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梟雄杜月笙,一生「傳奇」的上海王,晚年在香港生活的如何?

ght675361513


杜月笙,曾經的上海王,民國梟雄一代傳奇人物,稱霸上海灘十里洋場幾十年之久,被稱為“上海灘皇帝”“青幫教父”。杜月笙也被列為中華民國史上的風雲人物。



身為亂世梟雄的杜月笙晚年卻離開了他的發跡地上海,在1949年悄悄的去了香港度過了一段悽苦的餘生。杜月笙離開上海說實話也是被逼無奈,當年國民黨政府潰敗後,作為遊離於國共之間的杜月笙只有兩個選擇:一,繼續留在上海聽天由命,二,跟隨蔣介石去臺灣苟且。杜月笙是個非常精明的人,經過深思熟慮最後他既沒有留著上海,也沒有隨國民黨去臺灣,而是選擇了去香港。


杜月笙的這個選擇也許是正確的,他心知肚明留在大陸身為上海灘流氓頭子,黑幫大佬難免會受到人民的制裁,跟老蔣去臺灣介於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也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因此杜月笙隱痛放棄了靠自己一點一點打拼出來,苦苦經營的上海基業,帶著十幾個貼身隨從與家人一起,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乘著輪船悄悄離開了上海去了香港。

到了香港之後,杜月笙的生活雖然衣食無憂,但是跟他在上海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在上海他是王,他說一沒人敢喊二,勢力範圍之大幾乎稱霸整個上海灘。但是到了香港,你杜月笙再怎麼厲害,強龍不壓地頭蛇,是龍你給我盤著,是虎你給我臥著。香港不比上海,那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人才濟濟,所謂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因此杜月笙初到香港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靠著自己在上海的積蓄過日子。


杜月笙想在香港再次打出一片天地來,那是很難做到的,何況杜月笙那時候年紀也已經大了,也沒有了當年的雄心壯志和膽略了,江湖這把刀也握不住了。再則說來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想靠自己闖出一片天地確實不容易。所以說杜月笙晚年在香港過的很悽苦,沒有了上海王的霸氣,黑幫大佬的威嚴,只能依山而居,日落而息,過上了平常人的生活。

就這樣,杜月笙靠著自己離開上海時變賣房產得來的錢勉強維持生計。一個昔日的一代梟雄如今落魄到這種地步,杜月笙的心裡極度壓抑,想想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杜月笙感慨萬千,曾一度頹廢抑鬱寡歡,後來終因積勞成疾染上了哮喘病。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於香港,享年63歲。亂世梟雄杜月笙就這樣在香港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旅程。


任馳贏天下


杜月笙在香港的生活可以用辛酸、無奈四個字形容,而這其中,最讓他開懷的就是迎娶孟小冬!

1959年,杜月笙在香港,過不慣稀鬆平常的生活,想著在人生末端再做最後一次努力,他要幹嘛?

離開了上海灘這一根基的杜月笙已經掀不起大風浪了!


他就是想著香港的日子不好過,是不是還能換個活法,二次選擇的時候到了,這和他當初計劃的一樣。

避居香港本身就是一個進退有據的選擇。

杜月笙要回國?那是不可能的,去對岸?他也沒想好,但有一個目的地,卻在他的計劃之中,那就是赴法。

說幹就幹,可在安排人員的時候,問題出來了――孟小冬。

孟小冬怎麼就成了問題呢?按孟小冬所說:“阿笙,我跟你去,是算小的還是算丫?”

杜月笙做事,向來滴水不漏,尤其是對孟小冬,向來是真情實意,從沒有半點不是。

沒想到在迎娶孟小冬這樣的大事上卻犯了糊塗,二人雖有夫妻之實,杜月笙卻一直沒給人家一個像樣的婚禮。

看來真的是老了,想的了開局,卻兼顧不到結尾!

杜月笙暗暗羞愧,名分對於一個女人的重要性,他杜月笙是清楚的,想當年林桂生怒棄黃金榮而去,不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惹的禍嗎?

杜月笙雖在病床上,但他迅速決定要和孟小冬結婚,用明媒正娶的儀式,給孟小冬在杜家找一個“名正言順”的位置。

1950年底,香港的杜公館熱鬧非凡。

張燈結綵,大紅燈籠高高掛!

杜月笙要娶親了,他馬上要迎娶自己的第五位太太――孟小冬。

就在大婚這一天,一個人的到來,讓杜月笙既感意外又頗欣慰!此人名叫王新衡,對岸派到香港來的要員,隸屬軍統系,與杜月笙關係匪淺。



在後戴笠時代,杜月笙在上海灘的大小事宜基本上都有王新衡的身影。比如說萬墨林被當米耗子抓起來,兒子杜維屏投機倒把被抓,都是王新衡出面擺平。

因此,杜月笙看到要人王新衡親自來道賀,彷彿遇見了親人一般的高興。王新衡來不僅僅是故友重逢,這也表明相關方面沒有忘了杜月笙。

既然沒被人忘了,靠山也給派過來了,杜月笙娶孟小冬初的想法也得改改了,那就是不去法國,就在香港了。

如果按照這樣的故事情節發展下去,杜月笙去對岸是早晚的事。

王新衡的秘密任務之一便是動員杜月笙去對岸,只是杜月笙命不夠長,在他去世後,萬墨林等人便逐漸都去了對岸。

這是後話,杜月笙都沒來得及興奮多久,王新衡就出事了。不知道是仇家追殺還是政爭迫害,王新衡被兩個刺客連打兩槍,槍槍擊中要害。

杜月笙一聽,激動的在病床上就坐了起來,一定要去醫院看王新衡,嘴裡唸唸有詞:“阿拉不講究,連我杜月笙的朋友都敢殺,把我送醫院去,我看他們哪個敢來?”

