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產品經理工作內容的差異及原因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將硅谷產品經理和國內產品經理做了些比較,文章提出雙方的差異是:美國的更加“橫向”(更寬的面),而國內的產品經理更加“縱向”(更加垂直深入),差異原因結論是“工程師文化、技術背景、精英和草根”。看完文章,總覺得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所以,決定自己寫一篇文章,試著分析兩者的差別,以及造成國內產品經理當前工作內容的原因。

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首先,我們將分析中美產品經理工作內容的差異。在分析的開始,我們需要先確定,中美之間的軟件產品,從想法,設計,到開發維護,“工序”是一樣的嗎?

如果不一樣,那麼差異原因也就明確是雙方的“工序”不同。但如果一樣,我們再來分析,一樣的“工序”,到底是哪些工作內容不同。

一、產品“工序”比較

“產品”的本質,是通過人類勞動得到的,滿足“市場”某種需求的任何東西。我們可以從整體上,將軟件產品產生和應用分為四個階段:產品概念產生與規劃、產品設計、產品開發測試、產品運營。

一個軟件產品,先要產生概念,有了產品核心概念後,進一步進行規劃,並判斷產品可行性。在判斷該產品可行後,進行產品設計,然後進入到產品的開發和測試階段。當測試完成,產品上線,則進入到產品運營階段,直到產品生命完結為止。

我們可以分別分析每個階段需要工作的內容,來看看中美之間“工序”是否有不同。

1.“產品概念產生與規劃”階段

所有的創作,包括一款產品,都是從“概念”開始的(《理解漫畫》,Scott McCloud,美國;《結網》,王堅,中國)。“產品概念”的產生,無論中美,都是從發現了“用戶需求”開始。發現“用戶需求”後,則需要求證,該“用戶需求”是不是偽需求,能否“成為一門生意”(商業價值),值不值得開發,這時,就需要市場分析。

關於產品概念產生階段,需要市場分析這個部分,中美的產品工作都是相同。

美國有名的產品經理入門書籍(也許是最有名的)《啟示錄: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中寫道“為了評估產品機會,我要求產品經理回答如下十個問題:

  • 產品要解決什麼問題(產品價值);
  • 為誰解決問題(目標市場);
  • 成功的機會有多大(市場規模);
  • 怎麼判斷產品成功與否(度量指標或收益指標);
  • 有哪些同類產品(競爭格局);
  • 為什麼我們適合做(競爭優勢);
  • 時機合適嗎(市場時機);
  • 如何把產品推向市場(營銷組合);
  • 成功的必要條件是什麼(解決方案要滿足的條件);
  • 根據以上問題,給出評估結論。這些類容的主要部分,正是市場分析。

在中國,無論是BAT,還是JD等大中型互聯網企業,均要求產品經理在立項前,提交BRD或者MRD(商業需求說明書或者市場需求說明書),以說明市場情況,競品情況,準備製作的產品的定位,商業模式和收益預估。

在《產品五部曲:快速構建互聯網產品知識體系》中,專門有這部分定義:

“市場調研具體指產品在形成前及迭代期間,挖掘市場中符合自身發展的產品價值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產品需求調研和分析。包括市場分析(符合自身發展的市場與行業機會的挖掘)、產品價值分析(符合市場規律的由價值產品需求點與價值點分析)、產品調研(針對有價值產品點,進行深入的需求調研分析,形成調研報告)三部分。”

由上可見,國內和美國對於市場分析,內容也都是基本相同的。

在市場分析完成後,就已經明確了,該產品做還是不做。如果要做,那麼核心的產品概念就已經明確下來了。接著需要做產品可行性分析,明確產品的商業模式, 產品生命週期,成本收益預估或投入產出比。

這部分的工作,國內通常叫做“立項準備工作”,美國多叫做“機會評估”(《啟示錄: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Marty Cagan,美國),包括編制產品預算(《產品經理的第二本書》,琳達·哥喬斯,美國)。

國內多通過BRD,或者立項申請書,來具體說明這部分。在《產品五部曲:快速構建互聯網產品知識體系》中定義為:

