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定辨別翡翠?

揣著一顆火熱的心


你是不是常在購買翡翠時陷入煩惱和沉思?不知道哪些是真翡翠,哪些是翡翠的相似玉石?看完這篇文章,保證你對鑑定翡翠的能力會大大提升。


首先,我們要了解翡翠。


裴翠是以硬玉為主的由多種細小礦物組成的礦物集合體,摩氏硬度為6.5~7.0。翡翠的顏色多種多樣,常見的顏色有無色,白色,各種不同色調的綠色、紅色、黃色、紫色、黑色、灰色等。


如何鑑定翡翠?

(1)觀察“翠性”和結構

“翠性”多出現在粒狀纖維交織結構中,在白色團塊狀的“石花”和“石腦”附近較易觀察。礦物顆粒越粗大“翠性”越明顯,顆粒越細膩越不易觀察。顆粒較粗的拋光良好的翡翠表面還會有“微波紋”出現哦。

(2)顏色

翡翠的顏色豐富多彩,不僅要觀察顏色的色調,也要注意觀察顏色的組合和分佈(俗稱“色根”),是否為翡翠的正常顏色,是否是翡翠經常出現的顏色,以區別於其他相似玉石,還要觀察顏色的分佈,是否呈絲網狀、沿微裂隙分佈、以此來判斷顏色為原生還是次生還是經人工染色所致。

(3)光澤

由於翡翠具有較高的折射率和較高的硬度,所以其光澤強於其他相似玉石。

(4)密度

翡翠的密度為3.33g/cm3,大於多數綠色玉石。用手掂量,翡翠較重,有“打手”的感覺,而石英岩質玉石等則較輕。

(5)折射率

點測法翡翠的折射率為1.66左右。很少與其他玉石折射率相混。

雖然知道了如何鑑定翡翠,但在購買時,還是容易擔心把翡翠和那些與翡翠相似的玉石混淆?


別擔心,接下來就教大家如何輕鬆區別那些與翡翠相似的玉石。


1. 如何區別翡翠和和田玉?

與翡翠相比,和田玉具典型的毛氈狀結構,顆粒更為細小,外觀更為細膩,油脂光澤,無“翠性”,顏色分佈均勻。此外密度、折射率、吸收光譜也與翡翠完全不同。



2. 如何區別翡翠和蛇紋石玉?

蛇紋石玉的綠色以黃綠色為主,色較淺淡,均勻。蠟狀至玻璃光澤,硬度、密度、折射率均低於翡翠,無星點狀閃光。蛇紋石玉與翡翠同為纖維交織結構,但前者的結構更為細膩,不易觀察,以此可以與翡翠相區別。



3. 如何區別翡翠和石英岩?

常見的石英岩為無色,也有些石英岩為淺綠色。石英岩的特點是粒狀結構,無“翠性”,密度、折射率均低於翡翠。含有鉻雲母的東陵石在石英顆粒之間有綠色鉻雲母呈片狀閃光,並且在濾色鏡下變紅,以此區別於翡翠。



4. 如何區別翡翠和玉髓?

綠色玉髓又稱為澳玉,為隱晶質集合體。顏色均勻,為典型的蘋果綠色。密度、折射率均低於翡翠。



5. 如何區別翡翠和水鈣鋁榴石?

水鈣鋁榴石集合體有人稱之為“南非玉”、“特蘭斯瓦爾玉”、“青海翠”、“不倒翁”。特點是粒狀結構,均質集合體,常見暗綠色或黑色斑點,密度和折射率平均高於翡翠。濾色鏡下呈紅色。



6. 如何區別翡翠和鈉長石玉?

鈉長石玉又稱為“水沫子”,顏色常為無色、白色、灰白色,“白棉”多,可有藍綠色“飄花”,透明度好,與冰地翡翠極為相似。但鈉長石玉為粒狀結構,光澤弱,密度、折射率、硬度均低於翡翠。敲擊“水沫子”聲音沉悶,不如一般翡翠敲擊聲音清脆。



7. 如何區別翡翠和獨山玉?

獨山玉是一種黝簾石化的斜長巖。顏色以不均勻的白、綠色為主,纖維粒狀結構,透明度低,綠色在濾色鏡下呈紅色,密度、折射率變化範圍大。


8. 如何區別翡翠和玻璃?

玻璃是市場上最常見的翡翠仿製品,主要有:“料器”、脫玻化玻璃。


“料器”

玉器行業把早期仿翡翠的玻璃稱為“料器”。特點是綠色半透明,具大小不等的圓形氣泡,肉眼即可辨別。顏色不均,常見旋渦狀攪動紋;貝殼狀斷口;折射率1.4~1.7不等;熒光可有可無。在許多祖輩留下的遺物中,綠色仿玉的戒面、帽扣、簪針等大多屬於此類。


脫玻化玻璃

大約出現在20世紀70~80年代,國外稱這種仿玉的玻璃為“依莫利寶石”或“準玉”。經脫玻化作用,使非晶質的玻璃部分“重結晶”,肉眼看上去類似棉狀物,形如晶質集合體。但這種脫玻化玻璃的折射率僅為1.50~1.52,密度為2.40~2.50g/cm3,硬度為5,貝殼狀斷口。


