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中國的國際教育真的是個“國際玩笑”嗎?

它的困境有哪些?價值在哪裡?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六大爭論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文章批判的國際教育到底是什麼?

奴隸社會:未明確指出所探討的國際教育範疇

2016 年我回國,最讓我驚訝的事情之一,就是全國上下對所謂的“國際教育”和“雙語教育”的狂熱。不管什麼培訓班、營地,加個雙語,價格就可以漲個 50%。很多經驗有限的年輕老外,因為看上去金髮碧眼就可以在教育機構裡做到很高的職位,而且自然也會吸引到很多顧客。我也看不懂“國際教育”這個大市場,有各種論壇、大會、專家,有垂直媒體、深入市場調研報告,有各種中介和“價值鏈”上的生意模式,後面還有各種投資機構和投資人,好不熱鬧。

表面上看,國際教育是送孩子出國的教育,學英語當然有用。但如果深入探究,你就會發現這熱鬧錶面下的深刻悲涼。

反方:國際教育不等於國際學校,文章中最大的邏輯漏洞可能就是國際教育概念的混淆。

國際教育是否等於國際學校?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文章一開頭就談及國際學校風潮,容易讓讀者把兩個主體混淆。中國的國際教育不夠強,有很多原因,也不全是國際學校的事。

——“藍橡樹”

國際教育,在文中到底指什麼?我剛開始看標題,還嚇一跳,以為作者衝著國際學校來了,結果發現又不是那麼回事。因為作者在中間聲明“不是反對中國的國際學校”,那看來是指在國外接受西方教育的中國學生了。

可這個界限,其實很難劃分。很多在國內本土接受國際課程的孩子,有不少人會在中途(尤以初中或高中最為明顯)直接轉入其他國家入學,難道說在國內接受國際教育的就ok,只要出去,就得一棍子打死是嗎?這怎麼看怎麼武斷,標題太容易讓人誤解,且概念模糊。

——“K12談”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去國外學習,是可悲的事情嗎?

奴隸社會:社會精英普遍認為最好的教育在國外,非常可悲。

我們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國,但我們的社會精英普遍認為最好的教育是在和我們語言、文化、價值體系都不相同的國家。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假想類比一下,你能想象英國的社會精英(大學教授,醫生,科學家,創業者)認為對他們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在中東阿拉伯國家嗎?

反方:哪一國的教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是不是好的教育。

在中國人胸襟開闊的年代,全民學習外國文化(信仰佛教)、出國遊學,正如唐朝玄奘“出國”取經又“回國”講學”。中國早期的佛寺,一直是國際教育機構,玄奘帶著一幫留過學的老師,夾雜著幾個外教(比如鳩摩羅什),用進口的教材,學習外語搞搞翻譯,在中國教授外國文化。強盛的中國,來自於一個開放的心態。而國際間的教育交流,是開放的窗口。

——“爸爸真棒”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對中國孩子最好的教育在中國?

奴隸社會:對中國孩子最好的教育應該在中國

中華的文化,只有我們自己能教育、傳承,所以對中國孩子最好的教育應該在中國。這看似是個非常淺顯的道理,但現實離這還很遠。

反方:邏輯有問題。

看上去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話,但仔細分析卻有明顯的邏輯錯誤。

前半句完全正確——“中華的文化,只有我們自己能教育、傳承”,但這和後半句“對中國孩子最好的教育應該在中國”不存在任何的因果關係。

如果說對中國孩子最好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應該在中國,我想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當孩子要學習的是數學、物理、化學這些科學知識,要學習的是探究問題的基本能力,要學習的是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融通,甚至要學習的是另一個國家的語言時,怎能說“最好的教育應該在中國”?當然我並不是說最好的教育不能在中國,只是這句話的語言邏輯確實有問題。

——“新學說”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中國的國際教育是自嗨

奴隸社會:輸出海外的人才不具備競爭力,我們的國際教育是自嗨。

我們自嗨的國際教育,又是強調國際視野,又是強調領導力,那結果呢?恕我直言,無非是向國外輸送了一些合格的打工者而已。

CEO 和一把手是在印度出生,在印度接受基礎教育直至本科教育的印度人,遍地是例子。

看世界 100 強企業,如果不算中國國企,中國大陸教育背景的 CEO,也是個大寫的零。所以你說我們講國際教育,不是自嗨是什麼?

反方:

1. 拿以前的教育成果來論證現在的教育失敗,有失偏頗。

2. 為什麼留在美國發展的才算厲害?

