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個村都有一個合作社,大家對於農村的合作社有何看法?

冷寒悠


我在2006年3月在蹲點村幫助該村成立了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選舉被聘為合作社副理事長,因此對這個問題我還是有一定的瞭解。下面談談我的理解吧:

1、合作社成立的背景:為了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發展高效農業是一個重要手段。而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是實現農業高效的必要途徑。我國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土地分散在千家萬戶手中,靠農戶去市場單打獨鬥,產品很難有市場競爭力,再加上當時我國以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農民生產的農產品還需要與國外同類產品競爭。而農業發達國家早已成立了農協、合作社一類的農民組織,以此來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了適應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需求,借鑑發達國家的先進理念,2016年我國頒佈的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大江南北象雨後春筍般湧現了。

2、合作社的現狀:據統計,到2017年7月底,我國註冊的專業合作社已有193.3萬家。入社農戶1億戶以上。產業涵蓋了種植業、養殖業、農機、植物保護、民間工藝、農業休閒旅遊等領域。

3、合作社的作用:通過十多年來的努力和發展,合作社正在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適度規模農業經營主體。這對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及提高當前農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以我蹲點的村來說吧,全村有800多農戶,加入合作社的有700多戶,3000多畝土地,通過合作社統一供種、統一銷售等形式,每畝平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

4、合作社存在的問題:發展資金短缺是主要難題。各合作社發展不均衡,有的合作社名存實亡。政府支持不均衡。專業人才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為眾762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於合作社等基層經濟組織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加之鄉村振興、三變改革等一系列助推農村發展的政策的出臺,農村合作社可謂是風風火火。就筆者所在的鄉鎮,大大小小的合作社就要30多家,下面筆者就來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談談對於農村合作社的看法:

什麼是農村合作社?

這裡所說的合作社,指的是農民專業合作社,《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指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

怎麼看待農村合作社?

根據筆者的經驗,對於這個問題,需要分正反兩個方面看待:

從正面效果來看,農民專業合作社吸收了一定數量的農民作為合作社成員,這些成員以現有的土地或者勞力作為資本參與到合作社的生產活動中來,將來可以以分紅的形式獲得一定數額的報酬。變農民“單打獨鬥”為“抱團發展”,增強了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時,實現了規模化、機械化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加了群眾的收入,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模式。

從反面影響來看,確實存在著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的現象,合作社成員徒有其名,只是當初成立者為了湊數而強拉進去的,沒有分紅、沒有收益。甚至存在著部分合作社的成立只為了獲得相應的政策補貼。這樣一來,嚴重打擊了那些真正想通過合作社這種模式發展種植、養殖業農民的積極性,對合作社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農村合作社怎樣才能更好的發展呢?

其實,通過筆者的觀察和體驗,一家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帶動群眾致富方面的作用確實很大,是很符合現在的農村發展形勢的。所以,在合作社成立之初,主管部門(一般是工商、農業、畜牧等)要對其資格加大審查力度,把好准入關;在合作社運營期間,稅務等部門要加強審計,同時,要發動群眾力量,對“空殼”化的合作社進行舉報,以全社會參與的形式,促進農村合作社的更快更好發展。

以上就是筆者關於農村合作社的一點拙見,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分享,更多涉農政策解讀、更多農村現象詮釋,請關注“農策分析”。


農策分析


關於這個農村合作社的事,我來說一說吧,你看了我的回答,就會了解到農村合作社的情況了,其實在農村的每個村,不是隻有一個合作社的,可以有很多個各類農業合作社的,只要達到了建立合作社的條件,都可以組織成立合作社的!

根據有關規定,承包100畝土地搞種植的,可以申請註冊成立合作社,但是要求必須有五個設立人,而且80%的人必須是農村戶口的,也就是說,這五個人必須有四個人是農村戶口,這樣你申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才能夠批准,並且給你核發“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人營業執照”,這樣你的合作社就是合法的了,你就可以在法律允許的法圍內進行合作社的工作了!

