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爲什麼愛宋朝?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如果可以穿越,你最想穿越到哪個朝代?——關於這個理想世界的樂此不疲的追問,出現最多的答案是宋朝。

今天的人們為什麼愛宋朝?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到底宋朝在其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一個軍事上積貧積弱的朝代,卻造就了一箇中國傳統文化與審美上的“黃金時代”?

此前,在 2017 年 1 月和 2018 年 1 月,《三聯生活週刊》分別做了兩期有關宋朝的封面故事,第一期《我們為什麼愛宋朝》,通過解讀宋朝的一系列關鍵詞——市井、雅集、山水、茶室、書院,搭建起宋朝與今天的聯繫;

第二期《宋朝那些人》,我們選取了以蘇軾、李清照、范寬等為八位為代表的宋朝群星閃耀的士大夫群體,探討他們在不同學科領域的開創,以及留給後世的精神遺產。這些人如今依然被視為文化偶像。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這兩期雜誌都在我們的讀者群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我們為什麼愛宋朝》該期雜誌進入《三聯生活週刊》年度雜誌銷量排行榜前三,成為了“爆款”封面。

讀詩、吟詞、朗誦,如今,大家對傳統的古典文化的迴歸和親近,似乎掀起了一股傳統文化的潮流。在這些沉澱了幾千年的文化精粹中,我們也漸漸發現,人們對宋朝有著巨大的好奇,對“宋式生活美學”的推崇,更是引發了一股“宋朝熱”。

解密“宋朝熱”

以上種種現象,不禁讓我們思考,為什麼距離我們約 1000 多年的朝代,會如此依然受到大家的追捧、留戀?大家到底迷戀宋朝什麼?宋朝的生活美學又帶給我們當下什麼樣的生活啟示?

帶著這樣的好奇和疑問,我們三聯核心主筆團隊進行了深入研究、探討,並不斷向專家請教,通過一年半時間的打磨,在兩期紙刊雜誌的基礎上,推出了這一期宋朝美學音頻課——《我們為什麼愛宋朝——宋朝美學十講》

。希望通過十個關鍵詞的梳理——總序、《清明上河圖》、理學、茶事、書法、宋畫、名物、宋瓷、宋詞、雅集,試圖給大家提供10 種進入宋朝的觀看路徑。除此之外,我們還邀請到了10 位名家、學者,通過微觀視角去探究背後的原因,帶大家深入其中,體會到兩宋文明到達的高度。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當我們向自身文化尋找,無論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審美的高峰,還是藝術與生活通融的生活美學源頭,都當推宋朝。特別是宋代士人的修養和美學趣味,通過儒家思想的一脈相承,一直為後世所追慕。原因很簡單,

宋朝並重理想與現實,兼備大俗與大雅,可以說是最適合生活的朝代。

《我們為什麼愛宋朝》之“宋朝穿越路徑”

當然,也許有的人還並不瞭解宋朝。沒關係,在《我們為什麼愛宋朝》課程的開篇,我們首先鋪陳開去,從歷史宏觀層面帶大家對宋朝有一個總體面貌的認識。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到底宋朝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為什麼今天會出現“姍姍來遲”的宋朝熱?

在課程的總序裡,我們邀請到了著名宋史專家鄧小南老師,為我們拉開宋朝美學的序幕。鄧老師是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其父鄧廣銘曾師從胡適、傅斯年和陳寅恪先生。她將從宋代的立國形勢、文化風氣以及士人對意境的追求幾個方面,以宏觀的方式帶我們重新認識宋朝。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宋朝的打開方式,大家最為熟悉當然是宋朝生活圖景《清明上河圖》,故宮展出這幅作品時排長隊的火爆場景還歷歷在目。它堪稱北宋社會的“百科全圖”,徐徐展開了一幅 12 世紀初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時節繁盛的市井風俗畫。這裡,我們邀請到了故宮博物院資深古畫研究專家餘輝,他多年來潛心研究此畫,每一個細節都如數家珍,他將帶大家一起走進、解密《清明上河圖》。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那麼,這幅作品的創作者張擇端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當時的生活環境又是什麼樣的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張擇端的教育環境——儒生背景。兩宋時期通過科舉制度,誕生了一個新的階層——士大夫階層。那麼,在當時提倡儒學復興的環境下,這些文人他們又尊崇什麼樣的價值觀呢?