國內的國際教育國際學校真正大規模火熱,也就是最近三到五年的事。2010年推廣A-Level的時候,還沒多少人知道國際教育是什麼。

算算,新一批國際學校的學生還在國內讀書,送出去的娃們,大多數還在大學裡,最早的頂多也就剛畢業了一兩年,更多在國外工作七八年以上的都是國內本科畢業的,出去讀研究生的。

——“藍橡樹”

作者提到畢業以後,用大量人名及數據列舉了印度僱員相比中國僱員在美國的輝煌發展,那為什麼非得是留在美國發展才算厲害呢?為什麼就不能是在國外留學回國創業的勵志版本呢?你看中國當前的蓬勃經濟發展,90後,00後動不動就是融資,創業大勢遠遠碾壓前輩,且不論有多少人能大浪淘金,但這種“回來”的精神本就是帶動國內經濟發展的一種勢能啊。

——“K12談”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教育的投入產出比

奴隸社會:送出去的孩子與投入相比,不值

那我們中國人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咱們送出去的孩子,怎麼樣了呢?答案是,不怎麼樣,至少和我們的投入相比,不值。

反方:教育不能算高投入高產出比

教育這個事情是不能這麼衡量的。

恰恰就是因為這種高投入高產出的計算方法,使很多中國家長認為給孩子花最多的錢就會有最好的教育。

——“新學說”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國際教育的內涵

奴隸社會:真正的“國際化”,是“關注邊緣”

我們一提到“國際”,就想到是西裝革履,鎂光燈,高大上。但這都是表面文章。真正的“國際化”,反而是關注邊緣問題,邊緣群體。

反方:有以偏概全之嫌

關注邊緣是教育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國際教育全部,以國際教育關注邊緣來概全地說中國國際教育之弊,不妥。

——裡京

更多網友評論

@逸衡 :

我還是贊成李一諾的觀點。事實上現在的教育還是證明失敗的,我在跨國公司,紐約近千個中國員工,做到中層幹部一個手都不到。另外,只有中國的新員工(應屆畢業生)抱怨入職培訓幾個月以後就沒有人管他們,實際上是因為他們一直以來習慣接受指令,自己沒有主觀能動性。

@Ade:

國際教育,於我們中國大陸地區來說,確實還是在一個摸索期,雖然過了最早的開墾階段,但距離成熟和真正的本土化確實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我們選擇國際教育的家長也是一批已經完成家庭原始積累的先驅部隊。但,教育,始終就是教育!就是一個需要不斷深耕,需要時間積累,需要一批批學生的不斷被嘗試,需要一代代的教師一節節課的備,講,練,修,才能越來越清晰的路!事實上,真正優質的教育,不論中西,都是趨同的!大家如果認真的去看看我們老祖宗的很多教育理念,其實會發現,所謂的創新教育,批判性思維等,我們的文化和教育史裡一直都有!

@佚名:

文章說了很多的表象,卻沒有觸及問題的根源。清華畢業的她當然應該知道“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匱之才是中國教育的本質問題,只是她沒有(不敢或不願)說出來而已。就好比,面對一片鹽鹼地,怎麼指責莊稼長不好都是容易的,可是,你想過改良土壤嗎?能夠改良土壤嗎?說到教育問題,總是愛拿印度說事兒,那也不妨來個比較,印度就好比是一片原生態的林地,可能雜亂無章,但樹木成長順其自然,物競天擇,脫穎而出的良才比比皆是;中國就是一片鹽鹼化過的棉地,品種單一,修枝頻繁,雜草很少但要產量高是很難的,更重要的是,棉花地裡是長不出紅豆杉的。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中國的國際教育,是個國際玩笑》一文引發熱議,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戳中了當前中國國際教育的諸多痛點,即使是原文中備受認可的“本土國際化培養”理念,也在落地中遇到不少問題。

“藍橡樹”評論認為,中國國際教育要實現“本土國際化培養”,需攻破三大難題: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人才瓶頸

優秀的國際教育要求培養“全人”,但現在的教育實施主體老師,大多擅長的都是專業的學科知識,本身就缺乏國際教育薰陶,不具備國際教育能力。

還有一部分老師,能夠接受和理解國際教育理念,但對於如何將這些理念變成具體的教學活動,並幫助學生實現最後的教學成果缺少概念和經驗。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體系化難題

難以體系化,一方面是因為時間不夠,形成體系需要積澱;另一方面也回到上面的一個問題,沒有合適的人。

中國的國際教育,究竟是不是個“玩笑”?

家長教育

“國際本土化”是一個頗新的理念,能力的培養是個長線過程,絕大部分家長著眼的可能還是SAT高分和藤校錄取。

當然,中國的國際化教育起步晚,避免不了新生事物成長中可能遇見的諸多問題,但我們也理應倍加珍惜今天的教育格局,珍惜當下中國成百上千的國際學校,所提供的自由選擇的機會。

請給他們一些耐心,國際教育就像一片正待開發的土壤,它的問題終會在不斷改良當中生出豐沃,因為,教育始終是厚的。

整理自奴隸社會、藍橡樹、新學說、爸爸真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