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監督」平台 打通涉農監督最後一公里

“互聯網+監督”平臺在張家界市已實施一年時間,如虎添翼,用來形容“互聯網+監督”平臺助力全市紀檢監察工作恰如其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互聯網+監督”平臺的運行,加強了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從源頭上、機制上預防和減少違規違法行為的發生。如果說,紀檢監察是懸掛在腐敗頭頂的一把利劍,“互聯網+監督”平臺無疑是“天眼”,能夠讓違規違法行為無處藏身。

利劍高掛 天眼懸空 扶貧領域怎能有缺陷?

2018年1月,省專治辦向市紀委轉來了“互聯網+監督”平臺發現的扶貧領域433條問題線索。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袁美南高度重視並做出相關批示,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全省統一要求,以實事求是的原則,嚴格問題線索處理標準進行辦理。袁美南親自前往4個區縣進行督辦,委相關班子成員也多次就聯繫區縣的辦理情況進行督導,確保相關疑似問題線索處置的工作質量和效率,截至目前已追責問責242人。

深入基層調研 推動全市“互聯網+監督”平臺制度化、精準化、規範化建設

錄入人員配備不科學,設備、專網保障不到位,平臺不穩定、網速緩慢,平臺宣傳推廣力度不夠……沒有深入基層調研,絕不會發現市“互聯網+監督”平臺還存在如此多的不足。三省吾身,對待全市互聯“互聯網+監督”平臺存在的不足,市紀委監委牽頭會同市財政局組成調研組先後赴4個區縣開展專題調研,採取實地調研和座談會聽取彙報的方式,進一步推進了全市“互聯網+監督”平臺制度化、精準化、規範化建設。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瞭解“互聯網+監督”平臺操作流程和平臺建設應用情況,並就平臺功能和相關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從初步來看,通過“互聯網+監督”平臺後臺大數據自動碰撞、分析比對,發現疑似問題線索9021條,按照“輕重緩急、循序漸進”的原則交辦疑似問題線索8787條。瞄準長遠,“互聯網+監督”平臺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互聯網+監督”平臺的目標和要求相比,也還存在著一些差距,需要不斷完善並加以改進。

加大宣傳力度 強化保障機制 加強業務培訓 讓“互聯網+監督”平臺在全市開出絢爛之花

除了基礎網絡不穩定等這樣的硬件條件之外,如何加大對“互聯網+監督”平臺宣傳力度,強化“互聯網+監督”平臺保障機制,加強從事“互聯網+監督”平臺人員業務培訓,是目前亟需攻克的難關。“互聯網+監督”平臺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提高各級各部門和人民群眾對“互聯網+監督”平臺的認可度、參與度,確保群眾能監督、會監督,真正讓政策透明,讓權利在陽光下運行,才是大勢所趨。

截至目前“互聯網+監督”平臺已在全市開出絢爛之花,在交辦疑似問題線索8787條中共辦結6680條,追責問責346人,其中立案審查75人,追繳資金19.5萬元。市縣兩級平臺共收到投訴舉報181件、已受理178件、辦結147件,查實14件,責令整改9件,立案1件,追回資金2萬元。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都是“互聯網+監督”平臺帶來的累累果實,我們有理由相信,“互聯網+監督”平臺是切實打通紀檢監察最後一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