這裡,我們邀請了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楊立華,他近年來著力於宋明哲學的研究,將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告訴我們宋代士大夫的人格到底偉大在哪裡?為什麼宋代賢士會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豪語和胸懷?儒學在北宋的復興如何解決了新的生活方式指導問題。那種生生不息的核心精神,對於我們今天又有什麼樣的指導價值?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說到宋代士大夫,尤其文人雅士,除了探討人生哲學,在生活中,喝茶也是他們的一大樂事。其實在宋代,不止文人喝茶,上到皇帝,下到普通老百姓,喝茶已經變成了全國的一種風尚。在這一講中,我們邀請到了著名文化學者、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鄭培凱,他將通過茶專題告訴您,在宋代,為什麼喝茶會成為一種全民風尚?普通百姓、高雅文人、尊貴皇室在喝茶的時候有什麼不一樣的講究和習慣?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縱觀藝術史,宋代藝術的第一座高峰,是書畫。書畫分為書法和繪畫。我們先從書法講起,中國書法進入宋代,進一步加重了“文人”習氣,蘇軾、黃庭堅這些書法家也都是大詩人、大文學家。這一講,我們邀請到了

故宮博物院古代書畫碑帖鑑定專家王連起,為大家講述宋代書法的復古與創新。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而宋代書法與繪畫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北京大學教授、國際藝術史學會主席朱青生看來,“宋畫”中間包含著對“宋畫”的終結。這個時代裡隱藏著一個偉大的秘密,而為了幫助破解這個秘密,朱青生老師替我們拎出了藏於其中的關鍵的一條“線”,這個線就是“書法”。古人講究“書畫同源”,理解了書法,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去理解宋畫。看透了這個秘密,才能完成對宋畫的理解,以及我們還能試著橫向去思考、找尋,宋畫與文藝復興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聯繫?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我們之所以邀請朱青生來講這一節課,是因為朱青生認為教師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指引學生在面對個人無法控制的境遇時找到自我的方向,這種方向感,古賢稱為“仰望星空”。我們也希望在宋畫的講述中,你能領略到他的這種指引。

對於今天的人來說,該怎麼觀賞宋畫?如果從風格入手,當然會存在很大主觀性,一種比較輕巧的進入方式,是可以嘗試與宋人的生活方式相結合。

生活方式少不了生活器物,玩古物一直是帝王、宦官、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傳統。燒香、點茶、掛畫、插花,是最能代表宋人生活與文化趣味的“四般閒事”。而這些生活方式需要承載的器物——茶器、酒器、花器、香器、文房等等,也都在宋朝,被賦予了“雅”的品格。這一講,我們邀請到了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痴迷於古物研究的學者揚之水,為大家講述宋代的器物之美。為何這些在我們現代人看來的高雅生活方式,在宋人的生活裡卻只是日常?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在宋人的生活中,喝一杯好茶,當然得有好茶器來配,宋代人的飲茶方式為點茶,高潮在於“點”,當然更講究諸美並具——茶品,水品,茶器,技巧,樣樣具備,點的“結果”才可以完美。在這一講裡,我們邀請到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古陶瓷研究著名學者廖寶秀

,為大家一一細數五大名窯、宋瓷中極簡主義美學的體現,以及宋朝人都是如何使用瓷器的。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在前面講述的內容中,我們可以聽到,不少老師都會提到宋詞,旁徵博引。宋詞——早已被視為一代之文學的案頭之作,是宋人生活、情感、價值觀的一種表達和呈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東坡的這首《水調歌頭》,時至今日仍被不斷扮演翻唱。

為何宋詞仍舊能夠為今人所吟唱?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這一講裡,我們邀請到了

《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人、同樣愛好宋詞的董卿,以“領讀者”的身份,為我們做一個有關宋詞之美的導讀,推開宋詞溫婉世界的大門。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然後,董卿給我們推薦了一位她的好朋友,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同時也是《中國詩詞大會》的點評嘉賓康震老師,他多年來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詩詞研究,將帶大家一起走進宋詞的美學世界。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最後一講,也是我們這次《為什麼我們愛宋朝》課程的收尾。我們把落腳點放在“雅集”之上。所有我們剛剛提到的詩詞書畫、“四般閒事”如果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遇到,那麼就成了文人之間的一個聚會——雅集。

雅集是宋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他們撫琴、調香、賞花、觀畫、弈棋、烹茶、聽風、飲酒、觀瀑、採菊、寫詩和繪畫,攜手傳播著宋人躬身實踐和付諸想象的種種生活情趣,成為北宋文人的一種重要社交活動。

在最後這一講裡,我們邀請到了當代藝術家、園林學者、國內最早的現代雅集推廣者葉放,帶大家走進宋人的朋友圈,看看在古代這些雅士們都是怎麼玩的。我們重新把落腳點放到了“雅集”這樣一種宋代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場景裡,呼應開篇,完成整個宋朝課程的講述。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掃描上方二維碼,訂閱

《我們為什麼愛宋朝——宋朝美學十講》

這十講課,是一次回到宋朝的文化之旅。希望每一個跟我們重新推開宋朝大門的人,走到最後,都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文學召引和美學啟示,完成屬於每一個人獨一無二的宋朝之旅。或許當你聽完了這十講課,回過頭來重新審視當下的生活,又會產生不一樣的理解。

接下來,歡迎各位進入宋朝的美學世界。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