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的鐘南山仍在醫療一線工作 幾十年來從未停止鍛鍊

82岁的钟南山仍在医疗一线工作 几十年来从未停止锻炼

鍾南山在家中鍛鍊

一週鍛鍊3次以上,一口氣能做10個引體向上……金羊網記者帶你見識鍾南山的另一面——

文/金羊網記者 羅仕 實習生 李炫善

圖/金羊網記者 湯銘明

已是耄耋之年,依舊身手矯健、思維敏捷。在今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當天,羊城晚報記者走進鍾南山的“家庭健身房”。今年已82歲仍在醫療一線工作的他,在繁忙工作之餘堅持每週鍛鍊3次以上,甚至一口氣還能做10個引體向上。他說:“運動對我保持身體健康起到了關鍵作用。”

幾十年來從未停止鍛鍊

鍾南山從小便喜愛競技運動,足球、籃球、跑步都是他的興趣所在。在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讀書期間,他參加學校運動會曾創下幾項紀錄,至今無人能破。1959年,他還作為一名非職業運動員參加首屆全國運動會,在400米欄項目中以54.2秒的成績打破了當時的全國紀錄。

幾十年來,鍾南山從未停止過鍛鍊。甚至在出差時,他也會帶上拉力器,在休息之餘做拉力運動。即使沒有帶運動器材,他也會徒手做俯臥撐、仰臥起坐、原地高抬腿等。

“鍛鍊對身體健康有很關鍵的作用,能讓人保持年輕的心態。”時至今日,鍾南山在日常看病、門診、查房、會診、科研等繁忙的工作之餘,仍堅持每週鍛鍊3次以上,每次鍛鍊約1個小時,“鍛鍊就像吃飯一樣,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感覺年齡對我沒太大影響”

由於工作繁忙,時間緊張,如今,鍾南山鍛鍊身體都是在家裡進行。在並不寬敞的家裡,鍾南山的老伴、國家女籃前隊員李少芬特意為他佈置了一個簡易健身房。10多平方米的“家庭健身房”裡,跑步機、動感單車、雙槓、拉力器、啞鈴等簡單的健身器材擠滿了房間。脫下襯衣,穿上運動背心的鐘南山先在跑步機上快走、慢跑,然後再進行力量鍛練,身上的肌肉線條依稀可見。

“現在因為年紀大了,我很少參加競技運動。”鍾南山說,現在他的運動方式是先在跑步機上跑或者原地騎單車20到30分鐘,鍛鍊下肢。然後在單雙槓上做引體向上和槓上撐起,鍛鍊上肢,還會在床上做仰臥起坐,鍛鍊腹肌。有時還會出去游泳、打球。

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鍛鍊,讓鍾南山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很多,也沒有出現老年人常有的視聽障礙、反應遲緩、記憶力衰退、腰腿疼等問題,“除了不能再參加運動量大的競技比賽外,感覺年齡對我沒有太大影響,我現在還可以承擔日常工作,這跟堅持身體鍛鍊有很大關係”。

82岁的钟南山仍在医疗一线工作 几十年来从未停止锻炼

在鍾南山的“家庭健身房”裡,跑步機、雙槓等健身器材擠滿房間

對話

談個人健身

運動是生活的一部分

羊城晚報:現在很多人開始重視鍛鍊,但很難堅持,您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鍛鍊,有什麼訣竅?

鍾南山: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運動方式不是千篇一律的,不需要強求一致。運動最關鍵的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特點和興趣,用適當的強度和時間,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時人會完全放鬆思想,一切的工作、學習都放在腦後。運動後分泌腎上腺素會讓人覺得很舒服。

鍛鍊就像吃飯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年輕人應多參加競技運動,包括各種球類、跑步等,中老年人我最推薦的運動是快步走、游泳和太極。我們要建立一種觀念,就是要一輩子運動,這樣生活質量才能比較高。

談全民健身

羊城晚報: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廣全民健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運動鍛鍊,您如何評價?

鍾南山:推廣全民健身後,很多人都喜歡參加運動,把運動看成一個好的生活方式,有這樣的意識,我認為是一件好事情。而且,我們國家大力宣傳推廣全民健身,通過全民健身來促進全民健康,這個路子是對的,我很高興有這樣的改變。

但現在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大家看電子屏幕的時間越來越長,導致視力下降等問題,讓我有些擔憂。

羊城晚報:現在很多年輕人走進健身房進行肌肉訓練,追求有腹肌、人魚線的好身材,對此,您怎麼看?

鍾南山:肌肉是人身體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肌肉有活動的話,對加強新陳代謝,改善肺循環、血液循環,都會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年輕人喜歡去健身房比喜歡去網吧好得多。喜歡去健身房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我是很鼓勵的。他享受他的鍛鍊時光,要是肌肉練得好,他也很有成就感。

我年輕時的體育專長是田徑、十項全能,為了增強力量參加田徑比賽,也進行過肌肉訓練,那個時候也有腹肌,現在通過鍛鍊,肚子也不大。

羊城晚報:年輕人走進了健身房,中老年人走向了廣場,廣場舞成為了中老年人的主要鍛鍊方式之一,您怎麼看?

鍾南山:中老年人去跳廣場舞是一種非常好的鍛鍊方式。孩子都獨立了,很多中老年人沒有什麼夥伴,比較孤獨,大家能夠在廣場上一起跳舞,一方面能夠鍛鍊身體,另一方面能有交流,這也是廣場舞受歡迎的原因。

當然,廣場舞現在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是跳舞的場地問題,會不會在公共場所妨礙他人?會不會噪音擾民?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但對於廣場舞這種運動形式,我是非常支持的。

談過勞死

鍛鍊是工作“調節劑”

羊城晚報:現在,我們經常能聽到年輕人過勞死的消息,參加鍛鍊能否減少這種情況?

鍾南山:過勞死主要是指精神疲勞引起的死亡。人帶有壓力連續工作,持續精神緊張,對身體摧殘比較大。

引發過勞死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個是心臟病,一個是心腦血管疾病,還有一種是長期坐著突然運動,導致下肢血栓脫落,造成肺梗塞。

所以,要學會自我調節,避免長時間持續工作。我的做法是在一個小時的精神高度集中工作之後,起來走走路,放鬆放鬆。通過這種間斷的休息,打破長時間的精神高度集中,緩解疲勞。

通過鍛鍊來調節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我越是工作緊張,在休息間隙越要進行鍛鍊。鍛鍊其實是一個放鬆的過程。

羊城晚報:我們常說一句話“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現在有些家長也認為鍛鍊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對此您怎麼看?

鍾南山:我不認為四肢發達,頭腦一定簡單;頭腦發達,四肢也不一定會孱弱。在過去,我們的體力勞動者一般不怎麼動腦子,運動員能拿冠軍就好,文化水平比較低,給大眾造成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錯誤印象。

實際上,體育運動包含很多學問,是需要動腦筋的。現在很多出色的運動員的腦子一點都不簡單,像蘇炳添,現在百米能跑到9秒91,他同時也是暨南大學的副教授,研究做得很好。

我當年在北京醫學院的時候,就不太信這個說法,想打破這個觀念。那時我讀書很用功,爭取高效率學習,每天下午學習完後去鍛鍊,後來拿了400米跑冠軍。運動與學習,這兩者不矛盾。鍛鍊以後,你身體好了,學習的效率會比別人高,兩者可以結合得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