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我對媽媽的感情很複雜,除了從未動搖過的愛,也有過敬畏、不解、甚至怨恨。但是一路走來,我開始理解並感激媽媽,感激她把我當作她一生最驕傲的作品,感激她賦予了我獨立的人格並且教會我思考,感激她在我叛逆得如同一頭發了狂的小獅子一樣的青春期依然包容我,感激她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時候讓我依然堅信,無論遇到什麼,家永遠是我的港灣。

1.

媽媽的原生家庭十分貧寒,家裡還養了7個孩子,但是作為小學教師的外公卻很早就意識到「教育」與「文化」對於改變人生軌跡的重要性。

在那個重男輕女現象十分普遍的年代,外公力排眾議讓媽媽上了大學,於是她成為家中第一個大學生。

她總是說:「孩子是唯一不能失敗的實驗品。」雖然「母親」這個「職業」她沒有經驗,但她卻堅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很多小事都能看出媽媽教育理念的與眾不同。

比如說爺爺嚇唬我說:「不聽話給你打針。」

媽媽就嚴肅地指出:「孩子生病打針是不可避免的,您這樣讓她對打針產生了恐懼,以後生病了真的要打針她不配合怎麼辦呢?貪玩是小孩的天性,您不喜歡她這樣做和她講道理就是了,為什麼要嚇唬她呢?」

類似的還有「不聽話就讓警察把你抓走」等。

我想,一個孩子對於國家機器與社會秩序的最初的認識,就是這樣來自於家長的言語之間吧。

下面分「學習篇」、「德育篇」來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

什麼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2.

學習篇

到了入學的年紀,家長們都擠破頭想把孩子送到當地最好的小學。老師們也藉此謀私利,「吃拿卡要」的現象十分嚴重,有些班級的老師甚至要求「爸媽送禮才給孩子貼小紅花」。

媽媽覺得這種不正之風對我的成長不利,並且她認為小學時期重在培養學習習慣,於是僅把我送到了離家最近的小學,儘管這所學校師資情況一般。

小學一年級,媽媽教我寫日記。清楚記得我的第一篇日記的內容是「今天我dai上了紅ling巾,zhen高興」。這個習慣我保留了很久。

我小時候家庭條件很不好,小學時瘦得像根豆芽菜,體質也不好,經常生病。

每次去醫院打吊針,針紮在手上以後媽媽都安慰我說:「乖乖等我回來啊,我去給你買書了。」然後就出去了。

如果同一病房裡有別的小朋友嚎啕大哭,我就和護士姐姐說我不要跟他們在一起打針,因為影響我看書了我不開心……

家裡最拮据的時候,一家人都不買新衣服,我因為還在長身體沒法穿前一年的舊衣服,就穿親朋好友接濟的衣服。

即使這樣,媽媽依然沒有削減我買書的開支。

這個習慣保留至今,並且我對紙書有著近乎偏執的愛,對於電子書根本無法提起任何興趣……

說一下閱讀習慣的養成。

媽媽不會把書扔給我一個人看,而是會和我一起看。每天吃晚飯的時候我要向她複述今天看的書是什麼內容。

比較有意思的內容我們倆還會一起討論,書裡的人物為什麼要這樣做。我的語言表達能力與邏輯能力就是這個時候形成的。而且因為是以親子交流的形式進行的,完全沒有覺得是負擔

她會和我比賽背詩詞。我倆一起背同一首詩詞,看誰先完整地背下來。

不過一般都是我贏(現在想來應該是媽媽讓著我吧)。

什麼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3.

