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安徽省委爲什麼出台「六條」規定?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為什麼出臺“六條”規定?

安徽省地處江淮腹地,是一個農業大省,農村人口占全省總人口90%以上。皖北地區經常遭受自然災害,長期以來,農民生活十分貧困。到1977年,全省287238個生產隊,只有16%能維持溫飽,67%的人平均收入低於60元,而40元以下的就佔到25%。大部分農民吃不飽,穿不暖,有的還處在飢餓線上。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為什麼出臺“六條”規定?

萬里擔任安徽省委書記後三個月內,幾乎跑遍了全省各個縣、市和農村。在不少村莊,他走進農民簡陋的草房,看到的是土牆土炕,一根橫在牆上的竹竿可以放下全家人的衣服;在鐵路線上,他看到成群結隊的農民,拖兒帶女在凜冽的寒風中扒火車外流;在大別山老區某村,他看到年邁的老人,在幾乎一無所有的小屋裡,披著一件破棉襖,棉絮已快撕完了,米缸裡能看得見底。村裡人說,這地方有的全家幾口人只有一條褲子穿,天氣太冷時。就只能這樣坐在灶口取暖。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召開農村工作會議。萬里在會上發表了一段動情的講話。他說:“中國革命在農村起家,農民支持我們。母親送兒當兵,參加革命,為的是什麼?一是為了政治解放,推翻壓在身上的‘三座大山’;一是為了生活,為了有飯吃。現在進了城,有些人把群眾這個母親忘掉了,忘了娘了,忘了本了。我們一定要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一番肺腑之言,表明了他解決農村問題的決心。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為什麼出臺“六條”規定?

1977年11月15日,中共安徽省委下發了《關於目前農村經濟政策幾個問題的規定(草案)》。主要內容有:(1)恢復和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加強人民公社的經營管理,允許根據農活建立不同的生產責任制,可以組織作業組,只需個別人完成的農活,也可以責任到人;(2)根據需要和可能,積極、有計劃地發展社會主義大農業;(3)尊重生產隊的自主權,嚴格控制調用生產隊的勞力、資金,努力減輕生產隊和社員的負擔;(4)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開發多種經營,抓好超支還款,堅決做到社員分配兌現;(5)糧食分配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6)在保證集體經濟佔絕對優勢的條件下,允許和鼓勵社員經營少量的自留地和正當的家庭副業等。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為什麼出臺“六條”規定?

1978年2月3日,《人民日報》在第一版顯著位置以《一份省委文件的誕生》為題,詳細報道了安徽“省委六條”產生的具體經過。3月,新華社播發了萬里《落實農村經濟政策》的文章。這是粉碎“四人幫”後,安徽省第一個關於農村“生產責任制”的文件,當時簡稱“省委六條”。這個文件,對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起了很大作用。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為什麼出臺“六條”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