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華:杜牧筆下的「杏花村」,居然在徐州豐縣的華山

每當人們提到“杏花村”,都會立刻想起杜牧的那首沒頭沒腦的《清明》詩,全國無數個“杏花村”,都在你爭我奪,互不相讓。幾個呼聲較高的“杏花村”分別是山西汾陽的杏花村、安徽池州的杏花村、湖北麻城的杏花村和江蘇豐縣的杏花村,那麼,為什麼說杜牧筆下的“杏花村”在豐縣華山?

由於豐縣歷經黃水之故,尤其是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六月二十七日的一場黃水,將整個豐縣城夷為平地,“官署民舍皆蕩然無存,迫使將豐縣的縣治選址於華山之陽另建新城”。

所以,豐縣現能在所見到的文籍只能從明·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豐縣志》說起。

白光華:杜牧筆下的“杏花村”,居然在徐州豐縣的華山

(豐縣華山杏花村)

明·隆慶《豐縣志·社堌村坡》載:“杏花村:按《古今詩話》,徐州古豐縣,有杏花村,東去二十里。


蘇文忠(蘇軾)題《朱陳村嫁娶圖》詩云:‘勸農曾入杏花村’。”之後,歷代《豐縣志》及《徐州府志》皆有記載,至清·光緒《豐縣志·古蹟》追述:“杏花村,縣東南十五里。唐杜牧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即此。”

白光華:杜牧筆下的“杏花村”,居然在徐州豐縣的華山

如果單憑杜牧的一首《清明》詩,也難以認定豐縣就是杜牧筆下的“杏花村”。但在他之前的和州烏江人(今安徽和縣烏江鎮)張籍(祖籍今蘇州)就有一篇《杏花村》錄入明版《豐縣志》:“一去瀟湘頭已白,今朝始見杏園春;從來遷客應無數,重到花前有幾人。”

張籍(約767~830年)是唐·德宗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進士,與白居易一樣,都曾在徐州逗留和居住過,因而對徐州周圍的環境皆十分熟悉,而此《杏花村》詩與之後的蘇軾之“杏花村”皆較為可信可依。尤其是詩中所說“離開瀟湘”之後,仍能不畏旅途勞頓,專程再來豐縣遊覽“漢高故里”,再到“杏花村”飲酒以釋情懷,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如果沒有虔誠崇拜之心,是不會再繞道千里再來豐縣喝酒、品花、寫詩以記的。

白光華:杜牧筆下的“杏花村”,居然在徐州豐縣的華山

那麼,步他後塵的杜牧當從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或睦州(今浙江建德市)、池州(今安徽池州市)返回京城時,為何不能轉道徐州、豐縣,再經由宋州回京城長安呢?事實上,杜牧先後在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開成二年(公元837年)、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和大中五年(公元851年)等多次往返於京城與外任之間,所以繞道豐縣瞻仰漢高故里亦在情理之中。

那麼,同樣可說他的這首《清明》詩寫於豐縣之境亦無可厚非,否則就不會有蘇東坡的那句“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農曾入杏花村”的特別聲明瞭!!所以說杜牧的這首“清明時節雨紛紛”寫於豐縣杏花村是較為有據的。

白光華:杜牧筆下的“杏花村”,居然在徐州豐縣的華山

除了張籍、杜牧、蘇軾之“杏花村”詩作之外,另有明·神宗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以舉人身份任豐縣縣令的四川成都府人莊誠的《杏花村》:“斷魂昔日尋沽處,異代而今尚有碑;勝地古來猶有跡,行人今去幾多時。年年二月過春雨,日日斜陽照酒旗;好問東風乘一便,牧童歌裡泛清卮(zhī支)。”

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貢生、安徽巢縣(今併入巢湖市)儒學訓導、豐縣人張型之《杏花村》:“杏花簇簇繞村紅,細雨輕煙圖畫中;沽酒行人何處覓,隔林露出一簾風。”

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豐縣縣令、貴州普安人盧世昌的《杏花村》二首:“其一:紛紛雨過草痕肥,茆店深深半掩扉;一例杏花開似昔,青帘輕颭(zhǎn展)燕雙飛。其二:何必尋春恨較遲,杏花新放兩三枝;酒家亦是尋常事,不及風流杜牧詩。”

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恩貢生、豐縣人李甘霖的《杏花村懷古二首》:“其一:細雨微風踏杏花,禽聲啼喚綠柳斜;牧童歌入白雲去,不見當年舊酒家。其二:村墟幾處長煙蘿,四野青青草色多;舊日使君曾一到,至今猶自憶東坡”。

如此之多詩篇,其內涵都在緊扣著一個主題——杜牧、蘇軾的“杏花村”都是同一個杏花村,即豐縣的杏花村。

白光華:杜牧筆下的“杏花村”,居然在徐州豐縣的華山

但是,今人不能用“現有與否”的目光看待豐縣杏花村,因為時過景遷之故,昔日的杏花村、酒壚之屬早已不復存在,只有縣城東南十五里的張杏行這個村莊至今尚在,隸屬於豐縣華山鎮。

當年的“華山嵐色”曾是“古豐八景”之一,是徐(徐州)濟(濟寧)之間著名的風景勝地。“華峰高峙戟雲屯,斜鎖晴嵐白晝昏;寒 陰霾凝淑氣,溼浮香霧吐奇芬。半巖泉瀑煙生玉,萬谷花叢錦障春;匹馬登臨山麓望,羽衣仙子履痕新”(明·豐縣儒學訓導、浙江德清人夏時《華山嵐色》詩句)。

如此勝景的影響遠非今人之所能想象,自古就有“一路桃杏三十里,拈花拂蝶到城門”之美譽,何況有酒壚鬧市之繁華?所以說:豐縣有“杏花村”,或為杜牧筆下之“杏花村”,絕非空穴來風或妄自杜撰而謬譽之為。

張杏行村史

張杏行原址在華山鎮政府西北4公里處,東鄰大沙河,北靠徐豐公路。2010年8月因新農村建設全村拆除,全村120戶427人全部遷入新建的杏花村定居。從此張杏行地名消失。

張杏行建村較早,年代不可考,唐朝詩人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即是此地,因張姓在此定居建村,村周圍多種植杏樹,故得名張杏行。後又有王姓、李姓、袁姓、徐姓、邵姓、于姓、郝姓陸續遷來定居。2010年拆遷時村中張姓人口約佔總人口的28%,李姓人口占28%,王姓人口占20%,袁姓人口占15%,其餘為徐、邵、於、郝等姓氏。村民世代以農業生產為主。

建國初期張杏行屬華山縣管轄,1953年1月合併入豐縣,同年豐縣從山東滕縣地區劃入江蘇省徐州地區,1958年屬華山公社,1983年改為華山鄉,1986年更名為華山鎮段莊村張杏行村民小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