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產業領跑!上半年威海市GDP增長7.3%

7月30日,記者從威海市政府舉辦的2018年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818.88億元,增長7.3%,威海市經濟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GDP增速7.3%

韌性強潛力大後勁足

“全市上半年轉型升級成效突出,新動能茁壯成長,質量效益持續改善。”威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梁皓介紹,上半年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60.46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40.59億元,增長7.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917.83億元,增長7.7%,三次產業佔比為3.3:46.2:50.5。

威海市上半年經濟運行呈現出三方面特點。首先是供給發力,產業發展積極有為。全市上半年實現農林牧漁及服務業增加值63.01億元,增長3.4%,農業生產形勢穩定;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位列全省第4位,工業支撐作用凸顯;全市服務業佔GDP的比重為50.5%,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0%,以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代表的營利性服務業實現增長17.6%,服務業穩中育新。

其次,需求平穩,發展後勁正在釋放。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6%,穩中趨緩;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6.20億元,增長10.2%,位居全省第二位,消費市場持續活躍;完成進出口總額648.03億元,下降9.2%,其中出口總額423.51億元,增長2.6%;進口總額224.52億元,下降25.3%,外需拉動繼續放緩。

此外,經濟實現質效提升。工業用電量、全市工業品出廠價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等主要指標均呈上漲趨勢,企業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財稅金融質量持續向好,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6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441元,位居全省第四位。

“在當前經濟運行的大背景下,7.3%的GDP增速來之不易。”市統計局副局長丁玉波介紹,威海市GDP增速連續14個季度穩定在中高速區間,反映出經濟韌勁較足。總體來看,下半年全市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針對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丁玉波說,第四次經濟普查涉及到二三產業中的17個行業門類、91個行業大類的所有經濟活動,全市普查對象預計有9萬多戶單位和約20多萬戶的個體經營戶。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8年12月31日24時,普查時期資料為2018年年度資料。8月起,威海市將對所有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經營個體戶開展全面清查工作,希望廣大普查對象理解支持、積極配合。

重點項目開工率94.8%

20條舉措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上半年,威海市新舊動能轉換成效顯著。據市發改委副主任張愈介紹,上半年,威海市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增長14%左右,高於全部工業主營業務收入6.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預計增長12%左右,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重點項目建設方面,全市116個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開工110個,完成投資150億元,佔年度計劃的51.1%,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下半年,市發改委將聚焦產業培植,全面落實七大產業集群發展三年行動計劃,3年內力爭每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都培育起1-3家過百億企業。聚焦項目建設,在原有116個項目基礎上,動態調整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庫,加快培育、引進和衍生一批前景好、活力強的新業態、新模式項目。聚焦創新驅動,構建政府、企業、社會三位一體的創新格局。聚焦擴大開放,制定城市國際化建設行動綱要,加快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打造中日韓跨境電商創新發展聚集區。

“對標此次市黨政考察團南方考察學習經驗,市發改委將從建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優化提升投資環境、全面推進信用建設、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等四個方面入手,制定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20條工作措施。”張愈說。

建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方面,市發改委參照世界銀行評價體系和我省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從“企業開辦”“獲得信貸”“不動產登記”“辦理施工許可”等6個方面設計20個左右指標,開展全市營商環境評價,找不足、補短板。

優化提升投資環境方面,市發改委將在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備案)環節,鼓勵企業合併編制項目申請報告、節能報告、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加大省投資在線審批監管平臺與市政務服務平臺的融合力度,實現兩個平臺的信息互通、項目審批一網通辦。

全面推進信用建設方面,推動政務領域信用應用,對無失信記錄的主體,實行非關鍵性材料“容缺受理”,對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的主體,實行“現場領證,事後檢查”的便捷化服務;出臺《加強政務誠信建設任務分工方案》,組織開展政府與企業所作承諾未兌現專項治理。

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方面,市發改委將建立威海市投資管理核心數據庫,打造全市統一的投資項目綜合管理平臺,形成科學統籌、縱向聯動、集約共享的項目管理體系。

威海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