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選擇騰訊微信的星巴克,爲何最終還是全面投入阿里的「懷抱」?

IT小妞


在新零售的爭奪中,騰訊敗了一局,而這才是開始。在騰訊將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與阿里巴巴的爭奪之時,核心競爭力逐漸缺失,新零售方面的收穫卻並沒有到來。

2018年8月2日,星巴克咖啡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宣佈達成新零售全面戰略合作。合作之後,雙方會員體系會全面打通,消費者可以在淘寶、天貓、支付寶、餓了麼、盒馬和星巴克自己的應用中任一訪問“星巴克新零售智慧門店”,享受同等權益和同樣服務。同時,星巴克將依託餓了麼配送體系上線外送服務,星巴克還會和盒馬共創首家品牌外送廚房“外送星廚”。

就在一年多之前,2016年12月8日,騰訊和星巴克在廣州共同宣佈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微信支付接入星巴克中國大陸近2500家門店。而阿里,則落後了對手11個月的時間。

2017年2月,星巴克和騰訊還聯手推出全新社交禮品體驗“用星說”。微信用戶可隨時隨地與親朋好友分享咖啡心意,贈送“星禮卡”。該體驗僅僅上線7周就送出超過120萬張禮品卡,並有超過一半在星巴克門店兌換使用。

從現在的星巴克的選擇來看,顯然,與騰訊的合作沒有什麼收穫,轉而尋求與阿里巴巴的聯盟,更深入的融入到了阿里巴巴提出的新零售之中。去年12月,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正式營業,這家全球最大的新零售智慧門店,阿里巴巴的技術和星巴克實現對接,然後又在北京開了一家。

可以說,在新零售的發展中,星巴克最終選擇了阿里巴巴,而拋棄了曾經被寄予厚望的騰訊,星巴克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已經不再侷限於移動支付,而是全面的深入的聯合,這也再次讓騰訊提出的所謂智慧零售方案落地效果受到質疑。

在這次雙方戰略合作中,包括星巴克將在位於北京和上海重點商圈的約150家門店試運行外送業務,隨後逐步延伸至全國,計劃於今年年底前覆蓋30個主要城市超過2000家門店,餓了麼為星巴克配備了專屬的外送團隊,力求每位顧客在快捷準時收到外送飲品的同時,能感受到與門店同樣高品質的星巴克體驗。

星巴克一直是一家以廳店體驗管理而著稱的咖啡企業,並通過幾十年的努力讓中國這樣一個億茶文化為主的國家很多人喜歡上了咖啡,但最近卻面臨諸多競爭。

資料顯示,2018年,主打外賣服務的瑞幸咖啡在中國市場成為網紅,門店數已經超過800家, 5月份的“碰瓷”營銷事件更是讓瑞幸狠狠地刷了一次存在感。現在,瑞幸咖啡宣佈進軍輕食領域,並聯手三家全球頂級輕食供應商共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輕食產品。

同時,另一家連咖啡2017年底在北上廣深的100多家“Coffee Station”已全面實現盈利。2017年“雙11”當天,連咖啡單日銷量突破30萬,相當於星巴克1000家門店單日銷量。

我們也看到,在網紅瑞幸咖啡的背後,站著的正是騰訊。這家網紅的主要營銷手段就是微信LBS定投廣告、微信排期品牌廣告。藉助騰訊的LBS技術,線下有實體店的零售商家可以在朋友圈進行本地推廣,精準定向周邊3-5公里人群。此外,瑞幸咖啡還大量使用微信朋友圈的品牌合約廣告。在今年,瑞幸咖啡還組織了在騰訊深圳總部、北京車展、北京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場合的快閃/路演活動。

中國移動互聯網創業到處開花,而方式都很簡單粗暴,以燒錢補貼的方式搶佔市場,迅速擴大規模然後再擴展品類尋求商業機會,這就給幾十年來四平八穩發展的星巴克帶來了巨大沖擊,不得不求變,而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與阿里巴巴合作,就等於是和阿里巴巴集團的各個業務部門開展合作,除了餓了麼,超市連鎖店盒馬鮮生,在線零售商天貓和淘寶,以及移動和在線支付平臺支付寶都會涉及合作。這樣的深度融合不同於騰訊只提供移動支付接口,能夠帶來化學反應,引發新零售的升級,從目前來看是更好的模式。我們也看到,與騰訊合作的永輝、步步高、家樂福等等在新零售發展上至今依然是雷聲大雨點小流於形式。