她從來不逼著我學習,而是身教多於言傳。

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媽媽開始考註冊監理工程師證—那時候她已經39歲了。

一直到我上大學,這9年間媽媽共考上了「註冊造價工程師」、「一級註冊建造師」、「註冊監理工程師」、「註冊水裡造價工程師」、「註冊水利監理工程師」5個證。

小學時候作業很少,基本爸媽下班前我就寫完作業了。

初高中的時候,每天大約到20:00,全家人就會各回各的書房各看各的書。

有時候遇到不會做的題要找爸爸媽媽解決(我爸理科學得很好,我都上大學了他還遠程給我講高數題的那種好),媽媽都讓我先攢著,睡覺前一起解決。

她從不在房間裡監督我學習,而是讓我學會自律。每學習45分鐘,她就會叫我從房間裡出來吃點水果什麼的,休息15分鐘,然後再投入新的一輪學習。

但是那45分鐘的時間她要求我完全投入,桌面收拾整潔,與學習無關的雜物完全移出視線。

所以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要勞逸結合才能有足夠的專注力。

從小學到大學,從未看重過我的成績與排名。不會因為我偶爾一次沒有考第一而責怪我,相反還會批評我太看重成績。

從來都不會把成績與物質獎勵掛鉤,不會說那種「考到100分就給你買XX」或者「考XX分獎勵XX元錢」這種話。

我提出要求想買什麼東西,如果媽媽認為我不需要,就會給我講道理說服我這個東西很雞肋,不要因為小朋友都買了我就跟風買,要會自己思考。

如果媽媽認為有必要買,價格又不是很高,就會適度滿足我。

比如說我同時想買ABC三個東西,她會告訴我「你只能挑一樣」。有時候真的都很喜歡,難以割捨到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她就會語重心長地教育我「要學會放棄」。

如果媽媽認為有必要買,但是價格對於她的收入來說有點心疼,她就會說:「你看,這個東西很貴,要是媽媽買給了你,最近3個月你都不能再要求買其他東西了。你能接受嗎?如果能接受媽媽就給你買,如果3個月以內還想買其他的東西,就只能放棄它了。」

小學語文有很多抄寫的作業,很多小朋友都是看一個字或者一個詞就抄下來,但媽媽告訴我要看完整一句話再寫。

小學階段確實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同,但是到了初高中我卓越的筆速和驚人的背課文背詩詞速度確實高於大多數人。

到了大學,幾乎是只要老師講的內容我都能記下來。

什麼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4.

媽媽從來不給我報課外輔導班,但是在我學齡前就給我報了鋼琴、畫畫、舞蹈、游泳的興趣班。雖然我最後堅持下來的只有鋼琴(捂臉),但是早期的藝術教育卻使我受益匪淺

週末會帶我去郊遊、去圖書館和博物館。帶我親近大自然,撿樹葉拼成畫,帶我摺紙帶我編中國結帶我玩陶藝。

媽媽總是對我說,「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在乎一朝一夕的成績」,並且她也真的做到了。

2016年我考研失利,她還是用這句話來安慰我。退休以後媽媽又上起了老年大學,報了詩詞班、繪畫板與唱歌班,還拉著我讓我教她學鋼琴。

我不讓她看朋友圈養生謠言,她就一本正經地和「養生派」辯論起來。我覺得我媽真的是中老年人中的一股泥石流。

在媽媽的影響下,我成為了一個真的愛學習的人。

不是為了考高分,也不是為了入職以後考證升職加薪 ,是真的享受學習的過程,享受獲取知識帶來的喜悅,享受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感,享受解決難題帶來的成就感,享受因為學習而得到自我提升。

我享受把零散的數字與符號編織成網絡、架構成樹的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我享受在一個陌生領域從混沌到通透的掌控感。

這是除了學習,其他任何事情都無法帶給我的快樂。

而這一切的本源,都是我的媽媽在我童年與青少年時期教給我的。

她是我最好的老師。

什麼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5.