一個村可以建立很多個專業合作社的,可以成立糧食種植合作社,也可以有專業分類的,如玉米種植合作社,大豆種植合法社,水稻種植合作社;也可以成立蔬菜種植合作社,也可以成立有專業分類的,如黃瓜種植合作社,西紅柿種植合作社,茄子種合作社;還可以成立各種類型的水果,花卉,藥材專業合作社的!

各類農民成立的合作社,對於農民來講,當然是個好事,這樣就可以整合農民的土地資源,進行規模化的集約化的生產經營工作,避免了農民單打獨鬥的傳統的,一家一戶的農田種植方式,這也是一種互幫互助的合作組織,也一定會增強農民的收入,也是今後農村發展的一個方向的!

另外按照規定,農民成立的專業合作社,在稅收方面也是有優惠的,還可以享受到一定補貼的,各地的優惠方法和補貼規定是不一樣的,請成立農民合作社的農民朋友們向當地的有關部門進行諮詢和了解,這樣的好事一定別拉下呀!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農村合作社本來是一件好事,現在很多農村地區都有合作社,做好了肯定是利大於弊的,現在國家也提出了鄉村振興,合作社做成功了,不只是一家一戶受益,更多的是能夠帶領一方致富。所以說如果當地能夠把合租社搞成功的話,那麼肯定是一件好事。

但是不得不說,現在農村合作社大部分都已經偏離了合作社本身的目的。合作社顧名思義就是農村人大家在一起搞,合作。但是總得有一個牽頭人,往往受利的就是這個牽頭人,就拿我們這邊的一個養雞養豬合作社來說,我們這邊本來就是扶貧地區,每年國家給這些合作社,養殖場的錢就很多。但是這個合作社的牽頭人,每次拿到錢了沒有給籤合同的人一分錢,但是這個合作社本來就是一個虛假的,只有這個牽頭人養了幾十只雞,還有幾頭豬。場子建的還挺大,包了大片山。那些所謂的合作戶只不過簽了一個名字,所以沒拿到錢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些老百姓就不這麼認為,沒有我們簽名你會有這麼多錢嗎?但是每次還是不了了之。

所以說現在的農村合作社真的非常亂,說的是什麼養豬合作社,茶葉合作社,但是真正做起來的沒有幾家,都是在套取國家資金。但是也沒有辦法,每次等到有人來檢查的時候,要麼就從別的地方搞一些東西回來,然後搞好關係。現在農村這樣的情況很常見。

如果要想老百姓真正的收益,那麼必須要對這些合作社進行整改,而不是簡單的就註冊一個合作社,拉關係就能取到國家補貼。這樣既打擊了一般農戶的積極性,也不能達到農村致富最終的目的。


張家界小伍


為什麼要搞農業合作社,成立合作社的目的是為了什麼?這兩個問題估計90%的農戶都還沒有搞清楚,甚至很多已經成立了合作社的人都回答不了。我國在建國初期,為了恢復生產,增強集體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就成立了各種合作社,農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在當前環境下,小農戶的利益僅僅靠自身是保證不了的。比如假種子、假農資的問題、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農產品定價問題、產品市場問題、滯銷問題、和政府協商的問題等等,所以需要抱團,這才是成立農業合作社的初衷。當年我們人民公社解體,農民由合作生產改變成分田單幹的時候,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的農民卻學習我們公社的搞法,自發地組織起來,合作生產並與資本抗衡,保護小農自己的利益。

現在農村也成立了很多合作社,但是大多數有名無實,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

一是光有架子,沒有內容。管委會、監管會、辦公室、銀行賬號、招牌一應俱全,都是有形的硬件擺設,軟的東西什麼都沒有。合作社章程、辦事流程、參股入股要求、發展規劃、生產和銷售計劃、資金籌措等等都沒有,即使有一些,也沒有針對現狀認真擬製,不具有操作性。這類的合作社佔了大多數,而且很多合作社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賺取國家補貼。

