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七巧節習俗

舊時七月七日在民間是個很熱鬧的節日。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各種氣巧活動,可謂琳琅滿目,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瓜果乞巧,各個地方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七夕七巧节习俗穿線乞巧是姑娘們在七夕節中的節日之一。據說在漢代己經盛行,《荊楚歲時記》中說:七月七日為牛郎織女相會之夜,是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也有“穿針”轉​為“丟針"。形式是七夕夜裡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後把繡花針丟入水中,讓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輝映下的針影,照在碗底,會生浮動的陰影變化多端,依其形狀就可以占卜投針姑娘針繡活是巧是拙。

七夕七巧节习俗七夕節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較多,主要材料足油、面、糖、蜜等。《東京夢花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化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時街上己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裡,熔為糖漿,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

七夕七巧节习俗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將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七夕七巧节习俗友友們對七夕七巧節習俗有何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展開討論,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上善若水!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