德育篇

小學一年級,我剛剛萌發出對「錢」有概念,知道它能拿來買很多東西,比如校門口1毛錢1根的辣條,1元錢能買10根。

有一次我看到家裡茶几上扔的零錢,就順手把它拿走了。

媽媽發現錢不見了,問是不是我拿了。我怕她會生氣,就撒謊說沒有。

然而還是被識破了。

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啊。我被她追著家裡好幾個屋子打了整整一下午,我爸下班回來的時候我嘴角掛著乾涸的血漬,因為是夏天,裸露出的皮膚佈滿了淤青。

我一看見爸爸回來,就踉踉蹌蹌地撲到他懷裡嚎啕大哭。

爸爸驚呆了,憤怒地看向她,她卻只是恨恨地說了一句,「誰讓她撒謊」。

後來的三天我都請假在家沒去上課。

我對母親的敬畏,大約就是那時候開始的。我開始明白原來媽媽並不總是溫柔慈祥的,她生氣的樣子好可怕。

後來因為假期看電視從早到晚又被暴打了一次,情形同上文。

直到現在我對電視劇和綜藝節目都毫無興趣。大學時候室友一邊看劇一邊吐槽,拉著我一起看,我只覺得索然無味。

初二的時候因為頂嘴被我媽打了第三次。

從此我開始不再和她「無話不談」,而是學會了「瞞天過海」。

大概親子關係的漸行漸遠就是從這時候產生的吧。

後來說起這些事情,媽媽只是說,「好好給你講道理你不聽,我只好打你了」。我都緘默不語。

她大約不知道她的行為對於一個小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大到已經過了近10年,有一次和室友講到我們被各自的家長揍的經歷的時候,兩個人在一起抱頭痛哭。

大到現在寫下前文的隻言片語,依然會潸然淚下。

我也因此而怨恨她。但我還是感激她,正是她對我的修枝剪葉,我才沒有走上歪門邪道。

除此之外,媽媽對我的品德教育我還是很認可的。

什麼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6.

除了在「學習篇」裡面講到的不想讓我去師資優秀但師德不佳的「好學校」之外,還有一件事。

我學齡前上過2年舞蹈課,學到第2年的時候,我的舞蹈老師搬家去了外省,我不得不換一個舞蹈班。

新的舞蹈老師說起原來的老師,一臉輕蔑:「就XX那樣的人還能教學生啊?你家孩子遇到我真是幸運,好苗子都被她教壞了。」

我媽聽完拽著我扭頭就走,丟下一句:「X老師是不是教的好我不知道,你品德是真的有問題。」

把那個老師鼻子都氣歪了。

彰顯自己,不必貶低他人。

去商場買衣服,看到店員給我推薦我不喜歡的樣式,想一臉嫌棄地說「醜死了」,卻被她擋住:「我們不喜歡,謝謝你。」

尊重所有的底層勞動者,從來不會跟我說「不好好學習以後就和他一樣」這種話,而是告訴我「任何靠自己勞動賺錢的人都值得尊敬」。

家裡不想要的舊被單和舊衣服,她都洗乾淨了摺疊好,裝在手拎袋裡放在垃圾桶旁邊。這樣有需要的人就可以拿回去用了。

無論是爸媽買給我或者親戚朋友送的零食,她要求我一定要留出1/3給爸媽吃,而不能吃獨食。

玩具要和別的小朋友分享。

什麼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7.

小學時候養小動物。養小魚她要求我自己給魚換水,養小兔子她帶我一起給小兔子打掃窩(我家兔子放養的,整間地下室隨它跑不關籠子,每天帶去戶外玩一會兒)。

告訴我:「因為是你的選擇,你就要負責到底,不能推給媽媽來做。」

每個月像「發工資」一樣給我定量的零花錢,如果不到一個月就花完了,她也不會再給我。

如果主動幫忙做家務的話,會給我「記工分」。按照「洗1次碗3分,拖1次地4分」這樣累計到下月「發工資」時兌現。

自己的小衣物從來都是自己洗,外套可以在媽媽開洗衣機的時候厚著臉皮讓她幫我一起洗了。

即使是在高三衝刺最忙碌的時候,她也堅持讓我自己手洗小件衣物,原因是「沒有生活自理能力讀再多的書也沒用。」

我媽媽工作很忙,是一個典型的女強人,但她從未讓我缺失童年的樂趣。

更重要的是,她並沒有因為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管我而耽誤了自己的發展。她是一個獨立女性,無論在經濟上還是人格上,有重心,但是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事都不會是她生活的全部。

她是我最敬佩的人,沒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