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品爲核心的競品分析

以產品為核心的競品分析

相信有很多產品經理在拿到一份需求,在做產品化的過程之前都會去看看競爭對手,或者行業頭部對手到底是怎麼做的?

最後想要得出的結論就是,要抄的話到底抄哪一個?如果抄的話如何抄出一些差異化?當然長期保持關注行業內外的動態,或者自我驅動區關注競品也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兒。

網上很多的競品分析報告都差不多是來自用戶體驗要素裡面的五層模型框架,從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和表現層來分析一款競爭產品,當然這個分析模版也不是不好,相對來說還是缺少了對產品迭代邏輯、運營以及數據表現上的關注。

在做競品分析前,先別急著套五層模型。先想清楚這件事兒:為什麼要做競品分析?下面這段話倒是蠻有說服力的,做競品分析的過程就像生活中的三面鏡子:

照妖鏡:幫助我們瞭解產品功能,看產品的表現

放大鏡:通過迭代過程,看產品實現的邏輯、迭代的方向

透視鏡:透過一個產品,看穿一個行業,也就是所謂的產品形態

如果我們現在手上有了這三面鏡子,那具體我們在做競品的分析過程中,如何去找到我們想要的結論呢?下面一些思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以產品為核心的競品分析

一、明確做分析的方向和目的

做競品分析前,確定好每次到底是側重功能點分析還是完整的產品分析?如果只是側重對具體某個功能的分析,那麼分析過程中就會更加註重一個功能的業務流程、交互體驗和突出的亮點。如果側重一款完整的產品,那麼分析過程中就會更加註重產品結構、運營邏輯和重要功能迭代的過程。

以產品為核心的競品分析

另外,就是每次做完分析後一定要得出結論,切忌不要分析了一大堆東西,最後沒有結果的產出。我們在做分析前可以好好想清楚這次分析的目的,到底是用來優化自己的產品策略?還是想了解產品的變現模式?切忌大而全,越是聚焦的分析越有價值,那些行業的調研也不是產品經理乾的事兒,而是那些調研公司的日常。

二、選擇目標產品

如果是針對某些具體功能模塊,就去做具體功能點的分析,選擇目標產品的時候儘量選擇主流產品,因為這些產品的用戶是被教育過的,用戶的學習成本很低,用戶的操作習慣也已經養成。

以產品為核心的競品分析

如果是想看一個垂直行業,那就是整個產品的完整流程,找到1個頭部產品和2個左右的熱門產品。頭部產品的流程具有很強的決定性因素,熱門產品主要去看看一些新穎的功能。

以產品為核心的競品分析

三、一套分析框架

1、用戶、場景、需求是否被滿足?怎麼被滿足的?

用戶:有哪些用戶?哪些關聯的間接用戶?用戶對產品的感受如何?

場景:不同類型的用戶,分別在什麼場景下被適應

需求:這些產品滿足了用戶的哪些需求?

以產品為核心的競品分析

也就是我們做產品化過程中必須要有的“用戶—>用戶下的場景—>場景下的需求”這條最核心的需求路徑。

2、產品邏輯:底層邏輯、產品流程大概是什麼樣子的?

用戶的流向:都有哪些用戶,怎麼發生聯繫的?

數據的流向:產品的數據流是如何運轉的,包括交易數據、信息流交互數據

匯合點:用戶、數據在哪些關鍵頁面進行匯合的,從頁面(載體)—數據(各種信息的佈局、流向)—用戶(行為的發生),這個過程就是用戶體驗。

關鍵頁面與典型交互:也就是所謂的關鍵路徑,用戶操作的關鍵頁面是什麼?不能縮減的頁面有哪些?典型的交互有哪些?

在做產品的底層邏輯分析時,不需要太細緻,主要是自己理清裡面的邏輯,先關注核心流程,而不是界面,再去看用戶體驗的實現。同時,多看大版本的迭代路徑,通過迭代路徑去找到關鍵點。

以產品為核心的競品分析

以產品為核心的競品分析

以產品為核心的競品分析

3、產品的表現如何?

數據表現:包括使用數據、排名數據、評分數據等,而不僅僅只是看個百度指數的數據,還是要通過產品本身的數據,或者公開有用的數據去做,比如通過某些三方的排行榜,推斷下數據在什麼量級。

用戶表現:用戶點評、產品點評,看看用戶的滿意度,好評/差評的比率,通過這兩方面的數據來證明這款產品的當前情況,處於什麼階段,是好的還是壞的,或者未來還有多大的空間。

4、運營路徑與方法?

也就是產品覆盤一下,看看產品怎麼火的,看看內容、活動運營以及市場的品牌效應是怎麼做的。比如怎麼分析微信?微信從beta版本怎麼演變過來的,微信都做了哪些運營,迭代了哪些過程,越是最早期的,通常來說都是滿足用戶最核心的需求。

以產品為核心的競品分析

如果在競品分析報告中,你有多個同類產品同時進行分析,我們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分析步驟:

1、找相同點和找不同點

針對多個同類產品分析的時候,首先我們要把共性的相同點抽出來,然後去找每個產品的不同點,如此也就知道了兩個產品的關聯度和差異化,然後根據實際調整下自己的產品策略。

2、關鍵功能的差異性

對於同類產品,最核心的關鍵功能也就那麼幾個,針對這些關鍵功能也是找到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交互也看得到,數據流也可以看得到,梳理下流程,去找底層的邏輯。

3、得出結論

最後,就是對於多款產品要進行對比,a和b相比,優點、缺點、亮點有哪些?可以自己做一個表格。如果要抄,抄那個?抄什麼?怎麼抄?把以上分析撰寫成競品分析報告,這份報告裡面最核心的內容就是結論,結論最重要。當然,產品的競品分析不等於行業分析,後者的範圍偏大一些,概念性的多一些,主要聚焦於行業的用戶、現狀以及產業鏈上的玩家等。競品分析報告不是非得要加改進建議,畢竟做好對用戶的有用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