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頤和醫院心內科五病區聯合影像科開展心臟核磁共振應用

近日,一位78歲的女性患者因多次體檢發現心電圖呈缺血改變,前往河南大學附屬鄭州頤和醫院心血管內科五病區

就診。

入院後,患者主訴心臟無明顯不適,但多次心電圖檢查提示前壁和高側壁呈缺血改變。

入院後複查冠脈CTA提示,第一對角支近端中重度狹窄。

面對這樣一位臨床無症狀,但心電圖和冠脈CTA提示有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的患者,是否對其進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治療呢?

近年來,冠心病的診斷與治療已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單一血管狹窄的評價,而是更加趨向於心髒、血管一體化評估。在對心臟結構及功能的評價中,也在傳統的心臟彩超基礎上,更加依賴於心臟磁共振這一檢查手段,目的是在原有形態學、功能學基礎上引入組織學特徵,明確或修正臨床診斷。

在心內科李春生主任的指導下,牛振民主任的具體安排下,影像科徐敏濤、鮑國峰醫生的積極配合下,經過反覆討論,決定採用心臟核磁共振這一國際新技術,對患者的心臟和結構進行評價。通過多巴酚丁胺進行心肌負荷灌注,實現冠脈血管最大程度的擴張,當患者達到年齡組預計的次極量運動心率時,終止負荷灌注。之後,靜脈注射心肌灌注顯像劑——釓螯合物。分析圖像時,發現當患者心率達到次極量運動心率、首過灌注時,並未出現部分節段心肌灌注缺損圖像,即充盈缺損區,室壁運動幅度也未發現異常。延遲增強時也未發現強化區。

鄭州頤和醫院心內科五病區聯合影像科開展心臟核磁共振應用

目前認為,當冠狀動脈狹窄並引起心肌缺血時,患者能從血運重建中獲益;相應的,只有單純冠脈狹窄但未引起心肌缺血的患者,則不能從血運重建中獲益,這種患者從影像學上不推薦行再血管化治療。綜合分析患者情況,建議患者暫不行冠脈支架置入治療,藥物治療即可。

心臟核磁共振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在過去10餘年間興起,在克服了運動心肌所造成的圖像偽影及操作時間長等技術瓶頸的今天,已經成為歐洲及美洲國家檢測心肌病變的金指標,並被作為驗證其他檢測手段的依據,不但可提供與心臟彩超相似的心臟結構、功能,還可以直觀、清晰地檢出並定量分析心肌損害程度,提供類似組織學的心肌疤痕的發現、定量,精確度可達1%的心肌損傷,在疾病的診斷及治療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並在很大程度上可作為替代心臟活檢的無創新檢查手段。心臟核磁共振可一次性完成包括冠狀動脈顯影、血流灌注、室壁運動、存活心肌定量等評估,且無電離輻射,被稱為心臟“一站式”檢查,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臨床。

鄭州頤和醫院開展首例心臟核磁共振檢查,離不開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心血管內科、影像科所有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心血管內科五病區牛振民主任、朱秋萍護士長能夠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結合理論,付諸實踐。(郭曉陽 王霏霏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