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師招聘面試:《師說》答辯

高中語文教師招聘面試:《師說》答辯

由於本文是文言文所以答辯的設問角度會多從教學內容和文言文基礎知識出發,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全面的答辯問題及解析。

一、說說你對第二段的理解。

【參考答案】

第二段以感慨發端,批判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盡吐不平之氣,也指明瞭文章的現實意義。作者首先慨嘆師道不傳,指出師道不傳的危害,這一層承接上文從師的標準,並領起下文對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的批判。接著運用對比的方法分三層論述。第一層,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和“今之眾人”恥學於師相對比,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聖愚分野的關鍵所在;第二層,以為子“擇師而教之”,自己卻不願甚至恥於從師作對比,則指出“今之眾人”“小學而大遺”的謬誤;第三層,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作比較,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批判了當時社會上輕視師道的風氣。

二、本文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就其中一種舉例說明。

【參考答案】

本文采用了下定義、作結論;對比論證;引用論證三種論證方法。

以對比論證為例,第二段中對“恥學於師”,文章連續用了三組對比。第一,將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相比,闡明恥學於師違背聖人之道,其後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將同一個人既明於擇師教子的必要,卻又不明於自己從師的必要,把這兩種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對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的不通道理。第三,“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的對比,進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錯誤心理,發人深省地指出兩種人的地位與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悟。通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從而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批判了不從師的社會風尚,而作者的觀點也不言自明瞭。

三、豐富的語氣表達在文章中起了什麼作用?

【參考答案】

豐富的語氣表達,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本文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如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語加強感嘆,用“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這樣的摹狀語句有聲有色地描繪“士大夫之族”的神態,用“如是而已”這樣的限止語句表示結論的無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連用了三組對比揭示“恥學於師”的不明智,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語氣卻各不相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是疑問語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是判斷語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是感嘆語氣。這種錯綜變化的語句,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四、談談你對“說”這種文體的瞭解。

【參考答案】

“說”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範圍,可以先敘後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都屬“說”一類文章。“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

五、面對學生上課睡覺這一現象,你身為老師該怎麼處理。

【參考答案】

我個人認為,面對學生上課睡覺的現象,我一定理性對待。首先,瞭解調查清楚學生上課睡覺的各種原因,其次根據各種原因造成的結構加以區別對待。幫助學生克服這種現象。

如果學生是因為睡的過晚,導致上課沒有精神所以睡覺。那麼如果是因為作業過多,可以適當減輕作業負擔和壓力,並且和學生約定每天合適必須睡覺;如果是玩遊戲過晚,則給與適當批評教育,指出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讓他改正這種行為;如果有心理壓力的話,則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幫助他克服心理壓力。

如果學生睡覺是因為我課堂的無趣和乏味而睡覺,我會向同學們詢問我上課的不足,然後適當改變自己的授課風格,採取合適的教具和教學方法,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把同學們的目光吸引會課堂裡面。

總之,如果身為一名老師,做到不斷反思教學,瞭解學生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謝謝考官。

中公講師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