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然科學角度分析,爲什麼要找高個子男朋友

和朋友談及擇偶標準,從小深受偶像劇薰陶的我們,美好的設想中大都有至少身高180這一項(就暫時先讓偶像劇背一下鍋吧)。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為了證明自己這一擇偶標準的科學性,我冥思苦想,終於,獨自撐傘走在暴雨中時,我來了靈感。

從自然科學角度分析,為什麼要找高個子男朋友

科學及實際生活均已證明,雷雨天氣裡,”高個子”更容易遭!雷!劈!長腿歐巴簡直是個移動的避雷針啊,多麼有安全感的存在!

為什麼個子高更容易被雷劈中呢?首先不得不提一下雷電的成因。雷電一般發生在積雨雲中,積雨雲的氣溫很低,會形成冰晶和霰,冰晶較輕向積雨雲的上部移動,霰向下移動,移動過程中兩者發生摩擦,使雲中產生電荷,形成電位差,當雲的極性也就是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擊穿”空氣使其電離形成放電通道,即我們常說的閃電現象。閃電的電壓很高,約為1億至10億伏特。放電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熱,空氣體積急速膨脹,產生爆炸聲,即雷鳴。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高中物理學過的尖端放電原理:它指的是強電場作用下,物體尖銳部分發生的一種放電現象,與我下面講到的知識原理有些類似。積雨雲的底部是帶電的(一般為負電荷),它使地面感應起電,正電荷在地面聚集,並且地面越是比較彎曲的地方正電荷聚集的越多。而地面上的高聳建築物或者高個子就是地面上比較彎曲的一部分,相比於更接近地面的我們,會聚集更多的感應電荷,也就更容易吸引閃電了。這也是避雷針為什麼是尖端桿狀的原因,所以其實避雷針並不避雷反而是引雷上身再通過它的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將雷電引入地下,這名字多麼低調不張揚,無私奉獻不沽名釣譽阿,所以怎麼沒有一首《卜算子。詠避雷針》啊。

從自然科學角度分析,為什麼要找高個子男朋友

雲間放電之後,雲中的負電荷以階梯先導的方式以1.5×10米/秒的平均速率向地面移動,半徑約在1到10米,也就是說,在最先進入階梯先導10米(球形)範圍內的正電荷會最先被感知到,從而可能產生放電現象,即被閃電劈到,而這個球形範圍內的其他事物不會被劈到。但你也不能離這個“高個子”太近了,因為被擊中後,電流會沿著地面流動擴散,如果你的雙腳所處地面的電勢不一樣,同樣會產生電位差,在你的雙腿間形成電流,嘖,想想就疼。

學校裡面都是樹,兩個小時前在樹下雷雨中行走的我,能安然走完那條路,真是慶幸阿,如果當時有個180的男朋友和我肩並肩一起走那條路,你替我引雷電,我與你同電,我們也就算是生死與共,患難見真情了!(好像知道我為什麼單身了)

被雷劈中是小概率事件但不是不可能事件,據說,美國一位叫Roy Sullivan的老爺爺,一生被雷劈中過7次!!!最後還是友情提示,雷雨天大家除了備一位180以上的男朋友,切記一定不要在大樹下避雨,儘量不要使用家電,不要用噴頭沖澡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