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在線:中醫青年名家馬新童-我的中醫之路

馬新童:我的中醫之路

中醫在線:中醫青年名家馬新童-我的中醫之路

各位中醫在線聯盟的同學們,大家晚上好。受陳躍航同學的邀請,參加咱們中醫在線聯盟的講課,非常的開心,非常的激動。因為你們就是8,9點鐘的太陽,你們就是中醫的希望。中醫傳承,承傳中醫全要靠大家。

在中醫的傳承當中,我想請問大家是名師重要呢還是高徒重要呢?可能這個問題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麼,從我個人的理解來說,我認為高徒更重要,何以知之呢?如果說,張伯祖先生沒有把醫術傳承給張仲景,那麼張仲景寫下了《傷寒雜病論》或者叫做《傷寒卒病論》。那麼我們怎麼會知道有一個人叫張伯祖的他是張仲景的老師呢。我們把張仲景尊稱為醫聖是因為《傷寒雜病論》承傳了我們中醫在漢朝之前的臨床的典範或者說是漢以前醫學實踐的一個規範或者叫典範。因此說高徒更重要。而你們是中醫的大學生,你們是中醫的未來,你們是中醫的希望。中醫最終會走向哪裡,要靠你們大家來傳承和承傳中醫。

我本人從小受舅舅的影響來對中醫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和愛好。剛開始,跟他學習咱們中醫的氣功、導引、按蹺,學習中國的禪密氣功,參禪打坐,學習易經。那麼給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國學,對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

我舅舅經常能表演一些比較神奇的事:比如說我拉肚子,他用一個小小的針灸扎兩個地方,扎一箇中脘,扎一個合谷,那麼立刻我的腹瀉就停了。我覺得很神奇,太牛了。就是這樣一點點耳濡目染受他影響,我喜歡了中醫。

舅舅因為小時候身體不好,有胃潰瘍,胃酸非常的多,他這個時候在農村就用雞蛋殼把它焙乾以後,研磨沖服來治酸,用這個土方法治好了他的胃酸過多的問題。

當時部隊上的醫生到鄉下去巡迴醫療,他就在旁邊偷偷的學習,學習了針灸,然後和這些人要的針灸針在自己身上進行練習。找了許多的(資料),找到了當時能夠找到的一些赤腳醫生的針灸手冊。舅舅非常聰明,他很快學會了怎麼去進針,怎麼去扎一些穴位。他曾經告訴過我,他的針灸就是這麼一點一點練出來的。手指只要能夠到的地方,他全身的穴位紮了個遍,他告訴我這個腦後有個啞門穴,啞門穴進針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當刺進去的時候,有一個像橡皮感的時候一定要迅速退出來,否則就會暈倒。我說你咋描述的這麼詳細呢,他就說我自己就扎過,扎完了以後人就當時暈倒在地,過了半天醒來的時候鼻腔裡有血。他說幸好沒有過去。因此我們扎這個穴位的時候,古人講進多深多深都是有它道理的。我們既不能膽小怕事,同時又不能夠膽大妄為。

學中醫首先要學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要講究一箇中道,所謂的中觀正見。這就是我在微信群當中講的,做人要不偏不倚,要中觀正見。我們在學習中醫知識典籍的時候,更要學會觀察事物,觀察事物和事物之間的聯繫和區別。我把這種方法運用到看病當中,我就叫做臨證觀象,(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你會不會察言觀色。

許多人說我把《黃帝內經》能夠背下來,我把《傷寒雜病論》倒背如流,我說您可能還是不會看病,原因在哪裡呢?就是不會臨證觀象,把理論學的東西不能和實踐結合在一塊兒,所以說我們必須得學會臨證如何去觀象。說簡單點就是有沒有眼力勁兒?能不能察言觀色?在臨床當中發現,通過細小的細微的一些地方發現它深層次的問題。我們臨床當中,可以通過病人的言行舉止,通過我們的望聞問切,可以發現許多許多潛藏的問題。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久而久之自然就非常的厲害啦!

