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周邊游:百壽鎮

看完百壽巖,行不過數里,就到了百壽鎮。

車在百壽鎮內溜達,粗粗看來,百壽鎮與桂林其它鄉鎮相比,並無特異之處,甚至在城鎮建設方面,還稍不足。

百壽鎮人口3.4萬,卻擁有413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用地廣人稀這個詞來形容,相形之下,咱灌陽縣的文市鎮,人口3.7萬,面積才154平方公里,自然環境方面,遠不如百壽鎮優越。所以說,百壽人長壽,青山綠水,地廣人稀,也是一大主因。

桂林周邊遊:百壽鎮

百壽鎮也剛搞了立面改造不久,但原本的底子就是參差不齊的新老房子,無論如何地進行粉飾裝修,看起來都不太令人賞心悅目,這大概是舊城改造的通病。好比一個人的相貌,生來就不美,要想變漂亮,只能東割一刀,西墊一下,整容加美容,變成一個人造美女,美是美了些,但骨子沒變,觀之給人怪怪的感覺。

桂林周邊遊:百壽鎮

在百壽鎮轉了一圈,實在是沒什麼好拍的,但總得拍幾張照片留個紀念吧!於是,站在街口,舉起手機拍了幾張。

桂林周邊遊:百壽鎮

我發現,百壽鎮的車站,大概是整個桂林市鄉鎮一級當中,最“古老”的車站,也許“古老”這個字用得不盡準確,用“寒酸”二個字來描述,可能恰當一點。

桂林周邊遊:百壽鎮

幾根木柱,頂起一個水泥瓦模樣製成的蓬子,就是一個車站的主要建築物了。

車站,應是一個鄉鎮、或一個城市的門面,人來客往,都會在此進進出出,代表一個地方的形象。我無法理解,當地的政府,還會讓這樣一個寒酸的車站繼續存在,讓百壽鎮的形象“盡毀”於此。美好地設想,也許新車站的藍圖已經擺上了桌面了吧!

桂林周邊遊:百壽鎮

向人打聽了一下,鎮裡有一段古城牆在什麼地方,得一賣柑者的指點,說順著江邊一條路向下走不遠,就可見到了。

果然,江邊有一條路,不寬,水泥路面,路的兩邊,是兩排房子,裝扮成“古典”的模樣,但看起來很新,顯然是剛完工不久。

桂林周邊遊:百壽鎮

穿過長長的街道,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古城門。

百壽鎮的歷史,竟然比永福縣的歷史還早,永福立縣,是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而百壽鎮當初也不叫百壽,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在百壽鎮這個地方,設立了常安縣,後改名為純化縣,隋朝時期,併入了始安縣。唐武德四年,復置純化縣。滄海桑田,城旗變換,純化縣先後改稱慕化、歸化、古縣、古田等名字。明隆慶五年(1517),古田升州,改稱永寧州,轄永福、義寧二縣。直到民國初期,永寧廢州為縣,先後改稱古化縣、百壽縣。1952年,併入永福縣,成為永福縣管轄的一個鎮。

可見,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間裡,百壽鎮曾作為一個州府的所在地,管轄著永福縣長達四百年,而成為永福縣下面的一個鎮,不過六十多年的歷史。

桂林周邊遊:百壽鎮

城牆上,有一塊永寧州城列入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落款時間是一九八一年。

桂林周邊遊:百壽鎮

永寧古城,號稱江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單從這座城牆和城門來看,也許是吧!

桂林周邊遊:百壽鎮

但是,透過城門望進去,古城已不古,遠沒有古老的韻味。那條石板路,倒還有那麼點意思,如果以此為骨架,兩邊重建一些古建築,也許是個不錯的主意,畢竟,這裡有深厚的歷史底蘊。

桂林周邊遊:百壽鎮

城牆裡面,已是這般模樣。據說,寧州古城城牆堅固,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攻打三天三夜,也沒攻破,保護了一方百姓。

桂林周邊遊:百壽鎮

透過城門,向外看。

桂林周邊遊:百壽鎮

一座古城,只餘一段百餘米的城牆,不知是有幸還是不幸?

桂林周邊遊:百壽鎮

再拍一張永鎮門吧!

桂林周邊遊:百壽鎮

城牆之上,還有一塊用水泥製成的永寧州城簡介。

上面寫著,永寧州城,建於明憲宗十三年(公元1477年),初為土城,五年後,改砌成石城。之後,又建了四座城門,並加厚加高,清康熙年間,城樓失火,多處被毀,後修復。民國時期,城牆的一段被洪水沖毀。1941年,拆走部分城牆修建百壽國中。最後,演變至斯。

百壽匆匆一遊,也許還有許多美景,我還沒有發現,只能期待下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