二是合作社資金缺乏、組織鬆散、辦事隨意。這是很多合作社的通病,一般合作社的規模都很小,股東數也少,籌措的資金少的可憐,沒有錢,很多計劃都只能停留在紙上。對於入社的成員,沒有強有力的約束機制,想進就進、想退就退,有好處都湊上來,有風險就一鬨而散。

日本的農村情況和我們很相似,但合作社卻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日本每個市町村都建有農協(農業合作社),並且全國99%以上的農民都加入了農協,農戶入社率接近100%,農協既全方位直接向全體農民服務,也指導全體農民從事農業產業。在農協的運作下,日本農產品不存在銷路問題。日本市場銷售的農產品絕大部分是由農協提供,其中大米和小麥佔95%,水果佔80%,家禽佔80%,畜產品佔51%。日本農協為社員年銷售的農產品額達47,351億餘日元。

圖說農村、留住鄉愁,請關注“鄉畔”搜狐號或下載“鄉畔App”


鄉親鄉畔


合作社是近些年來興起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通過組織把單一的農民組織起來,統一購買種子、農資,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銷售,可以增加農民抵抗社會風險的能力。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目前大部分單位合作社都沒有發揮出這個作用。原因在於:

1.合作社要有一個大公無私的牽頭人。

這個牽頭人要有能力,有水平,最重要的是不與社員爭利。很多合作社初期牽頭人也積極為社員服務,爭取政策等,當項目資金越來越多,榮譽也越來越多的時候,他會認為這都是我的能力得到了認可,和社員沒有什麼關係,於是成了兩張皮。

2.社員要對合作社保持較高的忠誠度。合作社發展之初,都是對社員提供免費種子和技術服務,但是市場價好,社員賣到市場。市場價不好,他要求合作社保底收購。這樣的合作社發展當然也是很艱難的。



所以,合作社的發展壯大,與雙方的的相互合作和信任是分不開額。他們就像是魚和水,誰離了誰都不行。

我是農飛鳳舞,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期待你的留言哦!


農飛鳳舞


關注柯員之家,不一樣的視角看農業

我們一定要理解合作社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是一個盈利組織,盈利組織的概念,就是必須按照商業的原則進行處理。

我們現在合作社有很多的成功案例,也有非常多的失敗案例,這個問題主要原因,很多基層部門,把合作社當成一個理想主義的狀態,讓增收致富等政府該承擔的職責,讓合作社承擔了。造成了很嚴重的問題。

合作社領頭人的利潤不大,但是擔負的責任非常大,比如農機合作社,盈利了大家分配,虧損了,合作社頭一個人擔負。我們稱這個合作社為盈利式合作社。誰領頭幹,不是傻嗎?本來自己一個人就可以盈利的,給大家分。

棉農直接賣皮棉,靠譜嗎?合作社是否可以軋棉花賣更盈利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5299865898764294116, "vid": "v02004180000bd3hnnd8n75uip4edvl0\

柯員之家美女帥哥說


關於成立農村合作社的情況,我談下我的感性認識:前幾年有一朋友想成立合作社,在電話裡讓我抽時間回老家一趟幫幫忙,還許諾讓我以後兼職做會計工作!當我回去後和他們幾個人見面後,他們只是說有市場需求關係,讓提供樹枝桔杆粉碎後供給農科城做食用菌原材料……需求方必要提供發票資質等法律文書,但他們就只是個農村“能人”而已,對辦合作社(或公司)的相關問題一概不知,隨後我就陪他們去了一趟縣工商局,(在此說明一下因職業原因我對工商稅務銀行業務流程很熟悉),諮詢了合作社(或公司)須知後;鑑於我時間所限,當場我說先提交個預審名稱,他們反而把事情推給我,讓我看的起個名……返回後,我讓他們商量和準備好並提供註冊地址、出資比例、股權結構等基礎資料……他們最後給我的結果是,說他們什麼都不懂,辦這個手續太繁瑣、太累人,到此他們就結束了這個曾經美好的創業想法了!