我們學習古人的東西,因為古人離我們有時代的差異,我們首先要做到先騰空自己,先有一個空杯的心態,我們向古人問道學習,首先要對古人,古今聖賢要恭敬,要真信,要真學,要真用,才會真效。

我上大學完全是受舅父的影響去上學的。上學期間呢,因為從十三四歲開始就對傳統文化和中醫產生了良好的感覺。那麼老師經常上課的時候,講陰陽五行、講臟腑髒象、經絡的時候,我覺得非常的熟悉,一點也不陌生。

在大學的學習當中,我覺得我學習屬於不怎麼用功,但是在大學期間我學習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的東西,包括了儒釋道三家,包括醫(學)的很多經典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給我以後的臨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我們學醫呀,醫可通大道,醫乃天人性命之學的一種學問,因此對天地人的認知,對這種知識的積累以及對古今中外聖賢醫學的認識,以及對世界宇宙的認知,我們應該要很好的學習,要孜孜不倦的去學習,汲取營養為我們未來做好中醫打下良好的基礎。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我行醫就是一個技術活,那我好好的去學所謂的醫學知識就可以了,其實我們往往發現許多功夫在醫術之外。我們好多東西不是醫術本身怎麼樣,而是都在醫術之外。如果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些感受和感知,那我們學習中醫來會覺得非常的清晰,非常的容易,同時會覺得非常的有趣。當我們有興趣的時候,就會孜孜不倦,毫無疲倦的去學習。如果我們光是為了考試,被動的去學習,老師讓我們畫一個什麼重點,我把這段文字背下來。那麼請問一下生命有重點嗎?對於一個生命來說,哪句話是重點呢?哪個方子是重點呢?哪個理論是重點呢?恐怕都不是。我們都要去學習,要全面系統的學習。

在大學期間,對諸子百家好多東西進行了一些學習。儘管是懵懵懂懂,若懂似懂非懂的樣子,但是這些都無關緊要,通過以後的(經歷),大家會越來越認識到,這個打基礎是多麼的重要,不同的知識結構會導致你有不同的結果。

上完大學以後我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去行醫。我當時剛開始在一個小縣城當醫生,當時那個中醫科可以用門可羅雀來講,人非常的少,一天就幾個病人。我們這個工資都發不下來。我們當時工資分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八十是財政上撥,百分之二十需要自己去掙。

人們對中醫的認識就認為中醫就是一個慢郎中,中醫就是用金銀花胖大海泡茶喝一下,八角茴香草果滷一下肉,擼出來肉的味道還不錯,就是這樣來認識中醫的。最多呢用些中成藥,嗓子疼用些板藍根沖劑,銀黃顆粒,這麼去認識中醫。我當時覺得很驚訝,中醫怎麼會淪落到這個地步呢?

當時的滿腔熱血,不知道怎麼去發揮自己的中醫才能?我們要親自去稱量,親自去服藥,親自去煎煮,紙上學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必須要親自躬行一下。

記得在剛開始的時候,有病人(我的鄰居)肚子疼,那時候大學還沒有完全畢業的時候,這樣的病對我來說該怎麼治啊,我覺得方劑學當中有一個半夏瀉心湯,我一看他腹痛,脈一摸,脈弦滑數,弦主痛,主瘀,數主熱。但是看他舌苔呢,什麼情況呢?舌苔一半有苔,一半沒苔,半邊紅半邊白。當時我就用了個半夏瀉心湯原方,按書上劑量原分不動的給它,給病人開了兩付,吃了一付。書上寫著去渣重煎,我讓他把藥熬完後把渣滓去了,再重新熬一下濃縮一下喝下去,病人喝完以後,頭一頓病就豁然而逝。他就問我下面的藥(指第二付中藥)喝不喝了?這麼好的療效給我樹立了很大的信心。

在上班期間,我們那裡有扁桃體化膿的病人,我記得那是我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扁桃體化膿有38.6°左右,完了以後找我們的醫生來看,打了幾天針燒還沒退,他找到了我問中醫能不能治扁桃體炎啊?我說這個可以治啊,怎麼不可以治呢。他問那你能不能開個藥,我當時就開了一個方子,是《百病良方》的第一個治扁桃體炎的方子,就是蒲公英30g,大青葉30g,銀花15g,連翹15g,黃芩15g,赤芍15g,丹皮15g。

這個方子是民間的一個單方,經驗方,它以清熱解毒為主,同時涼血活血的方法。它的這個理論認為是用溫病的學術思想來立的方,它認為氣分和血分一塊調整,因為咽喉腫痛(扁桃體腫大)的紅腫熱痛,充血假設它已經入了血分了,這個病人服了這個藥以後效果非常的好。當時就開了兩劑,熬好後隔三個小時喝一次,一副藥分三次喝,必要的時候一天可以喝兩付,如果體溫還高,可以加石膏,柴胡,還可以送服六神丸等都可以。

當時就是這麼寫的,吃完以後病人很快發熱就解除了,扁桃體的疼痛感就減輕了。當時患者大呼:誰說這個中醫就不治急性病啊?我看效果蠻好的嘛,吃了一付藥燒就退了,而且效果這麼好,一點也不比西藥慢啊!

