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皆死於話多?」

縱觀影視劇中的各大反派人物,在臨死之前,必定會說一大堆冗長的話

,以證明其在劇中的“存在感”。

如雷神中愛和寡婦嘮嗑的洛基,霍比特人中的那條話癆龍史矛革等等。

“反派,皆死於話多?”

因此,也有人引申出這樣的論調:古今反派,皆死於話多。

然而,在現實的職場中,的確也有很多反派角色,患有嚴重話癆症,並且總是充滿蜜汁自信,嘚瑟的不行。

而這些整天假模假樣的職場反派們,最終是否也會如影視劇中那樣,皆死於話多呢?

1

想要得到答案,就先要弄清楚“反派”的定義,以及其話多的原因。

在職場上,相信大家對於反派的定義都有所不同。但初姐稍微總結了下,幾乎所有被認為是反派的同事,皆有親近領導、奉承上司、表裡不一、好逸惡勞的特質。諸多行為讓周遭同事鄙夷不屑

那麼,他們話多,是由於被孤立、排斥,內心寂寞所致嗎?

這顯然不是。

“反派,皆死於話多?”

縱觀古今“反派”角色,無一不是坐享其成之輩。想要不勞而獲,就必須靠嘴牽制多方勢力,用嘴指揮他人幹活。

就如清史中,努爾哈赤之孫班布爾善,為了推翻康熙意圖奪權,先唆使蘇克薩哈彈劾鰲拜,後慫恿利用鰲拜密謀造反

全程不費一兵一卒,全靠嘴炮來回周旋,撈盡好處。

“反派,皆死於話多?”

《康熙王朝》中的班布爾善和鰲拜

現實職場中,像班布爾善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少見。每天的工作,就是遊走於各部門領導之間,通過打小報告,捏造不實言論,讓各領導鷸蚌相爭,而他則可以坐收漁翁之利。處處討好,處處獲益,圓滑至極。

這樣的人,話多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邀功。因為其大多並無實質的工作成果產出,所以往往要將他人的功勞佔為己有,往自己臉上貼金。

當部門出了成績,他將是第一個把工作過程中所遭遇的艱辛困苦,一一闡述給上司聽的人。並把個人所謂的“功勞”無限放大。

閨蜜阿碧公司,就有這麼一號人物。連幫同事安裝個打印機驅動,也能轉身就向領導彙報。並將這等小事,以影響公司正常參與年度投標為名,拔高至關乎部門榮辱的層面上來。

“反派,皆死於話多?”

“打印機壞了,公司的投標就一定黃了,這謬論真神。”

阿碧吐槽說,就這樣的邀功理由,領導居然還當真了,在後來的慶功會上,表揚了他。讓那些加班加點趕標書的同事,很是不爽。

不爽怎麼辦?那就打壓唄。哪位正兒八經的領導身邊,沒有一兩個喜歡進讒言的職場小人。

初姐為何總說,在職場上不要明著得罪這類反派,就他們都是兩面三刀的人。雖然常在表面上示好、示弱,但背地裡,尤其是關鍵的節骨眼上,參人幾本,“弒”人於無形中。

無論是斡旋、牽制、邀功還是打壓,反派幾乎都只靠一張嘴。在職場上,他要說的話,遠比普通人要多得多。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反派總是話多了。

2

那麼,這些話多的反派,最終是否會自取其辱呢?

答案卻是肯定的,俗話說言多必失。反派們每天不停在說話,所說的話往往比平常人多上幾倍甚至十幾倍。

這樣一來,出現失誤的幾率自然也就大上許多。

前同事康子曾是大家的眼中釘肉中刺。只因為此人處處向領導示好,處處壓制共事的同僚。

而他,為了換取領導信任,經常相互透露各部門的情報。

“反派,皆死於話多?”

小報告打多了,難免思緒混亂。一次,市場部的團建邀請了行政部的康子一同前往。在過程中,他本想向部門經理“貢獻”點別部門的情報。

可他卻將情報徹底搞混了。把市場總監在外另起爐灶接私活而事情,捅了出來,並酸得十分難聽。讓經理聽著好不尷尬。

最終,康子也發現自己所參加的是市場部的團建,說錯話了。然而所造成的後果卻難以挽回,經理和總監也不得不拿他開刀以殺雞儆猴。

這只是所有言多必失、言多必亂的例子中,最典型的一個。而這些喜歡處處附和高層的反派分子,也經常成為同事們眼中的異類。

長期以往,這樣的人,勢必被其他同事所孤立。工作上難以團結他人,獲得相應的協助。任何一位領導,打心眼裡都不會喜歡一位缺乏職場社交基礎的下屬。

“反派,皆死於話多?”