當然,對於星巴克來說,提供外賣是必要的,可傳統的競爭力也不可喪失,畢竟,體驗才是星巴克流行全世界的終極能力。萬變不離其宗,不管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還是騰訊的智慧零售,或者是星巴克的與時俱進,都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而不是以打擊競爭對手為目標,否則,一定功敗垂成。


馬繼華


在和瑞幸咖啡的新零售競爭中,星巴克選擇阿里顯然可以獲得更多的優勢。


如果星巴克不開展外送業務的話,那麼選擇阿里和騰訊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多了一種支付方式而已。但這次星巴克迫於瑞幸咖啡的壓力不得不開展“新零售”的時候,擁有支付寶、盒馬、淘寶、天貓、口碑等多個平臺的阿里系當然是更好的選擇,更不用說阿里旗下的餓了麼還將成為星巴克和瑞幸咖啡直接競爭的外送團隊。


不過即使是有了阿里的助力,在這場線上的競爭中星巴克也未必能佔據絕對優勢。星巴克售賣的本質上是咖啡店的環境,很多消費者都是去星巴克店裡找個位子聊聊天、談談事、看看電腦、刷刷手機的,某種程度上星巴克客人的社交需求要大於對於咖啡品質的追求。


真的要說咖啡品質,其實星巴克和瑞幸咖啡一樣屬於一般水平,但瑞幸咖啡在價格上要便宜5-10元左右。所以離開了星巴克舒適的環境以後,同樣一杯用紙杯裝的咖啡,可能選擇瑞幸的人會更多。



高挺觀點


2018年烏鎮會議的各種飯局,鵝廠唯我獨尊,覺得可以孤立阿里,什麼東興局,網易飯局,飯桶們忽略了一個重要信息—上海星巴克夢工廠開業,星爸爸霍華德舒爾茨來華,因為各種飯局的排擠促就了馬爸爸和星爸爸我的聯姻,阿里巴巴親自站臺,因為這次站臺,以至於有今天的Starbaba就這麼產生了…鵝廠錯過了星爸爸,卻尋找了一個不在前十的瑞幸來挽回面子,其實已經輸了。星巴克已經開遍上海周邊的大街小巷,廣告效應,品牌連鎖,只會更強大…

也有人說葡萄是酸的,他們覺得中國人不喜歡咖啡,喜歡茶,喜歡酒,其實喜歡什麼都是一種格局,一種情懷!也是因為這種情懷只能強者恆強。






騰格里易麥


星巴克的選擇反映線下連鎖品牌商對阿里、騰訊新零售生態資源體系的判斷。騰訊明顯體虛乏力。至於阿里能否幫助星巴克擺脫競爭劣勢,還要看星巴克自己的定位調整和營銷策略的調整了。星巴克若學盒馬的底層商業邏輯,則原本線下定價偏高,對線上發展不利,若用全面降價來提升單店坪效,毛利率下降風險太大;若線上線下定價不一致,則象蘇寧早期的左右互博自殘;為線上專門開發產品則sku太多單品效率下降……。可能需要利用輕食的優勢,線上以套餐為主提高客單價,並鼓勵客戶自行拼單優惠來降低配送成本,線下則以小份輕食作為咖啡買送來拉平與線上的差異,以及利用會員打通從阿里交換積分優惠資源。此外,星巴克可利用阿里數據銀行調整網點佈局,線下概念旗艦店、大店、小店功能區割分佈合理是整體要義。不過星巴克咖啡口味是該調整下了,與國際競品比是差……


老師傅


星巴克與阿里的合作應該是其創始人與馬雲的好友關係推動。但是更好的選擇卻是與美團合作。星巴克現在目的就是要推外送,而現在elm是節節敗退,外賣市場731格局已經定型。這種市場局面下的合作拓展空間並不大。


茗泰國際李福建


其實騰訊除了社交和遊戲都不行,眼光其實遠大,基本很多網站都有它的投資,但它更看重短期利潤回報,很多投資轉變太快,短期看不到利益,它就不關心了,慢慢就淡了,就像一個人,本身收房租就很多錢了(遊戲),再去投資別的行業投機心理重一點,只要虧不了,都會去沾一手,反正投的金額不大,收益不見好就收手,收益好接著幹,阿里巴巴感覺不一樣,投資一行業,死在自己手裡,不幹了,也會堅持到底。比如中國雅虎,做死了也沒出讓轉讓。這和兩馬的性格和經商環境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