通過這件事,再結合我老家鄰村辦的幾個小型合作社,我認為這幾點應該引起重視:首先,因年齡、文化、閱力所限,農民自己很難牽頭組織起來;第二,合作社的組織結構與公司結構類似,對工商、稅務、土地、環保、林業(如上述我說的深加工樹枝業務還涉及林山局部門)等主管部門都要交涉;第三,合作社成員組成部分也很難以步調一致;第四,經營範圍、土地流轉、產供銷更是說起容易做起來更難;第五,爭取財政補貼不能不說是大多數創辦合作社的主要動力之一!





種瓜得豆45311256


現在每個村都有一個合作社,大家對於農村的合作社有何看法?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特意花了兩天時間走訪了我所在鄉鎮的十多個合作社和村幹部,下面簡單介紹我所在鄉鎮裡一個比較成熟的合作社。


(良村新益種殖專業合作社)

雄崗村位於我鎮西北角的山區村,距圩鎮15公里,全村1200餘人。2017年成立了良村新益種殖專業合作社,吸吶了18戶農戶其中精準扶貧13戶。土地流轉108畝,種植甜玉米。


(合作社農戶)

農戶以土地和勞動力入股,同時吸收廣東省揭陽市揭東開發區恆安食品有限公司技術和資金加盟。合作社實行統購包銷,由廣東公司負責統購包銷。


(統購包銷現場)

2017年良村新益種殖專業合作社,僅用三個月時間,就產生10.3萬元的純收入。其中加入合作社的13戶貧困戶,戶均分紅8000餘元。在雄崗村及全鎮形成了非常好的口碑,在今年年初己有30多戶農戶,強烈要求加入良村新益種殖專業合作社。

(良村新益種殖專業合作社)

1、良村新益種殖專業合作社是由原村幹部劉新益牽頭成立的,劉新益作為原村幹部在群眾中威信較高。農戶還是比較相信劉新益。

2、良村新益種殖專業合作社運作模式比較好,引進廣州公司從技術對合作社指導,提供前期啟動資金,並負責產品包銷。

我鎮這個合作社在脫貧攻堅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帶頭示範作用,在群眾中形成了較好口啤。


農村也有廣闊天地


現在每個村都有一個合作社,大家對於農村的合作社有何看法?

農村的合作社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好了,能夠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提高村民收入水平;利用不好,有可能導致合作社揹負債務,對集體經濟的發展起到反作用。



我所在的鄉鎮,目前也在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社,要求是每個村都要建立起一個村民合作社。然而,在建立的過程之中,卻出現一些問題。

  1. 合作社發展的項目無法確立,很多合作社成立起來了,合作社管理委員會、合作社監督管理委員會、合作社成員等等都已經確定了,合作社的辦公室也有了,合作社的銀行賬號也開來,合作社的牌子也掛了,可以說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這個欠的東風是什麼,項目,即合作社要發展什麼產業?無法明確。
  2. 合作社項目確定了,但是推進緩慢。比如,發展種桑養蠶業,桑園種植了,但是蠶房遲遲建不起來;比如要發展養牛業,可是在哪兒養,場地在哪裡都不知道;比如要種植甘蔗,榨甘蔗,做紅糖,可如何做,怎麼做都不明確。
  3. 資金缺乏是關鍵因素。合作社的發展,沒有資金等於空談。很多合作社發展緩慢,推進不利,就是因為沒有資金支撐。
  4. 組織鬆散。合作社的常設機構是社管會,就是合作社管理委員會,社長,副社長沒有起到推動作用。
  5. 缺乏經驗。很多農村的合作社,社員、委員會成員都沒有發展合作社的經驗。說白了,就是不知道如何發展致富。



所以,我覺得現在成立村民合作社,對於推動農村集體經濟,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其中,最缺乏的就是一位有經驗,有能力,敢闖敢幹,懂得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的人才,而人才難得啊。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有關於《現在每個村都有一個合作社,大家對於農村的合作社有何看法?》問題看法,大家覺得怎麼樣?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的,歡迎評論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