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偏向名人,民國她爲梅蘭芳節育,半生悲痛愈顯周總理的偉大

提起梅蘭芳的愛情,很多人會想到他與孟小冬那場驚天動地的愛恨情仇,或者會念到一生為梅蘭芳生了九個孩子的福芝芳,很少有人會提及他的髮妻王明華,就連前幾年號稱以真實的人、真實的故事,劇情徵求梅家後人的同意而拍攝的電影《梅蘭芳》也直接將這個真實存在的女子直接抹除了,也許是因為梅家後代活下來的都是福芝芳的孩子,體現福芝芳作為“妻子”的付出與不易,也許是為了不給名人梅蘭芳抹黑吧!

社會偏向名人,民國她為梅蘭芳節育,半生悲痛愈顯周總理的偉大

王明華

從清貧到富裕,親手打造出丈夫如火的事業

王明華是梅蘭芳的原配夫人。王明華出生在一個京劇世家,父親王順福是旦角,哥哥王毓樓是武生,與同樣出身京劇世家的梅蘭芳結合,可謂門當戶對,天作之合。王明華嫁入梅家時,梅家並不富裕,她盡心盡力的操持家務,將梅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

社會偏向名人,民國她為梅蘭芳節育,半生悲痛愈顯周總理的偉大

賢淑能幹,恪盡孝道,通情達理是王明華的標籤。在夫妻努力中,梅家越來越好, 梅蘭芳還為祖母 購置了一處由七所院落打通的大宅第,房子安置好了,人接來了,也是由王明華盡心盡力的照顧,讓老人家 享受天倫之樂,頤養天年。

社會偏向名人,民國她為梅蘭芳節育,半生悲痛愈顯周總理的偉大

民國不少名人的原配可能是無知的婦人,但王明華絕對不是, 她是一個

精明能幹、富有見識的女子,不僅在生活上照料梅蘭芳,更在事業上輔助梅蘭芳。梅蘭芳的戲服與髮型,幾乎全是她設計的,在她的一雙素手之下,梅蘭芳的扮相十分驚豔。雖然當時的行規,後臺不容女人涉足,然而王明華為了梅蘭芳打破多年陳規。無論是梅蘭芳去戲館演出,還是外出應酬,身邊都會有王明華的身影相伴。王明華在他的事業上也能給他很多有益的建議。(有些類似於今天的經紀人與助理)

社會偏向名人,民國她為梅蘭芳節育,半生悲痛愈顯周總理的偉大

王明華的才能足以成為梅蘭芳的賢內助,在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梅蘭芳幾乎不用詢問一切瑣事,只需全心投入表演。梅蘭芳依賴王明華,夫妻二人感情甚篤, 擁有一對乖巧的兒女,過著琴瑟和諧的生活,也許不屬於刻骨銘心轟轟烈烈的愛,但一定平淡又幸福。

無私的愛到無邊的痛:為丈夫事業去節育,可丈夫認為自己還不到三十歲,正年輕

為了長期陪伴在梅蘭芳身邊,能夠隨時在丈夫的事業中提供幫助,為了避免生育的拖累丈夫的事業,為了全心陪伴梅蘭芳演出,專心照料梅蘭芳起居生活。在沒解放的年代,這位富有見識的女子選擇了犧牲自己,做了節育手術。卻不想這一舉動竟然斷送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幸福。

社會偏向名人,民國她為梅蘭芳節育,半生悲痛愈顯周總理的偉大

福芝芳劇照

梅蘭芳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王明華也沉浸在各種讚揚與羨慕之中。然而,正當梅蘭芳的事業蒸蒸日上時,苦難卻降臨在了王明華的身上。兩個孩子相繼夭折,擊垮了王明華的身心,家中再也沒了孩子的歡聲笑語,王明華由此一蹶不振,茶飯不思。 曾經,兒女的離世意味著她從萬事順意的優渥少奶奶,一下子變成孤苦婦人,生活裡莫測的變幻立刻擊垮了她,甚至,連個挽回的機會都沒給。

梅家不能沒有後代。

社會偏向名人,民國她為梅蘭芳節育,半生悲痛愈顯周總理的偉大

梅蘭芳的大伯梅雨田夫婦生了幾個孩子,卻偏偏都是閨女,沒有兒子。這樣一來,梅蘭芳在家族裡就是兼祧兩房的獨生子,兩兒女的夭折斷了梅家的香火,給整個家族出了一道絕大的難題。他不能無後。這時王明華孃家為了安慰王明華,建議收養侄子王少樓做兒子。但梅蘭芳思忖再三覺得不妥,考慮到自己還不以三十歲,正年輕,可以自己生,領養他人孩子多有不便。

能讓步的只能使顧全大體的王明華。

梅蘭芳的老師吳菱仙收了一名女子叫福芝芳,一次偶然的機會,吳菱仙帶福芝芳到梅 家索取劇本《武家坡》,乖巧文靜的福芝芳被梅蘭芳看中,老師也極力做媒。梅蘭芳又娶了二房福芝芳,福芝芳的娘要梅蘭芳要按兼祧兩房的規矩迎娶福芝芳,她的女兒不做姨太太,要與王明華同等名分。

"福芝芳讓子"竟成佳話,原配王明華成了一個多餘並且無害的人

梅蘭芳知道王明華為他付出了一切,可能是為了展示自己是無奈的, 也可能是心懷愧疚吧,在梅福大婚之夜,梅蘭芳沒有先去福芝芳的房中,而是來到王明華的住處先陪她說了會兒話。福芝芳很快便生了一個兒子,孩子出生三天,被抱到王明華的房中,算作她的兒子。