“指產品立項過程中,以描述商業述求(目標或價值)為主的需求文檔。服務於產品在公司內部立項時,提供給金主、決策者及相關高層團隊以作為商業預期(投入產品比)的評審依據。”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也提到,國內阿里主要是要求產品經理寫BRD,百度團隊主要寫MRD,實際上,內容均包括這部分。而美國主要是要求編寫利潤表和資產負載表(《產品經理的第二本書》),同時提交“產品可行性的市場需求文檔“(《啟示錄: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Marty Cagan,美國)。從作用來說,中美之間這個部分,內容也基本相同。

最後一個“工序”,就是確定進行產品開發設計,國內一般稱作“產品立項決策”。而美國評估的結果,也是確定是否是個“機會”,從而進行下一步設計開發(《啟示錄: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Marty Cagan,美國)。

綜上所述,在“產品概念產生與規劃”階段,中美兩國都需要完成“市場分析”,“產品可行性分析”和“產品立項決策”這三個“工序”,“工序”完全一樣。

2. 產品設計階段

分析完概念和規劃階段,我們分析產品設計階段,此時產品已經立項,需要進行具體設計了。中美在產品設計階段,是否“工序”相同呢?

我們先來看中國的產品設計所需要的“工序”。

國內產品設計,一般分為:“需求調研”“產品功能設計”“人機交互設計”“UI設計”。“需求調研”又分為“數據採集”和“調研分析”(《設計調研》,戴力農,中國)。主要是先採集用戶直接需求,然後通過分析,從用戶直接需求中得到用戶洞察,最終發現用戶“真實需求”。

該“工序”最後的輸出為《用戶需求說明書》,或者需求列表,或者需求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蘇傑,中國)。“產品功能設計”是通過設計系統具體功能(流程,操作,反饋等等),以滿足需求調研中得到的用戶“真實需求”,功能設計的輸出物一般是《產品需求說明書》,即PRD。

“人機交互設計”,有時也叫Demo製作(《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蘇傑,中國),是將功能設計和產品概念,變成圖紙,方便相關人員理解產品概念和功能設計,該“工序”的輸出是網站結構圖和網頁線框圖(《結網》,王堅,中國)。最後就是UI設計,確定排版和色彩,輸出效果圖。

那麼,美國在產品設計階段的“工序”是怎麼樣的呢?

其實,中國現在的軟件產品設計“工序”,很多都是學習美國的經驗。美國有一本產品設計入門書《用戶體驗要素: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設計》(美國,Jesse James Garrett),書中提出的UCD思想(以用戶為中心設計),以及將產品設計分為五個層次(“表現層”,“框架層”、“結構層”、“範圍層”、“戰略層”)幾乎就是行業標準。

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本書也是中國互聯網、軟件行業產品人員入門必讀書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蘇傑,中國)。這五個層次的設計,“戰略層”對應的就是產品概念與用戶真實需求,“範圍層”對應的就是產品功能設計,“結構層”和“框架層”的一部分,對應的就是人機交互設計,“表現層”和“框架層”的一部分對應的就是UI設計。

所以,在產品設計上,中美的“工序”也是完全一樣的,或者說,其實國內的產品設計“工序”,就是完全學習借鑑美國同行優秀實踐經驗的結果。

3. 產品開發測試階段

該階段無需過多分析,無論是軟件工程、項目管理、開發設計、測試方法,還是最新的軟件開發敏捷方法,國內的“工序”均是學習美國的理論,方法和實踐。兩國至少在“工序”上面,幾無差異。

“工序”一般包括:項目計劃、項目管理、開發需求分析、系統設計、開發編碼、軟件測試。

4. 產品運營

產品運營,在中美均定義為市場營銷。國內對互聯網軟件運營有更明確的定義:

“包含市場推廣、商務合作、產品運營、平臺服務、商業策略、流程變現等,是一個從將產品推向市場到實現商業化策略,並維持產品良性運轉的過程”(《互聯網運營之道》,金璞、張仲榮,中國)。

將產品推向市場並實現商業化策略,這就是市場營銷的目的。而實現市場營銷目的,需要通過四個要素:產品自身、價格、渠道和促銷(《圖解營銷策劃》,馬爾科姆·麥克唐納,美國),確定這四個要素,也就是該部分的主要“工序”。