還有住院的一些病人找我看病(主要是當時住院打針半天不好的病人,咳喘的病人,老人),來看病的時候人還需要扶著,顫顫巍巍的走路,喘息不停。我一看這個病人晚上睡覺躺不倒,需要靠一個東西,“咳逆喘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我毫不猶豫的就開了小青龍湯,吃完小青龍湯一副以後,咳喘明顯減輕,但是眼睛有點泛紅。我才突然意識到我辨出了小青龍湯證,但是它裡面有兼雜,有化熱的傾向,我沒辨出來。於是第二劑小青龍加石膏湯,一劑後很快就好了。

就這樣一例一例的病人看著,我在當地逐漸有了聲譽,病人從一天一兩個兩三個,一直到病人後面的三四十個,五六十個,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因為在縣裡面的工作比較突出,在我們當時的縣裡是名列前茅,我們的市醫院就把我調到那裡去開展中醫活動,就這樣我到了我的第二個工作的單位,和田市人民醫院中醫科。

這個醫院去的時候也是病人非常的少,藥房開著去拿藥的人很少.當時因為年輕,也沒有人來找我看病.頭一個禮拜到禮拜三的時候,三天坐冷板凳,沒有人來問津。我怎麼想的呢?那就好好看書唄。別人問我,你在皮山縣的病人那麼多,為什麼到這裡來了病人這麼少呢?我說好多病人都不知道啊。那個人說那我給你介紹些病人。我說千萬不要介紹病人,病人是通過口碑來宣傳的,絕對不是你做什麼宣傳,金碑銀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到了禮拜三,來了個奇怪的病人,他牙齒不停的顫抖,每天在子午卯酉四個時辰顫抖,每次顫抖都在一小時左右。他是那麼說的,我估計沒那麼長時間,但是了他的整個面部的肌肉都已經痙攣了。他找到了這裡,說從我們的烏魯木齊沿著縣治到了和田,不知道能不能治。

這個病人有基礎病,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便秘等等。這人來的時候我就想到了“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這是《內經》裡的原話。那麼對於具體的操作呢,《傷寒雜病論》有個方子叫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這樣我就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我看病人就像一個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我就用這個方子進行了一個加減化裁。

我們好多同志問:“你看過這病嗎?”

我說:“沒看過啊”

“那他病叫啥名?”

我想想說:“這叫牙顫證”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病,起了這個牙顫證的名字。其實它就是神經系統的一些問題。我就用了柴胡加龍骨牡蠣。

過了三天以後,應該週五的下午來複診,病人沒來。好多人說肯定無效啊,其實我當時想著按理論來說應該行,或多或少會有效的。

週一病人來了,非常開心的說這藥太神了,我喝了頭一頓我的牙齒基本就不抖了,第二頓大便就通暢了,整個人的身體就輕鬆了,美美的睡覺。這藥很神奇,早上起來血糖也降下來了,血壓也下來了。他問這藥能降血壓,降血糖嗎?我說中醫看病和西醫不太一樣,它講究的是整體的、運動的一個觀點,它講究的是辨識疾病的症候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跟西醫完全不一樣。

因為這個病人大呼神奇啊,他的喊聲非常大,真神啊,神奇啊,好多旁邊的病人都過來問這是怎麼回事?他就開始滔滔不絕的講他的治病求醫的過程,講的眉飛色舞啊,和講評書一樣。後來好多病人說那能不能給我看一下,我說行吧。那麼就開始排隊,沒過一個禮拜,人們就開始排隊,過了一個月以後,我們醫院當時就沒有這種先例,說掛號要排隊看病的先例,那麼就開始排隊。

因為病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一天有時候六七十個,七八十個,根本就中午沒法休息.好多人說這麼好的大夫肯定是外面來的醫生,說馬上要走了就堵著不讓走,一定要看病。我說:”真的,我是這裡的醫生,不會走的。”但是怎麼說,病人們都不太相信,因為病人們沒見過我,一定要叫我給看。我說好吧,中午我吃口飯。那病人說,這樣吧,我們給你買飯,在對面買的抓飯。我說不用了,我自己可以的。他說那這樣子,你也很辛苦,你吃點飯再給我們看。所以說我在旁邊趕快吃完飯以後,趕快就過來給那些老百姓們看。從早晨我第一個到醫院,到最後晚上最後一個離開醫院。

