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火炮爲什麼後面有一個圓圓的球狀物體,它有什麼作用?近代的火炮爲什麼沒了?

騎士2414


明清時期火炮仿自西洋艦用長炮,因此保留了類似的構造和形制,其中就包括炮身尾部的球狀物——尾鈕(cascable)

眾所周知,火炮發射時會產生很大後坐力,再加上艦船漂浮海上不斷搖晃、震動(開火時),一旦火炮沒有被“拴牢”就會四處亂撞,造成很大麻煩。而且,裝載於木質風帆戰艦上的艦炮考慮到艙內空間狹窄和為了提高射速,也需要控制反衝作用以穩定炮身

為此,西洋艦炮的尾鈕上通常穿有孔洞或鑄有掛環,可用來連接滑輪組繩索以前後移動火炮,便於炮手裝填彈藥、清理炮膛,同時能將後坐移位的火炮儘快拖拽復位,從而準備下一輪開火。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西洋火炮的尾鈕並非與炮身一體鑄造,而是通過螺栓固定在炮尾

,也就是說當尾鈕被取下來後,炮身就變成了兩頭開孔的“炮管”。有意思的是,明清仿造紅衣大炮時似乎沒有意識到尾鈕的實際作用,只是“依葫蘆畫瓢”地將之鑄造成為炮身不可拆卸的一部分。

究其原因,除了沒有搞清楚相關原理外,可能還與明清時代主要將紅衣大炮用於陸戰有關——選擇硬實平整地面(包括城牆上)安放炮位,並藉助炮架、木楔甚至就地挖坑即可有效剋制後坐力,

並不需要過多考慮海上射擊的各種複雜干擾因素

另外,明清火炮鑄造技術不算髮達,保留一體鑄造的尾鈕也可增加火炮抗壓強度。而從西洋傳教士南懷仁為清廷鑄造的“大將軍”系列火炮實物來看,尾鈕則被箍上套環螺紋杆與炮架直接相連,杆上帶有把手可平面旋轉,從而達到調節火炮射角之目的

可見,尾鈕是前裝火炮(特別是風帆海軍)時代的產物,而隨著19世紀下半葉後膛火炮不斷普及,其必然要退出歷史舞臺。


網言軍事


暢談歷史風雲,看惜花講歷史。說起陸戰最為有效火力裝備,無疑就是火炮。所以也有戰爭之神的稱呼。對於武器的更新換代,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的明清王朝。老式的思想的束縛、對於科技被其稱為奇淫異數被傳統觀念所摒棄。可見落後思想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呀。

最早西方人在發明火炮後,由於地理位置的影響、交戰的主要方式多為海戰,而火炮的也處於發展的前期。所有的火炮都是前膛式火炮。火炮在裝填炮彈需要從炮口處進行裝彈,而交戰地域又都在海上,為了提過火炮的穩定性與射擊精度。當時的火炮專家們就在火炮的尾部裝設了尾鈕,一方面可以用繩子將其更好的固定在炮架上,使其更好的固定,同時也能提升射擊精度。

而在被明清進行仿製時,對於其作用與使用環境的不夠了解。就將其一併進行了仿製,鑄造為一體。因此,使得所有的火炮後面都有一個小圓球。變成了一個沒有用處的裝飾物。

隨著社會各行業科技的發展,與戰場需要。前膛式火炮越來越不符合現代戰爭了,隨著歷史的前進塵封在歷史的長河裡。而後膛式火炮變成了現代裝備的寵兒。火炮也被細分為:炮身、炮架與炮閂等。


惜花公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