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尷尬?57家上線銀行存管平台接連「爆雷」

遭遇尷尬?57家上線銀行存管平臺接連“爆雷”

隨著去年12月《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網貸機構應當與通過測評的銀行業務金融機構開展資金存管業務合作”。至此,銀行存管正式成為網貸平臺合規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

但隨著近期網貸行業“爆雷潮”的不斷蔓延,一些甚至已經上線了銀行存管業務的平臺也難逃“爆雷”的宿命,與此同時,這些存管銀行也正在遭遇“尷尬”的境地。

57家上線銀行存管平臺7月接連爆雷

根據網貸天眼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從7月1日至7月31日期間,全國範圍內共有253家平臺接連出現問題,而新增問題平臺中以提現困難和平臺失聯為主,合計佔比高達86.17%。

值得一提的是,在253家問題平臺中,有57家平臺在“爆雷”前均已上線了銀行存管業務,累計佔比22.7%。其中,有10家平臺在2018年上線了銀行存管。春天金融在今年5月25日剛剛發佈與上饒銀行存管系統上線公告,7月27日便對外發布“P2P業務暫停公告”,隨即在7月28日發佈“清退工作初步方案(討論稿)”, 而此時距離春天金融上線銀行存管僅僅過去了2個月的時間。

遭遇尷尬?57家上線銀行存管平臺接連“爆雷”

遭遇尷尬?57家上線銀行存管平臺接連“爆雷”

遭遇尷尬?57家上線銀行存管平臺接連“爆雷”

(網貸天眼彙總統計7月問題平臺中已有57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

從存管銀行方面看,7月份, 在57家上線銀行存管業務的爆雷平臺中,恆豐銀行成為“踩雷”最多的存管銀行,共有包括元泰金服、來存吧、利得行、君融貸、種子易貸、金盈所、人人愛家金融在內的7家平臺相繼出現問題。

此外,與海口聯合農商銀行和江西銀行合作的6家平臺也出現了問題;華興銀行和徽商銀行則各有5家合作的平臺出現問題。

存管銀行遭遇尷尬

當銀行存管已成為網貸平臺合規的標配之一時,一方面中小銀行通過與網貸平臺尋求合作簽訂存管協議,為銀行積極創收;但另一方面,隨著“爆雷”平臺的持續增多,銀行在存管業務方面也開始日漸收緊。

北京一家銀行的負責人表示,“比起與網貸平臺合作,銀行更擔心的還是聲譽問題。尤其是在監管趨嚴、‘爆雷潮’席捲而來的當下,我們其實不太願意與爆雷的平臺有所瓜葛,畢竟對於以後開展業務還是會產生影響。”

從目前看,銀行的“尷尬”不僅表現在與網貸平臺合作機會、收入空間的壓縮上,當平臺的接連“爆雷”使銀行遭遇連帶的聲譽風險時,一些銀行往往也會選擇拒絕、退出與網貸平臺的合作,以尋求自保。

今年3月,貴州銀行宣佈因業務調整,暫停銀行存管業務,將徹底退出網貸資金存管業務;7月17日,上饒銀行發佈公告,因巨潮金融上線存管系統後擅自發布清算公告,同時也沒有進行存量業務數據遷移,因此上饒銀行決定從即日起解除服務協議,終止資金存管合作。並要求巨潮金融撤除所有合作的宣稱信息、披露信息,但截至發稿時巨潮金融的官網仍以“上饒銀行資金存管”作為噱頭而背書。

此外,銀行還通過大幅提高合作的門檻來篩選高質量的對接平臺。相關人士表示,銀行除了看重平臺的實繳資本和高管人員外,平臺背景、運營時間、交易金額、風控模式等也是考量的範圍。

另一方面,銀行在存管業務方面也在不斷完善和創新。除了此前不少銀行升級存管系統外,廈門銀行還在7月18日上線了存管查詢功能,只要是與廈門銀行資金存管業務合作的網貸平臺用戶,即可通過該項功能查詢存管賬戶的使用情況。

存管銀行不為平臺提供信用背書

雖然銀行在與網貸平臺合作時已加大審核和篩選力度,但一旦平臺出現問題時,存管銀行又是否需要擔責呢?

對此,行業專家明確表示,根據相關監管要求,存管銀行並不為P2P平臺提供銀行信用背書,更不需要為爆雷的問題平臺擔責。

這一點在《關於印發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的通知》中也得到了印證。根據該“通知”要求,存管銀行不對網絡借貸交易行為提供保證或擔保,不承擔借貸違約責任;也不承擔借款項目及借貸交易信息真實性的審核責任,不對網絡借貸信息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同時,存管銀行不對網絡借貸資金本金及收益予以保證或承諾,不承擔資金運用風險;除必要的信披及監管要求外,網貸機構不得用存管銀行做營銷宣傳。

根據監管規定,存管銀行對出借人與借款人開立和使用資金賬戶進行管理和監督,並根據合同約定,對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金進行存管、劃付、核算和監督。

需特別注意的是,因網貸機構故意欺詐、偽造數據或數據發生錯誤導致的業務風險和損失,應有網貸機構承擔相應的責任,與存管銀行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