前面我們的藥房人員講,馬大夫你儘管開方,你能開多少藥我就能抓多少藥。

到後面說:哎,馬大夫你少看兩個吧,我實在抓不動藥了,我晚上睡覺渾身都像骨頭鬆了節了,感覺還是在不斷抓藥的場景啊,我都快瘋了。說的我覺得非常的抱歉,非常有歉意。

因為這麼長期的工作下來,病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嚴重的影響了秩序,可以說為了排隊,拿號掛號發生了許多的爭執,那麼醫院緊急決定每天限制掛三十張號。因為中醫看病要望聞問切,特別是一些疑難雜症的病人,一兩分鐘兩三分鐘就把人打發了,那病人感覺也不好,那麼就限制掛三十個號,其實每天限制三十個,每天看五六十個病人,甚至不止。

就是在這樣大量的病人,大量的臨床當中總結了許多的經驗,那麼我們說醫生的老師第一個是來源於經典和書本,第二個現實的老師就是患者,患者用他們的生命,用他們疾病顯示的象來成就了我們,使我們獲得了更大的提高和提升。因此我們醫生要感謝患者,而不是抱怨患者。

在長期的臨床當中,我們就會把許多的中醫的理論都可以應用到臨床當中去,有些東西叫實踐出真知。許多東西的理論非常的漂亮,那麼臨床驗證的時候發現那就是paper tiger,紙老虎,根本就是無效的。而有些東西非常的平實,非常的直白,用起來效果非常的好,非常的直接,療效可以反覆重複。那麼哪些東西可以呢?就是我們的經典裡的許多東西,我看了下能使我在眾多的醫家當中眼睛一亮,脫穎而出的時候就是經典,經方。

從大學畢業到現在開始,我讀了十個版本的《傷寒雜病論》,我覺得要成為一個臨床高手,在他40歲之前《傷寒雜病論》這本書應該隨時隨地的拿在他身邊,須臾不離。那麼我讀的這十個版本,我告訴大家哪十個版本。

十個版本傷寒論是哪些呢?敦煌本、唐高繼衝本、千金翼方之傷寒、康平本、康治本、桂林古本、湘古本、宋趙開美本,註解傷寒論、金匱玉函經。

為什麼我會讀十個版本呢?因為我覺得讀《傷寒雜病論》許多東西我搞不清楚,而且看注家的解釋也是五花八門,莫衷一是,那麼我們怎麼辦呢?我們讀原文,從頭到尾的讀。那麼裡面許多的一些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越來越清楚,越來越會得到真知。許多東西當我們搞不清楚的時候,我們先存疑,不要輕易的否定它。當你到一定的時候,你再看的時候,它裡面寫的是非常真實的臨床,只是你沒碰見,於是你自以為是,任意的去篡改它,那麼就不是真實的臨床。

因為表現突出,我被直接任命為中醫科的主任,當時被任命的時候是咱們醫院最年輕的主任,當時我還只是一個住院醫,連主治都不是。我的這個任命引起了醫院的很多的爭議,那麼我們醫院的院長力排眾議,指出像馬醫生這樣的醫生社會效益這麼好,臨床效果好,病人這麼多,你們誰能做到,我們就叫誰當科主任。這叫唯才是用!

那麼我們中醫講究的是什麼呢?講究的是望聞問切,望而知之為之神,聞而知之為之聖,問而知之為之工,切而知之為之巧。我們現在好多的培訓把我們的望診完全閹割掉了,我們望的是什麼呢?我們望的是化驗單,我們望的是儀器檢查的結果,我們望的是病人給我們的幾手以後的資料,厚厚的病歷本。而不是病人當下的狀態。我們對他儀態的把握,以前的把握,根本就沒有或者說很少。

望聞問切它的排列順序是按照這個次序,那麼我們看病的次序是按照這個次序的。那麼我們講理法方藥,理法方藥也是理法方藥的次序啊,這是看病的次序,遣方用藥理法方藥一以貫之,那麼望聞問切要做到,四診要合參,那麼確實許多病,許多時候通過望診,或者通過聞診,或者問診,或者切診,當下我們就可以知道。我們通過四診的合參,時間,空間和他疾病的發生發展,我們就能定下來了。因此我經過這些臨床提煉以後的三句話,也就是大家都能耳熟能詳的了,叫做天人地合參,神氣形同調,病脈證並治

