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對我們、組織、乃至社會意味著什麼?

很多同學在加入ThoughtWorks之後,會頻繁的聽到和提起“社區”這個詞,以及越來越多的參與到“社區活動”中,無論是自發的還是被影響的,都會對社區有更深的接觸和體會。那麼,追根溯源,ThoughtWorks為什麼和社區結合這麼緊密,社區到底對我們、組織、乃至社會意味著什麼呢?

社區對我們、組織、乃至社會意味著什麼?

我想通過這樣一篇文章,和大家一起迴歸到社區的本源,與更多的社區工作者、參與者、熱愛者,共同探討社區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社區是什麼

按你們讀書人喜歡的方式,先從定義開始,一番資料看下來,原來中文“社區”和英文“community”其實是存在一定差異的。

中文裡,“社區”一詞有140多種定義,儘管社會學家對社區下的定義各不相同,但在構成社區的基本要素上認識還是一致的,比如人口、地域、設施、文化、組織等。比較常用的定義還是在強調這種社會群體生活是建立在一定地理區域之內的。

而英文community一詞含有公社、團體、社會、公眾,以及共同體、共同性等多種含義。我想這個理解更貼近在ThoughtWorks語境下的“社區”。

A community is a small or large social unit (a group of people) who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such as norms, religion, values, or identity. Human communities may share intent, belief, resources, preferences, needs, and risks in common, affecting the identity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ir degree of cohesiveness.

所以從英文的釋義來看,最重要的動詞關鍵詞,莫過於“Share”分享。而最重要的名詞關鍵詞,也是目標之一,莫過於“cohesiveness”粘結性。

聽起來這樣的社區好像是從國外傳進來的,其實咱們的文化中也有啊,比如——華山論劍,被認為是公開比試和學術爭鳴之經典,比起現在的社區交流,華山論劍可能更像是場奧運會。還有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也可看作是社區典範,思想的碰撞為中國哲學的進步和發展都墊定了重要基礎。那現代社會,尤其是中國,為什麼呈現出越來越繁榮的社區景象呢,按照我的理解:

一方面是過去的信息化不足,想交流也找不到對象在哪,所以更多是同宗同教或者同聚居區的互動,而現在就容易多了,國際化的社區平臺也比比皆是,同道中人不再靠偶遇。

另一方面,我想和知識飛速發展關聯巨大,更多的新知識和新實踐在近幾十年得到關注和研究,而且速度驚人,不同於已有正確答案的經典理論,當今大量新知識也是我們在不斷學習和探索的,而且掌握知識的程度也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生命力,所以彼此的溝通和交流便成為了促進知識快速迭代和應用的催化劑。

社區對我們、組織、乃至社會意味著什麼?

當ThoughtWorks的社區負責人在一起交流時,發現大家在提到社區時,其實腦海中所指的事物並不相同,我們不妨在這裡也聊一聊社區的形式和載體。

狹義的“做社區”,大家經常指的一個是內部交流,一個是線下活動,大家面對面的分享交流確實最有“社區”的味道。

而廣義上,我認為“社區”蘊含的形式和載體非常豐富,只要是以促進分享、交流、學習、體驗為目的的動作,都可以稱之為“做社區”,所以除了線下活動之外,比如線上互動、原創內容、共同翻譯、對外合作、發表演講、比賽競技、參觀走訪、課題研究、內外培訓,等等等等,極其多樣。

社區和公司的區別

在ThoughtWorks的官網上,你可能會看到這樣一段話:ThoughtWorks不僅是家公司,更是個社區。那公司和社區之間又到底是怎樣的關聯和區別呢。

社區對我們、組織、乃至社會意味著什麼?

首先,從目標來看,公司以盈利為目的,社區顯然沒有這樣的價值定位。ThoughtWorks有三大支柱,之一是可持續的業務,這是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之二是追求軟件的卓越,這在ThoughtWorks不僅僅是口號,而是真正的踐行,從招聘的關注點到行業的口碑,從年度考評的標準到客戶真正認可的ThoughtWorks與眾不同的價值,無不與之息息相關,也正是因此,社區才不斷自發的湧現,這是在技術卓越追求道路上最天然的聚合;之三是追求社會與經濟的公正,這在大部分公司可能是放在社會責任和企業公關部分來做,而在ThoughtWorks,我更願意稱之為信仰,同樣也非口號,實實在在的探討、思考、文章、項目都在行動著。

其次,傳統意義上的公司內部大多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係,無論是資源、預算的競爭,還是從部門牆來看信息的壁壘,都是明顯的競爭思想的體現。而社區顯然更傾向於分享信息、共享資源和透明交流。從這點上,我們又不得不提到ThoughtWorks一向引以為豪的扁平,以及直接、快速的溝通方式,內部信息的傳遞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提倡信息的分享和透明。

