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你肚子裡的「大腦」

小的時候,每當肚子餓得咕咕叫,大人就會開玩笑:“瞧,你肚子裡有個人在叫。”真是歪打正著。現在科學家越來越傾向於認為,人類擁有“第二大腦”,而它就藏在每個人的肚子裡。

當然了,“第二大腦”只是形象的比喻,它其實就是分佈於腸、胃等消化器官裡的那些神經,嚴格的稱呼是“腸神經系統”。之所以又叫它第二大腦,基於近年來的兩個新發現:一是,它很複雜,且工作有一定的獨立性;二是,它對我們整個人的精神狀況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而這兩點也正是大腦的特點。

藏在你肚子里的“大脑”

肚子的重要

如果觀察人體內部,你不會不注意到,從大腦中伸出一條長長的神經束通到我們的脊椎,就好比一捆網線從機房出來一樣。然後,從這一捆“網線”中,不斷引出支線,通到各個臟器;到了臟器,每根支線又化作一張精緻的“網”,細小的神經密密麻麻分佈在整個臟器的壁上。大腦就是通過這麼一套嚴密的結構來控制每個臟器的活動的。

這些神經叫“植物性神經”,它們的運行不受我們意識的控制,用電腦來比喻,它們就像在後臺運行的程序,我們是看不到的。試想,誰的意識能控制心跳?一個人哪怕變作植物人,這些神經也照樣運行不誤,否則他就沒法活。

腸神經系統就是它們中的一個分支,是植物性神經“總部”設在腸胃等消化道上的一個“分部”。它大約由5億個神經元組成,——是老鼠大腦神經元數量的5倍——連起來大概有9米長,從你的食管一直延伸到肛門。它還是最原始的神經系統,大約在5億年前最早的脊椎動物出現時它就有了,並隨著脊椎動物的進化而變得複雜——甚至大腦都有可能是由它進化而來的。

我們經常說“食色,性也”。的確,“食”和“色”正是生命的兩個最基本的特徵:“食”是為了維持生命的生存;“色”是為了繁衍。而“食”就是由我們的消化道來完成的。

消化是一項複雜的活動,所以身體有必要派一個專門的神經網絡來“監管”。這就是“第二大腦”的職責所在。它除了控制食物在胃中的混合攪拌,調節肌肉蠕動,還負責管理各個消化器官內的生化環境,比如說保持合適的酸鹼度以及為消化酶的正常工作提供一切必要的條件。

但“第二大腦”之所以複雜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進食是一項充滿危險的活動。我們常說“病從口入”,在人體中,消化道壁是最適合細菌和病毒繁殖的“沃土”,這些微生物如果只停留在在消化道內,一般是無害的,但要是突破消化道壁,那就危險了,所以消化道必須能夠及時防禦。一旦它們突破“警戒線”,消化道壁上的免疫細胞就會分泌化學物質,與之戰鬥。“第二大腦”檢測到這些化學物質,就會引發腹瀉,或者“上報”大腦,引發嘔吐。“第二大腦”通過這一系列複雜的生理反應,來保證我們的安全。

藏在你肚子里的“大脑”

“第二大腦”與大腦相似

大腦和“第二大腦”除了通過脊椎中的神經相連,還專門設有一根“熱線”。這根“熱線”叫迷走神經。來往於迷走神經的信號中,90%是從位於腸胃的“第二大腦”發給大腦的。這說明,大腦對“第二大腦”的指示並不多。

更有趣的是,1970年代科學家發現,哪怕切斷這根“熱線”,“第二大腦”也依然能夠工作,這說明它的工作有一定的獨立性。——不過你也不要誤會,以為肚子完全離開大腦也能工作,別忘了,雖然“熱線”被切斷,但畢竟還有脊椎上的神經相連呢。

“第二大腦”與大腦還有許多相似之處。它由很多類型的神經元組成。它還自己製造很多類型的激素,以及近40種神經遞質(在神經網絡中傳遞信號的分子,扮演的角色類似電路中的電子)。

有一種神經遞質叫多巴胺,它與愉悅和獎勵有關。我們在愛情中感到的身心愉悅,其實就跟多巴胺大量分泌有關。此外,它也跟上癮有關。吸菸、吸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癮者感到開心及興奮。科學家發現,“第二大腦”製造的多巴胺與大腦製造的多巴胺不論結構還是功能,都是一樣的,甚至產量都差不多。

還有一種神經遞質叫五羥色胺,它也以給我們帶來快樂而著稱,此外,它還能協調我們的睡眠、食慾和體溫,防止抑鬱。但它的影響還遠不止這些。在腸道中製造的五羥色胺進入血液後,不僅能修復肺部和肝臟的受損細胞,還對心臟和骨骼的正常發育起到重要作用。有意思的是,不論何時,身體中大約95%的五羥色胺都集中在我們的腸胃中。

藏在你肚子里的“大脑”

影響情緒和精神疾病

我們的情緒是受大腦控制的。儘管“第二大腦”能製造這麼多與愉快有關的神經遞質,但過去認為,這些遞質不能傳到大腦,所以腸胃對於我們情緒的影響也等於零。但現在證明,這種看法是不確的,“第二大腦”製造的神經遞質可以傳到大腦,所以我們的情緒也受腸胃的影響。譬如,2006年有一項研究表明,刺激迷走神經可以有效地治療長期的抑鬱症,而前面提到,迷走神經是兩大腦之間的“熱線”,而且90%的信號是從下往上傳的。

有證據表明,“第二大腦”可以減輕我們的焦慮和抑鬱。當在精神上面臨壓力之時,腸胃會加班加點製造一種激素,血液裡這種激素越多,你就會越感到餓。這種激素刺激“第二大腦”,它再上報大腦,大腦就會釋放更多的多巴胺,這樣我們在飢餓的同時,焦慮和抑鬱卻減輕了。這可以解釋,為何有些人看起來愁眉苦臉,但吃起飯來胃口卻奇好。

“第二大腦”還與大腦的健康休慼相關。例如,在帕金森症中,運動和肌肉控制出現問題是由大腦中製造多巴胺的神經元非正常死亡引起的。兇手是一種蛋白。然而,這種蛋白也出現在患者的“第二大腦”中。科學家甚至認為,這些兇手是通過迷走神經從腸胃抵達大腦的。

同樣,在老年痴呆症患者大腦中發現的澱粉狀物質,在“第二大腦”中也出現了。還有,自閉症患者一般也伴隨腸胃疾病,他們的腸胃疾病與自閉症都來自同樣的基因突變。

儘管目前才剛開始瞭解這兩個大腦的相互作用,但腸胃已經為我們對於大腦的病理研究打開了一扇窗口。我們通過對腸胃中的“第二大腦”來診斷某些大腦疾病,並對治療過程實行監視。

存在於“第二大腦”中的神經元甚至可直接用於治療大腦疾病。譬如,有一項手術需要把神經幹細胞移植到大腦中,以補充失去的大腦神經元。要是從大腦或者脊髓中收集這些幹細胞,不僅困難而且危險,但這些神經幹細胞也存在於成人的腸胃中,而在腸胃中收集就比較容易且安全。事實上,已經有科學家正在利用這種辦法來治療帕金森症。

總之,現在有一點越來越清楚了,一個不健康的“第二大腦”,不僅僅影響我們的消化吸收,還會對我們的精神狀態造成一系列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