從上面4個階段的分析來看,中美之間關於軟件產品的“工序”幾乎一樣,並沒有差別。

二、中美產品經理工作內容比較

中美“工序”是一樣的,那麼我們就需要分析,他們之間到底有各自負責哪些工序。

先來看看美國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描述,以Facebook的Instagram產品經理JD為例:

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工作內容上,我們可以看到,產品經理主要負責下圖深綠色“工序”部分。特別注意JD右上側註明的“職能分類”是“產品管理、市場營銷”

上圖中有“系統設計”,是因為國內“系統設計”就包括技術選型,架構設計等,一般是技術Leader負責。而上面的JD中,產品經理職責描述有“引領技術方向”的描述,也就是包括了技術選型的部分,這也是為什麼任職要求有5年以上前端開發經驗的原因。

國內產品經理JD部分,我們參考騰訊的產品經理JD:

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工作內容上,我們可以看到,產品經理主要負責下圖深綠色“工序”部分。特別注意JD上部“職位類別”是“產品/項目類”。

現在對比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就很清楚了。美國的產品經理(以facebook為例)主要是負責產品的市場分析與產品決策,技術選型,是產品的決策和管理者。而這部分的“產品”工作,本身就是營銷四要素之一,所以崗位上屬於市場營銷。

國內的產品經理(以騰訊為例)主要是負責產品的設計和“生產”(項目管理),是產品的執行者。這部分屬於執行類管理崗,和項目經理類似,所以崗位上屬於執行管理類。

我們再將每個“工序”所要的技能/知識拆開看看,為了簡便展示和方便理解,下圖中部分技能/知識,做了簡化。比如:系統設計和開發編碼,我並沒有羅列整個計算機專業大半的課程出來;又比如經濟學,市場營銷,我也沒有羅列微觀經濟,管理經濟學,定價策略等等。

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從上圖,我們能夠發現:美國產品經理所需要的技能/知識,主要集中在企業工商管理和軟件高階技術能力,所以美國產品經理招聘,很多需要MBA學位和資深開發背景。而中國產品經理的技能/知識,主要集中在設計和項目管理,所以在JD上,並沒有強調專業,只是強調技能和經驗。

三、差異的原因

我們分析了中美產品經理工作內容的差異,現在來試著分析下,為什麼中國的產品經理工作內容是這些?

中國的軟件產品經理,成為一個獨立崗位的時間較晚,要想知道國內產品經理工作內容形成的原因,則需要梳理下中國軟件行業為什麼需要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產品方法論:價值研究)。

1. 供給決定需求

中國軟件行業,除了產品,主要的角色有市場人員,銷售(運營)人員、研發人員、測試人員、項目管理人員、設計人員,以及老闆。而這些角色最大的人才供給渠道,肯定是國內各大高校了。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各大高校的本科生技能,覆蓋軟件行業“工序”的情況。

我們首先來看市場人員和銷售(運營人員)的供給情況,以復旦大學市場營銷本科專業為例,其課程設置為:

數學分析、政治經濟學、會計學、線性代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管理學導論、財務管理、運籌學、營銷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運營管理、消費者行為學、營銷研究、營銷戰略、新產品開發管理、營銷渠道管理、整合營銷溝通、定價策略、服務營銷、品牌管理。

其專業覆蓋的“工序”如下圖:

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其次,我們看研發和測試人員的供給情況。因為項目管理人員多為研發轉崗,所以,項目管理人員的供給情況一併查看。

以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例:

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其專業覆蓋“工序”後,如下圖:

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然後,我們看設計人員供給情況。

這裡主要是清華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

其專業覆蓋“工序”後,如下圖:

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根據上面分析的“人機交互設計”的技能/知識需求,該專業的課程設置,是沒法覆蓋完整的“人機交互設計”工序的。(還是要懂點前端開發知識吧)

最後,加上老闆的這個角色。

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是的,從供給上來說,國內軟件行業,從高校供給端得到的人才,一直缺乏專業的“用戶需求調研”“產品功能設計”“人機交互設計”。

這三個“工序”所需要的技能/知識主要是:經濟學、設計調研、數據分析、軟件工程、程序設計、消費者行為學、界面交互設計、用戶心理學。很明顯,這些技能/知識,散落在幾個大學專業中,沒有一個專業是完全覆蓋這部分。這就造成了,大學不能直接供給,需要社會人員再學習,才能覆蓋這些“工序”。