杜月笙說是這樣說,其實他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氣都喘不勻的人,還指望他救王新衡?

不但如此,杜月笙連激動帶折騰,病情加重,把自己弄進了重症監護室。

關於杜月笙最後的去向問題,後人多有爭論,但總的來說有一個觀點:絕不能回來。


其實杜月笙在人生末端已經做出了選擇,他對王新衡的態度,不只是友人間的關心問候,更是表明他已心有所屬。

答案沒人說出來,這是老江湖的世故,但杜月笙的行為早已洩露了天機。

轉了一圈,卻又回到了原地,這樣的結果的確讓人意外!


歷史三日談


杜月笙到香港之後的生活,實際上已經遠遠不能和抗戰前在上海時相比了。

杜月笙去香港之前,是有過很多顧慮的。作為曾經的青幫老大,他做了太多不能見容於人民政權的事情。他作為上海灘黑社會的頭面人物,殺人販毒事事做絕。而且還幫助蔣介石殺害過不少共產黨員和民主愛國人士。自認為留在大陸不能自保,因此去港,沒想到去港之後的生活,反倒日益困窘,大不如前。

1949年4月,在解放上海的隆隆炮火中,杜月笙帶著家人離開了曾叱吒風雲的上海灘。到香港以後,杜月笙領著十幾名家人住在堅尼地18號。這個時候的杜月笙,雖然沒有了在上海灘巔峰時的風采,但仍然是個很吃得開的人物。只是這個時候的整個香港,已經不像從前的香港,這個時候的社會也已經不同於以前的社會了。

杜月笙在初到香港的日子,每天訪朋會友、幫人平事,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是由於杜月笙本來到香港是暫避一時,本準備去的目的地是法國。但是臺灣方面給杜月笙開出的去法國辦理護照費用是15萬美金,這筆錢杜月笙當時是拿不出來的。杜月笙來香港之前曾經還有過回大陸的打算,所以未將上海灘的產業全部變現。因此,身邊只有預先存到香港的四十五萬美金和一筆給兒女準備的十萬美金的教育儲備金。這筆錢如果放到一般人家生活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杜月笙好日子過慣了,又是個社會人,再多的積蓄也架不住沒有進項。

杜月笙向來講究江湖道義,不看錢說事情。所以,有困難的時候也不會去想著求朋友。為了不至於坐吃山空,杜月笙開始學著去和朋友一起販賣四川蠶絲和做保險,但是最終都失敗了。不但沒有收益,反而把本金虧掉了十幾萬。

在困頓中竭力維持著體面的杜月笙後來乾脆自己做起了管家的賬房先生,以保證每一個港幣都花到該用的地方去。這個時候的杜月笙身體已經越來越差,靠著吃藥來維持,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杜月笙身後留下了大概11萬美金,臨死前對所有遺產做了詳細的分配。即:每個太太拿1萬,長子杜維屏拿1萬,未出嫁的女兒拿6000,出嫁的女兒拿4000。在錢新之、金庭蓀、顧嘉棠、吳開先、徐採丞、陸京士等杜月笙多年的好友、結拜兄弟和得意門生的見證下,杜月笙銷燬了歷年來別人寫給他的所有借據,他對子女說:“我不希望我死後你們到處要債。”

值得一提的是,老來經濟困頓的杜月笙在進行遺產分配的時候,還特意留出一份來給家境不好的弟子補貼家用。就這一點上來說,是很多人都無法做到的。也印證了流傳很久的那句話——經商要學胡雪巖,做官要學曾國藩,做人要學杜月笙。

今日頭條作者徒步說史期待您的關注,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


徒步說史


1949年4月,杜月笙帶著全家赴香港。因為手上沒有太多的錢財,僅靠著來香港前變賣上海房產得來的30萬美元來維持日常開銷。而在香港的開銷每月高達6萬港幣,一家人在香港的日子過得並不好。

十幾口居住在堅尼地18號,只有3間主室的房子裡,再加上家裡又有那麼多人等著吃飯,杜月笙的身體到香港後,哮喘咳嗽,常常藥不離口。一家人僅靠著來香港前變賣上海房產得來的30萬美元來維持日常開銷。而在香港的開銷每月高達6萬港幣。

為了避免坐吃山空,杜月笙投資了四川蠶絲,結果反虧了近10萬美元。在這種情況下,讓杜月笙晚年的生活,一度非常窘迫。

1951年8月16日,因氣喘病情不斷惡化一代大亨杜月笙在香港去世,享年63歲。


故事裡面的小黃花


杜月笙可以說是舊上海灘的傳奇人物,從一個飯都吃不飽的小混混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稱霸上海的王。

杜月笙的一生靠的是忠義,拿錢不當錢,這兩點成就了他在舊上海的地位。

但也是這兩點讓他的晚年過的十分悽慘。

杜月笙移居香港我想是因為通過救黃金榮這件事看透了當時的那個社會,自己混的再好軍閥,國家想要你一條命還是很簡單的,他移居香港應該是求平安吧

杜月笙在香港的住宅只有幾間房,和上海的杜公館比可以說是天差地囊,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杜月笙到達香港後一直有病在身,整天都在吃藥。生活過得非常拮据。

他死後想把屍體葬回大陸,但是受到了阻撓,最終這個願望也沒有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