這是什麼意思呢?張仲景先生告訴我們,某某某病脈證病治。首先來個人的時候,我們要識病,要認識疾病,要掌握它的脈,脈的意思不光是一個寸口的脈,它的主要指你要通天地之道和人的脈相感應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感覺,久而久之了你會有一種特殊的感應。一摸脈,這病在哪裡,你瞭然無遺。這個東西說起來啊會覺得比較玄,常常好多臨床醫生真的可以做到,叫做久病識脈,屢用達藥。什麼意思呢,就是長久的去看疾病的時候呢,就會對脈的認識特別深刻,屢用達藥,經常用方子你就會知道,哪些藥是真正有效的,哪些就是花架子而已。

09年,在醫院的推舉下,我到了咱們北京這一家醫院,豐臺醫院,做院長助理,進行學習。當時來北京的目的,就是想當時覺得自己這學術上、醫術上達到了一個瓶頸。我想到北京來,找高師們能夠指點自己。待了一段時間,因為機緣不湊巧吧,也沒碰見高師來指點。那麼就回去了。

在北京期間,認識了許多的朋友,建立了良好的這種關係,使我的學到了許多醫術之外的許多東西。怎麼去與人交往,怎麼去與人為善,怎麼去幫助別人,還有你思想方面怎麼去和別人溝通。我覺得的,得到了長足的一個進步吧!使我從醫術上的一個小三元,就是調人的形氣神,觀察到了天人地之間的關係,嗯。這樣就是使自己的突破了一個瓶頸。等我回去的時候,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我覺得一些問題突然靈光一現,好多問題得到了解決,對一些認識不清楚東西,豁然明白了。

我現在所展示的東西就是把自己所領悟的東西不斷不斷的,從內心深處湧現出來,隨著他自己的往外的湧現,那麼我就把它慢慢的娓娓道來,把自己的東西展現出來。那麼我在好的經典當中去看,每每發現許多經典當中都有古人涉足的痕跡,只是說當時因為自己的妄想執著,自認為自己很高明,而沒有深入到經典當中去研究。後來發現古人不但研究了,而且研究得非常深非常的透,這事使我非常的震驚。

這時候的我,就是從一個簡單的小醫生,進行了反思。如果這樣一直走下去,對經典不熟知,這樣做一輩子醫生,就是個糊塗蛋。這個高度決定了人的這個未來啊!而不是說我多角度看問題,它是平面的。那麼呢,如果是高度足夠高,那麼我們會看的更遠。

我經常去參加一些學術活動,聽許多老師講座,使我獲益非淺,在不同層面都獲得了提升。因此與同道老師的交流,甚至和學生,教學生如何診病看病當中,通過學生的發問。教學互長,使我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學生也是老師的老師。

2013年,我來到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院,通過人才引進進入這裡,創立了中醫三科。從剛開始,2013年的龍抬頭那天開始,一直到2016年的三月份,整整我在這呆了三年。這三年醫療活動,使我的學術又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示。

在這個地區看病,和在北京看病,病源和病種,有相類似的,也還有很多不相同的。在北京看病的時候呢,有許多的疾病,在當地沒有,好多一些疾病,比較複雜,因為它來源於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的病人,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心理狀態,對疾病的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是有很大差異的。那麼,我們在臨床當中,能不能用中醫老祖先傳下的東西能看病,可以提出肯定的回答:無論你是什麼種人,中醫的這種思維方法完全可以診治。

到今年為止,獨立行醫已經二十年了.已經看過超過二十萬人次的病人了。我看最多的時候一年能看一萬五將近兩萬的病人。那麼到北京來後每年都在一萬以上,那麼算下來話已經有二十萬人次的疾病,同時呢,有三十多個民族,全世界的,包括我們中國的各少數民族的病人都診治過了。

那麼作為醫生來說,如果沒有大量的病人進行實踐,你的許多的理論知識只能停留在理論,無論你造的再好那都叫做空中樓閣,沒經過實踐的檢驗。通過實踐的檢驗,通過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才使我們客觀公平看到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也接觸到了中西醫兩種醫學的優勢以及它的劣勢。

中醫和西醫之爭其實不存在這種之爭,我認為醫學只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正確的醫學對人類有益,錯誤的醫學的對人類有害。而其實不是分中西南北,其實不應該這麼區分。

我們許多的西醫同道,經常請我去會診,我很少談氣血陰陽,氣虛血虛這個虛那個虛。好多病人也問我,馬大夫我哪虛啊?我的腎虛啊還是脾虛?我告訴他,你的心虛。那你心虛了哪都虛了,怎麼沒有實啊?全是虛啊?

