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電影院門前排隊看電影,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中國人從未想到,看電影也能擁有如此多樣的選擇。可就在60多年前,看電影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講,是件奢侈的事情。解放前,只有在上海等幾個大城市有電影院,而且中國的電影市場被美國片子佔據了大半壁江山。這種上流社會的消費,將很多普通老百姓拒之門外。圖為1952年4月10日,上海市各電影院開始降低電影票價。

解放後,隨著票價的降低和社會地位的平等,人們紛紛湧入電影院,享受看電影的樂趣。即使是條件簡陋的露天電影,也常常能帶來萬人空巷的壯觀場面。圖為1952年6月,為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首都17家電影院免費招待兒童看電影。

圖為1954年,遼東省鳳城縣鐵工業生產合作社社員騎著自行車到電影院看電影。

圖為1955年3月22日,天津南郊津南電影院放映農民喜愛的影片

圖為1956年12月1日,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團結”電影院修建完工後放映國產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

圖為1959年5月5日,在拉薩市新建的第一個人民電影院門前,拉薩第三小學的小學生等候入場。

改革開放以後,各種題材的電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好萊塢大片捲土重來,讓普通老百姓也得以目睹其真容。同時,包括高票價在內的多種因素卻也讓很多人開始對電影院漸行漸遠,以前那種兩角錢一張票的簡單快樂慢慢走進了記憶的深處。

圖為1987年3月22日,美國影片《愛情故事》在北京公開上映,大華電影院門前擠滿了購票者。

圖為1998年4月9日,耗資2億美元拍攝的美國巨片《泰坦尼克號》在北京各大影院全面上映。然而,60——80元一張的高票價不免又讓許多人對這艘遠航來的“巨輪”望而卻步。

進入21世紀,一系列 “大片”的宣傳無孔不入地衝擊人們的眼球。現在的電影院門前,宣傳海報令人眼花繚亂。60年來,中國的電影院門前呈現了一幅生動的變遷圖景,而這一切,都定格在了那一張張照片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