社會偏向名人,民國她為梅蘭芳節育,半生悲痛愈顯周總理的偉大

社會上誇著福芝芳讓子的事例,贊著這三人的和諧生活,可誰去想王明華在孩子去世後已經摺騰的身體不太好了,原本就善良的王明華選擇在孩子滿月之際, 為孩子縫製了一頂帽子,讓奶媽將孩子抱回福芝芳的屋中,不讓他們母子分離。

時光沖刷了曾經的溫柔,曾經纏綿相伴在新人中忘卻。

社會偏向名人,民國她為梅蘭芳節育,半生悲痛愈顯周總理的偉大

福芝芳與梅蘭芳的恩愛,親朋好友都以他倆為主,王明華看在眼裡,痛在心底。梅蘭芳的身邊再也沒有她的位置, 王明華成為一個多餘並且無害的人。沒人會對她不好,因為犯不著,誰也不會太在意她,因為沒必要。

病重還未離世丈夫就想再以兼祧兩房的規矩迎娶孟小冬

孤獨的王明華情緒愈來愈消沉。不久又染上肺結核病,久治不愈。據說,王明華擔心自己患的肺結核傳染病會傳染給一家大小,更擔心傳染給梅蘭芳,影響了他的演藝事業,便決意離開家。她在一位特別護士劉小姐的陪同下,到天津馬大夫醫院治療。她為家人 安危著想,到外地去治病,使家人都十分感動。

社會偏向名人,民國她為梅蘭芳節育,半生悲痛愈顯周總理的偉大

據說福芝芳與梅蘭芳很擔心王明華的病情, 但為什麼會讓病重的人離開家庭去外地呢?王明華如果是主動提出的,那得多絕望才能在自己需要照顧的時候離開家庭呢,會不會是被別人的幸福刺激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在王明華還沒死時,梅蘭芳和孟小冬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梅蘭芳還想以兼祧兩房的規矩再來迎娶孟小冬(沒有娶成那是後話)。

社會偏向名人,民國她為梅蘭芳節育,半生悲痛愈顯周總理的偉大

社會偏向名人,民國她為梅蘭芳節育,半生悲痛愈顯周總理的偉大

孟小冬劇照

兼祧兩房只能兩個人,已經有了王明華與福芝芳,不是惡意的去猜測,這不就是盼著王明華死去嗎?

一個女人得了重病,自己的孩子也死光了,丈夫這時要納妾,本來已經過份,而這位二房還不肯當妾,一進門要當正室,和原配同等名份。按照過去的規矩,沒孩子就納妾,但不能二房進門和正妻平起平坐啊。納妾已經是當妻子的讓步了,如果讓新人和沒孩子的年老正妻平起平坐,這明顯的是壓制妻子的地位。在王明華病重的時候,丈夫還想著再娶一個妻子。這對一個女人該是多麼大的打擊。

社會偏向名人,民國她為梅蘭芳節育,半生悲痛愈顯周總理的偉大

孟小冬

後來王明華的身體越來越差,臥病在床,最後獨自養病,37歲時無人陪伴地病死在天津,走完了悲痛的半生。

也許社會一直向著名人, 用寬容成全的愛僅剩痛苦

我國封建時代重視傳宗結代,妻子不育可以納妾,但是也給了妻子在家庭裡獨一無二的崇高地位,妾就是生了十個兒子也不能和妻子平坐平起。從皇帝開始,也只有一個妻子,一群妾,沒有哪個人可以有兩個妻子,除非特殊的政治原因。

兼祧兩房也不過是繼承兩房的財產,將來多生幾個兒子,每房都有一個。從來就沒有一個人兼祧兩房就可以娶兩個妻子。福芝芳進門就不當妾,要跟王明華平起平坐當妻,還拿出什麼兼姚為藉口。兼姚也不能娶兩個正妻啊,溥儀也是兼姚兩位皇帝,怎麼他不娶兩個皇后,而是一後一妃?

如果兼姚就可以娶兩個妻子,那第一次娶妻就應該一次娶兩個媳婦入門,中國的規矩是先進門三天為大。為什麼結婚十幾年後妻子不能生育後,才想到兼姚可以娶兩個妻子?所謂的兼姚就可以娶兩個妻子,不過是自欺欺人想給二奶正室地位的藉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中國從來就沒有這個規矩,皇帝都不敢這樣做。

  • 作為男子,不能沒有兒子,但也沒有看到梅蘭芳大伯梅雨田在年輕時選擇納妾生子啊(梅雨田生活的年代更早些,那個年代更注重子嗣啊)?
  • 按照古法,過繼來的孩子也相當於自己親生的一樣啊?
  • 你是名人,名人的光環得傳下去,但比你更出名貢獻更大的周總理也沒有選擇對不起為自己付出的妻子啊?更何況當時的社會,戲子的工作即使出名,有有什麼地位可言呢?
  • 你已經有了孩子,但後期不也是又是去招惹另一個女子了嗎?
社會偏向名人,民國她為梅蘭芳節育,半生悲痛愈顯周總理的偉大

周總理夫婦

無論怎麼說,有些名人做什麼事終會找到一些藉口,當然社會有些人也會為他們開脫。社會永遠偏向著名人,一個男人有了名利後,他做的一切負心事都被抹煞,而被他傷害的弱女子卻得不到公平的待遇。換言之,如果梅蘭芳得了重病,我們絕對相信王明華絕對不會選擇再嫁,讓梅蘭芳拖著病體離開。

社會的道德導向在於在社會佔主流地位的名人,他們不但左右著社會潮流,還引導著社會風俗。希望我們的社會能被正能量的主題所引領,雖然現在以演員與商人主導,他們中正直可靠,德藝雙馨的人可能並不太多。

無論男女,希望原始的愛永遠不會變質,不能去肆意傷害一個全心全意對待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