再次,從組織形式和文化屬性來看,社區因其自願、平等的內部關係,更自然的會營造出志趣相投的人之間惺惺相惜的環境,從兩方領導者/組織者的行為方式更可以看出顯著的差異性。在ThoughtWorks,你可能會見到一個噓寒問暖、惜“才”如命的領導者,也可能見到一個忙忙碌碌、時刻在提供幫助和服務的領導者,還可能見到一個明明可以自己做決定卻要廣泛徵求意見的領導者,但你應該很難見到頤指氣使、命令強制或者用流程捆綁你的“老闆”或“上司”。

我們為什麼做社區

讀者朋友中一定有很多同學時常在各種社區活動中游走參與,甚至成為組織者,我們不妨先看看在如今信息爆炸、互動高頻的社會環境下,市場上大多數公司做社區的動因是什麼,並以此來談談ThoughtWorks的特別之處。舉一個當下非常典型的例子:工具類app公司,或者更廣泛一點說,產品類公司,顯然是希望通過營造社區提升用戶黏性,從線上獨立使用、線上自建社區延伸到更深入的線下互動,比如金數據組織過的俱樂部,還有很多時間管理、思維引導、生活體驗、消費平臺等等類型的app,都在持續運營社區,而效果如何,可能也要視具體情況,從目前聽到的聲音來看,長期維護的挑戰還是不小的。

我們再來看看在ThoughtWorks,發展社區從個人到組織層面的價值又是什麼,或者,我們在動因上又有什麼與眾不同。

社區對我們、組織、乃至社會意味著什麼?

上述這幅圖,是做社區對組織和個人可以帶來的價值,我們可以從對個人和對組織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

對於個人而言,現在的學習方式不同以往,前面我們多番論述過現在的能力提升方式靠單一的讀書和個人思考已經很難滿足,信息更迭的速度逼迫我們不得不快速的向外部探求,去汲取別人已經實踐出的知識,進而快速獲取並演進,而非反覆造輪子。所以,與他人交流來提升自己知識儲備的速度已經蔚然成風。在彼此交換信息的過程當中,我們不僅在獲取能力的提升,也在鑄就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可以是在組織內部的,也可以是代表組織向外輸出的,無論是哪種,在當下互聯網思維炙手可熱、組織形式趨向共創式的時代,“影響力”可以帶來的資源和機會不必多說,最典型的就是廣泛的職業機會。而我們在發生上述的社區動作的同時,我們其實不僅帶給自身更多的存在感和成就感,也不知不覺中為行業的進步和發展留下了足跡、譜寫了歷史。

對於組織而言,也許有人會說,那不做社區又怎樣,公司也可以照常運行,大家也可以照樣工作,沒錯,確實如此,社區的存在,絕不僅僅是為了公司的運轉,做社區也不是某些人的KPI,經營社區的原動力是來源於對自我發展的更高要求,對同儕溝通的迫切渴望,和對改善行業的赤子之心。所以,社區的活躍一定無法僅僅來源於公司的強制,而是當個人的社區熱情獲得了組織的平臺支持,才能構建出社區的繁榮。有社區的公司,比如ThoughtWorks,呈現出的企業文化和氛圍與沒有社區的企業一定是不同的:

  • 社區的存在對於構建學習型組織至關重要,發起者的學習熱情,會催生出極大的同儕壓力,從而影響和帶動更多人的學習動力和參與;
  • 社區內部的交流和分享,會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信息交互平臺,提高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效率,並讓知識得以傳播和沉澱,將一個人的能力逐步轉化為一群人的能力;
  • 社區帶來的歸屬感和安全感,以及優秀的人在一起的優越感,都讓這個企業的吸引力、凝聚力變得妙不可言,讓身處其中的人也充滿自豪和活力;
  • 這一切都為提升組織的外部影響力帶來了正向影響,無論是吸引更多慕名而來的候選人,還是潛移默化的商業機會,社區都是一張值得信任的企業名片。

這裡還想再著重強調一點——就是那條虛線箭頭,組織對外影響力的提升,對於個人的影響力和職業發展,必然起著非常正向的影響作用。比如說當某個公司的測試團隊時常組織行業內的探討交流、發表觀點和文章時,這個公司的測試團隊在業界一定會積累良好的聲譽,那很顯然會為這個測試團隊中的個人帶來良好的職業背景。這其實和我們說某個大學的專業特別好是一樣的道理,當這個學科發表文章多了、科研成果多了、學術交流多了自然帶動了學生視野廣闊了、實踐豐富了以及就業更受歡迎了。

我們願意看到越來越多的個人、組織、企業參與到社區生態的構建中來,我們相信千千萬萬的社區互動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的成長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和發展,更使得追求卓越、共同進步的社區精神得以弘揚,而這種精神在行業發展乃至社會進步中都將產生歷史性的意義。


文/ThoughtWorks沈小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