我經常去會診的是一些比較危重急的病人,還有疑難雜症的病比較多,特別是稀奇古怪的一些疾病,我喜歡看一些稀奇古怪的病。為什麼呢?這疾病聽起來很有趣兒,研究起來很有嚼頭。但是你又會發現,如果說我們能在這麼多的蛛絲馬跡當中,找到它最核心的問題的時候,通過我們中醫的理論聯繫以後,一些疾病真的可以豁然而釋。好多疾病其實看起來複雜,治起來蠻簡單的,沒有那麼複雜。而有些疾病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順藤摸瓜,一步一發,去深剖的時候,發現它裡面還很深的,它顯露在外面的象的很淺,裡面很深。

因此,好多人說我只會治個感冒就行了,別的病我就不管了.其實我給大家說你要真正的會治感冒,你真的分清楚哪個是感冒,我告訴你,你會治感冒就能會治癌症。你會調人的形氣神,就能夠治療疑難雜病,你能夠天人地合參你就能治別人治不了的許多疑難怪病。

今年四月份開始,我成立了馬新童中醫工作室,馬新童中醫研究院這兩個機構,現在主要是馬新童中醫工作室(運行)。馬新童中醫工作室就是想用中醫的一種方法,通過用古方來調治現代人的身心靈三層的疾病。恢復古人治病的方法,來解決現代人的疾病。

比如說我們用小建中湯,小建中湯就是以桂枝湯倍芍藥加飴糖。那我們大多數的藥店裡面都沒有飴糖這味中藥。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如果中醫這樣發展下來,中醫將走向一個死衚衕。中醫的好多古方當中許多的藥逐步逐步在丟失,沒有人會用啦。而且這飴糖也不是什麼有毒性的藥物。那麼我們的炮製,包括我們的藥,都存在一些問題。好多人預言,中醫將毀滅於藥,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改變的,我覺得中醫真正如果說會被滅亡的話,不是藥,而是本身中醫的這些傳承人們。任何一個事物,只有內部發生變化的時候,它才會顛覆起來。

我們現在這些在校的莘莘學子們,都想有一個熱血沸騰的青春,都想把自己的才華能夠展現出來。那我們怎麼才能夠在大學期間就準備好呢?我覺得還是那句話,要熟知經典,深入經絡臟腑,才能智慧如海。對經典東西,一定要熟記熟背,而且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經常去吟誦.出來臨床的時候,最好是能夠到臨床一線上去,特別到一些社區,到一些鄉村。到一些基層的城市去當幾年醫生。因為在那裡有大量的病人,大量的原始病人供你去用,展示你的才華,展示你的能力。而不是拼命去寫很多的文章,我們把好多精力放在如何診治患者的疾病當中。這時候呢,從中總結些經驗教訓發表論文,這是無可厚非的。而現在好多文章呢,都是抄,抄來抄去,卻沒有任何的新意。這些著作,人還沒有完呢著作都沒人看了,我想這樣的文章大家也不願去看不願意去讀。

醫生啊,我們古訓叫做醫不叩門(指的是醫生不能主動去叩開患者的家門,即醫生不要去主動送醫上門。),當我們畢業的時候或者說是在校學習的時候,老師課堂講了以後,心血澎湃,就想試試。試的時候呢,你可以從自身下手,一些小病上下手,試試看。一定要親自實踐一下。用藥各方面,找有經驗的人指點,然後下方子進行嘗試,而不是說隨意肆意妄為用所謂自己的自擬方。

我給大家講這個經方要多用,要廣用,時方擇用要慎用,自擬方要慎用少用。這就是我對方的運用的時候的理解,經方要多用廣用,這個時方和經驗方要擇用。選擇的應用。這個自擬方。要慎用少用.因為自古以來我們的老前輩都說:.十年成藥百年成方千年成法萬年成理。一個藥的運用,沒有幾十年的經驗的積累,好多東西不確切,一個好的方子不經過百年的錘鍊,不成為名方.如果一個法,如果沒經過千年的考證考驗,你的那個法是行而不遠的。

因此,我們的經驗是以經典為師,以患者為師,以同道為師。以萬事萬物為師。這樣使我們全面系統的發展,使我們自己的身心靈得到調整。只有我們的身心靈處於一個陰平陽秘氣血通暢的狀態,才能更好的來調整患者的身心靈。

好了各位同學,我只在這裡也進行了一個小時的演講了,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謝謝大家!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常說的一句話。醫道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聖賢真實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