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接連「爆雷」的警示

【歐洲時報】6月以來,中國出現P2P關停潮,截止目前,已有百餘家P2P平臺“爆雷”,不少投資者遭遇提現困難或平臺跑路,血本無歸,無處追討。P2P平臺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接連關停,造成一定程度市場恐慌,大批投資者討債、維權,又引發一些社會問題。

這場“網貸風波”讓投資人遭受嚴重損失,P2P行業也受到重創,很多業內人士認為現在的關停潮可能會持續兩三年,最後能存活下來的平臺預計不會超過200家,僅為目前運營平臺數量的10%。

P2P網絡借貸在中國已經發展了十多年,經歷過野蠻生長、問題平臺爆發、監管發力整治和行業洗牌等多個階段。今年4月,監管機構宣佈原定於6月的網貸備案延期,因監管者未透露具體備案時間,不確定性導致投資者預期改變引起恐慌。當時,貨幣政策趨緊、股市下行等因素疊加,造成流動性偏緊,很多P2P平臺的運營已經出現困難。恰在此時,投資者恐慌情緒蔓延,提現數額激增,結果導致大批P2P平臺資金鍊斷裂。

P2P平臺接連“爆雷”,直接原因是資金吃緊和投資者恐慌,根本原因還在於網貸行業存在著重大的隱患。P2P是person to person的縮寫,也就是為借款人和出資人搭建了一個“信息撮合”平臺,由借款人和出資人自主商定利率,平臺收取服務費的模式。“信息撮合”模式下,平臺只扮演中介角色,這種模式下,即便借款人無法還款,平臺也不必跑路。但由於難以核查借款人資質等問題的存在,使得收取、追討還款的難度很大,大多數P2P平臺都轉變了經營方式,把投資者的錢匯入一個“資金池”,再將“資金池”中的錢用於借貸或投資,這就把P2P從中介轉變成了一種投資產品,過程中還不斷“加高槓杆”,致使風險倍增。轉變成“資金池”後,P2P平臺彙集了大量存款,在監管相對滯後的情況下,這些平臺愈發走樣,逐漸演變成了“網絡錢莊”,甚至成為“龐氏騙局”。

除經營模式存在缺陷外,中國P2P行業還存在著交易規模大、借貸關係混亂等安全隱患。據統計,中國P2P平臺的總交易量已超過7萬億元人民幣,在高額利潤的刺激下,P2P平臺上出現了“連環借貸”、“借款放貸”等不規範行為。

儘管中國已經開始發力整治網貸,但監管漏洞仍多,當前仍在運營的網貸平臺中,還有60%沒有完成銀行存管,這些平臺都存在保有“資金池”或挪用資金的可能。25%的P2P平臺的年收益率大於12%,這會給貸款人帶來極高的貸款成本和違約風險。此外,還有很多平臺存在期限錯配、隱性擔保、標的超額、信息披露等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化解相關的金融風險,防止衝擊金融秩序,必須加大監管力度。對P2P行業的整頓,實際也是中國經濟、金融領域近年來“嚴監管、防風險、去槓桿”主基調的具體體現。

P2P行業要度過眼前的危機,轉入健康發展軌道,就必須進一步規範,積極“自救”。P2P行業應迴歸中介本質,從“資金池”轉回“信息撮合”平臺角色,加強風險控制,逐步理清借貸關係,有序“拆彈”,實現透明化、合規化。

另一方面,P2P脫離原有發展模式,導致風險不斷聚集,與中國社會投融資渠道長期不暢通有關。此次眾多平臺接連“爆雷”,也直接反映了造成這一問題的癥結所在。在股市不振、房地產投資效益下降的情況下,人們急需尋找新的投資渠道,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不瞭解P2P的人,把它當成了一種高收益的“理財”產品。P2P的出現原本是想幫助有閒置資金的人和需要貸款的人通過網絡直接商談,但由於誠信評分體系不完善、借款人資質核查難度大,使得“信息撮合”模式難以為繼,最終大批平臺演變成了“資金池”。可見,要打通投融資渠道,必須先完善信用體系、信息披露體系等“基礎工程”,這也是中國當前金融改革的一個重要步驟。

P2P模式出現是受到“窮人銀行家”尤努斯創辦的“格萊珉銀行”的啟發。“格萊珉銀行”通過小額、精準貸款,不僅幫助很多人脫貧,還實現了自身的盈利和可持續發展,P2P就是把這種小額借貸模式與互聯網結合而成的。P2P的興盛,作為“互聯網+”背景下的一次金融創新,原本備受期待,但最終卻暴露出諸多弊病,引發重大風險,顯示其在發展中集結了互聯網與金融衍生品的雙重風險。這也提出一個警示,當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創新相疊加時,可能爆發巨大能量,帶來經濟快速發展,也可能造成嚴重危機,影響經濟運行。因此,此鏈條之上應有更多的平衡、審慎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