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哥哥:最孤獨的人最親切

01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選擇用一種凜冽而決絕的方式,離開了人世。

從此,這世界上少了一位“濁世翩翩佳公子”;千千萬萬人心中,多了一樣痛惜的理由。

流光匆匆,轉眼又是4月1日。

15年過去了,因為他的離世,愚人節仍是許多人心中,一個笑不起來的日子。

很多人都說,對張國榮的愛,是“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張國榮曾不止一次被選為香港“四大絕色”,這評選本意只是針對女子,卻不成想張國榮票數居高不下,人謂“靚尊”。

官方還為此發表聲明:古往今來,九州內外,除了張國榮之外,不作第二人想。

如今端詳他的照片,真當得起倪匡的稱讚:“眉目如畫”。但見過他的人都一口咬定:張國榮是出了名的不上照。

是啊,畢竟氣質、靈韻、態度,都是冰冷的攝像機無法完全捕捉的東西。

而如今斯人已去,我們也只能對著斑駁的影像遙想一二。

02

好在,張國榮還有許多作品留存,足以令人領略他精湛的演技與歌藝——比起外表,這些更值得人們傾心。

他留下了太多無可替代的經典角色:

《胭脂扣》裡貴氣優雅的十二少,《倩女幽魂》中文弱痴情的寧採臣,《阿飛正傳》裡孤傲漂泊的旭仔,《春光乍洩》中天真魅惑的何寶榮,《英雄本色》裡率直倔強的宋子傑,《東邪西毒》裡深沉另類的歐陽鋒……

與其說是這些經典角色令他魅力盛放,不如說張國榮本身就是一種加持,令每個角色都能頻添光彩。

而張國榮的歌,不但動聽,更是動人。

雖然在今天聽來,許多作品在音效、技術層面有著時代的侷限,但仔細聆聽,仍會被其中的真情所打動,稱得上“以情帶聲、聲情並茂”。這種感受,觀看張國榮的演唱會影像時,會更加明顯。

而張國榮自己也曾說過,“每一首歌都要投入好多感情在裡面”。許多時候,聽他唱歌,就是在唱自己的人生與故事。

在他的遺作《一切隨風》中,主打歌《玻璃之情》,如今聽來,似乎預示著某種悲傷的結局,令人更覺感慨:

“如果你太累

及時地道別沒有罪

牽手來空手去 就去

一生人不只一伴侶

你會記得我是誰。”

03

張國榮始終是自信的。

2000年時,他在紅館演唱會上大膽嘗試了羽毛、睡袍等前衛造型。有多事的小報記者就此對他展開嘲諷,說他“做不成女人便扮女人”。

張國榮霸氣回應:

我相信六十年後還會有人聽我的歌。但六十年後,還會有人看這種八卦報道嗎?

如今,18年過去了。

依然有很多人在聽他的歌、看他的電影,甚至因為他的風采,懷念過去那段陌生的歲月。

後來迷上他的粉絲們,有一個特定的稱呼:“後榮迷”。

“後榮迷”們大多都很年輕,哥哥最風光的日子,沒緣得見;迷上他時,他卻已不在人間。

於是,只有一遍遍去看那些古早的影像資料,去舊時光裡尋覓他的蹤跡與氣息;只有帶著遺憾一遍遍翻閱關於他的故事,靜靜祝福那個美好而孤獨的哥哥。

這感覺就像一場毫無指望的愛戀,連欣賞與崇拜,都變得小心翼翼。

但這也正說明了,歲月甚至生死的距離,都並不能阻止人們愛張國榮——

如他所說,60年後,他依然值得被人們深深愛著。

04

每年四月伊始,這春光正好的日子,卻正是人們懷念張國榮的高峰。

很多人說:“4月1日是張國榮粉絲驟增的日子。這不是懷念,這是追風。”

甚至,曾經我也這樣認為過。

但如今,我卻更願意相信這種懷念是善意的:

誠然,在這一天懷念哥哥的人中,許多人甚至大多數人,都未必對他足夠了解。

但我相信,縱使沒有“由來已久”的深情,也總是“真心誠意”的惦記。

原因很簡單:他值得被更多人記得。

而當我們懷念他時,除了他的風華絕代、美妙歌喉,我們還在懷念什麼?

或許,是懷念他美好的靈魂——

比如,他的熱情、真誠與善良。

林志玲曾回憶起多年前,她做模特期間,為正當紅的張國榮拍攝MV。在一同出演該MV的模特中,有一個失聰的女孩,開始總是無法與其他演員口型保持一致。

張國榮主動耐心地教她如何對口型,並與所有人一起,不厭其煩地反覆彩排,令年輕的林志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張國榮就成了她心中好男人的典範。

林青霞回憶和張國榮一起拍《東邪西毒》時,總是一起搭公司的小巴去片場。有一次,他問林青霞過得好不好,她沒說上兩句就大顆大顆的淚珠往下滾,他摟她的肩膀說:“我會對你好的。”那一刻起,他們成了朋友。

陳奕迅在一次演唱會上,提起自己有一次在電臺花園吸菸,突然後面有一把沙沙的聲音對他說:“我都能戒菸,你也戒啦。你的聲音這麼好,要愛護啊。”當時他呆了,沒有給這位前輩反應,不知道怎樣應對。現在很後悔,想說一句:“哥哥,你身體好嗎?”

在娛樂圈內外,受到過張國榮照顧的人還有太多太多,只因他對誰都是一腔真心以待,似乎永遠學不會世俗的虛偽。

05

2003年4月3日,張國榮離世後兩天。

新城電臺通宵節目中,一位名叫Jacqueline的女士曾回憶起她與張國榮的“一面之緣”:

大約五年前,剛與丈夫離婚的她在深夜失控痛哭。張國榮走近她身邊,輕聲問:“我可以幫你嗎?”她頭都沒抬,不想接受這個陌生人的好意,甚至不耐煩地說:“我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容易幫助,你讓我自己靜一靜”;而他卻堅持陪在她身邊,耐心地等她平靜下來,陪她聊天。

她說:“他並不知道,那個晚上,他救了我的性命。”

被張國榮拯救的Jacqueline說,是張國榮令她戰勝了抑鬱症。

可又有誰能猜到,後來,他也死於這該死的病。

電影《素媛》中說:

最孤獨的人最親切,最難過的人笑的最燦爛。

他被人們叫做“哥哥”,因為他永遠那麼親切,就像太陽一般,照亮過許多人的人生;

可最終,他自己卻被孤獨地困在了陰霾裡。

假如時光能夠倒流,多希望在他最痛苦的那一刻,也能有人真誠地走近,探下身問一句:

我可否幫助你?

如此,或許便不會有他之後的縱身一躍,沒有之後無數榮迷的萬分悲痛,沒有這15年來的一歲一“哭榮”。

可惜,這世間最無奈也最無望的,就是永遠不會發生的“假如”。

好在,人們永遠記住了他:

那個可高貴,可輕佻;可野性,可哀婉;時而熱情,時而惆悵;時而堅定,時而彷徨的哥哥。

記得他那清澈的雙眼,和那雙眼中永遠無法擦去的明亮與憂愁。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