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李鴻章,本不姓李,姓許

李鴻章祖上並不姓李,而是姓許,祖上是江西省湖口縣人┅┅

李鴻章,字漸甫,號少荃,安徽合肥磨店鄉群治村人。出生於道光三年正月初五日,公曆1823年2月5日。因正月十五這天是民間“迎財神”的口子,因此,李鴻章在當地有“小財神”之稱。

《李鴻章傳》/第一章:1.李鴻章,本不姓李,姓許

李鴻章祖上並不姓李,而是姓許,祖上是江西省湖口縣人,明代由江西湖口瓦礫壩遷來合肥

李鴻章祖上並不姓李,而是姓許,祖上是江西省湖口縣人,明代由江西湖口瓦礫壩遷來合肥,李鴻章的八世祖許光照,字銀溪,又字迎溪,作為李家的女婿,與同莊的李心莊既是姻親內兄弟,又是好友。於是在李心莊沒有兒子的情形下,便將四子許慎所過繼為子名李慎所。

這樣追溯下來,李心莊為李鴻章家族始祖,李慎所為一世祖,李鴻章為這個家族的八世之人。所以他們家有這樣的門規:許、李二姓不得通婚,而他們李姓卻和族外的李姓可以通婚,鴻章的母親就姓李。

李鴻章和他的兄弟們為了報答許家祖上的恩情,曾特地回老家在合肥東眾興鄉漕坊村給許家後人修建一座“報恩祠”,後來成為當地許姓人的“許氏宗祠”。

這個“許氏宗祠” 是雕樑畫棟、規模宏大的七開間古祠堂,至今仍然存在。清代對於修建祠堂規格有嚴格規定,一般都是三開間或五開間,總督和尚書才有資格修建七開間,九開間的只有封了王的才可以修建。

據今安徽合肥的文物管理部門稱,由李鴻章牽頭,他和他的兄弟們修建的這個七開間的“報恩祠”古祠堂,是目前合肥祠堂中規格最高的建築,合肥地區七開間的古祠堂應該就此一座!該祠堂前原有有塊大石碑,碑文不寫著“報恩祠”幾個大字,灰磚灰瓦的古祠堂內部,建築雕刻精美絕倫,精美的木雕、考究的彩繪,一組組獅子倒掛造型磚雕,以及富貴牡丹、二十四孝圖等一些精緻的彩繪,頗顯做官人的尊嚴和地位。

當時的祠堂內,還高掛著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及曾國藩等人御賜、題寫的匾額。正中是“慶祝永昌”,兩邊分別是“木本水源”、“昇平人瑞”等。如今,我們還能在這個古祠堂的橫樑上,仔細辨認,仍能看出兵部尚書、太子太傅、少荃(李鴻章的號)等這些修建人的姓名。

李鴻章回老家曾來此祭祖,當地至今流行,時年四十多歲的李鴻章一身官服很是帥氣的歷史記憶。

《李鴻章傳》/第一章:1.李鴻章,本不姓李,姓許

他們以“字”論派輩分的命名體現:福雲慶勝,伯積善發,光祥詩禮,豔朝志士,傳永遠昌,才高嘉宇,顯德立美

當地許姓族譜中至今還會看到,他們以“字”論派輩分的命名體現:福雲慶勝,伯積善發,光祥詩禮,豔朝志士,傳永遠昌,才高嘉宇,顯德立美,名揚孝友,開承裕英,梁必茂芳。”

李鴻章的李姓家族先世族人,命名未定字輩。最早定字輩是在1809年(清嘉慶十四年)首次纂修《合肥李氏宗譜》,始定字輩“文章經國,家道永昌,福壽承恩,勳榮世守”;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四修宗譜時,合肥李氏又續增十六字輩“祖德積厚,克紹輝光,宗緒延長,同敦孝友”。

李鴻章父李文安之“文”,系輩分“規範化”後的首輩,李鴻章兄弟按命名字派系“章”輩,置姓名的第三字。李文安系道光甲午科江南鄉試第九名舉人,戊戌科會試第一百十二名進士,殿試三甲,他的六個兒子:瀚章、鴻章、鶴章、蘊章、風章、昭慶,走的都是讀書做官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