薩伊定律指出,市場供給決定了市場需求,有多少供給則決定了有多少需求。此處我引用該經濟學定律,是想說明,高校人才市場的供給,決定了企業無法從其獲得能完成全部“工序”的人才,缺失部分,必然成為企業招聘對應工作崗位的“需求”這個對應的崗位,後來就被命名為“產品崗”。

2. 需求決定供給

我經常聽到抱怨,認為國內的產品經理技能單一,甚至認為產品經理和設計師同屬低級工種,真刀真槍搞定問題的研發人員才是高級工種(《結網》,王堅,中國)。或者認為產品經理就是畫原型的。

那麼,為什麼國內的產品經理定義差別如此大呢?國內的產品經理是如何選擇自己的功能(可覆蓋“工序”)優先級的呢?我們現在就把產品經理本身,作為面向軟件行業人才市場的產品,來分析一下。

國內軟件行業企業對產品經理的需求時什麼樣的呢?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個“細分市場”:

(1)組織完備型:這類企業崗位設置完備且專業。產品經理需要前接市場,後輸出給開發,也會參與開發需求分析和技術選型。對於不太大的產品,也會直接讓產品經理兼任項目管理。這時的產品經理一般稱作PO(產品負責人)。該類型企業主要是各大互聯網公司。

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2)部分組織完備型:這類企業主要保證研發體系的完備,市場分析和可行性均為老闆或者銷售確定,產品主要作為執行者,完成需求調研,功能設計以及交互設計。該類型的企業主要是一些軟件銷售型公司。

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3)銷售-研發型。這種公司已經習慣了銷售需求直接導入研發,不做“無用的分析”。需求由老闆確定,功能由研發確定。產品經理就是根據老闆和開發的需求,產出原型設計。

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4)老闆-研發型。這種公司,老闆和研發人員確定一切,甚至連項目經理也沒有,產品經理工作是“按開發的要求”畫原型的,UI設計也就是“美工”。產品經理就是附屬。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一部分初創型公司裡。

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我們可以借用KANO模型,對於國內產品經理“功能優先級”做一下分析。

“人機交互設計”肯定是“必備屬性”。這也就是為什麼是個產品經理,都會Axure的原因。不會的產品經理,大多都餓死在路邊了…..(話說,我也是從用Axure畫原型開始,轉產品經理的)。

其次,“用戶需求調研”和“產品功能設計”肯定是“期望屬性”,特別是“用戶需求調研”的能力,因為後續的功能設計和交互設計都需要該部分的輸出,所以該部分輸出能力的強弱,往往也是判斷一個產品經理好壞的標準。此時的產品經理,還需要了解軟件本質,以及懂一些技術常識。

最後,“市場分析”“產品可行性分析”“項目管理”等,則屬於“魅力屬性”。擁有“必備屬性”“期望屬性”後,就成為了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但是,如果想繼續往“高階產品經理”升級,那麼“魅力屬性”則必不可少。市場營銷,項目管理,軟件工程,系統架構,技術發展方向,等等,都需要學習和掌握。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產品經理的定義在國內其實比較混亂。原因多在於公司自身的組織架構。產品經理很多時候成為一個補公司職能“空缺”的角色。這也就有了產品圈裡自嘲的那句話“不是開發測試的事情,就都是產品經理的事情”。

凱恩斯在其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提出市場需求,決定了市場供給,也就是凱恩斯定律。對於國內的產品經理,這個定理尤為明顯。國內軟件行業產品人才的需求,決定了產品經理們怎麼去選擇自己的技能和知識,以供給人才市場。這也就是造成當前國內很多產品經理技能單一的原因。

四、總結

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斯坦福極簡經濟學》,蒂莫西·泰勒,美國),正是長期宏觀上國內高校人員供給的缺失(或者是脫離市場實際需求),決定了國內軟件公司對產品經理崗位的需求;從微觀上說,又是國內軟件公司對產品經理崗位職能的需求,決定了國內產品經理的技能和知識,從而形成了中美間產品經理工作內容的差異。

本文由 @Benjamin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 ,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