙眼白內障患兒和>6個月的單眼白內障患兒,可一期植入IOL。

手術技巧

對於先天性白內障手術切口,如果患兒為嬰兒,建議做鞏膜隧道切口,其優點為可降低術後手術源性散光,且自閉性好。因其眼球壁軟,術中應注意選擇適宜的刀具,切口大小因是否植入IOL而異:若擬植入IOL,切口大小2.8~3.0 mm;若不植入IOL,切口大小1.0 mm。

關於設備選擇,玻璃體切割儀適用於白內障摘除聯合前部玻璃體切割術,超聲乳化儀適用於聯合一期IOL植入術。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做前後囊撕除時,後囊切口一定要小於前囊切口,以降低白內障後發障的發生率,提高二期囊袋內IOL植入率。對於IOL植入,應儘量做囊袋內植入。

監測屈光變化與實時矯正

對於先天性白內障患者,監測術後屈光變化並進行實時矯正非常重要。矯正應根據患者年齡進行定期驗光。監測屈光變化不僅可實時矯正患者屈光,也可發現其他問題,例如高眼壓,還可瞭解患者眼軸發育、近視化、無晶狀體眼的IOL植入時機、弱視治療效果及繼發青光眼的風險。

屈光矯正方法包括框架眼鏡、角膜接觸鏡和IOL植入。目前國內醫療條件下常用的方法為框架眼鏡,配戴風險低且方便,可隨時調整屈光度,但其物象放大率高易出現畸變,而且鏡片較厚重,也不適合單眼白內障術後患者。角膜接觸鏡的物象放大率小畸變小,適合雙眼和(或)單眼白內障術後患者,但缺點為戴取困難。

IOL也是一種屈光矯正方法,優點為無物象放大、無畸變,適合雙眼和(或)單眼白內障術後患者;缺點為不能隨患者屈光變化實時更換,目前也沒有專門為兒童設計的IOL。一般來說,不建議對2歲內的雙眼白內障患者植入IOL,研究顯示,2歲內行一期IOL植入者術後近視漂移程度明顯高於行二期IOL植入者。

隨訪

先天性白內障術後隨訪非常重要,應在術後1個月、2個月、3個月進行復查。不同年齡患者的隨訪頻率不同。2歲以內患者每3個月複查一次;大於2歲患者每6個月複查一次;應對術後出現併發症或合併症者、屈光變化大者進行密切隨訪。

關於視力檢查,對小於3歲患者進行條柵視力測量,3歲之後可讓家長教患者識別兒童視力表,之後進行常規Snellen視力檢查。

隨訪內容應包括單眼和雙眼最佳矯正視力、眼壓、眼位檢查,散瞳後行檢影驗光及眼前節和眼底檢查。

需要注意的是,屈光矯正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弱視治療手段。不同年齡弱視治療方法不同,應在屈光矯正基礎上進行定期複查,根據屈光變化和治療效果調整方案。對低齡患者可用紅光閃爍儀,對較大患者可進行精細目力訓練,提高眼-腦-手協調能力。遮蓋治療適用於單眼白內障術後患者和雙眼白內障術後視力不平衡患者。

預後

鮑永珍教授的一項研究納入31例(62眼)先天性白內障患兒,平均手術年齡為(3.25±2.22)月齡,平均隨訪時間為(4.74±1.35)年,結果發現末次隨訪時59.68%的患兒視力≥0.3,雙眼視力≥0.3的患兒達87.1%。謝立信教授的一項研究同樣表明,早期行先天性白內障手術可改善視力預後。

小結

先天性白內障的治療需要個體化與系統化相結合,手術質量與術後併發症密切相關。術後隨訪和治療比手術本身更重要,應提高患者及家長的隨訪依從性。此外,該類患者可能會有其他的發育異常,一定要關注視覺之外的功能改善和訓練。


【本期人物】

鮑永珍

先天性白內障的系統治療

擅長:白內障、青光眼、屈光

簡歷:鮑永珍,女,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現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白內障學組委員、 中華眼科雜誌和中華實驗眼科雜誌編委、北京市眼專科醫師培訓委員會委員等。1987年畢業於浙江醫科大學醫學系,同年考入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師從著名的眼科專家李美玉教授。1994年晉升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多次到德國、美國的多家眼科中心進修學習 。從事眼科專業工作二十餘年,先後開展了青光眼白內障聯合手術、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小切口人工晶體植入術、屈光性白內障手術、多焦點人工晶體植入術、可調節晶體植入術,已行白內障手術兩萬餘例,在先天性白內障、玻璃體手術後白內障等複雜白內障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1998年開展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性手術。1993年以“瞳孔對光反應缺陷定量檢測器”獲國家專利局實用新型專利。1999至今多次主持參加衛生部組織的“健康快車” 白內障扶貧工作,從2000年起一直擔任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小切口及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學習班”的項目負責人。曾多次被評為北京大學優秀臨床醫師、北京市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

敬請期待下期資訊,關注“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為您解決心裡的煩惱,歡迎留言、評論,謝謝

先天性白內障的系統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