即便再討上司喜歡,再油嘴滑舌,再能處處牽制。留之,也只是為了利用之,利用其成為部門眼線,緩和上下屬之間的關係。

而當這樣的反派失去利用價值時,領導往往會將其除之而後快。遭遇部門危機,此等話癆也常常成為替死鬼、背鍋俠。

畢竟少了務實的同事,耽誤的是工作,少了這樣的反派,領導只是少聽些好聽話兒罷了。孰輕孰重,明眼人一看便知。

因此,在職場上遇到這類反派,尤其是話多的反派,完全可以不把他當回事,也別主動招惹他,逞一時之快。

一般來說,時間將會證明一切,絕大部分都會是死於失言,死於話多。

“反派,皆死於話多?”

至於那一小撮總死不了的話嘮反派,初姐不說,大家也應該知道是哪一類了。

在政商界中,當某種光環的影響力遠大於一切業績、成果時。何種失言,都會被當成精神人人傳誦。

心照不宣,罪過,罪過。

3

既然反派死於話多。

那麼,我等弱小的上班族,一心只想自掃門前雪的工薪層,也需要慎言嗎?

其實言多必失、言多必亂,對於普通職場人士來說,同樣適用。先來說個真實的例子:

“反派,皆死於話多?”

幾個月前,朋友阿泰的公司,新來了位女同事。這位女同事是應屆畢業生,工作經驗欠缺。然而,沒過多久,這位年輕的畢業生,卻成了阿泰的頂頭上司。

這事,讓他有些不滿。

於是,牢騷習慣了的阿泰,便處處與人抱怨,說這位女生一沒經驗,二沒能力,卻成了他的上司,公司體制出了大問題呀。

甚至在下班路上,他還常常跟同路的同事說,懷疑有些女同事靠臉蛋上位,說不定與某某領導有苟且之事,晉升才如此快。

儘管他並沒有指名道姓,只是含沙射影。但說者無意聽著有心。很快,他的這一番指桑罵槐,就傳到了公司董事長耳朵裡了

原來,這位年輕的女生,是董事長的孫女,畢業後進到公司來,是為了讓她多些歷練,儘快熟悉公司業務,好在未來接手家族事業。

“反派,皆死於話多?”

而阿泰的這番話,雖無誹謗實據,但卻給公司高層的留下了極為不好的印象。在穿盡小鞋之後,他不得不選擇辭職離開公司。

初姐覺得,任何單位、機構,都不會希望團隊中,有嚼舌根之人,即便能力再強,經驗再多,這樣的人只會擾亂人心,破壞團結。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那在職場上不談他人是非,不論領導對錯,見人都是誇誇誇,就應該不會出錯了吧?

非也,有時候夸人也會誇出問題來的。

週一例會,Amy看到同一位女同事,穿著新買的衣服,走進會議室。看到對方穿著紅色的上衣,下著米黃色的長裙。她忍不住當著所有人的面,“誇”了一句:“喲,這番茄炒蛋真漂亮。”

“反派,皆死於話多?”

只見這位同事,連立馬就黑了,氣呼呼的找到個位置就坐下了。

事後,Amy還不停的在別的同事面前,提起這“番茄炒蛋”的事。直到這位同事直接找到她,質問為何要諷刺自己時,她方才恍然大悟。

其實,對於Amy而言,誇其“番茄炒蛋”實屬於無心之言,旁人聽著也覺得無傷大雅。

只不過這位同事,性格較為孤僻,任何一時難以理解的話,都會心生猜忌,以為對方是在諷刺自己。

“反派,皆死於話多?”

“自那次之後,我該說的話少說,不該說的堅決不說。”她告訴初姐,在職場上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聽,會有不同的理解。

同事之間,儘可能少開玩笑,不評論長短。這樣能夠儘可能減少得罪人的機會。更不會留有把柄,被嚼舌根,而傷了彼此間的和氣。

說到底,行走職場都應該慎言慎行。工作嘛,只為前程,不揪辮子。更不要為了一時嘴快,而被別人揪了辮子。

要是禍從口出,那死得可比話多的反派還冤。

“反派,皆死於話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