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那些事|極簡科研史

科研那些事|极简科研史

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在《Nature》發表雙螺旋論文

值得肯定的一點是,科學合作是有積極意義的。其極大地促進了科學的創新發展。文章指出,1900 年有20%的最有價值的科研成果來自科學合作,這個比例在2015 年達到了90%。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該研究還發現,國際的合作交流日益頻繁,國際合作的比例由20 世紀初的1%增長到如今的20%。

引用的變化

由於科學創新往往是基於前人研究的,因此,引文分析很有必要。Dong等發現,平均每篇論文參考文獻數量隨時間呈超線性關係。每篇論文引文數由1900 年的2 篇驟增至2015 年的30 篇。與此同時,自引量的百分比卻呈減少趨勢。由最初的超過30%的參考文獻源自作者其他文章,到目前的只有10%的參考文獻源自作者自己。大多數的參考文獻都是5 年內發表的文章,25 年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文獻年份的分界線,幾乎沒有文章會引用25年以前的文章

國家差距的變化

從國家的層面考慮,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美國一直處於世界科研的最中心位置。因此,美國文章的被引用量一直是居於世界首位的,然而這種領先優勢在逐步縮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隨著日本、德國的經濟復甦和21 世紀中國的崛起,這些國家的文章被引用量也在逐年遞增。然而,國際的互相引用關係還有待加強。目前而言,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更多是來源於本國的其他論文。

從學院的角度分析,哈佛大學一直處於世界科學領跑者的地位,而美國的大學相比其他國家而言擁有更多的被引用量,這種情況也是由兩次世界大戰導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復甦,使得美國學校的領先優勢逐步縮小。

儘管如此,Dong 等發現,在獲獎方面,美國在圖靈獎和諾貝爾獎的統治地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仍在延續。

參考文獻

[1] Dong Y, Ma H, Shen Z,Wang K. A Century of Science: Globalization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s, Citations,and Innovations//Proceedings of the 23rd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ACM, 2017: 1437-1446.

[2] Fanelli D, Lariviere V.Researchers’ individual publication rate has not increased in a century. PLoS One, 2016, 11(3): e0149504.

本文摘編自《科學家修煉指南》,插圖作者為郭警,掃描書右側二維碼或點擊下面閱讀原文可以立即購書。也歡迎廣大科研工作者投稿,聊聊你們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

林墨,公益的學術新媒體,致力於向學術界分享最新的以科學家為對象的研究成果,旨在“讓科學家更懂自己”。

長按二維碼關注

創造有價值的閱讀!

科學人文在線(kxrw_kx)

科學出版社科學人文分社訂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