看完這些,你學會如何鑑定翡翠和區別那些與翡翠相似的玉石了嗎?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


東家APP


愛翡翠的人很多,懂翡翠的人卻很少。一些不良商家拿染色注膠的劣質翡翠,充當高級翡翠,更有的拿巴翠、澳玉、莫翠等仿冒品充當翡翠。翡翠鑑定複雜又困難,今天先跟小編從最基礎的辨別翡翠ABC貨開始吧~

翡翠A貨:未經任何人工化學處理的天然翡翠,它的玉質、顏色、結構是本身就有的,只通過機器加工打磨出形狀。

翡翠B貨:本質上是低質翡翠,人工強酸浸泡後可溶解雜質雜色,用膠或還氧樹脂膠等填補經酸液浸蝕損失的空間,本身玉的結構遭遇改變,長期佩戴可以看見其品質、色相變糟糕。

翡翠C貨:一樣是低質翡翠,為了造假更真實,在溫度高氣壓高情況下,把化學藥物和色素染料加入浸泡,使其更有翡翠的綠色,佩戴久了掉色是自然現象。

那麼這些B貨、C貨的翡翠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呢?

翡翠B貨造假流程

1、找料:選擇水種差、構造不嚴謹、顆粒不細膩的毛料。

2、出形狀:確定要製作的樣式,機械切出大概形狀,用鐵線加固。

3、酸洗:調製出化學強酸,跟翡翠一起浸泡15-20天,過程中會將翡翠原有小縫隙中的礦物顆粒和雜質溶解掉,這時候這些縫隙便留出空間,之後工人將其沖刷乾淨,但還是有一定殘留物,會影響佩戴者的健康。

4、注膠:把翡翠小縫隙中的空氣排除,並把環氧樹脂膠體填充進去,迅速用錫紙包裹起來後,經過加熱使其定型,多餘的膠狀物體會排除。

5、打磨:定型後的翡翠表面上會留有幹了的膠體,通過機械的打磨後使翡翠變得光滑圓潤,這就是B貨的製作流程。

翡翠C貨的造假流程

1、找料:造假者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賺錢,尋找的材料越低廉,那麼其利潤也越大,基本上是毫無美感的等低檔玉。

2、成型:將找好的原料切割出想要的形狀,然後用鐵絲加固處理,以防之後的酸洗過程中內部構造受破壞,導致整體破開損壞。

3、酸洗:跟B貨一樣,利用鹽酸等強效化學酸性物質,浸泡後使其內部縫隙的礦物質顆粒掉落,以便接下來的注膠和染色工作。

4、染色:本來內部結構就不穩定的料子,經過酸洗後進一步疏鬆,但還不夠,要將其放入鑊巾,跟裡面的鐵礦物質充分融合,20分鐘後拿出進行首次染色,可以看到色素粘在翡翠的表面,不夠深入。重複幾次就會漸漸浸透,顏色不再雜亂跟單薄。

5、拋光:半成品經過酸洗和染色之後,造假工作基本完成,加以拋光打磨,去除表面粗糙部分,顏色會變得更明亮,手感也更光滑。

酸洗染色處理過的翡翠看起來與A貨沒差別,但戴久了會掉色或是變形,影響美觀甚至自身健康,不建議大家購買與收藏。那如何鑑別翡翠呢?

1、看色

顏色過於漂亮,行話叫“邪”,但是觀察色根又能看出其過渡生硬,顏色不均勻。

2、看種

水頭過於通透,顆粒不細膩

3、聽聲音

拿一根瑪瑙棒敲擊翡翠手鐲, B貨聲音沉悶,沙啞,沒有悠揚的迴音。 C貨則像拿起兩根鑰匙相互敲擊的聲音。天然翡翠被敲擊時會發出清脆悠揚的聲音。

4、看紋路

燈光下調整角度,慢慢地找到其反光點,B、C貨表面會看到橘皮紋、酸裂紋甚至凹坑。

5、強光照射

強光手電筒透射下,B、C貨紋理雜亂無章,帶有象網狀和樹根狀,縫隙中還有細紋狀,天然翡翠能看到濃淡過渡成斑點條帶狀。

關注薈華軒,瞭解更專業的珠寶知識!


VAYLASN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a94c62c624abb0e561aa4eeefbb3ca8\

人生中最燦爛是瞬間


鑑別翡翠有一點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翡翠的根!只要是翡翠就一定有根,所以說想買翡翠一定要帶上高倍放大鏡!只要一看就一目瞭然了!當然你還得具備一些專業知識,不然你會連什麼叫根都不懂,因為你沒有對比過,沒有見過理解過真正的根。



很多a加b貨,或者更低級的翡翠,這種根都是不一樣的!還有一點就是根對了,你還得判斷這翡翠是哪裡的產地!這得要更加專業的知識了,不然這是翡翠沒錯,但是品種不一樣啊!價格就千差萬別了!


再就是鑑別它的等級了!看它到底是什麼級別的翡翠,是收藏級別的還是說普通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